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百年歷史、歇業18年后重新開業的東單 菜市場 ,經歷了開業初期短暫的紅火后,客流明顯減少,營業不足半年開始改變定位,目前正調整商品結構,增加蔬菜、水果區域,減少日用百貨,還將開設社區分店,每個店輻射周邊2公里消費。
增加蔬果比重
東單 菜市場 在去年9月開業當天,曾因人流過大而一度采取了臨時限流措施,不過北京商報記者在近日多次去東單 菜市場 探店發現,偌大的賣場內,每層消費者不過十多個人,甚至還沒有售貨員多,與開業初期的門庭若市形成巨大反差。北京東單 菜市場 有限公司董事、書記張志群坦承,“開業的時候,大家都是慕名而來,確實很多人,現在人少也是事實”。
此前,東單 菜市場 重張開業沒有選擇傳統 菜市場 模式,而是采用現代商超大賣場模型,對生鮮、日用百貨、煙酒副食進行分區分類陳設;在二樓設立了一整層老字號及各地名優特產區域;配套了餐飲休閑業態,推出App等。
對于開業半年便出現如此懸殊情景,張志群表示,“周邊社區老年人居多,周六日年輕人才會相對多一些,老年人還保留著傳統的印象,現在的東單 菜市場 對他們來說更像是一個超市,而不是老味道的 菜市場 ”。
這與開業時東單 菜市場 “互聯網+”的綜合超市定位并不符合,商品需求也不匹配。意識到這個問題后,東單 菜市場 今年5月將以恢復傳統特色,迎合老年人需求為目標重新進行商品調整,“目前地下一層的蔬菜、水果區域要擴大至少一倍,突出生鮮特色;主食廚房種類也更豐富,比如之前只有一種面條,現在要增加到八種,餡兒餅、炒面這些方便大家隨時食用的商品會更多。同時,日用百貨類商品縮小面積和種類,日配類商品挪到樓上去”。
將開社區店
作為京城四大 菜市場 的東單 菜市場 始于1902年,1997年因為城市改建等原因停止營業。重新開張的東單 菜市場 落戶和平里西街69號,上下共7層,建筑面積超9700平方米。
按照東單 菜市場 最新的連鎖化規模化發展計劃,“會在社區周邊開設分店,分店里只賣蔬菜和水果”。張志群介紹,分店打“東單 菜市場 ”的招牌,面積約四五十平方米到七八十平方米之間,目標是覆蓋門店周邊2公里的消費人群。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目前東單 菜市場 已經在安定門、麗澤橋西南角等社區開出4家分店,商品價格與總店保持一致。
東單 菜市場 還入駐了京東到家,希望借助送貨到家覆蓋更多的人群,同時,這對于18年未出現在大眾視野里的東單 菜市場 來說,也是一種品牌宣傳的途徑。這與社區分店戰略相輔相成,“只有一家店的話,沒辦法實現快速送貨到家,肯定是要在分店周邊實現配送,我們分店要覆蓋到各個社區去”。
品牌定位改戲
歇業18年再次進入市場,原有的商業模式已經不適合,新的模式還在探索。對于經營商品、餐飲等綜合業態面積超過5000多平方米的市場來說,復出也不容徘徊太久,經營成本也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春節之后的銷售比較不錯,差不多每天有15萬元的銷售,這已經是盈虧的臨界點。”張志群表示,現在人流量不多,每天將近10萬元銷售,還難以覆蓋成本。
事實上,對于東單 菜市場 重張后遇到的問題,權屬各方也清楚知道。東單 菜市場 隸屬于北京東方奧天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后者隸屬于東城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今年3月初,東單 菜市場 召開經營研討會時表示,“在近半年的經營過程中,商品的價格、種類,賣場的布局、動線以及顧客服務方面,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和不足,一直不斷調整和改進,但距離預期目標仍有差距”。
張志群表示,“沒有一兩年的時間,很難培養出忠實的客群,東單 菜市場 要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調整適應,目前對于盈利公司并沒有過多要求,現在要先把品牌打出來”。
