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出爐的北京烤鴨,色澤黃中透紅,油味四溢,每每能引人食指大動。然而作為該行的標志企業— 全聚德 ,其最新出爐的半年報卻未必有這等招攬投資者食欲的功效。
全聚德 半年財報業績顯示,2016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74億元,同比下降2.10%;實現利潤總額9807.02萬元,同比上升5.4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7066.69萬元,同比上升3.20%;基本每股收益為0.2291元,同比上升3.20%;接待賓客357.76萬人次,同比增長4.84%。
乍一看,除營業收入略呈下降之外,其他各項財務指數都好似有穩健增長的趨勢。但實際上,同比增長3.2%的凈利潤增長率卻為該公司近三年來最低。而2016年1-6月, 全聚德 財務費用也達到345.2萬元高位,同比激增92.51%。
該公司解釋稱,這主要是本年新開店投資較多,降低高收益長期限存款本金,以及存款利率下降、企業利息收入減少所致。然而,在地方市場新開的店鋪也并沒有為 全聚德 帶來太大收益。同時,雖然 全聚德 一心想要跟上目前的“互聯網+”潮流,開啟了網絡平臺的生意之路,但結果更像煮了一鍋“夾生白飯”。
除此之外,之前 全聚德 高管頻繁辭職亦吸引了眾多眼球,坊間紛紛猜測如此大的變動背后,又隱藏著何種戰略部署。
地方市場持續受挫
如今的 全聚德 正面臨著京外地區連鎖店不斷虧損的狀況。據 全聚德 2015年年報顯示,2015年北京以外地區所有直營店營業額約僅占集團總營業額的14%,且除北京以外沒有一個地區的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達到10%以上,重慶、鄭州、合肥、南京、杭州分店甚至處于連年虧損狀態。
再看其最新公布的2016年中報,雖然南京、上海等地比起去年同期出現很大起色,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達到258.94%、81.59%,但營業收入依然不高,兩地加總的營收還不及北京地區1/10。就目前的態勢來看,外地擴展舉步維艱或表明 全聚德 這張“中國第一烤鴨”的名片難以得到全國性認可。
曾有消費者反映,就算在北京大本營,不同 全聚德 店的烤鴨味道也有些許差異,在外地的烤鴨味道正宗與否顯然就更難保證。
“同一品牌同一味道是所有連鎖品牌需要遵循的準則。”中國藥膳研究協會焦明耀表示,“肯德基等西餐快餐連鎖由于有標準食材配比和統一的設備,建立在高度工業化的基礎之上,在產品統一性上具有更多優勢。而中餐制作工藝較為復雜,制作時更多根據生產者的經驗,這就導致中餐連鎖很難做到統一。”
作為高端餐飲業的一家老品牌, 全聚德 延續百年的原因主要依賴其一脈相傳的傳統配方,但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眾多的分店,消費者難免質疑這些分店的食材來源是否與北京的相同。據悉,北京的 全聚德 門店是由集團下屬養殖公司專供貨源,而遠在外地的 全聚德 是否能夠享受同一貨源,則不得而知。與此同時,不同門店在執行流程上的微小差異以及管理環節的嚴謹程度也會導致烤鴨的味道差異。這種在味覺方面的差異感也許就是造成 全聚德 向地方市場擴張受挫的主要原因。
電商運營無法跟上潮流
近年來,中央推出的三公消費“八項規定”使得高端餐飲行業一夜入秋,“宴請,就到 全聚德 ”這樣的宣傳語在如此境況面前顯得格格不入。而在業界陷入整體低迷的大環境下, 全聚德 也在加速向電商靠近的腳步,將產品送進了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
同時, 全聚德 更斥資1500萬元與重慶狂草科技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鴨哥科技有限公司,以 全權營運和管理 全聚德 的電商平臺。
2015年年報顯示, 全聚德 報告期內線上平臺累計發貨額3414.60萬元,同比增長44.76%。素來定位高端餐飲的 全聚德 顯然想利用互聯網力量在平民市場中分一杯羹。據悉,該公司日前確定了聚焦特色菜+區域百姓消費菜的“50+50”菜單,并生產了面向零售市場的散裝湯圓、香粽及月餅等產品。
