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高興能夠來到今年的金麥獎的現場!今年金麥獎,我以為我就做個評審、做個觀眾。主辦方通知我還有一個演講。我跟大家說,今天講的都是實實在在的干貨和我們企業在做的東西,給大家一個借鑒。要講互聯網品牌的下一個五年,電商發展這么快,有的時候說白了,五年以后的事誰也說不清,因為發展太快了。
五年后,如果大家聽了我今天的分享之后,賺了大錢,記得付版稅。如果五年后,沒有賺到錢,給我一點面子,別說聽過我演講。
我主要分享我的一些看法。未來的品牌,應該是怎么樣的發展路徑?
從2008年開始我做茵曼,做到今天我們有8個品牌,我是如何想的,我把這個思路和大家進行分享。
我覺得,品牌越來越個性化,茵曼的定位是棉麻,初語是潮牌,秋売是復古風,PASS是設計師潮牌。這些品牌的定位的共同特征,不是大而全,而是小而美,有非常鮮明的特色,可以代表特定風格的人群。
品牌個性化,未來五年趨勢之一。
品牌個性化的三個內涵:1、消費者需求個性化
我剛剛來廣東的時候,知道的品牌中,有佐丹奴、班尼路這些牌子。那個年代,顧客買衣服,別人穿什么,自己就穿什么,就怕不撞衫,撞衫了才是潮流。2008年后,你穿得越個性,感覺越潮。總的來說,消費者對穿出自己風格、和個性的追求,比什么都重要。個性代表了氣質、品位和風格。撞款,臉刷一下就紅了,不好意思。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48-55-73-1.jpg)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49-22-60-1.jpg)
未來的品牌一定是個性化的,特別是在無邊界的互聯網上。我們可以把我們的銷售通路拓展到無限大,不是局限十幾平方米的小店而是覆蓋在全國全世界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品牌應該更具個性化,個性化才能有機會在未來生存。我們(匯美集團)品牌所有的定位是面向特定客群,而且具備非常強的個性。
有人會問,這么多的品牌定位很窄,會不會做不到。但茵曼發展到今天有一定的規模或許足以證明。所以我相信小反而有大的影響,小是恰恰是定位更精準的顧客群。
品牌個性化的三個內涵:2、品牌形象具象化
品牌形象不僅僅是掛在嘴上的一種描述,應該是更加具象化,人格化,故事化,品牌就是一活生生的個人。比如茵曼,形象造型是麻花辮,這個形象,最早的時候,宋慶齡、民國時期的工農兵等也是麻花辮的形象。麻花辮是茵曼姑娘的形象,再滲入到品牌的五感,這品牌觸摸起來是什么樣的感覺?就是茵曼一直主張棉麻舒適的感覺。聽起來是什么樣的聲音?聽起來是什么樣的聲音?茵曼就是小溪流水、鳥叫的聲音。聞起來是什么樣的味道?是單單的花香、是書香味。吃起來是什么樣的味道?不會太咸、不會太苦。這是茵曼的五感。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49-52-18-1.jpg)
品牌個性化的三個內涵:3、用戶社群化
第三,品牌社群化。今年的是垂直類的APP,大家可以看到媽媽100,滴滴打車,在大而全的信息化社會,消費者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做選擇和看信息了,他們越來越社群化,他更愿意和自己感興趣的人交流。這里有吃美食的,我們有一些客戶只愛和吃美食的同學們在一起玩,不愿意聊其他的話題。(PPT圖示)這是雙十二的O2O,有些人只對發錢感興趣。(PPT圖示)這是穿衣搭配,有些女生買你的衣服,更多時候買回去不知道如何穿。
有共同情感訴求的,或者愛好相同的用戶喜歡扎推在一起。通過不同的應用版塊滿足比如吃貨、明星粉、達人粉、美劇迷等等這些群組要求。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0-47-59-1.jpg)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1-20-70-1.jpg)
關于社群化,我們今年做了“生活在左”的品牌,參加了上海時裝周,我們到上海時裝周開發布會,在客戶群發了一個公告,有10幾名顧客從全國各地自己掏錢定機票定酒店跑到發布會的現場,他覺得這是一種榮譽,他愿意參與進來。在雙十一前,“生活在左”的品牌拍了一個宣傳片。
這個視頻是在今年的雙十一之前,我們自己為品牌拍的一個紀錄片,拍了之后沒有花任何廣告費,現在的點播量已經超過了150多萬,就在我們的店鋪和店鋪的顧客群里進行播放。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1-47-15-1.jpg)
“生活在左”所提倡的就是傳承中國即將失傳的手工藝,目前在貴州施洞、西江、丹寨這些地方都建立了手工研發基地,這就是品牌長遠的價值。我們直接發需求給他們,讓他們做“生活在左”的衣服。“生活在左”今年三月份開始做,為什么做這個牌子?
