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不做貨到付款,貨到付款將是我們的的優勢不復存在!
自從公司開始淘寶商城項目以來,“貨到付款”這四個字在我心中不止出現過一次,在團隊小組會議上也經常成為討論的話題,但始終找不到一個解決方案。看了一些賣家的帖子,通常都是圍繞著“拒簽風險”以及“貨物安全”來討論,我更想談一些成本方面的。
我認為電子商務之所以發展壯大,是因為它能夠利用互聯網的優勢讓商品高效地展示、更低的運營成本降低終端售價,通過電子手段便捷的支付,最后依托物流送達。然而貨到付款會讓電子商務的優勢不復存在,至少目前是。
貨到付款成本問題:
•運費成本;配送是交易成功與否的重要環節,尤其是代收貨款之后,快遞公司的角色發生了變化,他不僅是單純的中間運送,而是參與了交易的賣方委托收款人。買方自然對他的運送速度、快遞員的服務態度等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值得托付的也只有順豐,至于宅急星辰之流,無論從其運輸速度以及人員的業務水平來說,實在不堪重任。然而順豐的運費貴也是眾所周知的。比如我們現在使用申通或圓通發貨只需要10元的快件,順豐要20元,另外貨到付款還有服務費。而且長期與申通合作的情況下,單件超重一點他們可以忽略不計,而順豐則不行。其中運費每單要增加15元成本。
•人力成本;因為“貨到付款”的訂單對于買家是0約束,買家的購買意向也不是非常明確。為了確定買家的購買意向、收貨信息、選購商品的屬性,以避免最終由于選購商品的屬性不適合,或是收貨信息有欠真實導致交易失敗。通過人工電話詢問是必須的,其中每個貨到付款的訂單至少增加1元的電話費成本,售前人員的人力資源成本。
•拒簽成本;因為對買家是零約束,就算發貨前的工作再充足,買家還是有N個理由拒簽,更別說其中有小部分居心不良者。拒簽后商家要為此支付40元的來回運費。雖說有拒簽保險,但每單0.7元的成本也非同小可,而且只賠付回程運費,賠付流程也無比繁瑣,需要專員跟進。
綜合這三大成本,重新考慮商品的定價是在所難免。以我們公司目前在售的商品為例,都是以超低折扣微利銷售。在不做貨到付款的情況下可以3~6折包申通,如果要做貨到付款就承受不起了,必然要把成本平攤到每一雙鞋子。
貨到付款是絕對包不起順豐的,要+15元/單成本;以每天20筆貨到付款的訂單計,需要增加一名貨到付款訂單的專員負責人工電詢,售后跟進,人工成本每天增加60元,即+3元/單;電詢的通訊成本+1元/單;假定有3%的拒簽率,其成本20*3%=0.6元/單;拒簽運費險是+0.7元/單。
為了平攤這些溢出的成本,一雙原本售價為100元包郵的鞋子就要重新定價為100+15+3+1+0.6+0.7=120.3元。做了貨到付款就必定要溢價,溢價就必定流失使用在線支付的客戶,因為淘寶網上對同質商品進行比價太容易了。長此以往,如何是好?
貨到付款另外還有一些問題是不得不考慮的。
•商品人氣;能夠熟練使用在線支付購買商品的人群中,活躍會員所占比例遠遠大過不懂得如何在線支付的人群。活躍買家收到貨后會對商品進行評價,這些文字對于后續潛在觀望中的顧客是否入手起著關鍵的作用。
•回款周期;同樣還是買家活躍度的問題,在線支付人群中活躍的買家在收到貨后對商品進行評價自然也包括了“確認收貨”這一操作。而貨到付款的買家有很大一部分不知道還要上線操作一下“確認收貨”,而后還要T+7。
可能一些售價高或者毛利高,又或者針對的市場不同的商品可以做貨到付款,畢竟大家所處在行業以及運營模式不盡相同。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主觀看法,也希望更多的商家朋友一起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祝大家生意興隆。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貨到付款的優勢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