不過,經過上網查詢即可知, 全聚德 的外賣訂餐需要提前24小時預訂,這無疑無法滿足和適應目前快速的餐飲消費模式,其外賣理念和服務較目前主流的配送平臺有相當差距。而旗下的“鴨哥外賣”的服務范圍也只局限在北京地區。
業內專業人士表示,在外賣和電商被資本競相追逐的今天, 全聚德 主動“放下身價”與其同臺競爭,更多的是出于對市場不斷萎靡的焦慮,但對于 全聚德 來說,如果沒有把握好自身優勢定位,盲目地追求資本,在增長乏力情況下,作為一個百年老店,很難走出虧損和增長乏力的怪圈,如果快餐和小型經營化沒有取得好的突破,只會進一步累及 全聚德 的“金字招牌”。
五位高管辭職
2016年7月11日, 全聚德 四位高管向公司同時提出辭職申請,分別為董事長王志強、總經理邢穎、董事張冬梅、董事會秘書施炳豐,同月15日, 全聚德 公司召開董事會,公布了新管理層人選。此次人事變動結果為:原董事長王志強是因年齡原因辭去職務,邢穎、施炳豐均留任公司,邢穎出任董事長,張冬梅因控股股東其他人事安排辭職。董事會同意聘任張力為總經理,聘任劉國鵬、寧灝和徐佳為副總經理,聘任唐穎為董事會秘書,徐佳兼任財務總監。
而就在一個月后的8月2日, 全聚德 又再次發布公告,董事張敏于7月31日正式向公司遞出辭呈。該公司同時還宣布,張敏辭職后,將不在公司擔任任何業務,并特意強調,“張敏與公司之間并無任何意見分歧”。這五位高管的離職此前并無任何征兆,且還都處于任期之內,其中,辭職的董事長王志強、總經理邢穎、董事會秘書施炳豐任期三年,即理應于2018年11月份到期。
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或許與 全聚德 近兩年業績持續低迷有很大關系,最終導致股東和高層的不滿,希望能夠通過集中換人,重新振作老字號,現在的高層任職未到期,“自動辭職”一說無疑是不撕破臉面最好的理由。
從最近發布的半年報來看, 全聚德 的成績的確不如人意,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74億元,同比下滑2.10%,歸屬母公司凈利潤7066.69萬元,同比增幅放緩至3.2%,這份成績與其2007年剛上市時快速發展的情形相去甚遠。2008年至2012年, 全聚德 凈利潤一直處于增長狀態,同比增幅分別為17.62%、11.57%、18.76%、28.81%和17.71%。近年來即使放下身價擠入電商平臺,成績也依舊遜色。
另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此次 全聚德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高層低調辭職或調走,從表面上看是 全聚德 全面換血,其實是為了再次重新振作老品牌,為新開端重新布局,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偏向于戰略上的調整。
根據今年7月的新的人事任命顯示, 全聚德 集團原總經理邢穎當選為公司新一屆董事長,首旅集團旗下北京展覽館總經理張力出任 全聚德 集團總經理,劉國鵬、寧灝、徐佳為公司副總經理,徐佳同時出任公司財務總監,且不再擔任公司總會計師職務;聘任唐穎為公司董事會秘書;提名張力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在7月請辭的4名高管中,除了董事張冬梅在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外,其余3人仍留任 全聚德 董事。不僅如此,邢穎辭任總經理后升任董事長,原董事會秘書施炳豐辭掉董秘后繼續擔任副總經理。值得注意的是,新上任的高管團隊中,劉國鵬、寧灝、唐穎皆為 全聚德 老員工,僅有張力由 全聚德 大股東首旅集團委派。
資料顯示,2010-2016年間,張力曾擔任北京展覽館賓館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及總經理等職務。有言論指出,之所以讓張力空降 全聚德 ,更看重的是張力的整合能力,希望 全聚德 能夠從資產整合方面入手,重新整合這家百年老字號。不過,張力此前從未接手過餐飲業的管理工作,其究竟是否能夠助 全聚德 在關鍵時期實現轉型,還需打一個問號。