增加蔬果比重
東單 菜市場 在去年9月開業當天,曾因人流過大而一度采取了臨時限流措施,不過北京商報記者在近日多次去東單 菜市場 探店發現,偌大的賣場內,每層消費者不過十多個人,甚至還沒有售貨員多,與開業初期的門庭若市形成巨大反差。北京東單 菜市場 有限公司董事、書記張志群坦承,“開業的時候,大家都是慕名而來,確實很多人,現在人少也是事實”。
此前,東單 菜市場 重張開業沒有選擇傳統 菜市場 模式,而是采用現代商超大賣場模型,對生鮮、日用百貨、煙酒副食進行分區分類陳設;在二樓設立了一整層老字號及各地名優特產區域;配套了餐飲休閑業態,推出App等。
對于開業半年便出現如此懸殊情景,張志群表示,“周邊社區老年人居多,周六日年輕人才會相對多一些,老年人還保留著傳統的印象,現在的東單 菜市場 對他們來說更像是一個超市,而不是老味道的 菜市場 ”。
這與開業時東單 菜市場 “互聯網+”的綜合超市定位并不符合,商品需求也不匹配。意識到這個問題后,東單 菜市場 今年5月將以恢復傳統特色,迎合老年人需求為目標重新進行商品調整,“目前地下一層的蔬菜、水果區域要擴大至少一倍,突出生鮮特色;主食廚房種類也更豐富,比如之前只有一種面條,現在要增加到八種,餡兒餅、炒面這些方便大家隨時食用的商品會更多。同時,日用百貨類商品縮小面積和種類,日配類商品挪到樓上去”。
將開社區店
作為京城四大 菜市場 的東單 菜市場 始于1902年,1997年因為城市改建等原因停止營業。重新開張的東單 菜市場 落戶和平里西街69號,上下共7層,建筑面積超9700平方米。
按照東單 菜市場 最新的連鎖化規模化發展計劃,“會在社區周邊開設分店,分店里只賣蔬菜和水果”。張志群介紹,分店打“東單 菜市場 ”的招牌,面積約四五十平方米到七八十平方米之間,目標是覆蓋門店周邊2公里的消費人群。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目前東單 菜市場 已經在安定門、麗澤橋西南角等社區開出4家分店,商品價格與總店保持一致。
東單 菜市場 還入駐了京東到家,希望借助送貨到家覆蓋更多的人群,同時,這對于18年未出現在大眾視野里的東單 菜市場 來說,也是一種品牌宣傳的途徑。這與社區分店戰略相輔相成,“只有一家店的話,沒辦法實現快速送貨到家,肯定是要在分店周邊實現配送,我們分店要覆蓋到各個社區去”。
品牌定位改戲
歇業18年再次進入市場,原有的商業模式已經不適合,新的模式還在探索。對于經營商品、餐飲等綜合業態面積超過5000多平方米的市場來說,復出也不容徘徊太久,經營成本也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春節之后的銷售比較不錯,差不多每天有15萬元的銷售,這已經是盈虧的臨界點。”張志群表示,現在人流量不多,每天將近10萬元銷售,還難以覆蓋成本。
事實上,對于東單 菜市場 重張后遇到的問題,權屬各方也清楚知道。東單 菜市場 隸屬于北京東方奧天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后者隸屬于東城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今年3月初,東單 菜市場 召開經營研討會時表示,“在近半年的經營過程中,商品的價格、種類,賣場的布局、動線以及顧客服務方面,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和不足,一直不斷調整和改進,但距離預期目標仍有差距”。
張志群表示,“沒有一兩年的時間,很難培養出忠實的客群,東單 菜市場 要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調整適應,目前對于盈利公司并沒有過多要求,現在要先把品牌打出來”。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開業未滿半年 東單菜市場定位大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