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日,德國工業巨頭 西門子 集團正式提名吉姆·哈格曼·斯納布(Jim Hagemann Snabe)于2018年的年度股東大會之后接替現任董事長格哈德·克羅莫(Gerhard Cromme),成為該公司下一任董事長。值得注意的是,丹麥公民吉姆·哈格曼·斯納布,曾經是德國最大的軟件企業——SAP的聯席CEO,2013年成為 西門子 監事會成員至今。
“ 西門子 和GE已經先后出售了家電業務, 西門子 還出售了一部分醫療保健業務,剝離剩下的醫療保健業務尋求上市。” 西門子 中國一位人士2月8日回應《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西門子 在推動制造企業轉型的同時,自身也在轉型,方向就是朝著工業4.0的方向邁進,收購很多比較有競爭的軟件公司,加強自身在整個工業4.0上的核心競爭力,那就是“數字化企業解決方案”,“我們最新的投入都是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根據 西門子 “2020企業愿景”,該公司試圖取得軟件領域的霸主地位,尤其是在數字化模擬軟件、數據服務、產業分析等領域。不過,SAP全球副總裁、中國區聯席總經理李強向記者表示,雖然 西門子 、GE也在做轉型,傳統企業也必然會走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但沒有一家傳統企業真正準備變成軟件企業,并開發所有的云計算解決方案。
并購謀轉型
西門子 前總裁羅旭德此前將該集團公司分為能源、城建、工業、醫療4大部分,于2013年8月接替羅旭德擔任 西門子 總裁的凱瑟爾,從上任起即宣布 西門子 將經歷多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略轉型。
凱瑟爾公開稱, 西門子 在此前幾年被引向錯誤的方向,只顧眼前利益、缺乏戰略眼光。并在上任之初就向外界公布了他對 西門子 2020年轉型的展望。前述 西門子 中國人士表示,凱瑟爾的總體策略,其實就是邊緣化 西門子 最傳統的重工業業務,并確定 西門子 未來最核心的業務是面向工業客戶提供“電氣化、數字化、自動化解決方案”。
在凱瑟爾的推動下, 西門子 重新從4大部分被分為9大部門,并快速在2013年出售水務技術部門,2014年又先后出售了博西家電全部股份,徹底退出家電領域,出售助聽器業務部門及健康護理IT部門等。在鋼鐵冶金領域, 西門子 2014年推動和三菱重工合資計劃,組建一家全球運營、面向鋼鐵及鋁行業的全能型公司, 西門子 在合資公司中占有49%的股份,合資公司在2015年已投入運營。在過去的2016年, 西門子 又考慮拋售歐司朗剩余全部股份,并尋求剩下的醫療業務的單獨上市或出售。
特別是在醫療業務盈利水平達到新高的2016年, 西門子 剝離或出售該業務也讓外界大呼“看不懂”。但前述 西門子 中國人士稱,出售傳統業務目的是為了讓 西門子 在領域上更加聚焦,主攻能源技術和現代工業設備領域。
在出售傳統業務的同時, 西門子 也在根據自身轉型需求推動大手筆的并購。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凱瑟爾上任后, 西門子 先后于2013年年底收購總部位于德國慕尼黑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軟件公司——TESISPLMware,于2014年年底收購企業級MES軟件市場的領導者——Camstar,于2016年年初收購美國模擬軟件提供商——CD-adapco、2016年8月收購英國3D打印工業組件開發商——Materlals Solutions、2016年11月又傳出準備收購美國自動化和工業軟件供應商——Mentor Graphics的消息。
西門子 中國前述人士認為,通過一系列收購, 西門子 已經有了一套面向“數字化企業解決方案”的架構,并打造了實力最強的工業軟件體系。
但是中國一家能源國企的信息化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包括德國 西門子 、美國GE在內的自動化、電氣化巨頭確實都在向軟件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傳統工業企業確實也存在向工業4.0、智能制造特別是智慧工廠的轉型需求,但作為企業來說其擔憂在于,企業寶貴的數字資源落到了別人手中,會被“卡脖子”。
據記者了解, 西門子 、GE等均在開拓市場的過程中向客戶承諾,采用其數字化解決方案不會失去對自身數據的主宰權,但是減弱企業對于關鍵數據泄露危險的憂慮仍需時日。