全聚德 半年財報業績顯示,2016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74億元,同比下降2.10%;實現利潤總額9807.02萬元,同比上升5.4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7066.69萬元,同比上升3.20%;基本每股收益為0.2291元,同比上升3.20%;接待賓客357.76萬人次,同比增長4.84%。
乍一看,除營業收入略呈下降之外,其他各項財務指數都好似有穩健增長的趨勢。但實際上,同比增長3.2%的凈利潤增長率卻為該公司近三年來最低。而2016年1-6月, 全聚德 財務費用也達到345.2萬元高位,同比激增92.51%。
該公司解釋稱,這主要是本年新開店投資較多,降低高收益長期限存款本金,以及存款利率下降、企業利息收入減少所致。然而,在地方市場新開的店鋪也并沒有為 全聚德 帶來太大收益。同時,雖然 全聚德 一心想要跟上目前的“互聯網+”潮流,開啟了網絡平臺的生意之路,但結果更像煮了一鍋“夾生白飯”。
除此之外,之前 全聚德 高管頻繁辭職亦吸引了眾多眼球,坊間紛紛猜測如此大的變動背后,又隱藏著何種戰略部署。
地方市場持續受挫
如今的 全聚德 正面臨著京外地區連鎖店不斷虧損的狀況。據 全聚德 2015年年報顯示,2015年北京以外地區所有直營店營業額約僅占集團總營業額的14%,且除北京以外沒有一個地區的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達到10%以上,重慶、鄭州、合肥、南京、杭州分店甚至處于連年虧損狀態。
再看其最新公布的2016年中報,雖然南京、上海等地比起去年同期出現很大起色,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達到258.94%、81.59%,但營業收入依然不高,兩地加總的營收還不及北京地區1/10。就目前的態勢來看,外地擴展舉步維艱或表明 全聚德 這張“中國第一烤鴨”的名片難以得到全國性認可。
曾有消費者反映,就算在北京大本營,不同 全聚德 店的烤鴨味道也有些許差異,在外地的烤鴨味道正宗與否顯然就更難保證。
“同一品牌同一味道是所有連鎖品牌需要遵循的準則。”中國藥膳研究協會焦明耀表示,“肯德基等西餐快餐連鎖由于有標準食材配比和統一的設備,建立在高度工業化的基礎之上,在產品統一性上具有更多優勢。而中餐制作工藝較為復雜,制作時更多根據生產者的經驗,這就導致中餐連鎖很難做到統一。”
作為高端餐飲業的一家老品牌, 全聚德 延續百年的原因主要依賴其一脈相傳的傳統配方,但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眾多的分店,消費者難免質疑這些分店的食材來源是否與北京的相同。據悉,北京的 全聚德 門店是由集團下屬養殖公司專供貨源,而遠在外地的 全聚德 是否能夠享受同一貨源,則不得而知。與此同時,不同門店在執行流程上的微小差異以及管理環節的嚴謹程度也會導致烤鴨的味道差異。這種在味覺方面的差異感也許就是造成 全聚德 向地方市場擴張受挫的主要原因。
電商運營無法跟上潮流
近年來,中央推出的三公消費“八項規定”使得高端餐飲行業一夜入秋,“宴請,就到 全聚德 ”這樣的宣傳語在如此境況面前顯得格格不入。而在業界陷入整體低迷的大環境下, 全聚德 也在加速向電商靠近的腳步,將產品送進了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
同時, 全聚德 更斥資1500萬元與重慶狂草科技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鴨哥科技有限公司,以 全權營運和管理 全聚德 的電商平臺。
2015年年報顯示, 全聚德 報告期內線上平臺累計發貨額3414.60萬元,同比增長44.76%。素來定位高端餐飲的 全聚德 顯然想利用互聯網力量在平民市場中分一杯羹。據悉,該公司日前確定了聚焦特色菜+區域百姓消費菜的“50+50”菜單,并生產了面向零售市場的散裝湯圓、香粽及月餅等產品。
不過,經過上網查詢即可知, 全聚德 的外賣訂餐需要提前24小時預訂,這無疑無法滿足和適應目前快速的餐飲消費模式,其外賣理念和服務較目前主流的配送平臺有相當差距。而旗下的“鴨哥外賣”的服務范圍也只局限在北京地區。
