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沃爾瑪退出德國市場,其競爭對手是廉價折扣超市阿爾迪(Aldi)。事實上,沃爾瑪在其他歐洲國家發展也并不順暢,但是類似于阿爾迪這樣的社區超市卻在歐洲市場遍地開花。本文作者曾經在丹麥生活一年,下面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和相關資料,以丹麥為例談談社區超市在歐洲遍地開花的原因,以及國內便利店能從中學習到什么。
從丹麥超市的數量和類型說起
先簡單介紹一下丹麥主要超市的情況:SuperBest,約190家;Spar,約450家;Rema1000,約210家;Netto,約430家;Irma,約80家;Fakta,約380家;Aldi,約240家;Fotex,約90家;Bilka,約17家;Lidi,約13家;Kvicidy,約80家;SuperBrugsen,約270家;DagliBrugsen,約380家;KiwiMinipris,約74家(門店數量為不完全統計,與目前實際情況或略有出入)。
上述超市中,Bilka是大型綜合超市,一般位于城市的郊區,有些店和宜家毗鄰,停車場非常大。Bilka超市的商品非常齊全,可以買到電視等大宗物品。與超市配套,會有服裝店(如H&M、Only)、餐館等。
Fotex是除了Bilka之外丹麥第二大超市,超市占地面積大,停車場位置會根據不同地理位置有所不同,郊區的會配有大型停車場,市中心的就沒有停車場。Fotex里面的東西也非常齊全,商品價格適中,其自有品牌非常便宜。Fotex在市中心和郊區都開店,但是門店數量并不算多。
Netto、Fakta、Irma、Rema1000、Aldi、Lidi是典型的社區廉價店,門店多,面積小,品類少,價格便宜。以Netto為例,市中心門店的面積和中國便利店相當,郊區門店的面積則稍大一些,店內東西陳列相對比較凌亂一點,促銷商品直接堆放在門口,門店內的通道非常小,收銀2-3人。
其余的超市都是價格相對偏貴的店,不做描述。
據調查,中國留學生最常去的三家店是Netto、Fakta、Fotex。原因是離家近,東西便宜。
社區超市深得人心的三大要素
還是以作者生活過的丹麥為例,講講歐洲社區超市能夠深得人心的原因。丹麥這個國家,人口少,面積大。除了哥本哈根以外,其他城市的規模都不算很大。1000人的村莊算得上大村莊,去另外一個1000人的大村莊,需要駕車行駛1個小時左右,所以對大型超市來說布局非常難,反而社區超市更能滿足大家的生活需求。這些社區超市的優勢如下:
其一,離家近。社區超市網點多,從丹麥超市布局的情況來看,Fakta和Netto等超市的數量,遠遠多于Bilka。這就是離家近的最主要原因,網點多,所以基本上都能在家附近找到這類社區超市。以我自己為例,我最常光顧的是Fakta,一個星期至少要去1-2次。像Bilka這種大型超市,一年內都去不了幾次,主要原因是距離遠,其商品價格也不便宜,而且不能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其二,迅速滿足日常生活所需。這些超市的品類雖然不多,但日常最需要的產品都能找到,比如新鮮的蔬果、意大利面、土豆、雞肉、牛奶、雞蛋、油、鹽等。國內“農貿市場”的功能在丹麥往往由這些社區超市承擔。
其三,廉價。土豆是丹麥人的日常主食之一,相當于中國的大米和面食。在Netto和Fakta這樣的超市,土豆往往是非常廉價的,在SuperBest這樣的高檔超市買四五個土豆,在Netto和Fakta可以買到一大袋。這些土豆一般都放在走廊的箱子里,或者在門口堆積陳列,不用稱重,都是已經裝好袋的土豆,袋里的土豆大小規則不一,大部分土豆都是沒有去泥的。除了土豆之外,其他的特價商品也會在門口堆積陳列。
中國社區超市向歐洲學什么?
其實,歐洲的社區超市,從布局、面積、對消費者的作用來說都可以對應為中國的部分便利店和部分社區超市。但是,據我自己的體會來說,中國的便利店一不便利,二不廉價,三不能滿足生活的需求。
以我個人的經驗看,中國便利店的商品價格要高于一般大賣場,所以除非是緊急需求,否則我不會選擇去便利店購物。那么,在中國,像丹麥那樣的社區超市有沒有市場前景呢?肯定有!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會催生更多居住社區;電商沖擊下,社區超市的生命力依然見長;不少業內專家也看好社區超市的市場空間。
那么,我們怎么做好社區超市呢?
一、如何做到“便利”?不管是大型商超想轉型社區超市,還是便利店想實現更好的盈利,得消費者感覺到你的店離他住的地方近,這是最基本的。但是鑒于中國地大物博,不可能像丹麥一樣,開300家左右的店就能布局到基本的社區。所以,我的建議是,每個商超可以布局區域市場,中國的一個省,乃至一個市都相當于歐洲的市場容量。在一個區域市場,把自己的店鋪布局好,消費者才能感覺到離家近。
二、如何滿足顧客生活需求?要滿足顧客生活所需,最需要做好的事情就是品類管理,一個社區超市最好的品類配置應該是所在社區消費者所需的快消品。其他品類周轉慢,占用周轉資金和超市陳列面積。至于什么是所在社區消費者所需的快消品,就需要根據社區的情況,隨時做隨時進行調整。比如,丹麥不管多小的超市,全部配有花卉這個品類,對丹麥人來說,花卉就是生活必需品,大部分人會隔三差五地買花回家種植。
三、如何做到廉價?離家近和滿足生活所需其實相對還是容易的,但要在保證物美廉價的基礎上,再維護好門店的利潤就有點難了。仍然以我的所見所聞為例來說,在門店選址上,丹麥位于市中心的社區超市,門店面積相對會小一點,且不設停車場;郊區的門店,面積相對大一些,有停車場。超市總體面積都非常小,過道也顯得擁擠,大宗促銷物品都是堆積陳列,直接陳列在地面(如上面說到的土豆)。收銀臺只有2-3臺,遇到人流多的時候,就會出現排隊。但是不管多小的門店,硬幣找零基本由收銀機自動完成,直接吐出來硬幣,消費者拿走即可,這樣可以節省不少收銀時間。
對我來說,離家近(便利)是第一需求,滿足生活所需為第二需求,價廉物美是第三需求。如果一家門店這三樣都能予以滿足,我必然會優先選擇這樣的門店。寬敞舒適的購物環境是需要商家營造的,但是如果上述三個需求都沒有滿足,一味追求寬敞舒適就不合時宜了。滿足消費者的優先需求,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淺析歐洲社區超市深得人心的三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