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一度成為當下企業最熱議的事,在電商的背后折射出巨大市場和更高的利潤空間,傳統企業紛紛投靠于電商門下。
在企業前赴后繼踏上電商的征程時,也有不少企業被“電”傷而退出。揭開電商神秘的面紗,如何有效快速實現轉型成為關鍵。
近日,永嘉 供銷超市 有限公司負責人陳聯正在著手打造永嘉農產品天貓特色館,他進軍電商后的華麗轉身讓人眼前一亮,那么這其中的奧秘又是什么?
接上“電源”跟上步伐
在永嘉當地, 供銷超市 家喻戶曉,它的前身永嘉大田園超市已經經營了15年。當年,陳聯抓住了商機,趕上了這波“超市潮”。隨后,陳聯聯合供銷系統迅速擴張,在全縣范圍內前后開設了11家連鎖超市,占據了行業龍頭的位置。
2012年,陳聯進軍電商,即便當時并不懂電商的技術。根據自己的業務模式,陳聯開出了網上超市,實現全縣范圍的線下配送。
事實上,網上超市并沒有想象中的美好。上萬種的產品要一一上線,拍照、制圖、發布、盤點等,這些電商上線前的必經之路顯得極其繁瑣。更主要的是,這些產品并沒有競爭優勢。
實體超市店的最大優勢在于產品齊全,而這優勢被網絡平臺上海量的商品數據所稀釋。很快,陳聯就認識到所存在的問題,“在網絡銷售平臺中,離開了集合效應的單一產品絲毫不具備競爭優勢。”
突出“困境”華麗轉身
經過調整,陳聯把目光聚焦到具有溫州特色的產品——鞋和服裝上面。將具有溫州特色的鞋服產品一一上線。2013年7月,布族衣櫥的男裝和JKJK的男鞋先后在天貓平臺上線。
去年“雙十一”單天,兩個品牌銷售額共達到160多萬元。短短8個月時間,兩個品牌銷售額已經達到3000多萬元,已經實現盈利。
另外,在陳聯的后臺數據分析里出現一個令人欣慰的數據——有16%都成為“回頭客”,長年經商的陳聯點破玄機,生意做得好不好就是看回頭客多不多。
現在,他有一個美麗的愿望,希望能把永嘉特色的農產品也搬到網上,打造一家地方特色館,把優質的農產品銷售到全國。
電商競爭要回歸品質
現在,不少傳統企業紛紛把目光聚焦在電商,但是這其中還有部分人存在誤區——不經選擇,一股腦的將產品放線上出售,最后以失敗告終。業內也流行一句話“電商是燒錢的活。”
那么傳統企業進軍電商是要按腳找鞋,還是削足適履呢?陳聯認為,電商應該是營銷為主,網絡為用,商務為主,電子為用,目標為主,方法為用。
這個說法得到溫州國技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金歐陽的認同,他曾表示,獲得訂單首先要找到自己的特色并發揮優勢,而不是生搬硬抄地把產品搬上“電腦屏幕”。其次,還需要找準產品的定位。現在,低質產品的競爭已經白熱化,拼價格已經賺不到利潤。
陳聯的定位就是中高檔產品,他說雖然價格更高,但是消費者買到產品就會有一種物超所值的感覺,慢慢形成影響后,就可以積累自己的客戶。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永嘉供銷超市進軍電商華麗轉身奧秘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