一、記者:在剛剛結束的三聯商社股東大會上,三聯商社與 國美 出現了一些矛盾,你怎么看這些矛盾?
羅清啟:我個人認為,他們之間沒有什么矛盾,存在的只是發展觀的差異。一個是要做全國零售網絡,一個是要守住自己的區域盤面。在中國市場上的所有內外資家電制造企業對零售業的要求是必須提供全國網絡,沒有這樣網絡的零售企業肯定要被邊緣化,三聯商社目前的境遇就是個注腳。
二、記者:你怎么看三聯商社的控股權之爭?
羅清啟:在目前的三聯商社沒有控股權之爭,因為 國美 是最大的控股股東,這在法律上是明確的。你所謂的三聯商社股權多次被拍賣好像存在股權之爭的問題,這是個假象,事實也證明沒有真正的投資者入場,這是為什么?其實對真正的投資者來說三聯商社被拍的股權總價并沒有多少資金,關鍵是入場之后能否經營好三聯商社這是關鍵,購買一只天鵝跟養活一只天鵝完全是兩個概念,買進三聯商社股權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后者,我個人認為出資購買三聯股權并沒有多大門檻,而運營三聯商社的門檻極高,國內極少有企業敢接盤, 國美 后歷次拍賣出現的接盤者的作為顯示他們僅僅是炒家而不想讓自己成為東家。
三、記者:你怎么看三聯商社后兩輪的股權拍賣流產?
羅清啟:其實,后兩次的拍賣完全是表演,不要管是誰在表演,投資者應該明白股權的拍賣完全是一場退場的游戲,如果一個公司績效突出它還需要拍賣股權嗎?我想投資者一定清楚一些人為什么要賣血,因為他們實在沒有其他東西可賣,公司的股權被拍賣,不用管處于何種目的都是公司衰退的表現,而不是投資價值更高的表現,把退場游戲包裝成進場游戲的目的就是要讓退出獲得一個好的價格。
四、記者:有輿論認為三聯商社今后的股權拍賣結束后會發生爭奪控股權的股份收購的比賽,你認為會出現這種比賽嗎?
羅清啟:這是退場者設計的小說的倒數第二章的結構,這種比賽的可能性為零。假設 國美 沒有進場三聯商社,那么任何投資者進入三聯商社都必須面對 國美 、蘇寧的競爭, 國美 、蘇寧的網絡涉及的范圍不是濟南,也不是山東而是整個中國市場,這些企業的網絡就是后進場者的門檻,我相信如果 國美 不是網絡最大的家電零售商的話,它不會進入三聯商社,把三聯商社孤立起來分析是沒有用的,我認為有人過高地估計了三聯在山東市場的實力,三聯商社目前的經營狀況就是最好的證明。任何進場的投資者不會進場后去跟 國美 展開股權爭奪的比賽,因為他們沒有全國的網絡做支撐,投資者應該清楚 國美 所看重的完全不是三聯商社價值,而是看重“三聯商社+ 國美 ”的整合價值才入場的,我也相信接下來的股權拍賣將會非常艱難。
五、記者:你認為 國美 與三聯商社重組案的最大疑點是什么?
羅清啟:沒有任何疑點。現在三聯商社股權重組是中國家電流通企業激烈競爭的結果,而不是激烈競爭的原因,輿論總是愿意把這樣的小的技術性摩擦演化成公司故事的肥皂劇,其實一點意思也沒有,我始終認為公司的帳篷里沒有什么秘密,秘密全在市場上, 國美 與三聯商社之間的股權爭議沒有任何疑點,其實在這個行業里最重要話語權是“控市權“的競爭,也就是說哪家企業在市場上占有優勢,這是最主要的,也正是這一原因導致三聯商社的股權被 國美 收購,而三聯商社卻沒有能力收購 國美 的股權,這是力量對比的真實反映,如果大家感覺這個重組案有疑點的話,我再提醒一下,看一下市場的結果你就會明白這是一個局部市場上的市場懸疑劇的尾聲。
六、記者:難道你不看好三聯商社的未來嗎?
