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排在淘品牌第一陣營的新三大品牌韓都衣舍、茵曼、裂帛全部來自女裝,當年增速很快的斯波帝卡、零號男等都遇到了發展瓶頸。
當年“淘品牌”的三大代表麥包包、綠盒子、芳草集分別占據箱包、童裝、化妝品三大品類,但目前排在第一陣營的新三大品牌韓都衣舍、茵曼、裂帛全部來自女裝,排在第二陣營、銷量在5億元左右的不少品牌如阿卡等也來自女裝。
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就在于各個類目的長尾效應帶給這個行業品牌的個性化空間。品牌成交的長尾效應越明顯,這個行業的個性化空間就越大,反之則越小。像家電、3C等類目,其個性化的空間就很小——比如白電全是大品牌的天下,“淘品牌”只在部分細分市場有機會,比如小狗專攻吸塵器、小熊電器從酸奶機切入、SKG主打榨汁機、貝爾萊德主做掛燙機。而作為個性化典型的女裝品牌則集中度很低,這也為大量“小而美”的品牌提供了生存空間。有統計顯示,女裝品牌第100名、200名和300名的年成交額分別為5000萬元、3000萬元、1500萬元,差別不大。
反觀男裝,當年增速很快的斯波帝卡、零號男等都遇到了發展瓶頸,銷量在過億后一直沒能攀升到2億元。縱觀全網,目前來自互聯網的男裝品牌也沒有一家銷量超過2億元的。主要還是因為男裝雖然是一個非標行業,卻表現出了標準化的特征,只有簡單的商務正裝、商務休閑、大眾休閑三個分類,而女裝可劃分的細分領域就數不勝數了。
因此,在服裝行業特別是女裝行業,傳統品牌表現得相對弱勢,網絡品牌才有機會異軍突起,表現出了極強的沖擊力。反觀男裝行業不論是在線下還是線上,都表現得像一個標品行業,“小而美”吃不開。不論是男裝還是女裝,研究多年“淘品牌”的一位專家認為,成敗的根本區別還在于其是否利用網絡成功搭建供應鏈關系,女裝品牌成功利用互聯網方式重構了公司的供應鏈體系,搭建起運營團隊,而男裝品牌卻多數沒有抓住這個機會,仍按傳統企業的方式在組織供應鏈。這也與企業基因有關,女裝品牌以風格取勝,其創始人多來自設計師或互聯網,而男裝品牌的創始人則多來自傳統的外貿加工企業。另
一方面,他認為,“品牌再多也要堅持住調性”,“淘品牌”要做大還要堅持調性和統一的風格,像韓都衣舍主打韓國風,裂帛以民族風為主,茵曼則是素雅的棉麻風格,調性很清晰,但男裝卻沒有堅持住自己的調性,品牌性格不清晰,這也是導致失敗的原因之一。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解讀淘品牌如何成為女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