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不少同行聊天,我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他們不敢對店鋪進行調整或者說不懂怎么去調整,每天在糾結店鋪流量怎么這么少,轉化怎么這么低,卻又無法改變現狀。作為電商賣家,我們首先要學會分析店鋪數據,一個專業的運營,如果沒有自己翻看店鋪生意參謀,就瀏覽下商品,就開始下診斷報告,那就是在耍流氓!一個電商賣家必備的工具。
很多賣家還真不清楚生參有哪些功能,往往還會出現辦了某個付費模塊缺發現沒點用,
我做小家電類目辦了競爭情報,一年下來也就翻過那么幾次 花了小6千有的,想想都浪費!
那么后臺的生意參謀如何使用,看哪些數據呢,今天我們來梳理下:
首先我們要知道看哪些模塊重點數據
生意參謀首頁看板
1、首頁模塊
首頁的模塊可以看到實時的支付金額、支付買家數、訂單數等,例圖右邊有一個就是店鋪層級及趨勢、所在類目,這個滾動欄還有一個實時的TOP3商品訪客榜單。
實時數據反映店鋪經營情況, 實時數據和昨天的數據對比——今天日銷怎么樣,整體流量有沒有變化,如果做活動這個數據是不是符合自己的預計 是否需要調整。 店鋪層級——層級越高 店鋪獲得流量就越容易,像我這個第6層級的店,已經是行業排名95%-99%店鋪了。偶爾沖擊下行業榜單………… 如果排名下滑就需要調整店鋪貨品結構。
其次在業務專區 這個地方,C店(個人店鋪)和天貓店就不一樣,我這里是天貓店,這個地方展示的幾個模塊其中:內容分析 短視頻 村淘相關店鋪需要注意下。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看到通欄上面 首頁、實時、流量、品類、交易 、市場,這些都是我們平時經常關注的
生意產品首頁看板-運營視窗1
店鋪(一)
生意產品首頁看板-運營視窗2
店鋪(二)
在首頁的第二屏有一個綜合診斷、運營視窗、服務視窗、管理視窗模塊,
新模塊多了一個 綜合診斷視窗
先上個公式
GMV=IPV_UV * 轉化率 * 客單價
支付金額=訪客*轉化率*客單價
UV(人):很好理解,對于大體量應用,如果是無差別抓取的用戶,用戶平均質量會有差別,但不會特別大,但如果有篩選機制,是會有很大差別的 (人) 千人千面下訪客不是越多越好而是 越精準越好
轉化率(場景): 分為商品轉化 詢單轉化 靜默轉化 ,不同的營銷場景是直接影響你的商品轉化率的。淘寶對于天貓就是流量場景,聚劃算淘搶購團購、營銷活動場景、詳情頁描述 買家問 買家秀 DSR評分的場景 、內容營銷 站內有好貨場景、站外小紅書、微博、公眾號場景。
之前一個河北做勞保的廠長咨詢我如何把淘寶店做好,他的產品一件就賺幾分幾毛錢,廠長天天和工人打交道,性子也急,一心想出單,所以上來上一堆產品 燒錢開直通車,可想而知 效果肯定不好。淘寶這邊效果不理想就去拼多多開店了,過了段時間告訴我 ,拼多多比淘寶有效果,做活動能出不少單子,就是虧本賣的,先沖個量再說。虧不起哦,他這種情況,我是建議先學習,貨品運營方式太多了 ,你掌握一種生意就能做起來,急懆懆的就是瞎忙活。
客單價:這就涉及到了商家和貨品分層,品類中哪些是紅海,哪些是藍海。選擇一個同質化嚴重的產品,拼命打價格戰懟銷量最后只能大家都賺不到錢,市場上不乏那些頭鐵的老板、運營。
另外
高客單的產品 注意著重觀察產品的收藏、加購
低客單的產品 注意產品轉化率是不是高于行業平均
這里 運營視窗分為:日、周、月。這個模塊是我們每天都要看的一個模塊,
藍線表示自己店鋪 黃線表示同層同行平均 紅線表示同層優秀
你競爭的就是你同層同級別的賣家而不是比你高一級或者低一級的
大家看這個曲線觀察,是不是行業下的數據在漲,自己的店鋪有沒有漲。跟你的同層平均對比與優秀對比,大家看下第二個店鋪是不是發現 開始藍線低于黃線,然后超過了黃線 有和紅線并列的情況 ,這個說明什么問題呢? 這個說明店鋪的層級發生了變化!