“軟”實力仍待提升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都在面向數字化企業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的 西門子 和GE,選擇的路徑并不相同。
比如,GE已于2015年8月推出全球第一款專屬于工業領域的云服務平臺Predix,該系統的核心功能包括安全監控、工業數據管理、工業數據分析、云技術應用等,而且這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系統,該系統不限于GE自有的機器與應用,而是面向所有的工業企業與軟件開發者,因此,Predix被GE類比為工業領域的Android系統。
Predix推出之后,GE CEO杰夫·伊梅爾特就迫不及待地宣稱,“軟件及相關服務銷售額超過150億美元,躋身全球前十大軟件公司行業”是該公司2020年戰略目標之一。同時,GE在2016年又收購了云服務解決方案供應商ServiceMax,謀求進一步提升Predix的功能。
作為應對之策, 西門子 也于2016年4月推出了名為MindSphere的工業云服務平臺,但這比Predix整整晚了7個月。特別是 西門子 的思路更加傾向于在深耕專業領域基礎之上,實現縱向拓展,為客戶打造數字化解決方案,這與GE打造一個適用于所有領域的通用平臺從而橫向擴張的思路完全不同。
SAP相關人士透露,MindSphere實際上是 西門子 利用SAP HANA為PaaS(平臺即服務)推出的工業云。 西門子 為什么不自己開發一個平臺?這是因為 西門子 在平臺系統的軟件開發實力上不如SAP,因此選擇了與SAP合作。
SAP中國研究院院長李瑞成在談及 西門子 、GE的轉型時也表示,美國和德國在工業互聯網上的思路存在差異,美國希望自上而下從云計算、大數據角度入手,控制工業生產,德國則是自下而上希望把制造工廠打造成自我生產、自我學習、自我調整的智能工廠,再從智能工廠走向云端;MindSphere就是 西門子 借助SAP HANA平臺,將工業技術融合在SAP HANA上,形成自下而上的拓展能力。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李強認為 西門子 雖然在向軟件轉型,但并非真正想變成軟件企業,也不無道理, 西門子 只是想方設法滿足自己深耕領域的數字化轉型需求,但在滿足需求的過程中必須提升自身軟件方面的能力而已。
“ 西門子 和GE已經先后出售了家電業務, 西門子 還出售了一部分醫療保健業務,剝離剩下的醫療保健業務尋求上市。” 西門子 中國一位人士2月8日回應《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西門子 在推動制造企業轉型的同時,自身也在轉型,方向就是朝著工業4.0的方向邁進,收購很多比較有競爭的軟件公司,加強自身在整個工業4.0上的核心競爭力,那就是“數字化企業解決方案”,“我們最新的投入都是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根據 西門子 “2020企業愿景”,該公司試圖取得軟件領域的霸主地位,尤其是在數字化模擬軟件、數據服務、產業分析等領域。不過,SAP全球副總裁、中國區聯席總經理李強向記者表示,雖然 西門子 、GE也在做轉型,傳統企業也必然會走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但沒有一家傳統企業真正準備變成軟件企業,并開發所有的云計算解決方案。
并購謀轉型
西門子 前總裁羅旭德此前將該集團公司分為能源、城建、工業、醫療4大部分,于2013年8月接替羅旭德擔任 西門子 總裁的凱瑟爾,從上任起即宣布 西門子 將經歷多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略轉型。
凱瑟爾公開稱, 西門子 在此前幾年被引向錯誤的方向,只顧眼前利益、缺乏戰略眼光。并在上任之初就向外界公布了他對 西門子 2020年轉型的展望。前述 西門子 中國人士表示,凱瑟爾的總體策略,其實就是邊緣化 西門子 最傳統的重工業業務,并確定 西門子 未來最核心的業務是面向工業客戶提供“電氣化、數字化、自動化解決方案”。
在凱瑟爾的推動下, 西門子 重新從4大部分被分為9大部門,并快速在2013年出售水務技術部門,2014年又先后出售了博西家電全部股份,徹底退出家電領域,出售助聽器業務部門及健康護理IT部門等。在鋼鐵冶金領域, 西門子 2014年推動和三菱重工合資計劃,組建一家全球運營、面向鋼鐵及鋁行業的全能型公司, 西門子 在合資公司中占有49%的股份,合資公司在2015年已投入運營。在過去的2016年, 西門子 又考慮拋售歐司朗剩余全部股份,并尋求剩下的醫療業務的單獨上市或出售。