原來大家可能認為互聯網品牌是便宜、低價,我們將打破這種潛意識。“生活在左”驗證了在互聯網的土壤也能生長出高端女裝品牌,她的成長模式,讓互聯網品牌價值定位更加多元化,成為互聯網品牌標桿”。
我們做“生活在左”是基于內心的驅動,我們想用多少價格的面料設計衣服,我們就用什么樣的面料,所以我們采用得是最高端的棉麻絲,目前生活在左在春夏的客單價超過了800元。目前,“生活在左”的消費者給我們的三項評分都超過了4.9分。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2-42-76-1.jpg)
(PPT圖示)這是我們的衣服。這是顧客給我們的評價,我們針對每一個顧客的評價,設計的負責人以及品牌的創始人都會在客戶的評價下方給予回評,這是我們把品牌的理念與顧客進行很好溝通的點。
供應鏈信息化,這是我今天要講的第二個趨勢。
很多人做品牌,覺得供應鏈這個東西最難搞。我是98年到廣州創業,開始是從一個20來人的小工廠開始起步,那個時候廣東很亂,搶東西的等等,治安環境很不好,那時候我創業的時候什么都干,干了很多年的外貿,后來覺得外貿不大好干,那時候淘寶開始招商,我就想做一個品牌,于是選擇了淘寶商城,只是專注在互聯網上做“茵曼”,折騰了這么多的供應鏈,還有很多東西還玩不轉。前兩年,很多中小賣家覺得我應該寫一些文章然后給大家做分享,于是我寫了一篇文章《互聯網品牌的供應鏈反思》,這個標題在網上也可以搜到,還有是《中小賣家的供應鏈實操手冊》,這兩篇文章,把我十幾年做外貿、做工廠的糾結、挫折,甚至是幾千萬的血的教訓,我都濃縮到這兩篇的文章里。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3-20-58-1.jpg)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4-01-14-1.jpg)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4-25-80-1.jpg)
今天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不能再以“工廠”的思維來做產品了。
未來的供應鏈更多是從用戶到產品出發,用戶決定了產品端。供應鏈的信息化可以解決哪些問題,這是我們重點需要解決的問題。未來的供應鏈應該是可視化,可以定制化,能夠做到快速反應,能夠智能化。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的消費者可以參與到當中來。
未來,我們每一件衣服也好,面料的供應商到底是哪一個流水線上的工人縫制的,可以通過智能的信息系統來追溯。還有倉儲,原來我們都是自己管理,后來發現自己管理倉儲很累,總是發錯貨,現在我們交給了第三方專業物流,這樣我們就再也不用操心倉庫,他們更能用IT的智能化管倉庫,可以管得很高效,而且成本很低。
智能化的供應鏈,可以解決什么樣的問題這是重點。
第一,要解決我們做什么?現在有互聯網的的數據支撐,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品牌的顧客群里,到底是喜歡什么樣的衣服,喜歡什么樣的顏色,什么樣的版型好銷,都可以利用大數據很好地分析你要做什么。
第二,要解決的痛點是做多少。以前,我們更多是下訂單,看老板拍腦袋做多少,或者是傳統渠道的代理商,根據今年線下店的經驗賣多少貨,我們現在下單更多是利用C2B的模式,商品開發完之后可以放到店鋪進行預測,每一個款式的點擊量以及顧客喜愛的程度,還可以在店鋪微淘、微博和微信里可以和老顧客很好地發生關系。他對我們設計出來的款式,到底哪一款好銷都一清二楚,很少去盲目。所以供應鏈信息化第二個點是可以知道做多少,做多了可能要壓在倉庫里,做少了不夠賣。
第三,解決怎么做。我們要如何做,在做的過程中和消費者如何發生關聯。供應鏈的信息化是否可以解決快速供應鏈?這個是可以的。我可以告訴大家,茵曼目前的供應鏈,T恤出貨可以做到7天,羽絨服可以做到25天,這樣的速度很快,大家覺得快和慢是否有矛盾,快不意味著東西做不好,我們茵曼專注于棉麻產品,我們的面料都在倉庫,我們供應鏈可以做出快速的反應。供應線的信息化可以解決怎么做、做怎么等一系列的問題。
