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學習心理學課上就曾說過:“有人的地方就用得上心理學。”細細想想,心理學在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前幾日到超市購物就深有體會。
現在許多大超市都占據著商場的二三層,不知你注意過沒有,絕大部分跨層超市的出入口是分層設置。即便你想買的東西都在同一層,也不得不費一番周折,在另一層走馬觀花般多轉一圈才能找到上下樓的電梯,很有可能女士們夢寐以求的瘦身效果就在這“多余”的路程中不幸地發生在你的錢包上了。面對一路上兩側琳瑯滿目又物美價廉的各色商品,你能抵擋住誘惑么?超市將出入口分層設置既緩解了客流壓力,又提高了盈利,一石二鳥之計也。
超市天天宣傳的低價政策想必每個人都耳熟能詳。有些東西那真是相當的便宜啊,譬如500ml的瓶裝水一般不到1元錢,以方便面、小零食為代表的許多商品都惠而不貴,有的甚至是不計成本的價格,這其實是超市的妙招:一方面由于此類商品本身就是微利的,靠銷量取勝,降低價格會刺激銷量增長。另一方面你也許會因為這些商品的超值低價進而推而廣之,認為大概這個超市里所有的商品都是如此得實惠吧。其實不然,肯定會有一些商品的價格是高于其它地方的。舍小利求大利,真是一個高明的策略。同時超市還采取很多科學的定價手段。以 “尾數定價法”為例, 有研究發現消費者習慣接受尾數價格, 而不喜歡整數價格。如300元的商品,如果標價299元,就比標價300元時銷售得更好。在美國有“$99商店”,這類商店出售組合商品,單價都是99美分,雖然僅有一分之差,但在消費者的心理上卻產生了重大作用:第一,給消費者以準確定價的印象;第二給消費者以價格偏低的印象,認為是幾角錢和1元錢的差別。而在國內,很多超市的商品售價按這一方法制定,結帳時卻采取四舍五入的辦法,將分幣進位到角幣,積沙成塔,超市又賺取一筆“小”財。
再來看看超市的布局策略,賣場外部自不必說,當然是色彩鮮艷,以眼花繚亂的標志和醒目促銷信息吸引客流。內部的色彩搭配也十分講究,因為超市向消費者提供大眾化的商品,所以一般要求采用較為清新明亮的色彩,或利用色彩的遠近感,調配不同的色調“修飾”空間狀況,以擴展賣場的空間感,使消費者產生舒展開闊的良好感覺。天花板一般采用反射率高的色彩,以避免轉移顧客的注意力,從而沖淡商品對顧客的吸引力。墻壁被貨架所倚靠,其顏色一般采用較淡的色彩,如白色或淡綠色,這樣顯得比較遠,給人以面積擴大的感覺。地板一般采用反光率低的色調,同樣是避免喧賓奪主。燈光配置也是重要的一環,明亮的光線給人以心情舒暢的感覺,同時可以用來突出商品,形成視覺中心。背景音樂更是必不可少,有實驗證明:超市音樂節奏的快慢可以用來控制客流的節奏。當背景音樂舒緩時,顧客的腳步就會放慢,瀏覽商品的時間也會更長。而節奏明快的音樂會催促顧客加快步伐。據說某超市在放法國樂曲時法國酒就比德國酒賣的好,而放德國音樂時情況正相反.
超市的貨品陳列同樣十分有講究,大體上同類商品都布置在相鄰的區域,便于顧客選購。也有有趣的布置,比如有超市就把嬰兒尿布專柜設在酒類專柜的旁邊,原來總有年輕的準爸爸們還未習慣自己的身份,忘記妻子們要求為寶寶購買尿布的“光榮任務”,但決不會忘記自己的最愛——酒。結果如此擺設使得兩樣商品的銷量都有所提高。相信每個人都曾注意到在臨近收銀臺的地方總陳列著一些諸如口香糖,可樂之類的商品,在等候結帳的過程中有人就會順手拿上一些,這同樣是銷售的策略。因此大家在結帳前請繼續保持理性啊。
諸位看到了吧,超市為了掏空我們的腰包充分利用了心理學,所以去超市購物時保護money的秘訣一是購物前要列好清單;二是少帶money!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超市中的心理學教你如何守住自己的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