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的發展,買家的心理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不再只是追求價格上面的便宜,而是開始追求一種品質,像一些大的品牌也隨之發展起來,比如說茵曼、裂帛、韓都衣舍等等大型品牌已經在買家心理扎根了,那么這也是淘寶未來發展的一個主題,所以賣家們要開始考慮自己的前程了,是繼續賣貨賺錢,還是建立品牌?這點很值得賣家去深思。
賣家應該已經發現“質+”這個市場平臺了,這個平臺是挑選擁有自由品牌、供應鏈穩定、商品品質過硬的商家加入。從這中可以看出“質+”是淘品牌搭建的孵化基地。
目前淘寶官方想給予更多品牌以扶持。“質+”運營小二表示:““質+”平臺想要尋找更多能滿足大眾購買需求的具有品質和品牌商家,不是而非‘腔調’等平臺選擇的小眾設計師商家,更不是市面上比較多的爆款賣家。”
一、報名“質+”的基本要求
據小編了解,第一期上線的“質+”平臺在今年5月底已經上線,包括9個非標類目,包括男裝、女裝、男鞋、女鞋、內衣、箱包、配飾、童裝、童鞋。在商家的選擇上,“質+”平臺不對銷量作要求,但在兩個層面設置了嚴格的關卡。
首先是門檻層面。除了滿足平臺對店鋪和商品的資質要求外,加入“質+”的賣家必須擁有自有品牌和穩定的供應鏈,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品質可靠的商品;愿意為消費者提供質檢險、運費險、7天無理由退換貨等增值服務或體驗;愿意打造自有品牌,店鋪運營風格獨具風格,商品自成系列等等。
滿足了“質+”的硬件要求之后,小二在審核時還會評估商家的“軟實力”。比如,店鋪至少有80%的商品來源于原創設計;商品的豐富度必須達到一定標準;不管是做會員營銷也好,做活動贊助也好,做社交媒體也好,賣家在自己的品牌上一定要愿意投入。而為了保障品質,一些類目甚至在客單價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箱包類目的“質+”商家必須客單價高于50元。
二、加入“質+”的商家類型
目前,能夠加入“質+”平臺的品質商家大致有三個類型:工廠型、設計型和紅人型。
由工廠轉型做品牌的商家大多有強勢的供應鏈,在貨品的把握上表現出色。但是相對于一些紅人店來說,工廠型商家在運營能力上要遜色不少。由于這些商家一般都是做生產出身,對淘寶的規則,活動的玩法,活動的節奏點都不是特別熟悉,這就導致了這部分商家雖有品質,但品牌感不強。
此外,設計型和紅人型商家雖然在營銷手法和風格塑造上有著天然的優勢,他們的難題往往來自對供應鏈的把控。
一些原創設計師的品牌一直做不大,問題出在供應鏈上。生產能力弱導致款式少、庫存淺,這也意味著品牌讓消費者沒有太大的選擇余地,對消費者產生的影響力也無法擴大。
三、除了大促我們還應該做點別的
我們知道淘寶集市幾乎每月一個小促,三個月一個大促。大促也確實把一大批商家的銷量帶動了起來,但大促能解決的只能是眼前的事情。
為了在讓賣家有一個提升,買家能建立起品質信任,快速找到好貨,“質+”平臺推出。 縱觀這些率先進入“質+”平臺的淘品牌預備選手,不難發現,品牌定位和品質把控是支撐他們走到今天的利器。而且相比較起天貓的品牌,淘品牌更個性化,多樣性,又能夠滿足差異化的人群。
但是,缺乏營銷技巧、品牌推廣乏力,是他們走向成熟品牌的通病。要打造一個品牌,更高階的玩法諸如品牌推廣、文化挖掘、資本運作等,都是這些淘品牌種子選手需要逐漸熟悉和學習的。“質+”平臺的搭建就聚焦起了精準的消費人群,讓這部分有所欠缺的賣家能盡快補課。
據了解,“質+”平臺會有強大資源布點,將為賣家提供豐富的展示機會。比如淘寶首頁、一級類目頻道、無線資源的露出,“質+”做為常態市場,還會為進駐的賣家定期提供各類主題專輯、品類活動、上新和促銷。
質+能給賣家快速樹立品牌,給予更多的展現機會,所以大家抓緊機會報名,趕緊搶占一席之地吧!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質+”,賣家樹立品牌的好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