我們都是在和同層級在競爭,淘寶沒個層級的指標都不一樣
先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做到月銷30萬+。店鋪又一定層級后和平臺的對接才會慢慢體現出來。
支付金額、訪客數、支付轉化率、客單價、成功退款人數、直通車消耗、超級推薦消耗、鉆展傭金、加購率、收藏率、UV價值、服務能力等指標,通過這個我們可以對比出我們店鋪的增長情況及不足。同時說下作為一個店家,店鋪交易多少、轉化率多少、客單價、退款金額多少,付費花了多少錢,這里是一目了然的。店鋪賺了多少錢 虧了多少,投資回報IOR,我們很多小賣家就看看財務,到月才知道自己賺了多少錢,這樣是不行的 所以一定要看懂數據。
服務視窗
生意參謀 服務視窗
而管理視窗是我們日常目標進度,重點說一下這個服務,我們都知道淘寶最重要的考核就是服務這一項,服務指標直接影響商品活動報名及手淘搜索流量的獲取。幾個品質退款 糾紛退款就能把爆款搞趴下,
所以我們要經常關注這一塊,我們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也有了明確的調整優化的方面,沒有什么問題是解決不了得到 處理得當會有意料之外的效果
比如12年左右我做生鮮凍品賣牛尾巴,進口的烏拉圭的牛尾表層好肥 ,反饋不好,收集買家反饋回訪后經過調整 我們讓工廠切割方式注意并去肥,個個看起來像是中段 又去了肥,再陪上食譜,產品一下就暢銷起來了。生鮮里面貌似水很深。
然后下面詳細列出了主要考核的項目
積極的人看到的更多是積極的東西,消極的人滿眼都是消極。不學會改變只會得到越來越差的結果。探尋問題,尋求突破,以積極的情緒打開思路,加強執行力,才能實現每一細節的跟進,再實現趕超。數據項的把控至關重要!
所以生意參謀具體要了解什么,有什么用 ?
生意參謀前身是數據魔方,對于我們做運營的同學來說簡單粗暴,收費也便宜,我們買個數據魔方還會辦個“生意經”再看看“阿里指數”,這些12年之前做淘寶的老賣家都知道的。
那時候還是PC時代 ,購物走電腦端 ,你頁面的點擊畫像 流量分布 活動產出數據情況 產品關鍵詞流量都有,因為小10年前的事情了 我也沒有保存資料就不往下說了
因為阿里是開放性平臺 , 那時候生意經的數據往往比數據魔方的還好用。后來阿里眼看到這塊市場給第三方搶走了也就關閉了數據采集對外渠道吧,現在這個軟件還能買就是沒有市場數據不準用處不大了
阿里指數應該是阿里上市的時候也一刀切了 細分市場完全查不到 ,指數數據被洗過也沒有意義。 你要是看看行情 沒有一個市場專業版還別無它法了。
目前的生意參謀更模塊化,同時收費一個字“貴” 各種功能都要收費,把我們很多小賣家拒之門外,看不到數據 更不知道要看什么。
推薦購買前兩個功能——
流量縱橫(查看自己店鋪數據)、
市場洞察(市場大盤品類、關鍵詞趨勢、競店分析)、
品類羅盤(付費項目,非標品做到一定層級還是需要的)
至于什么數據作戰室不推薦購買,不是品牌方完全沒有必須要買的東西、服務洞察 你可以購買第三方的客服績效軟件
如何省錢呢?