集團團未來發展的下一個五年的思考。
我們集團未來要打造一個設計師品牌的平臺,集團可以給到什么樣的支持?集團更多可以給到平臺,IT、供應鏈和人力資源的模塊的一些共享。目前,有很多設計師,國外留學的留學生以及之內知名的設計師,他們的設計能力很強,但管理、營銷、資金成為了他們的短版,不能把一個品牌進行快速的成長,在天貓上有很多個人的設計師品牌,但他們的發展很緩慢。
今天講的未來五年最后一點,設計師品牌集群化。
我們有一個設計師集群,每一個品牌的創始人都是我們集團下屬品牌的負責人。那是初語的設計人,(PPT圖示)這是香港的設計師,“生活在左”設計總監都有相當豐富的品牌實踐經驗。我們在尋找這樣有能力的設計師,讓他們可以借助我們的平臺,借助天貓、唯品會、京東這樣的渠道平臺,實現他們的品牌夢想,他們是我們集團的合伙人,不是職業經理人。這就是我們在打造設計師品牌的模式。
國內外的設計師普遍設計能力都很強,IT系統、管理、營銷、資金確是他們的短板。我不客氣的說,現在很多設計師還游離在夢想階段,在國外,設計師是個崇高的職業。為什么?美國工業化、消費者個性化要比中國早幾十年,他們的設計師創作的價值很高,得到社會普遍認同。而中國剛剛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意識中轉變過來,只是缺少好的平臺成長。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5-03-79-1.jpg)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5-30-46-1.jpg)
茵曼這種模式需要有什么樣的特征?“茵曼模式”就是快速復制像茵曼這種特色、個性化品牌的塑造方式和管理模式,形成集團化品牌矩陣。這種為特定人群而生的品牌,能夠形成獨特風格。
這些品牌創始人需要對品牌有強烈的發自內心熱愛,另外品牌要有非常個性的人群,主要是做風格有沒有個性,有多窄很重要,要為特定的受眾形成獨特的風格。
我們匯美集團的愿景是打造最具影響力的時尚生態圈,集團目前有8個品牌。明年,我們預計會增加到10幾個品牌,這些品牌的合伙人全部來自有能力的設計師加入到我們的集團中,為他們實現品牌的夢想。
總而言之,互聯網的時代單單是靠個人的力量,或者是小團隊的力量是很難爆發出你的魅力,更多不是靠單兵作戰,而是靠聯合。單兵作戰不是互聯網品牌出路。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5-57-86-1.jpg)
大家可能會問互聯網的品牌加入進來之后有不同的文化怎么樣。我們尊重每一個品牌創始人的文化,他們可以有自己的性格和特征,加入到我們的集團之后,對他的思想和文化不會有太多的干預,每一個品牌都保持很好的獨立性和完整性。
最后,我對今天演講的歸集點放在“用戶信息”上。我們的供應鏈信息也好,還是回歸到用戶,用戶在互聯網的時代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脫離了用戶,如何實現品牌的個性化,供應鏈的信息化等等,都是沒有辦法解決的。我們要分析消費者的特征,用戶的購買習慣,用戶的文化屬性,年齡等等,這樣才能夠解決互聯網品牌在成長過程中的煩擾。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6-30-23-1.jpg)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6-56-31-1.jpg)
用戶的信息才是未來互聯網品牌的核心命脈,我們不能夠了解用戶掌握用戶,只是拉新用戶,將是非常殘忍的事情。只有了解你的用戶,掌握用戶的特征才是互聯網品牌發展的未來。
五年后,如果大家聽了我今天的分享之后,賺了大錢,記得付版稅。如果五年后,沒有賺到錢,給我一點面子,別說聽過我演講。
我主要分享我的一些看法。未來的品牌,應該是怎么樣的發展路徑?