羅清啟:其實現實中從來就沒有未來,所謂的未來就是抓住了明天的東西在今天的顯現,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未來。如果把昨天當作今天的話,那么今天就是昨天的未來。我們看一下三聯的昨天。2002年夏天的時候負責三聯家電零售業務的崔保瑾先生曾經邀請我到三聯做過一次深度的溝通,其中他給我詳細介紹了三聯的未來戰略,其關鍵是什么呢?就是家電的零售利潤太低,三聯的零售產品線要轉換到毛利更高的電腦(全球品牌網)等新的家電產品上去,此外就是要展開網絡零售,我當時的意見是:這種轉換是沒有用的,因為在家電行業中基本上就不會有毛利特別高的產品,即使有,時間也不會有太長,零售的暴利不可以依賴,現代零售業最好的東西應是“暴時”而非暴利,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說現代零售最大的競爭力來源是巨大的網絡和大網絡基礎上的周轉速度。其實企業的經營最擔心的不應該是毛利太低,而是周轉太慢,而要加快周轉速度就必須要有巨大的網絡去捕捉需求并將需求迅速零售出去,也就是說網絡就是現代零售的生命線,我們現在已經看到國內主要的家電零售企業在快速擴張網絡,其原因就在這里,而三聯卻把經營的重點放在產品線的轉換上,我們思考一下什么樣的產品不去尋找一個大的網絡呢?“暴時”的概念是什么呢?也就是說零售企業要加快周轉,時間對任何一個消費時間的主體來說根本就是不一樣,誰的周轉速度快,誰的網絡大,誰賺取的時間就多,誰的利潤就多,這是真正的暴利。
七、記者::媒體的消息說6月底的股東大會上三聯的領導說如果再爭執下去寧可玉碎?你怎么看呢?
羅清啟:我認為三聯不是玉,怎么可能有玉碎呢?玉石是高溫、高壓的地質環境中形成的東西,中國家電零售業目前正承受著需求、外資競爭、制造業的對接等高溫、高壓的外部環境,現在還沒有玉,有的只是一般的石頭,也就是說中國家電零售業正處在玉化的過程中,能承受這種環境變化的就會成為玉,承受不了這種環境的企業將會出局。
八、記者:三聯與 國美 的矛盾是不是反映出家電零售業的新矛盾?
羅清啟:現代零售業實際上是消費者的代理人,零售業最大的矛盾就是零售業與消費者的矛盾,也就是零售業怎么才能當好消費者合格的代理人,消費者如果對自己的采購代理人滿意,那么零售企業就會快速發展,反之結果就會相反,家電零售企業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規模不是自己長大的,而是消費者選擇的次數多了而選大的。
羅清啟:我個人認為,他們之間沒有什么矛盾,存在的只是發展觀的差異。一個是要做全國零售網絡,一個是要守住自己的區域盤面。在中國市場上的所有內外資家電制造企業對零售業的要求是必須提供全國網絡,沒有這樣網絡的零售企業肯定要被邊緣化,三聯商社目前的境遇就是個注腳。
二、記者:你怎么看三聯商社的控股權之爭?
羅清啟:在目前的三聯商社沒有控股權之爭,因為 國美 是最大的控股股東,這在法律上是明確的。你所謂的三聯商社股權多次被拍賣好像存在股權之爭的問題,這是個假象,事實也證明沒有真正的投資者入場,這是為什么?其實對真正的投資者來說三聯商社被拍的股權總價并沒有多少資金,關鍵是入場之后能否經營好三聯商社這是關鍵,購買一只天鵝跟養活一只天鵝完全是兩個概念,買進三聯商社股權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后者,我個人認為出資購買三聯股權并沒有多大門檻,而運營三聯商社的門檻極高,國內極少有企業敢接盤, 國美 后歷次拍賣出現的接盤者的作為顯示他們僅僅是炒家而不想讓自己成為東家。
三、記者:你怎么看三聯商社后兩輪的股權拍賣流產?
羅清啟:其實,后兩次的拍賣完全是表演,不要管是誰在表演,投資者應該明白股權的拍賣完全是一場退場的游戲,如果一個公司績效突出它還需要拍賣股權嗎?我想投資者一定清楚一些人為什么要賣血,因為他們實在沒有其他東西可賣,公司的股權被拍賣,不用管處于何種目的都是公司衰退的表現,而不是投資價值更高的表現,把退場游戲包裝成進場游戲的目的就是要讓退出獲得一個好的價格。
四、記者:有輿論認為三聯商社今后的股權拍賣結束后會發生爭奪控股權的股份收購的比賽,你認為會出現這種比賽嗎?