特別是在醫療業務盈利水平達到新高的2016年, 西門子 剝離或出售該業務也讓外界大呼“看不懂”。但前述 西門子 中國人士稱,出售傳統業務目的是為了讓 西門子 在領域上更加聚焦,主攻能源技術和現代工業設備領域。
在出售傳統業務的同時, 西門子 也在根據自身轉型需求推動大手筆的并購。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凱瑟爾上任后, 西門子 先后于2013年年底收購總部位于德國慕尼黑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軟件公司——TESISPLMware,于2014年年底收購企業級MES軟件市場的領導者——Camstar,于2016年年初收購美國模擬軟件提供商——CD-adapco、2016年8月收購英國3D打印工業組件開發商——Materlals Solutions、2016年11月又傳出準備收購美國自動化和工業軟件供應商——Mentor Graphics的消息。
西門子 中國前述人士認為,通過一系列收購, 西門子 已經有了一套面向“數字化企業解決方案”的架構,并打造了實力最強的工業軟件體系。
但是中國一家能源國企的信息化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包括德國 西門子 、美國GE在內的自動化、電氣化巨頭確實都在向軟件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傳統工業企業確實也存在向工業4.0、智能制造特別是智慧工廠的轉型需求,但作為企業來說其擔憂在于,企業寶貴的數字資源落到了別人手中,會被“卡脖子”。
據記者了解, 西門子 、GE等均在開拓市場的過程中向客戶承諾,采用其數字化解決方案不會失去對自身數據的主宰權,但是減弱企業對于關鍵數據泄露危險的憂慮仍需時日。
“軟”實力仍待提升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都在面向數字化企業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的 西門子 和GE,選擇的路徑并不相同。
比如,GE已于2015年8月推出全球第一款專屬于工業領域的云服務平臺Predix,該系統的核心功能包括安全監控、工業數據管理、工業數據分析、云技術應用等,而且這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系統,該系統不限于GE自有的機器與應用,而是面向所有的工業企業與軟件開發者,因此,Predix被GE類比為工業領域的Android系統。
Predix推出之后,GE CEO杰夫·伊梅爾特就迫不及待地宣稱,“軟件及相關服務銷售額超過150億美元,躋身全球前十大軟件公司行業”是該公司2020年戰略目標之一。同時,GE在2016年又收購了云服務解決方案供應商ServiceMax,謀求進一步提升Predix的功能。
作為應對之策, 西門子 也于2016年4月推出了名為MindSphere的工業云服務平臺,但這比Predix整整晚了7個月。特別是 西門子 的思路更加傾向于在深耕專業領域基礎之上,實現縱向拓展,為客戶打造數字化解決方案,這與GE打造一個適用于所有領域的通用平臺從而橫向擴張的思路完全不同。
SAP相關人士透露,MindSphere實際上是 西門子 利用SAP HANA為PaaS(平臺即服務)推出的工業云。 西門子 為什么不自己開發一個平臺?這是因為 西門子 在平臺系統的軟件開發實力上不如SAP,因此選擇了與SAP合作。
SAP中國研究院院長李瑞成在談及 西門子 、GE的轉型時也表示,美國和德國在工業互聯網上的思路存在差異,美國希望自上而下從云計算、大數據角度入手,控制工業生產,德國則是自下而上希望把制造工廠打造成自我生產、自我學習、自我調整的智能工廠,再從智能工廠走向云端;MindSphere就是 西門子 借助SAP HANA平臺,將工業技術融合在SAP HANA上,形成自下而上的拓展能力。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李強認為 西門子 雖然在向軟件轉型,但并非真正想變成軟件企業,也不無道理, 西門子 只是想方設法滿足自己深耕領域的數字化轉型需求,但在滿足需求的過程中必須提升自身軟件方面的能力而已。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西門子轉型:圖謀軟件霸主 軟實力仍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