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海航、復星國際并購潮起, 萬科 似乎也欲插足參與,成為一個新的國際視野玩家。6月16日市場消息指, 萬科 正在洽商,加入競購倉儲運營商普洛斯的財團。
不過,與萬達、海航、復星的多元化收購不同, 萬科 此番洽購顯然是基于其自身主業務的拓展——物流產業,但這已與此前以住宅為主屬性的 萬科 有很大不同。
萬科 在變——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黃金時代的離去是刺激 萬科 求變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目前,房地產行業增收不增利趨勢愈發明顯,作為行業領跑者的 萬科 也未能幸免地出現利潤增長顯著低于營業收入增長的狀況。
在這樣的情況下, 萬科 欲求圍繞其自身產業做多元化發展,進行產業鏈條布局,而海外收購看起來將可能成為其多產業化中的重要部分。
國際并購中“普洛斯”計劃
6月16日消息指, 萬科 已經展開磋商,希望成為普洛斯的中國競購財團約六個主要投資人之一,這一競購財團獲得厚樸投資管理、高瓴資本和普洛斯的首席執行官的支持。
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普洛斯是于新加坡上市的現代物流設施和工業基礎設施提供商,其業務遍及中國、日本、美國和巴西,管理價值近400億美元的物流資產。其中,于中國,普洛斯一直占據較大的物流地產市場份額,據戴德梁行發布的《中國高端物流市場2015年回顧》報告顯示,國內物流地產中,普洛斯市場份額占比第一,達55%。
收購普洛斯,對于 萬科 而言,顯然是為發展其物流地產。于2014年, 萬科 就已將物流地產作為其新業務的方向之一,有意思的是,彼時, 萬科 還曾稱要學習普洛斯,甚至請過普洛斯的專家到其總部給員工上課,目標則是成為中國最好的物流地產供應商。
2015年, 萬科 成立 萬科 物流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并引入黑石作為股東,此舉就被業內視為是效仿普洛斯之模式。據悉,普洛斯為“地產+基金”式的發展,作為地產開發商的 萬科 引入投資型基金黑石,顯然確有“地產+基金”之意。
值得注意的是,早前市場傳出普洛斯要被收購時,曾指黑石、華平、厚樸、中投、高瓴等為有意競購者,普洛斯也曾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就可能的轉讓方案與相關各方進行初步商談”,證實公司有意轉讓一事。普洛斯的轉讓證實,黑石的參與,到現在傳出 萬科 也要加入競購,以黑石與 萬科 的關系,這起收購案確實給人以遐想的空間。
不過,觀點地產新媒體就此詢問 萬科 方面,至發稿前尚未予回復。
消息雖尚未證實,但對于此事業內已多有討論。目前,以萬達、海航、復星為代表的國內企業正掀起一陣國際并購潮, 萬科 的加入顯然是一重磅。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 萬科 此番收購邏輯與萬達、海航、復星等企業的邏輯還是有所不同。他認為,以萬達、海航、復星為代表的海外收購內容更為多元,而 萬科 此起收購顯然還是圍繞其自身產業,“ 萬科 在進行產業鏈條布局,以此做大企業本身,做大產業布局”,這與此前以住宅為主屬性的 萬科 已有很大不同, 萬科 在變。
中年 萬科 與黃金時代逝去
窮則思變。對于 萬科 而言,一場歷時近兩年、勞心傷神的股權大戰終于以深圳地鐵成為第一大股東而落幕,但其仍具危機感,這是 萬科 求變之因。
2014年,在某論壇上,王石就表示房地產黃金時代結束,“很擔心下一個倒臺的就是 萬科 ”。王石以及 萬科 方面的言論中,這種危機感常在,郁亮甚至說:“若是轉型不成功, 萬科 三年就會倒下。”
去年,譚華杰也公開談及:“傳統的房地產開發行業,業務狂飆突進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近幾年房地產的行業情況的確表明,房地產不再是“暴利行業”,增收不增利的趨勢愈發明顯。中原地產相關研究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百余家上市房企平均凈利潤率還在11.97%,到2014年下跌到10%,2015年則進一步跌至8.3%。
