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宗慶后最近的發聲中,可以嗅出一絲憂慮。
這位身價800億的中國首富堪稱企業家典范:精明、勤奮、低調都是他的標簽。一天只花126塊錢,為工作拒絕參加英女王宴請,這些細節都給他加了不少印象分。宗慶后正帶領他的飲料帝國轉型,目標是基業長青。但現在一系列問題擺在這位68歲的浙商面前:主營業務減速、還未找到下一個增長點、接班人問題,各個事關生死。
娃哈哈 近幾年發展相當迅猛,2008年營收328億,到2011年營收就增長一倍,達到679億元。但2012年 娃哈哈 遇到了挫折,營收636億下降了6%。宗慶后本人對此的解釋是:一方面飲料行業本身容量有限,而 娃哈哈 本身的體量已足夠大。另一方面去年飽受假冒產品困擾,有十幾個廠生產“營養怏線”來假冒營養快線,后者一年為 娃哈哈 貢獻100多億的收入。
而據咨詢公司歐睿的報告,2015年中國軟飲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860億美元,2010年的規模僅是490億美元。市場空間還有,但 娃哈哈 想再單純依靠飲料增長已變得越來越難。
多元化成為了宗慶后的選擇,但這步棋開局并不順利。
娃哈哈 多元化的主戰場是零售。經營歐洲品牌的娃歐商場在2012年底開業,宗慶后構想未來3-5年內在二三線城市投建100個這樣的購物中心,累計投資規模達上百億。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娃歐商場的運營情況并不理想。據媒體報道,由于商場客流稀少,娃歐商場甚至成了一些營業員的快遞接收站。這個商場就像 娃哈哈 曾經失敗的一款產品啤兒茶爽一樣,還沒有找準定位。 娃哈哈 做飲料的思路是不斷試錯,快速推出新產品,利用渠道優勢搶占市場,但在零售領域試錯成本變得相當高。
按照宗慶后的設想,零售業務今后在 娃哈哈 的占比要超過飲料業務。面對不利的局面,這位征戰商場多年的老兵仍然相當自信,他認為做生意是想通的,都需要一個過程。當年 娃哈哈 能抗衡可口可樂等國際巨頭,就是因為看準了中國市場廣闊,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如今宗慶后再次將娃歐商場的戰場鎖定在二三線城市,但他這次要面對的是些同樣熟悉國情的商業地產大佬。
勞模,是宗慶后的另一個身份。不難理解,對這位42歲才開始踩著腳踏車創業,財富靠一瓶瓶水積累下來的首富來說,工作本身就是最大的樂趣。但事必躬親的習慣也造成了 娃哈哈 沒有涌現出楊元慶、郁亮級別的職業經理人。
31歲的宗馥莉被認為是 娃哈哈 帝國的接班人。像很多企業家二代一樣,留洋歸來的宗馥莉在管理方式、思考方式等方面都與宗慶后有著較大差異。對宗馥莉來說,如何迅速了解中國市場,并與“打下江山”的管理層磨合好,是擺在她面前的難題。宗馥莉也認為,現在的 娃哈哈 少了宗慶后就等于零。當然,她也會帶給 娃哈哈 國際化視野,以及現代化的管理方式。與宗馥莉年齡相仿的劉暢已經接班,相信這也會給宗慶后帶來很多啟發。
與宗慶后同時代創業的企業家幾乎都已完成布局或接班,這難免不讓首富產生緊迫感。
任正非,這個宗慶后最欣賞的中國企業家,早已率領華為走向國際,現在又開始在消費終端打造品牌。聯想早在2004年就通過收購IBM開始了國際化之旅,楊元慶也接班柳傳志,雖然經歷了磨合的陣痛,但現已柳暗花明。王石也順利的將大權交給郁亮,然后登山、游學、戀愛。比宗慶后小9歲的王健林也開始國際化,并布局文化產業。
宗慶后的理想是追求 娃哈哈 的基業長青,但現在他需要做得更多。
宗慶后的優勢在于市場敏感,多年的一線工作讓他對消費者了如指掌。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優勢會一點點減少,未來考驗他的將是戰略和視野。宗慶后稱自己還將再干20年,這個時間足夠他去完成更多的野心了。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娃哈哈宗慶后的“憂慮”:面臨接班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