業內專業人士表示,在外賣和電商被資本競相追逐的今天, 全聚德 主動“放下身價”與其同臺競爭,更多的是出于對市場不斷萎靡的焦慮,但對于 全聚德 來說,如果沒有把握好自身優勢定位,盲目地追求資本,在增長乏力情況下,作為一個百年老店,很難走出虧損和增長乏力的怪圈,如果快餐和小型經營化沒有取得好的突破,只會進一步累及 全聚德 的“金字招牌”。
五位高管辭職
2016年7月11日, 全聚德 四位高管向公司同時提出辭職申請,分別為董事長王志強、總經理邢穎、董事張冬梅、董事會秘書施炳豐,同月15日, 全聚德 公司召開董事會,公布了新管理層人選。此次人事變動結果為:原董事長王志強是因年齡原因辭去職務,邢穎、施炳豐均留任公司,邢穎出任董事長,張冬梅因控股股東其他人事安排辭職。董事會同意聘任張力為總經理,聘任劉國鵬、寧灝和徐佳為副總經理,聘任唐穎為董事會秘書,徐佳兼任財務總監。
而就在一個月后的8月2日, 全聚德 又再次發布公告,董事張敏于7月31日正式向公司遞出辭呈。該公司同時還宣布,張敏辭職后,將不在公司擔任任何業務,并特意強調,“張敏與公司之間并無任何意見分歧”。這五位高管的離職此前并無任何征兆,且還都處于任期之內,其中,辭職的董事長王志強、總經理邢穎、董事會秘書施炳豐任期三年,即理應于2018年11月份到期。
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或許與 全聚德 近兩年業績持續低迷有很大關系,最終導致股東和高層的不滿,希望能夠通過集中換人,重新振作老字號,現在的高層任職未到期,“自動辭職”一說無疑是不撕破臉面最好的理由。
從最近發布的半年報來看, 全聚德 的成績的確不如人意,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74億元,同比下滑2.10%,歸屬母公司凈利潤7066.69萬元,同比增幅放緩至3.2%,這份成績與其2007年剛上市時快速發展的情形相去甚遠。2008年至2012年, 全聚德 凈利潤一直處于增長狀態,同比增幅分別為17.62%、11.57%、18.76%、28.81%和17.71%。近年來即使放下身價擠入電商平臺,成績也依舊遜色。
另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此次 全聚德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高層低調辭職或調走,從表面上看是 全聚德 全面換血,其實是為了再次重新振作老品牌,為新開端重新布局,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偏向于戰略上的調整。
根據今年7月的新的人事任命顯示, 全聚德 集團原總經理邢穎當選為公司新一屆董事長,首旅集團旗下北京展覽館總經理張力出任 全聚德 集團總經理,劉國鵬、寧灝、徐佳為公司副總經理,徐佳同時出任公司財務總監,且不再擔任公司總會計師職務;聘任唐穎為公司董事會秘書;提名張力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在7月請辭的4名高管中,除了董事張冬梅在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外,其余3人仍留任 全聚德 董事。不僅如此,邢穎辭任總經理后升任董事長,原董事會秘書施炳豐辭掉董秘后繼續擔任副總經理。值得注意的是,新上任的高管團隊中,劉國鵬、寧灝、唐穎皆為 全聚德 老員工,僅有張力由 全聚德 大股東首旅集團委派。
資料顯示,2010-2016年間,張力曾擔任北京展覽館賓館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及總經理等職務。有言論指出,之所以讓張力空降 全聚德 ,更看重的是張力的整合能力,希望 全聚德 能夠從資產整合方面入手,重新整合這家百年老字號。不過,張力此前從未接手過餐飲業的管理工作,其究竟是否能夠助 全聚德 在關鍵時期實現轉型,還需打一個問號。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全聚德凈利增速三年最低 電商運營無法跟上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