從2008年開始我做茵曼,做到今天我們有8個品牌,我是如何想的,我把這個思路和大家進行分享。
我覺得,品牌越來越個性化,茵曼的定位是棉麻,初語是潮牌,秋売是復古風,PASS是設計師潮牌。這些品牌的定位的共同特征,不是大而全,而是小而美,有非常鮮明的特色,可以代表特定風格的人群。
品牌個性化,未來五年趨勢之一。
品牌個性化的三個內涵:1、消費者需求個性化
我剛剛來廣東的時候,知道的品牌中,有佐丹奴、班尼路這些牌子。那個年代,顧客買衣服,別人穿什么,自己就穿什么,就怕不撞衫,撞衫了才是潮流。2008年后,你穿得越個性,感覺越潮。總的來說,消費者對穿出自己風格、和個性的追求,比什么都重要。個性代表了氣質、品位和風格。撞款,臉刷一下就紅了,不好意思。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48-55-73-1.jpg)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49-22-60-1.jpg)
未來的品牌一定是個性化的,特別是在無邊界的互聯網上。我們可以把我們的銷售通路拓展到無限大,不是局限十幾平方米的小店而是覆蓋在全國全世界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品牌應該更具個性化,個性化才能有機會在未來生存。我們(匯美集團)品牌所有的定位是面向特定客群,而且具備非常強的個性。
有人會問,這么多的品牌定位很窄,會不會做不到。但茵曼發展到今天有一定的規模或許足以證明。所以我相信小反而有大的影響,小是恰恰是定位更精準的顧客群。
品牌個性化的三個內涵:2、品牌形象具象化
品牌形象不僅僅是掛在嘴上的一種描述,應該是更加具象化,人格化,故事化,品牌就是一活生生的個人。比如茵曼,形象造型是麻花辮,這個形象,最早的時候,宋慶齡、民國時期的工農兵等也是麻花辮的形象。麻花辮是茵曼姑娘的形象,再滲入到品牌的五感,這品牌觸摸起來是什么樣的感覺?就是茵曼一直主張棉麻舒適的感覺。聽起來是什么樣的聲音?聽起來是什么樣的聲音?茵曼就是小溪流水、鳥叫的聲音。聞起來是什么樣的味道?是單單的花香、是書香味。吃起來是什么樣的味道?不會太咸、不會太苦。這是茵曼的五感。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49-52-18-1.jpg)
品牌個性化的三個內涵:3、用戶社群化
第三,品牌社群化。今年的是垂直類的APP,大家可以看到媽媽100,滴滴打車,在大而全的信息化社會,消費者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做選擇和看信息了,他們越來越社群化,他更愿意和自己感興趣的人交流。這里有吃美食的,我們有一些客戶只愛和吃美食的同學們在一起玩,不愿意聊其他的話題。(PPT圖示)這是雙十二的O2O,有些人只對發錢感興趣。(PPT圖示)這是穿衣搭配,有些女生買你的衣服,更多時候買回去不知道如何穿。
有共同情感訴求的,或者愛好相同的用戶喜歡扎推在一起。通過不同的應用版塊滿足比如吃貨、明星粉、達人粉、美劇迷等等這些群組要求。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0-47-59-1.jpg)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1-20-70-1.jpg)
關于社群化,我們今年做了“生活在左”的品牌,參加了上海時裝周,我們到上海時裝周開發布會,在客戶群發了一個公告,有10幾名顧客從全國各地自己掏錢定機票定酒店跑到發布會的現場,他覺得這是一種榮譽,他愿意參與進來。在雙十一前,“生活在左”的品牌拍了一個宣傳片。
這個視頻是在今年的雙十一之前,我們自己為品牌拍的一個紀錄片,拍了之后沒有花任何廣告費,現在的點播量已經超過了150多萬,就在我們的店鋪和店鋪的顧客群里進行播放。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1-47-15-1.jpg)
“生活在左”所提倡的就是傳承中國即將失傳的手工藝,目前在貴州施洞、西江、丹寨這些地方都建立了手工研發基地,這就是品牌長遠的價值。我們直接發需求給他們,讓他們做“生活在左”的衣服。“生活在左”今年三月份開始做,為什么做這個牌子?
