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損耗是一項旨在降低成本,確保合理利潤,減少銷售機會損失,使利潤最大化的重要工作。由于不易測定成效,零售業通常會在第二層次、第三層次深入開展高強度的 防損 活動。提供可分析特定原因、提高商品分類精度是 防損 安保供應商的一項重大義務,遺憾的是迄今的水平遠未達到零售業所要求的標準,這是需要整個 防損 安保業界共同努力研究的課題。當然,業內迄今也有結合硬件軟件之后成功消減損耗的案例。
損耗的基本情況
根據最新的調查報告書,日本零售業整體的損耗額為9430億日元,損耗存在多種重要原因,且每天或多或少都會發生。我們往往是在產生損耗后才能發現,盡管大家都能了解“本該在的商品消失了”這點,但是對“為什么商品會消失”這一情況的分析卻難以達到100%的精準與歸類。損耗本身就具有這種性質。
因此,如果要零售業的員工在每天的辛勤工作中留出部分精力去防范此類事件,恐怕是相當困難的。對整個超市業來說,若將每天發生的損耗按年度合計的話,恐怕已達到一年“消滅”一家業內一流公司的規模了,這種威脅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因此已經成為業界所有企業同舟共濟合力應對的經營課題。
發生途徑與原因
損耗雖然只是簡簡單單一個詞,但是其具體發生的背景比較復雜,可以被分解成表1所示的情況。
表1中縱向列舉了4種損失發生的途徑(主體)。其中人為失誤的主體雖然也是從業人員,但這不屬于違法事件而是由個人失誤導致的損失,因此做了特別標注。盤點時損失金額的計算方式是每一個SKU數乘以單價的合計,那么可以將損失發生時數量和金額劃分成兩個橫向的因素。當我們將上述要素標示出形成體系化以后,就可以通過表格將由于扒竊、偷竊造成的損失劃分為情況a,將由于金額(以偷換標簽購買商品為主)問題造成的損失劃分為情況b。所謂的偷換標簽,就是指將低價商品的標簽撕下粘貼在高價商品上,這樣就可以以一個較低的價格購買高價商品了。
偷換標簽這種做法在經營服裝和綜合商超(GMS)的業態內較多,在超級藥店業態的發生概率較低。
如圖所示,4種途徑×2種要素就是可能導致損失發生的8種情況。因此,首先需要讓從業人員理解這8種情況,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根據情況采取恰當的防范措施。在這個基礎上,業態、公司可以先把發生在自己身上概率最小的問題排除,對于最終剩下的問題根據輕重緩急來依次進行處理。只有將這個流程持續下去,我們才有可能做到降低損失并將損失控制在一個較低范圍內。
哪些商品易損耗?
盡管各家企業中損失的商品當然都有不同,但超級藥店業態易發生損耗的商品無外乎上頁表2中所羅列的。這些商品的共同之處有兩點:1.高價值商品;2.小型商品。
對于來店顧客、門店從業人員和供應商來說,商品的價值較高都可能成為他們舞弊偷竊的因素,但是一些價值雖然高泛用程度卻低的商品其實不容易成為這些人的主要偷竊對象。高價商品被偷竊以后必然需要一個銷售的市場,所以對這類商品感興趣的主要是追求效率的有組織的犯罪集團。
至于形狀較小的商品,從偷竊的角度說存在著竊取風險較小的特點,這類商品容易隱藏在衣服里,從店頭和倉庫混出門店也不容易被察覺,同時還可以一次偷竊多個商品。
成功減損60%的案例
有一家GMS門店(下文稱作G公司)采取的 防損 方針是“不完全依靠高科技”,并以此為目標對員工進行教育和培訓。在實行這個方針之前,G公司也導入了商品管理系統及防盜攝像頭等裝備,剛導入這些設備的頭幾年,所有門店都保持了低損耗的水準。但隨著時間推移,大多門店逐漸出現了損耗上升的勢頭,該公司為此頭痛不已。受命調查各店的 防損 負責人發現了那些店的共同問題:一方面門店在抱怨“導入了機械卻仍未能降低損耗”,另一方面自己卻又未將安裝防盜簽的 防損 措施貫徹執行。這一矛盾就導致了損耗額始終無法下降。硬件雖然可以解決一些人力的問題,但終究不是萬能。此時,硬件無法解決的問題就需要人(軟件)來解決了——出于這樣的思路,G公司在旗下的門店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改革。
(1)掌握對策、找出課題
對于應該安裝管理標簽的商品,養成100%安裝的習慣,且通過頭腦記憶與肢體觸摸來熟記高(易盜)風險商品。若依舊未能降低損耗,那就自然而然會出現“為什么”的疑問。
(2)找出門店內容易隱匿商品的場所
偷竊者為了降低風險,常常習慣撕掉商品標簽只把商品本身帶出門店。當他們撕掉標簽時,一定會在門店內留下痕跡。對于門店來說,在發現丟棄的標簽時,必須將其保存,并在門店布局圖上標注丟棄標簽的位置。反復進行這種事情,就可能抓住犯罪傾向,且有助于制定對策。
(3)啟動商品管理體系的“警報”記錄的分析
同時啟用商品管理體系的警報裝置與防盜攝像機,通過記錄警報器報警的具體工作日、時間、場所和原因及統計處理,就可能抓住偷盜傾向性,有助于立案偵查及對策。
(4)設定防范對策每月召開檢討會
店長、員工和保安等關鍵人物每月必須參加該會議,同時也可讓與防范相關的臨工參加。店內各部門共享該月內實施的一到三的 防損 措施并共商對策。
(5)實施對策
此步驟的目的在于讓門店不再只是等待來自總部的指示,而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將思考出的對策落實到行動中,這樣可以加深員工對這些工作的理解。由于 防損 對策是大家一起思考一起實施的,并非某一個人的事情,這可以讓每一個人都充分意識到這是共同的課題。
將高損耗商品在倉庫中顯眼地標示出來、測試員工是否記住了 防損 手續、與來店顧客相遇時與對方精神地打招呼、在貨架死角粘貼POP吸引顧客注意、確實將標簽貼上后再陳列——這些事情無關大小,只要是好的想法都應該被落實到行動中去。
G公司 防損 改革的第一層次是強化來店顧客違法的對策內容。比起從業人員、供應商、人為錯誤,G公司把員工工作的重點放到了防盜這一焦點上——這種做法更容易讓員工們團結一致,也更容易讓他們體驗到成就感,從而提升對于 防損 的關心程度。由于這些活動確實有了成效,從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員工自發地去著手解決來店顧客違法以外的損失問題。而作為結果,G公司各門店的損失率都出現了下降,一年中還出現了損失額下降60%的門店。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日本零售業防損的五大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