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 亞馬遜 中國針對“全球開店”業務推出2016年的新規劃。具體說來,新規劃包括面向歐洲市場業務的發展計劃和品牌及版權保護服務,以及上線新的中文操作平臺。 亞馬遜 中國副總裁葉偉倫向本報記者表示,公司接下來在全球開店的業務上將會實施更多的本地化政策。
和國內許多電商企業不同, 亞馬遜 中國首先運營的是出口業務。 早在2012年,“全球開店”業務就正式落地中國市場,兩年之后, 亞馬遜 中國才開啟全球購業務。
據海關統計,今年1-10月,我國進出口32269.6億美元,同比下降8.5%,其中出口18564.5億美元,同比下降2.5%。但是跨境電商熱度不減,根據《2015年(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2015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2萬億,同比增長42.8%。從進出口結構來看,出口占比達到84.8%,進口比例為15.2%。
而近幾年在跨境電商領域,出口比例在80%左右。這個低調增長的市場有著長年的基礎,網絡零售增速可觀。不止是 亞馬遜 ,eBay、阿里巴巴等巨頭也紛紛瞄準入局。
發力出口業務
在 亞馬遜 的跨境電商戰略中,進口和出口已雙向并行。據悉,兩者之間,“全球開店”的體量更大一些,成立時間也更早。
目前,向中國賣家開放的 亞馬遜 站點共有10個。根據 亞馬遜 方面的數據,自2012年以來,至今中國賣家數量已經增長了13倍,在北美地區的銷售額增長超過10倍。在“全球開店”業務上, 亞馬遜 增速飛快的背后,一方面是 亞馬遜 平臺上2.94億的活躍用戶,另一方面則是成熟的物流體系和眾多運營中心。在具體運營上,中國本地團隊和國外團隊相互協作,各個站點的國外團隊配合中國團隊開展業務,例如幫助收集國外市場訊息等。
亞馬遜 全球副總裁Eric Broussard表示,就賣家近幾年的變化而言,首先,出口的商品過去更多是“中國制造”,現在很多賣家正逐步推動自己的品牌;其次,銷售的品類也增加了,很多中國賣家找到一些專精的領域,挖掘出用戶需求。其中,B2C的賣家表現頗為亮眼。
跨境電商的出口平臺,無形間成為中國制造企業向外輸出、轉型的一種方式。在“全球開店”的賣家中,廣州市力偉電子有限公司在 亞馬遜 的全球大促中成為暢銷品牌。公司從做手機配件轉做藍牙耳機,隨后開始借助 亞馬遜 拓展海外市場。其董事長楊嘉偉告訴記者,公司最初80%左右的營收來自于代工,自2013年開始逐步做自有品牌,目前自有品牌占到90%以上。
楊嘉偉表示,幾年前就在國內市場上做自有品牌,但由于其他企業跟風等問題難以突破,反而是在國外市場有了不錯的表現,進而得以建立品牌。國外對產品要求比較高,公司目前以中高端產品為主,逐步放棄低端。在他看來, 亞馬遜 的優勢在于倉儲、物流、配送上的便利,以及第三方的法務、稅務服務。
Eric Broussard說道:“在今年7月, 亞馬遜 發布一系列支持中國賣家拓展全球市場的舉措后,我們看到了中國賣家極為強勁的發展勢頭。中國是 亞馬遜 全球開店的業務重點市場之一,我們將持續加大投入。”他還表示,與整個零售市場相比,線上的份額還很小,互聯網零售市場還有很大的空間。
跨境平臺之爭
盡管國內出口有所下滑,但是跨境電商仍保持上升姿態。易觀智庫分析師王小星表示,跨境電商中出口的品類多為成品,其中,3C、數碼 、家居 、服裝占比最大,所受影響較小,而出口下降的多為半成品、零部件。據預測,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貿易額將增至6.8萬億。
在目前的國內市場上,除了海淘業務如火如荼外,各類電商早已紛紛布局出口市場。 亞馬遜 、eBay 、阿里巴巴、京東、蘭亭集勢等,均擁有自己的跨境出口平臺。
王小星表示,就中國賣家的交易數據來看,eBay、 亞馬遜 和速賣通三者之間,體量最大的是eBay,增長最快的是 亞馬遜 。“國外企業和國內企業的不同點在于,一是國外平臺對入駐的要求高一些;二是收費模式不同;三是排名方式不同,阿里巴巴是通過競價排名, 亞馬遜 根據信用、店鋪評價等來排名。”
中國的跨境出口平臺更熟悉賣家市場,在中國本土的營銷推廣、吸引用戶上有更多優勢。但是,本土平臺在國外市場上也面臨著物流、配送、法規等各方面的問題。而對于eBay和 亞馬遜 來說,在中國的出口業務上,他們擁有的是買家優勢。進一步說,國外的兩大電商巨頭對國外市場運作更為熟悉,對進出口關稅、法律條款等服務上都有更多的經驗。
今年, 亞馬遜 推出了多個國外站點的中文操作系統和營銷工具,試圖來簡便中國賣家的操作。為應對 亞馬遜 的競爭,eBay在德國嘗試一項“eBay+”的服務,和Amazing Prime頗為相似,依靠第三方賣家進行配送。此前,eBay也推出了“賣家物品推廣”的新型廣告模式,通過效果收費,即當買家點擊廣告并購買相關產品時,賣家才需要支付廣告費用。
無論是 亞馬遜 還是Ebay,都是通過收購中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并且在本土化上做了諸多努力。相比其他國外互聯網巨頭在中國的受阻,電商巨頭們的表現還算馬馬虎虎。面對未來萬億級別的市場,國內外的電商企業眼下正摩拳擦掌。一個明顯趨勢是,線上出口將會成為線下出口的重要補充,若中國公司能夠在國外做好本地化,跨境電商出口平臺或將成為出口領域的重要增長點。