原來大家可能認為互聯網品牌是便宜、低價,我們將打破這種潛意識。“生活在左”驗證了在互聯網的土壤也能生長出高端女裝品牌,她的成長模式,讓互聯網品牌價值定位更加多元化,成為互聯網品牌標桿”。
我們做“生活在左”是基于內心的驅動,我們想用多少價格的面料設計衣服,我們就用什么樣的面料,所以我們采用得是最高端的棉麻絲,目前生活在左在春夏的客單價超過了800元。目前,“生活在左”的消費者給我們的三項評分都超過了4.9分。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2-42-76-1.jpg)
(PPT圖示)這是我們的衣服。這是顧客給我們的評價,我們針對每一個顧客的評價,設計的負責人以及品牌的創始人都會在客戶的評價下方給予回評,這是我們把品牌的理念與顧客進行很好溝通的點。
供應鏈信息化,這是我今天要講的第二個趨勢。
很多人做品牌,覺得供應鏈這個東西最難搞。我是98年到廣州創業,開始是從一個20來人的小工廠開始起步,那個時候廣東很亂,搶東西的等等,治安環境很不好,那時候我創業的時候什么都干,干了很多年的外貿,后來覺得外貿不大好干,那時候淘寶開始招商,我就想做一個品牌,于是選擇了淘寶商城,只是專注在互聯網上做“茵曼”,折騰了這么多的供應鏈,還有很多東西還玩不轉。前兩年,很多中小賣家覺得我應該寫一些文章然后給大家做分享,于是我寫了一篇文章《互聯網品牌的供應鏈反思》,這個標題在網上也可以搜到,還有是《中小賣家的供應鏈實操手冊》,這兩篇文章,把我十幾年做外貿、做工廠的糾結、挫折,甚至是幾千萬的血的教訓,我都濃縮到這兩篇的文章里。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3-20-58-1.jpg)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4-01-14-1.jpg)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4-25-80-1.jpg)
今天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不能再以“工廠”的思維來做產品了。
未來的供應鏈更多是從用戶到產品出發,用戶決定了產品端。供應鏈的信息化可以解決哪些問題,這是我們重點需要解決的問題。未來的供應鏈應該是可視化,可以定制化,能夠做到快速反應,能夠智能化。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的消費者可以參與到當中來。
未來,我們每一件衣服也好,面料的供應商到底是哪一個流水線上的工人縫制的,可以通過智能的信息系統來追溯。還有倉儲,原來我們都是自己管理,后來發現自己管理倉儲很累,總是發錯貨,現在我們交給了第三方專業物流,這樣我們就再也不用操心倉庫,他們更能用IT的智能化管倉庫,可以管得很高效,而且成本很低。
智能化的供應鏈,可以解決什么樣的問題這是重點。
第一,要解決我們做什么?現在有互聯網的的數據支撐,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品牌的顧客群里,到底是喜歡什么樣的衣服,喜歡什么樣的顏色,什么樣的版型好銷,都可以利用大數據很好地分析你要做什么。
第二,要解決的痛點是做多少。以前,我們更多是下訂單,看老板拍腦袋做多少,或者是傳統渠道的代理商,根據今年線下店的經驗賣多少貨,我們現在下單更多是利用C2B的模式,商品開發完之后可以放到店鋪進行預測,每一個款式的點擊量以及顧客喜愛的程度,還可以在店鋪微淘、微博和微信里可以和老顧客很好地發生關系。他對我們設計出來的款式,到底哪一款好銷都一清二楚,很少去盲目。所以供應鏈信息化第二個點是可以知道做多少,做多了可能要壓在倉庫里,做少了不夠賣。
第三,解決怎么做。我們要如何做,在做的過程中和消費者如何發生關聯。供應鏈的信息化是否可以解決快速供應鏈?這個是可以的。我可以告訴大家,茵曼目前的供應鏈,T恤出貨可以做到7天,羽絨服可以做到25天,這樣的速度很快,大家覺得快和慢是否有矛盾,快不意味著東西做不好,我們茵曼專注于棉麻產品,我們的面料都在倉庫,我們供應鏈可以做出快速的反應。供應線的信息化可以解決怎么做、做怎么等一系列的問題。