羅清啟:這是退場者設計的小說的倒數第二章的結構,這種比賽的可能性為零。假設 國美 沒有進場三聯商社,那么任何投資者進入三聯商社都必須面對 國美 、蘇寧的競爭, 國美 、蘇寧的網絡涉及的范圍不是濟南,也不是山東而是整個中國市場,這些企業的網絡就是后進場者的門檻,我相信如果 國美 不是網絡最大的家電零售商的話,它不會進入三聯商社,把三聯商社孤立起來分析是沒有用的,我認為有人過高地估計了三聯在山東市場的實力,三聯商社目前的經營狀況就是最好的證明。任何進場的投資者不會進場后去跟 國美 展開股權爭奪的比賽,因為他們沒有全國的網絡做支撐,投資者應該清楚 國美 所看重的完全不是三聯商社價值,而是看重“三聯商社+ 國美 ”的整合價值才入場的,我也相信接下來的股權拍賣將會非常艱難。
五、記者:你認為 國美 與三聯商社重組案的最大疑點是什么?
羅清啟:沒有任何疑點。現在三聯商社股權重組是中國家電流通企業激烈競爭的結果,而不是激烈競爭的原因,輿論總是愿意把這樣的小的技術性摩擦演化成公司故事的肥皂劇,其實一點意思也沒有,我始終認為公司的帳篷里沒有什么秘密,秘密全在市場上, 國美 與三聯商社之間的股權爭議沒有任何疑點,其實在這個行業里最重要話語權是“控市權“的競爭,也就是說哪家企業在市場上占有優勢,這是最主要的,也正是這一原因導致三聯商社的股權被 國美 收購,而三聯商社卻沒有能力收購 國美 的股權,這是力量對比的真實反映,如果大家感覺這個重組案有疑點的話,我再提醒一下,看一下市場的結果你就會明白這是一個局部市場上的市場懸疑劇的尾聲。
六、記者:難道你不看好三聯商社的未來嗎?
羅清啟:其實現實中從來就沒有未來,所謂的未來就是抓住了明天的東西在今天的顯現,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未來。如果把昨天當作今天的話,那么今天就是昨天的未來。我們看一下三聯的昨天。2002年夏天的時候負責三聯家電零售業務的崔保瑾先生曾經邀請我到三聯做過一次深度的溝通,其中他給我詳細介紹了三聯的未來戰略,其關鍵是什么呢?就是家電的零售利潤太低,三聯的零售產品線要轉換到毛利更高的電腦(全球品牌網)等新的家電產品上去,此外就是要展開網絡零售,我當時的意見是:這種轉換是沒有用的,因為在家電行業中基本上就不會有毛利特別高的產品,即使有,時間也不會有太長,零售的暴利不可以依賴,現代零售業最好的東西應是“暴時”而非暴利,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說現代零售最大的競爭力來源是巨大的網絡和大網絡基礎上的周轉速度。其實企業的經營最擔心的不應該是毛利太低,而是周轉太慢,而要加快周轉速度就必須要有巨大的網絡去捕捉需求并將需求迅速零售出去,也就是說網絡就是現代零售的生命線,我們現在已經看到國內主要的家電零售企業在快速擴張網絡,其原因就在這里,而三聯卻把經營的重點放在產品線的轉換上,我們思考一下什么樣的產品不去尋找一個大的網絡呢?“暴時”的概念是什么呢?也就是說零售企業要加快周轉,時間對任何一個消費時間的主體來說根本就是不一樣,誰的周轉速度快,誰的網絡大,誰賺取的時間就多,誰的利潤就多,這是真正的暴利。
七、記者::媒體的消息說6月底的股東大會上三聯的領導說如果再爭執下去寧可玉碎?你怎么看呢?
羅清啟:我認為三聯不是玉,怎么可能有玉碎呢?玉石是高溫、高壓的地質環境中形成的東西,中國家電零售業目前正承受著需求、外資競爭、制造業的對接等高溫、高壓的外部環境,現在還沒有玉,有的只是一般的石頭,也就是說中國家電零售業正處在玉化的過程中,能承受這種環境變化的就會成為玉,承受不了這種環境的企業將會出局。
八、記者:三聯與 國美 的矛盾是不是反映出家電零售業的新矛盾?
羅清啟:現代零售業實際上是消費者的代理人,零售業最大的矛盾就是零售業與消費者的矛盾,也就是零售業怎么才能當好消費者合格的代理人,消費者如果對自己的采購代理人滿意,那么零售企業就會快速發展,反之結果就會相反,家電零售企業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規模不是自己長大的,而是消費者選擇的次數多了而選大的。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三聯與國美沖突的背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