反觀 萬科 ,其成立于1984年,曾在房地產黃金時代嘗盡甜頭,但進入“白銀時代”之后,其也未能幸免地出現利潤增長顯著低于營業收入增長的狀況。
從幾個時間節點來看, 萬科 首破百億的2005年,其營業收入同比增幅為37.71%,凈利潤增幅53.80% ;兩年后, 萬科 成為國內地產界首超500億的企業,彼時其營業收入同比增98.27%,凈利潤增幅則為110.81%;2010年, 萬科 繼續走在國內房企前頭,銷售額首破千億,這一年其營業收入增幅3.75%,凈利潤增幅36.65%。
到2014年, 萬科 恰好成立30年,而進入其“人生第30個年頭”后的三年里, 萬科 營業收入增幅分別為8.1%、33.6%及23.0%,與此同時其凈利潤增幅則分別為4.2%、15.1%及16.0%。
利潤增速不佳是行業普遍情況,但在2016年, 萬科 保持幾年的行業老大地位被恒大搶去,業內認為這應該進一步加重了 萬科 內心的危機感,以促使 萬科 求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1日, 萬科 人力資源部于內部郵件中再提及“黃金時代結束”,郵件中稱:“面對地產‘黃金時代’的結束,公司更加強調真實價值創造,集團薪酬政策將據此進行分步調整。”
此封郵件,被不少員工解讀為降薪,一時間,“ 萬科 降薪”成為行業討論熱點,盡管 萬科 最終否認降薪,指是“主動根據市場和行業情況、戰略重點及當前任務,適時調整薪酬激勵政策”;“不是降低薪酬,而是調整結構和發放節奏”……但這一事牽出了不少業內對 萬科 引入深鐵后“國企化”的擔憂。
“深圳地鐵成為第一大股東之后,會不會抑制 萬科 的活力?這或許是 萬科 遇危求變、走國際化的另一觸發點。”業內人士稱。
為未來準備的“春暖花開”
黃金時代結束的背景下,為往后多產業化、全產業鏈布局做準備被認為是 萬科 求變之核心,而這“變化”已前有行動后有支撐,同時多點開花。
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 萬科 國際收購以多產業化發展的背后有一個名為“春暖花開”的計劃默默作為支持。有媒體報道指,郁亮于2016年下半年發起海外精英人才的招聘計劃,其中一撥人正將為 萬科 海外拓展之用。
據悉,“春暖花開”招聘計劃為期四年,共計約招聘五六十人,平均每年十來個。這些人必須出身名校/名企/海外商學院。
實際上,類似的招聘計劃 萬科 也曾啟動過,2007年, 萬科 發起了代號為“007”的人才招聘計劃,搜羅有國際化視野的跨國社會精英,但該招聘計劃中的海外精英主要還是效力于 萬科 國內的發展(這一批人包括孫嘉及劉肖),因此“春暖花開”計劃的開啟似乎更體現 萬科 轉于國際以更大程度發展多產業化的思路。
具體從產業方面來看,目前,除了洽購普洛斯以發展物流地產之外, 萬科 多產業計劃中的商業、物業、養老、長租公寓等早已搭建好平臺。
其中, 萬科 物業平臺成立于1992年,目前,其物管面積已達3.56億平方米;長租公寓方面 萬科 已整合形成統一的對外運營品牌——“泊寓”;養老方面,2016年底 萬科 已在杭州、廣州、北京、上海、青島、成都、濟南、合肥等10個城市布局近130個養老項目,其中開業運營超過70個養老項目;商業方面,2016年8月, 萬科 收購商業地產商印力,將印力定位為 萬科 商業開發和管理的平臺,目前還把旗下部分商業地產打包,交予印力運營和管理等。
萬科 此前多次談及其將成為城市配套服務商,看起來,物流、物業、長租公寓、養老、商業等似乎均圍繞“配套服務”而發展。郁亮此前也曾介紹,包括寫字樓、會展中心、物流地產等均是為城市發展而作,“城市都在轉型升級,需要物業匹配”。
據說,“春暖花開”計劃的名字為郁亮所取,那么未來 萬科 不再只握“住宅開發商”一張王牌,在蓋房子基礎中延伸物流、物業、長租公寓、養老、商業等產業,或許正為郁亮腦中浮現的“春暖花開”。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競購倉儲運營商普洛斯 萬科要加碼產業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