集團團未來發展的下一個五年的思考。
我們集團未來要打造一個設計師品牌的平臺,集團可以給到什么樣的支持?集團更多可以給到平臺,IT、供應鏈和人力資源的模塊的一些共享。目前,有很多設計師,國外留學的留學生以及之內知名的設計師,他們的設計能力很強,但管理、營銷、資金成為了他們的短版,不能把一個品牌進行快速的成長,在天貓上有很多個人的設計師品牌,但他們的發展很緩慢。
今天講的未來五年最后一點,設計師品牌集群化。
我們有一個設計師集群,每一個品牌的創始人都是我們集團下屬品牌的負責人。那是初語的設計人,(PPT圖示)這是香港的設計師,“生活在左”設計總監都有相當豐富的品牌實踐經驗。我們在尋找這樣有能力的設計師,讓他們可以借助我們的平臺,借助天貓、唯品會、京東這樣的渠道平臺,實現他們的品牌夢想,他們是我們集團的合伙人,不是職業經理人。這就是我們在打造設計師品牌的模式。
國內外的設計師普遍設計能力都很強,IT系統、管理、營銷、資金確是他們的短板。我不客氣的說,現在很多設計師還游離在夢想階段,在國外,設計師是個崇高的職業。為什么?美國工業化、消費者個性化要比中國早幾十年,他們的設計師創作的價值很高,得到社會普遍認同。而中國剛剛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意識中轉變過來,只是缺少好的平臺成長。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5-03-79-1.jpg)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5-30-46-1.jpg)
茵曼這種模式需要有什么樣的特征?“茵曼模式”就是快速復制像茵曼這種特色、個性化品牌的塑造方式和管理模式,形成集團化品牌矩陣。這種為特定人群而生的品牌,能夠形成獨特風格。
這些品牌創始人需要對品牌有強烈的發自內心熱愛,另外品牌要有非常個性的人群,主要是做風格有沒有個性,有多窄很重要,要為特定的受眾形成獨特的風格。
我們匯美集團的愿景是打造最具影響力的時尚生態圈,集團目前有8個品牌。明年,我們預計會增加到10幾個品牌,這些品牌的合伙人全部來自有能力的設計師加入到我們的集團中,為他們實現品牌的夢想。
總而言之,互聯網的時代單單是靠個人的力量,或者是小團隊的力量是很難爆發出你的魅力,更多不是靠單兵作戰,而是靠聯合。單兵作戰不是互聯網品牌出路。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5-57-86-1.jpg)
大家可能會問互聯網的品牌加入進來之后有不同的文化怎么樣。我們尊重每一個品牌創始人的文化,他們可以有自己的性格和特征,加入到我們的集團之后,對他的思想和文化不會有太多的干預,每一個品牌都保持很好的獨立性和完整性。
最后,我對今天演講的歸集點放在“用戶信息”上。我們的供應鏈信息也好,還是回歸到用戶,用戶在互聯網的時代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脫離了用戶,如何實現品牌的個性化,供應鏈的信息化等等,都是沒有辦法解決的。我們要分析消費者的特征,用戶的購買習慣,用戶的文化屬性,年齡等等,這樣才能夠解決互聯網品牌在成長過程中的煩擾。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6-30-23-1.jpg)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412/25/15-56-56-31-1.jpg)
用戶的信息才是未來互聯網品牌的核心命脈,我們不能夠了解用戶掌握用戶,只是拉新用戶,將是非常殘忍的事情。只有了解你的用戶,掌握用戶的特征才是互聯網品牌發展的未來。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茵曼方建華“下一個五年”演講實錄(附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