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年, 聚美優品 CEO陳歐再度為自己代言,4月26日,許久未發聲的 聚美優品 在北京宣布了新的跨界布局戰略,這次他們瞄準的是智能家居市場。
在發布會上,陳歐宣布將跨界切入空氣凈化器市場,創建獨立品牌Reemake(睿質),先期推出了家庭版Reemake Air One和公共版Reemake Air One Plus空氣凈化器。空氣凈化器是切入的第一個品類,之后會向其他品類擴充。
靠賣化妝品起家的 聚美優品 突然要涉足智能家居領域,想想確實很新鮮。
陳歐認為,由于工作繁忙,普通人在家使用家用凈化器的時間不超過10個小時,更多的時間是在公司、商場、學校、醫院、咖啡廳這樣的公共環境中度過。而市面上的凈化器產品無法滿足公共場合的大面積環境。
事實上, 聚美優品 并不是最早推出空氣凈化器的互聯網公司。在此之前,以小米為首,包括小蛋、豹米、352、AirX等互聯網公司已經提前殺入這個市場,誕生了一批“互聯網”空氣凈化器品牌,大家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市場到底有多大呢?據中國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空氣凈化器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未來我國空氣凈化器銷量將保持30%-35%的高速增長,預計到2017年,我國空氣凈化器市場規模或者可突破1000億,2020年可達到3000億元以上。
當然,在巨大的市場背后也暗藏著風險,有業內人士告訴《聯商網》,“3-5年內進入這個行業或許還有機會,但在5年后,如果住房都標配新風系統了就不好說了,不過現在正是高速發展時期,競爭也比較激烈,去年有很多小品牌被洗牌了。”
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秘書長吳咸建認為,“空氣凈化器仍處于政策及市場窗口期,就目前消費市場現狀來看,大面積居室空凈的確是一個很好的‘賣點’(但不可以說是空白點),但是空氣凈化器市場本身就魚龍混雜,相比較雜牌, 聚美優品 有一定的品牌優勢,但相比較海爾、美的、格力等家電大品牌而言,優勢并不明顯。”
據了解,雖然目前京津冀地區的空氣凈化器使用水平相對較高,但在全國范圍內,空氣凈化器使用普及率低于1%。在外敵環視下, 聚美優品 想要從這一片紅海中殺出并不容易。
不過,增長乏力的 聚美優品 確實需要通過多元化的發展來找到下一個增長點了。
資料顯示, 聚美優品 2016年上半年凈營收為35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7%;凈利潤為1.412億元,同比下滑29.8%;毛利潤9.714億元,同比降低2.86%,毛利潤在凈營收中占比從30.6%降至27.9%;毛利率低于市場預期,僅為26.17%,遠低于去年同期。
此外, 聚美優品 在上市之后,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可謂經歷了猶如過山車般的跌宕起伏, 2014年度假貨風波把它推到了風口浪尖,又因7美元的私有化價格引發投資人的集體訴訟。加之,電商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且面臨阿里、京東、唯品會、以及網易考拉等平臺的搶食,還受到“跨境電商4.8新政”的影響, 聚美優品 正遭遇巨大的挑戰。
盡管 聚美優品 宣稱,新產品最大賣點在于大面積居室空氣凈化,CADR值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還打起了感情牌,邀請名人一起啟動“云層之上”公益活動。但是,消費者是理性的,能不能被認可還有待檢驗,而且 聚美優品 在家電領域也談不上專業,化妝品領域和家電市場畢竟存在不少差異。
“空氣凈化器不是隨便誰想做就能成功的,不是看你的品牌和平臺有多強勢,關鍵在于產品本身和空凈這個領域的特點。這個產品并不是生活必需品,小米之前在做了,已經先入為主,而且這個領域參與者眾多,對于聚美來說,平臺確實有粉絲,但她們未必會去買聚美的空氣凈化器,我認為,如果聚美做美容電器產品,可能會更靠譜一些。”家電行業資深人士陳晨興直言。
在陳晨興看來,他個人并不看好空凈市場的未來,因為從產品本身而言,并不能徹底解決PM2.5等空氣質量問題,消費者只是圖個心理安慰而已,更何況很多人買了基本也不會去用。