流量縱橫 是肯定要買的 必備功能標準版就有了 ,所以訂購標準版 1860元/年
市場洞察要買就買專業版覺得貴就短期租一個 ,規劃期才需要的東西
很多中小賣家 對于網店的經營還停留在后臺訂單上 生意好不好完全看旺旺咨詢、后臺訂單。
這樣會導致遇到經營問題 沒有思路 不知道如何解決
中小賣家做好店鋪 ——需要了解自己流量情況(流量縱橫)、市場分析(市場洞察)都要有。
淘寶生意參謀查什么
淘寶占電商60%以上的市場,你了解阿里的數據情況也就對電商行業、類目產品有了一個準確的判斷!
在經營店鋪的過程中一定要先了解自身產品的數據反饋
如何判斷潛力產品關鍵指標通常就是 收藏率 和 加購率
生意參謀品類羅盤爆款新品分析
查看方式 品類羅盤——商品360中找到相關商品——選擇參數 訪客數、下單轉化率、加購人數、收藏人數、最近7天或近30天——查看圖中所示紅框中 手淘搜索 下的 訪客數、收藏人數、加購人數,并換算下比值
收藏人數/搜索訪客數(7天)=收藏率
加購人數/搜索訪客數(7天)=加購率
換算后可以發現這個品有沒有成為爆款的潛質,加購率 7%以上 收藏率5%以上,那這個款式不錯的,你有必要讓寶貝的產品增長加速 (注意是搜索不是商品整體訪客數)
大家考慮下 收藏 和 加購行為 反應購物過程中什么情況呢 ?
收藏:現在很多人逛淘寶不只是為了買東西,而是當成一個樂趣,就像逛微博一樣,比如還在上大學或者剛工作的年輕人,看到了喜歡的東西,但是囊中羞澀,就收藏一下,這代表他很喜歡這個產品,但暫時是不會買的。
加購:打算買,相同的產品價格有高有低賣點不同不知道最終下單哪一個。
相對收藏高加購低的寶貝-你是否考慮下商品的定價或者頁面描述、評價有缺失負面信息及時調整。
相對加購高收藏低的寶貝-你是否考慮下產品銷量過低 商品的流量比例是不是正常
如果是新店新品,那就查看直通車測款數據 ,具體了解我的直通車相關文章、、待+鏈接
不要因為為了數據好看就去人工補流量 切記!!! 會導致流量不升反降。
人工補流量平臺
店鋪流量為什么突然下滑 找不到原因,往往就出在這些細節上。
生意參謀-品類羅盤-全品價值評估
品類羅盤對店鋪商品做了詳細的評分 ,A\B\C\D 4個等級 。
A級:核心重點商品,需要投入核心資源進行多維度的精細化運營
B級:潛力重點商品,需要投入推廣資源進行多渠道的扶持,快速成長為A級
C級:基礎平銷商品,商品豐富度補充和利潤貢獻的商品,穩定運營為主
D級:長尾滯銷商品,需要決策是否繼續售賣,如無必要,則可盡快出清,回籠資金
商品有了明確等級后 我們就知道怎么分而治之了
那等級評分優勢怎么來的呢? 我們往下看
運營所要做的就是盡快讓B級產品提升到A級 ,店鋪沒有核心重點產品 平時還好但是到了大促收割是非常乏力的,產品難以獲得大促活動流量。
品類羅盤-單品競爭診斷
我相信大部分商家是沒有品類羅盤專業的 這次我分享出來 意義非凡啊,
如圖該品的 流量轉化 內容營銷 兩個方面做的不足 可以著重優化
如果有人問你一個產品平臺考核維度有哪些 這里都有了!
流量獲取(35%)、流量轉化(30%)、內容營銷(10%)、客戶拉新(10%)、服務質量(15%)
這幾個維度我相信對于運營來說 是每天必做的事情!
另外
我的天!退款率17.78% 盡然行業也是17% 啥也不說了。這么高的退款率 運費險都能虧到家。
品類里面其他數據涉及到店鋪隱私 這里就不公開了。下面說說 流量縱橫的內容
如何提升店鋪的自然搜索流量?
