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奢侈品牌在華集體開店不達標背后,是整體行業消費的疲軟。世界奢侈品協會最新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春節七天假期中,國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費累計達69億美元,同比下降18.8%。國內奢侈品消費總額約3.5億美元,同比下降57.8%,跌入十年以來歷史最低點。
剛從瑞士旅行歸國的郭小姐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只買了兩塊價位在4萬元左右的腕表,由于瑞士除了腕表其他奢侈品與歐洲其他國家并沒有明顯的價格優勢,所以我們并沒有購買其他奢侈品。我們的團友大多是個人購買腕表,價格都在5萬-15萬元之間,沒有看到購買幾十萬元,或者一下子買幾塊腕表的團友”。
上述情況已經成為國人境外購物的一個縮影。世界奢侈品協會調查顯示,近七成中國游客是為了“淘便宜”出國購物,買回來的奢侈品,也多是自用或者贈送親友。北京商報記者也調查發現,今年春節海外游的消費者更多的是以家庭為單位,消費者自費旅游的人數高于往年。與商務旅游相比,自費出游旅行者消費能力低。購買頂級奢侈品牌、高端腕表、珠寶等商品的消費者數量在減少。國內某旅行社資深境外游領隊表示,由于旅游產品價格逐年降低,老百姓境外游的比例上升,很多游客出境旅游的目的是游玩而并非血拼。“春節前夕我帶的歐洲團,游客非常理性,并沒有出現集體瘋狂搶購奢侈品的現象。其中化妝品、香氛、包袋是購買率很高的品類。”
法國巴黎春天百貨celine品牌銷售人員也頗有同感,據了解,春節前夕巴黎春天百貨除了Chanel門口有人排隊,其他品牌人都不多。往年那個時候已經非常忙碌了,今年整體情況并不理想。至于春節期間銷售數字和銷量北京商報記者并沒有得到具體答復。巴黎春天百貨loewe品牌的銷售人員則表示,從今年春節消費者購買金額和數量上不難看出,大家自用的幾率遠大于送禮的幾率。這或許是消費金額下降的原因之一。
在奢侈品消費放緩的背后,這些品牌在中國的拓展之路也沒有了往日的一馬平川。調查機構萊坊的數據顯示,45家國際零售商中有60%以上未實現在華開店目標。這主要是由于選址困難、“三公”消費抑制等原因讓多數企業暫緩了擴張腳步。調查顯示,Prada、Burberry、Gucci等國際品牌均未實現開店數量。據了解,Prada計劃去年開設7家門店,但實際僅開出了4家;Burberry開店8家,低于11家的目標水平;Gucci計劃去年新開店10家,但實際開店數為零。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國內奢侈品消費創十年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