顯然,并不專業的 聚美優品 能否最終在智能家居領域上打開新的缺口,還要打個問號。至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發布會上,陳歐宣布將跨界切入空氣凈化器市場,創建獨立品牌Reemake(睿質),先期推出了家庭版Reemake Air One和公共版Reemake Air One Plus空氣凈化器。空氣凈化器是切入的第一個品類,之后會向其他品類擴充。
靠賣化妝品起家的 聚美優品 突然要涉足智能家居領域,想想確實很新鮮。
陳歐認為,由于工作繁忙,普通人在家使用家用凈化器的時間不超過10個小時,更多的時間是在公司、商場、學校、醫院、咖啡廳這樣的公共環境中度過。而市面上的凈化器產品無法滿足公共場合的大面積環境。
事實上, 聚美優品 并不是最早推出空氣凈化器的互聯網公司。在此之前,以小米為首,包括小蛋、豹米、352、AirX等互聯網公司已經提前殺入這個市場,誕生了一批“互聯網”空氣凈化器品牌,大家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市場到底有多大呢?據中國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空氣凈化器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未來我國空氣凈化器銷量將保持30%-35%的高速增長,預計到2017年,我國空氣凈化器市場規模或者可突破1000億,2020年可達到3000億元以上。
當然,在巨大的市場背后也暗藏著風險,有業內人士告訴《聯商網》,“3-5年內進入這個行業或許還有機會,但在5年后,如果住房都標配新風系統了就不好說了,不過現在正是高速發展時期,競爭也比較激烈,去年有很多小品牌被洗牌了。”
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秘書長吳咸建認為,“空氣凈化器仍處于政策及市場窗口期,就目前消費市場現狀來看,大面積居室空凈的確是一個很好的‘賣點’(但不可以說是空白點),但是空氣凈化器市場本身就魚龍混雜,相比較雜牌, 聚美優品 有一定的品牌優勢,但相比較海爾、美的、格力等家電大品牌而言,優勢并不明顯。”
據了解,雖然目前京津冀地區的空氣凈化器使用水平相對較高,但在全國范圍內,空氣凈化器使用普及率低于1%。在外敵環視下, 聚美優品 想要從這一片紅海中殺出并不容易。
不過,增長乏力的 聚美優品 確實需要通過多元化的發展來找到下一個增長點了。
資料顯示, 聚美優品 2016年上半年凈營收為35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7%;凈利潤為1.412億元,同比下滑29.8%;毛利潤9.714億元,同比降低2.86%,毛利潤在凈營收中占比從30.6%降至27.9%;毛利率低于市場預期,僅為26.17%,遠低于去年同期。
此外, 聚美優品 在上市之后,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可謂經歷了猶如過山車般的跌宕起伏, 2014年度假貨風波把它推到了風口浪尖,又因7美元的私有化價格引發投資人的集體訴訟。加之,電商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且面臨阿里、京東、唯品會、以及網易考拉等平臺的搶食,還受到“跨境電商4.8新政”的影響, 聚美優品 正遭遇巨大的挑戰。
盡管 聚美優品 宣稱,新產品最大賣點在于大面積居室空氣凈化,CADR值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還打起了感情牌,邀請名人一起啟動“云層之上”公益活動。但是,消費者是理性的,能不能被認可還有待檢驗,而且 聚美優品 在家電領域也談不上專業,化妝品領域和家電市場畢竟存在不少差異。
“空氣凈化器不是隨便誰想做就能成功的,不是看你的品牌和平臺有多強勢,關鍵在于產品本身和空凈這個領域的特點。這個產品并不是生活必需品,小米之前在做了,已經先入為主,而且這個領域參與者眾多,對于聚美來說,平臺確實有粉絲,但她們未必會去買聚美的空氣凈化器,我認為,如果聚美做美容電器產品,可能會更靠譜一些。”家電行業資深人士陳晨興直言。
在陳晨興看來,他個人并不看好空凈市場的未來,因為從產品本身而言,并不能徹底解決PM2.5等空氣質量問題,消費者只是圖個心理安慰而已,更何況很多人買了基本也不會去用。
顯然,并不專業的 聚美優品 能否最終在智能家居領域上打開新的缺口,還要打個問號。至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聚美優品跨界做空氣凈化器 嘗鮮還是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