我們說一般優質店鋪流量結構50%以上都是免費流量 ,
所以我們在做店鋪產品診斷時不清楚自身流量結構、免費流量中 寶貝流量細分 具體到哪些關鍵詞 哪些人群是無法有效運營店鋪的
要查店鋪自身數據情況 流量縱橫是必須用的
生意參謀流量縱橫付費價格
店鋪復盤,規劃
運營視窗流量來源
這里數據可以選擇 一天 ,一周 ,或者 一個月 ,通過一段時間了解店鋪的經營狀況。一級流量結構級比重,淘內免費流量的占比60% 我們說都是健康的,
右邊的二級流量的來源
手淘搜索流量 ,搜索的轉化率 參考下 行業轉化率
猜你喜歡的流量 比重往往不易過高 一般這個流量會稀釋店鋪轉化數據
另外下面的是店鋪搜索詞 ,搜索的轉化率 參考下 行業詞 趨勢 轉化率 。我們運營主要就是做這個流量
所以店鋪主詞 可以轉化偏低要去補 ,考慮淡旺季等因素 這個在市場大盤模塊會將
一 流量概況
流量縱橫付費版本多了實時訪客數 (新客戶數+老客戶數)
1 了解近期經營情況 2 再去行業做對比
二 店鋪流量來源 ——流量結構分析
網店流量結構
1 手淘搜索流量(精準客戶)2直通車流量(付費流量)3 購物車(活動客戶運營)
對于精準客戶、付費流量 、購物車 如何運營,生意參謀的分享中就不說了,我的其他文章中來詳解
上圖這里 詳情——趨勢——人群透視——商品效果都是增值服務 必查數據
01 詳情,以手淘搜索流量為例
店鋪流量來源 關鍵詞
重點來了 ,, 實戰部分
在手淘搜索點擊跳轉的頁面中 顯示的為搜索關鍵詞,我們重點觀察這些詞的引流訪客、轉化等 效果。
這里我提2個被運營往往忽視的數據 1 UV價值 ,2 關鍵詞
店鋪關鍵詞也就是寶貝引流關鍵詞 你要了解什么寶貝引流了什么關鍵詞直接查看上圖中的“商品效果就好”但這不是我想說的重點 ,UV價值就是平臺在搜索中排序的體現,中小賣家經常說“老師我產品排名靠前就是沒有流量!”
你要知道,還真不是你產品排名靠前,是你千人千面下 ,可以查看到寶貝。
UV價值是平臺的核心,平臺給你流量你需要創造價值的。再怎么千人千面 ,你的寶貝在某些關鍵詞下排名靠前就靠這個重要的權重。
公式如下:
UV價值=銷售額/訪客數
銷售額=訪客數*轉化率*客單價
所以:UV價值=轉化率*客單價
公式核心:UV價值跟轉化率和客單價息息相關,高轉化和高客單能帶來更大的UV價值。
當然你知道自己寶貝的關鍵詞UV價值后 ,你還要去查看市場大盤的這個值,以平均值來衡量。
剛才也提到了關鍵詞 ,我這里強調這個關鍵詞,上圖中我做了模糊處理 ,
大家要重點查看有帶人群的詞 ,比如 “大碼女裝 韓版”“漢服中國風女童 ”“心機套裝大碼 時髦”重點要去看這些詞的UV價值 加購情況,能有所感悟 那你才能聽懂直通車人群溢價課程,才知道如何設置。
02 趨勢
近30天,二級細分流量與行業對比。如圖當你的二級流量低于行業平均時該考慮下這方面做下優化了
直通車流量趨勢
03 店鋪人群透視 分別是 進店人群-訪問人群-轉化人群
我們重點關注下轉化人群的占比 18-25占比42.% ,女性占比 85% ,重點成交一級城市
這個就是店鋪人群的畫像,如果人群越明確,說明你店鋪運營的越優秀,精準目標客戶群的轉化率就不會低。
一個行業TOP店鋪會有幾百到幾千個商品 ,通過生意參謀數據分析真的可以清晰梳理出店鋪現狀,省時省力 店鋪運營的必備工具,就是有點貴。
好了 關于生意參謀的 品類羅盤和流量縱橫就說到這里 ,下面第二篇說說 市場洞察和競店分析,涉及到店鋪規劃、選品等知識點 也挺重要的。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電商運營-淘寶生意參謀正確的查看方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