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耗一直是超市生鮮品類 經營 繞不過去的坎。生鮮肉類品類的低毛利,持續的高損耗,把本來就低的毛利全部“吃掉”,甚至很多企業都在賠本賺吆喝。國內企業在降低損耗上和國外的差距并沒有逐年減少,尤其在保鮮方面。下面我們主要從14個環節來分析肉類保鮮的技巧與方法。
1.選擇大品牌標準化肉類供貨商
一般要選擇有品牌、有規模、嚴格執行標準的正規廠商,其肉類質量、運送效率和貨源都要有保障,所以牛、羊肉的冷凍原料應選擇規模較大的供應商;豬肉、家禽等冷藏原料肉,則選擇具有優良肉類制品的廠商,這樣才能使原料鮮度得到保證。
2.盡量縮短肉類加工時間
為了維持肉類鮮度,應盡量避免將肉類長時間暴露于常溫中。肉類在常溫中20分鐘,其溫度即可上升2℃,細菌也會隨著溫度的上升而繁殖。在37℃下,5個小時可以使1個細菌增生10億個細菌,所以,肉類在停止加工后要立即送回冷庫保鮮。國外超市的生鮮配送中心也一定是在低溫的冷藏環境下加工分割,所以我們盡量保持肉類存放環境的低溫。
肉食品顏色變化特性如下:
3.保持肉類加工的正確方法
肉類加工時要按一定的工作流程操作,執行精細化分割操作。超市營運部一定要建立屬于自己企業的《肉類標準化、精細化分割操作標準》體系,由優秀刀手去執行每一個操作步驟,并采用視頻、照片、PPT等形式記錄,每一工作環節要有操作標準,必須保證“千店一面”,這樣才能逐步降低人在操作中的影響,實現標準化。
4.保持肉類鮮度的現場處理方法
(1)冷鹽水處理法
這是肉類保鮮常用的方法,是以0.9%左右的冷鹽水,水溫在0℃左右,浸泡原料肉約15分鐘,雞肉5~10分鐘,內臟10分鐘,以達到保鮮效果。這種處理方法可以在肉類分切過程中,使逐漸上升的肉溫急速下降,可防止細菌的增殖;可使在內部形成汁液的肉類利用冷鹽水滲透而使肉質更為緊密,在分切時較為容易。另外在0℃左右的低溫,對肉類有良好的保存效果,可使脂肪在低溫下變得較為堅硬,使脂肪不易變質。
(2)冰溫法
利用調整原料肉的冷藏溫度,使之接近肉的凍結溫度,最適宜溫度約為-1.7℃~0℃。
5.要以冷凍、冷藏方式儲存原料、半成品及成品肉類
低溫可以抑制細菌的繁殖。故為維持肉類的鮮度,無論是原料、半成品或成品均要以低溫儲存。在加工處理前,都要預冷10~15分鐘。所以,超市要具備進出貨預冷場地,執行遇冷流程,防止由溫差造成肉汁滲漏,以致肉質變差。冷凍肉類應在-18℃以下的冷凍庫儲存,冷藏肉類應在-1℃~1℃之間的冷藏庫儲存。冷庫內貯藏的肉類不要堆積過高,且不要緊貼墻面,須離墻面5公分以維持冷風正常循環,否則會影響品質。存放時,商品嚴禁和地面接觸,冷庫內要用貨架放置肉類。
6.處理室內的溫度要控制在10℃~15℃左右
肉類在低溫下加工處理是維護肉類鮮度的良好方法,低溫可以抑制細菌的繁殖,使肉類不易變質。
7.要以適當的材質覆蓋肉類原料及成品
肉類表面如果長時間受冷氣吹襲,表面水分很容易流失,而產生褐色肉,損害口感,因此分裝原料肉時要用塑膠布蓋上或保鮮膜包裝后再儲存。
8.控制島柜溫度
冷凍柜溫度應控制在-18℃以下,冷藏柜溫度就控制在0℃~5℃。
9.肉類陳列時,要注意適當的陳列高度
陳列時,肉類勿堆積太高,因為重疊部分溫度會增高,無法感受冷藏溫度,從而影響肉類鮮度。
10.檢查肉類品質
無論在營業前,營業中,關店時均應檢查肉類品質,不良品及時處理。
11.減少污染源
要經常實施作業場所、個人、設備等衛生管理,排水系統、地面、墻壁、天花板、門窗等都應依食品衛生規定處理,還要嚴防老鼠、蟑螂、螞蟻等破壞,同時,水質檢測要符合標準,以減少商品污染而帶菌,使肉類鮮度下降。
12.生產日期與保質期控制
收貨時要注意生產日期與保質期,特別是凍品、干貨,超過保質期限1/3則不應收貨。
13.日進日出,天天新鮮
肉類必要時要降價清空,做到日進日出,以良好的商品流轉保證肉類天天新鮮。
14.滯銷商品處理
滯銷商品要及時處理,可按照以下程序的處理方法處理:
綜上所述,這14條精細化肉類保鮮是每個優秀本土超市都應學習與實踐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做好的,這里面除了經理人與技工的操作和管理外,更多的是表現在老板的重視程度上,很多民營企業至今門店還沒有保鮮的必要設備(保鮮庫與制冰機),讓技工無法操作。在我們日常 經營 中,能用眼睛看到的損耗只有全部損耗的10%,看不到的90%損耗都白白浪費了,所以用一句順口溜來總結,就是“降損先投入,設備與人、物, 經營 上保險,眼光要放遠。”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知乎、淘寶平臺規則
本文來源: 肉類商品保鮮的14個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