和國內許多電商企業不同, 亞馬遜 中國首先運營的是出口業務。 早在2012年,“全球開店”業務就正式落地中國市場,兩年之后, 亞馬遜 中國才開啟全球購業務。
據海關統計,今年1-10月,我國進出口32269.6億美元,同比下降8.5%,其中出口18564.5億美元,同比下降2.5%。但是跨境電商熱度不減,根據《2015年(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2015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2萬億,同比增長42.8%。從進出口結構來看,出口占比達到84.8%,進口比例為15.2%。
而近幾年在跨境電商領域,出口比例在80%左右。這個低調增長的市場有著長年的基礎,網絡零售增速可觀。不止是 亞馬遜 ,eBay、阿里巴巴等巨頭也紛紛瞄準入局。
發力出口業務
在 亞馬遜 的跨境電商戰略中,進口和出口已雙向并行。據悉,兩者之間,“全球開店”的體量更大一些,成立時間也更早。
目前,向中國賣家開放的 亞馬遜 站點共有10個。根據 亞馬遜 方面的數據,自2012年以來,至今中國賣家數量已經增長了13倍,在北美地區的銷售額增長超過10倍。在“全球開店”業務上, 亞馬遜 增速飛快的背后,一方面是 亞馬遜 平臺上2.94億的活躍用戶,另一方面則是成熟的物流體系和眾多運營中心。在具體運營上,中國本地團隊和國外團隊相互協作,各個站點的國外團隊配合中國團隊開展業務,例如幫助收集國外市場訊息等。
亞馬遜 全球副總裁Eric Broussard表示,就賣家近幾年的變化而言,首先,出口的商品過去更多是“中國制造”,現在很多賣家正逐步推動自己的品牌;其次,銷售的品類也增加了,很多中國賣家找到一些專精的領域,挖掘出用戶需求。其中,B2C的賣家表現頗為亮眼。
跨境電商的出口平臺,無形間成為中國制造企業向外輸出、轉型的一種方式。在“全球開店”的賣家中,廣州市力偉電子有限公司在 亞馬遜 的全球大促中成為暢銷品牌。公司從做手機配件轉做藍牙耳機,隨后開始借助 亞馬遜 拓展海外市場。其董事長楊嘉偉告訴記者,公司最初80%左右的營收來自于代工,自2013年開始逐步做自有品牌,目前自有品牌占到90%以上。
楊嘉偉表示,幾年前就在國內市場上做自有品牌,但由于其他企業跟風等問題難以突破,反而是在國外市場有了不錯的表現,進而得以建立品牌。國外對產品要求比較高,公司目前以中高端產品為主,逐步放棄低端。在他看來, 亞馬遜 的優勢在于倉儲、物流、配送上的便利,以及第三方的法務、稅務服務。
Eric Broussard說道:“在今年7月, 亞馬遜 發布一系列支持中國賣家拓展全球市場的舉措后,我們看到了中國賣家極為強勁的發展勢頭。中國是 亞馬遜 全球開店的業務重點市場之一,我們將持續加大投入。”他還表示,與整個零售市場相比,線上的份額還很小,互聯網零售市場還有很大的空間。
跨境平臺之爭
盡管國內出口有所下滑,但是跨境電商仍保持上升姿態。易觀智庫分析師王小星表示,跨境電商中出口的品類多為成品,其中,3C、數碼 、家居 、服裝占比最大,所受影響較小,而出口下降的多為半成品、零部件。據預測,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貿易額將增至6.8萬億。
在目前的國內市場上,除了海淘業務如火如荼外,各類電商早已紛紛布局出口市場。 亞馬遜 、eBay 、阿里巴巴、京東、蘭亭集勢等,均擁有自己的跨境出口平臺。
王小星表示,就中國賣家的交易數據來看,eBay、 亞馬遜 和速賣通三者之間,體量最大的是eBay,增長最快的是 亞馬遜 。“國外企業和國內企業的不同點在于,一是國外平臺對入駐的要求高一些;二是收費模式不同;三是排名方式不同,阿里巴巴是通過競價排名, 亞馬遜 根據信用、店鋪評價等來排名。”
中國的跨境出口平臺更熟悉賣家市場,在中國本土的營銷推廣、吸引用戶上有更多優勢。但是,本土平臺在國外市場上也面臨著物流、配送、法規等各方面的問題。而對于eBay和 亞馬遜 來說,在中國的出口業務上,他們擁有的是買家優勢。進一步說,國外的兩大電商巨頭對國外市場運作更為熟悉,對進出口關稅、法律條款等服務上都有更多的經驗。
今年, 亞馬遜 推出了多個國外站點的中文操作系統和營銷工具,試圖來簡便中國賣家的操作。為應對 亞馬遜 的競爭,eBay在德國嘗試一項“eBay+”的服務,和Amazing Prime頗為相似,依靠第三方賣家進行配送。此前,eBay也推出了“賣家物品推廣”的新型廣告模式,通過效果收費,即當買家點擊廣告并購買相關產品時,賣家才需要支付廣告費用。
無論是 亞馬遜 還是Ebay,都是通過收購中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并且在本土化上做了諸多努力。相比其他國外互聯網巨頭在中國的受阻,電商巨頭們的表現還算馬馬虎虎。面對未來萬億級別的市場,國內外的電商企業眼下正摩拳擦掌。一個明顯趨勢是,線上出口將會成為線下出口的重要補充,若中國公司能夠在國外做好本地化,跨境電商出口平臺或將成為出口領域的重要增長點。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亞馬遜針對“全球開店”業務推出新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