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國美發布一季度預期,稱首季利潤增長2.4倍,股價也漲了超過4%。然而,在這一好消息的背后,卻難以掩蓋國美在勢、道、術上的頹勢。
1.國美的勢:逆電商大勢而動
國美所處的零售業,最大的勢就是電商。線下實體店向下,互聯網電商向上已經是大勢所趨。無論是蘇寧這樣的連鎖店,還是銀泰這樣的商場,都開始用各種辦法擁抱電商。
看看電商與傳統零售的增長速度對比,更是對比明顯。工信部一季度數據顯示,中國網絡零售額增長近46%,而社會零售總額則只增長10.9%。蘇寧去年的營業收入只增長7.05%,而京東增長了67.57%。
然而,國美卻逆潮流而動,在電商方面放慢了步伐。按照國美方面的說法,還在貶低電商,如說“電商發展快,但占比有限”,還舉例說“在歐美市場,沃爾瑪、宜家等實體店依然經營的很好”等等。
同時,國美的電商——國美在線也已經放棄了平臺之爭,而甘愿做一個家電方面的垂直電商。國美在線在國美內部更像是渠道之一,只是作為一種“通過大單訂制實現高毛利低價格的方式”。這與蘇寧的做法大為不同,蘇寧將電商至少作為與線下同等重要的渠道,而國美則仍然重心在線下。
2.國美的道:從高舉高打到保守謹慎
國美的道(發展戰略)也有了明顯的不同,如果說在黃光裕時代,國美和蘇寧類似都是高舉高大、大舉擴張的思路,那么今年國美則選擇了自給自足、練內功、挖內部潛力的道路,但是蘇寧則依然堅持狼性的道路:大舉融資、并購(收購PPTV、滿座、紅孩子)。一個保守,一個激進,形成鮮明的對比。
按照國美的說法,這是聚焦主業,回歸零售本質。然而,這不是一個穩定的時代,是一個跑馬圈地、你死我活的時代。謹慎保守的策略意味著偏安思維,意味著主觀上退出市場競爭,意味著被市場遺忘。
國美在線也是如此,在2012年的雙十一,國美在線還高舉高打,斥資4億元在央視大打廣告,希望在電商平臺中爭得一席之地。然而在大規模燒錢之下,沒有獲得相應的產出,國美被迫退縮防守。的確,一季度的利潤很好看,但這些都是省出來的,并不是掙出來的。
今年3月,國美曾經召開過一次發布會,公開和京東叫板,然而這樣公開叫戰的作法在行業竟然連一絲漣漪都沒有產生,國美悻悻而退的結局說明,當你選擇了保守謹慎的道時,被市場遺忘已經難以避免。
3.國美的術:O2M的無奈
國美在今年3月21日提出了一個有別于其他人都提的O2O的新概念,叫做O2M全渠道戰略,即實現“線上+線下+移動終端+其他社會化渠道”的“開放型全渠道零售商”,把原來只為自身渠道服務的封閉式供應鏈平臺,變為向社會開放的供應鏈平臺。
首先,O2M和O2O并沒有本質的不同,都是線上線下相結合。所謂的移動終端其實就是移動互聯網,和線上一樣都屬于互聯網,而其他社會化渠道不過是其他線下渠道而已。O2M更像是一種噱頭。
其次,國美向其他社會渠道開放供應鏈平臺,也從側面顯示其自身渠道能力的減弱,是否因為自身渠道賣不動貨所以導致供應鏈能力有冗余,才通過開放獲取收益呢?
再次,國美向社會渠道開放供應鏈,做法是幫助其他線下渠道,如超市和商場打理家電業務,包括采購、銷售、庫存等。說白了就是國美希望將那些超市和商場的家電業務接過來,進行整合。然而,超市和商場的家電業務已經是明日黃花,家電業務渠道的發展經歷了商場模式、連鎖店模式,現在已經到了電商模式,國美用2.0的方式去整合1.0的方式,玩的還是過去,而不是未來。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國美的勢道術 難掩其衰落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