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2015年度行業發展狀況調查”日前結束,“2015中國連鎖百強”及相關榜單于2016年5月3日發布。
調查顯示,2015年連鎖百強銷售規模2.1萬億元,同比增長4.3%。門店總數達到11.1萬余家,同比增長4.7%。百強企業銷售規模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
2015年連鎖零售行業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銷售增幅下降,業態分化明顯
2015年,百強企業銷售規模平均增幅為4.3%,其中31家企業銷售增長為負,是百強統計以來增長水平最低的一年。近幾年來,百強銷售增幅持續下降,2010-2015年的銷售增長分別為21.0%、12.0%、10.8%、9.9%、5.1%和4.3%。
2015年,各業態的銷售增幅分化明顯。增長最快的是專業專賣店,增幅達到16.1%,便利店的銷售增幅達到15.2%,超市的銷售增幅為4.1%,百貨店的銷售增幅為-0.7%。
二、人工、房租持續上漲,開店放緩,用工減少
2015年,百強企業人工成本上漲4.2%,房租上漲8.6%。在成本持續走高的形勢下,百強企業門店擴張速度放緩,關店數量上升。2015年,百強企業平均新開門店115個,同比下降16%,平均關閉門店62個,同比上升39%。
為緩解人工成本上漲壓力,企業通過優化組織結構等手段減員增效。2015年,百強企業正式用工人數下降3.1%。報送數據的企業中,56%的企業用工數增幅低于門店增幅,25%的企業用工數降幅大于門店的降幅。
2015年,百強企業平均擁有的獨立法人分支機構數由2014年的23.8個上升為25.0個,平均購買發票的費用支出由49.8萬元上升為55.1萬元。行政管理造成的隱性支出不斷增加,削弱了連鎖經營的規模效應。
三、優化管理,轉型升級,在創新中尋求發展
2015年,百強企業凈利潤率為1.8%,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55%的企業凈利潤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面對經濟增長放緩,競爭加劇,成本上漲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以百強為代表的零售企業積極擁抱互聯網,回歸零售根本,在門店優化、商品采購、供應鏈管理、全渠道營銷等方面積極探索,服務質量和競爭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百強企業綜合毛利率同比提高了0.5個百分點,達到18.6%。
2015年,百強企業網絡銷售額達到710億元,比2014年增長85%。在開展網絡零售的83家百強企業中,近80%的企業擁有自建平臺,超過70%的企業采用兩種及以上的線上渠道開展網絡零售,有20家企業開發了自己的APP。在提供數據的百強企業中,移動端銷售占到企業網絡銷售額30%以上的企業達到58%,介于10%-30%的企業占11%,低于10%的企業占31%。企業研發投入比上一年增長11%,平均達到616萬元。
百強企業中有18家企業試水跨境購業務,一半以上的企業其跨境購規模占總銷售額的比重不足1%。盡管很多企業認為跨境購對企業整體銷售和毛利貢獻不大,但還是有73%的企業打算進一步擴大跨境購業務。
百強企業加快對傳統實體門店的升級改造,引入多種移動支付方式,比如微信、支付寶、Apple Pay等。在55家引入移動支付的企業中,22%的企業引入一種支付方式,78%的企業引入兩種及以上的移動支付方式。29%的企業移動支付占總支付額的比例超過10%,其他71%的企業移動支付比例低于10%。
2015年是連鎖企業最困難的一年,也是百強積極探索、提升質量的一年,作為行業轉型創新的先行者,這些優秀的連鎖企業在困境中引領著行業向前發展。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危機】2015年連鎖超市業績增長為歷年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