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開天貓平臺單玩“雙11”,只是天天果園自身發展路徑的一小步。近日,天天果園投資千萬美元在云南建立標準化包裝分揀廠,高調推出自有品牌橙子。不過,天天果園創始人兼CEO王偉顯然不會止步于此。王偉直言天天果園現在的“快”得益于多年來堅持自建冷鏈供應鏈的“重”公司模式,這是 生鮮電商 不可能繞開的路段。
做出口生意
天天果園在 生鮮電商 界立足,離不開它的王牌產品櫻桃。2013年天天果園通過當時網購新玩法C2B模式,通過預售方式在一周時間內賣出168噸美國大櫻桃,甚至時任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也免費當起了代言人。一炮走紅后,很多人記住了這家專做進口水果生意的電商企業。
但王偉并不甘心這個定位。去年以來天天果園加大了國產優質水果的品類拓展,而如今,王偉更想利用原有的進口水果渠道,將國內優質水果出口到國外去。
此次天天果園在云南投資的全自動包裝分揀廠就是王偉做水果出口生意的關鍵一步。該生產線不僅可以對果品的大小、外形瑕疵進行準確篩選并自動分揀,還可以利用光譜技術精準測量水果甜度,讓水果按要求實現標準化分揀和包裝。該包裝分揀線的第一批水果就是天天果園今冬主打的自有品牌橙子——橙先生。該產品通過標準化分揀,可以按照每個橙子精準的甜度和大小售賣。
通過橙子分揀線投產后,王偉未來還希望陸續建設蘋果等果品分揀線,繼續加強對產品標準化的掌控。另外,借助云南在“一帶一路”上的地理優勢向東南亞出口水果。“未來我們希望不僅能供給國內消費者最優質的國產水果,還要讓中國優質水果出口到全世界。”王偉強調。
水果標準化待提速
天天果園一開始是主打進口水果,直接原因是國外高度成熟的果品種植和分選標準化,王偉覺得在品控方面更容易做。天天果園進口水果占比最初高達80%-90%,到后面逐漸變到70%左右,但王偉想做國產水果標準化的念頭一直沒有停。
王偉說,自己去過很多國內水果產地,中國有非常好吃的水果,但目前做不了非常可惜。一方面是果農沒有一套科學、成熟、規范的采摘后處理方式,采摘下來之后暴露在陽光、常溫下,水果品質損失大。而國外是包裝廠制的水果運作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水果最初的新鮮品質風味,合理科學的處理方式和包裝讓水果能在接下來的轉運途中保持品質。另一方面是沒有來自于市場需求反饋指導。
經過天天果園這六年的發展,學習國外的先進標準后,王偉覺得該引進國外的標準了。
生鮮線上線下共存
線下主打高端水果的百果園近日并購了北京最大水果連鎖超市果多美,而另一方面 生鮮電商 被認為是新藍海,但 生鮮電商 賠本賺吆喝的窘境也難以掩蓋。隨著互聯網行業整合大幕拉起, 生鮮電商 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被整合的行業呢?
王偉認為,電商在生鮮領域的滲透率僅為2%,還是起步階段,電商和現代渠道并存。大家應該一起把 生鮮電商 市場做大。不過王偉強調,“輕”公司做不了 生鮮電商 。
天天果園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個城市建設了共約5萬平方米的冷鏈倉儲配送中心,冷庫有9個溫層,對不同水果產品進行差異化混合儲存。
在王偉看來,重模式雖然占壓資金,但可以保證客戶體驗。“除了便宜,還要讓客戶有再次購買的理由。”王偉言外之意,水果品質才是 生鮮電商 的命門。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生鮮電商繞不開“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