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超市大賣場、電商跨界到美妝專業店,高鑫零售看上了日化零售這門生意。今年2月的業績說明會上,高鑫零售首席執行官Bruno Mercier透露,公司未來將嘗試美妝店及便利店。不到三個月,高鑫零售的LLABEAU美妝店出現在消費市場上,不過美妝店的日子并不比超市更好過。
北京商報記者從一些招聘網站看到,“上海統羅商貿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月19日,經營進口化妝品店實體店,產品涉及中國臺灣、日本、歐美、澳洲、韓國等國家商品,保證正品,由高鑫零售有限公司與新羅合資成立。公司品牌為LLABEAU則傳達了希望顧客保持如玉般晶瑩柔滑皮膚的愿景。預計2017年在華東地區先行開設5家門店,計劃五年內全國開設150家門店。”
由 大潤發 母公司高鑫零售有限公司和韓國新羅免稅店合資開出的進口化妝品專營店“LLABEAU萊碧”第一家門店已經在寧波北侖 大潤發 的商店街開業,該店采取黑白色調,黑色門頭,白色燈箱,由于有新羅免稅店的資源支撐,韓國品牌基本占據了門店的大部分商品,伊思、夢妝、蒂佳婷、思親膚、托尼魅力、伊所愛等常見的韓國代購品牌均出現在貨架上,與屈臣氏、絲芙蘭、以及大部分化妝品零售店不同的是,在店內中島區,產品不按品牌陳列,而是按品類陳列,比如藥妝、個人護理、面膜、彩妝等。據了解,萊碧的進貨渠道以兩種為主:其一,從中國品牌總代理處進貨,比如門店中的the SAEM得鮮就來自于杭州春源貿易有限公司;其二,直接從韓國品牌方進貨,比如美迪惠爾面膜。除了韓國化妝品之外,萊碧中也有其它國家及地區的進口品牌,比如芙麗芳絲、Za、極潤、森田藥妝、貝德瑪等。
萊碧的黑白色調和剛剛開出第3000家潮流門店的美妝店老兵屈臣氏相仿。已經進入中國20多年的港資美妝零售店屈臣氏算是一家獨大,但是根據長江和記實業集團 2016 年財報,屈臣氏去年在中國區營收為 209 億港元,相比 2015 年下滑 4%,拋開貨幣因素實際增長 2%,增長主要得益于新店的增多,而屈臣氏在中國的同店銷售額同比下滑高達10.1%,較2015年下降的 5.1%進一步擴大。值得注意的是,扶持自有品牌一向是屈臣氏的主要經營策略。目前,屈臣氏的自有品牌數量超過2000款,占屈臣氏中國業績的20%。去年屈臣氏的綜合利潤為22%,其中貢獻最大的是自有品牌銷售。相比之下,萊碧店內目前并沒有自有品牌的身影。
美妝店最好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屈臣氏并非個例,另外一家港資美妝店莎莎國際的表現也差強人意,2016年,莎莎國際營業額由2015年的89.9億港元減少12.8%至78.5億港元,凈利潤3.8億港元 同比減少54.28%,中國內地業務的整體營業額下跌至3.4億港元,按當地貨幣計算下跌9.6%,而同店銷售按當地貨幣計算則下跌9.9%。年內虧損為3960萬港元。
去年底華潤集團將旗下el vivo采活門店關閉,退出市場。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的內資美妝店嬌蘭佳人2005年創立,在2013年時曾宣稱到2020年實現500億元銷售目標,門店破萬家,不過今年初,嬌蘭佳人再次向外公開表示,計劃2020年開店達8000家,2025年實現超300億元的銷售額。目前嬌蘭佳人約有1700多家門店,這就意味著在未來的三年時間里,嬌蘭佳人需要開出將近6000家新店,實現程度可想而知。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蹚水美妝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