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采訪 馬云 ,他不是愿意安分坐著的人。有時擼袖子走來走去,有時坐到桌子上,有時則直接在沙發上躺下來。
1998年, 馬云 (左一)及阿里巴巴部分創始人在長城上合影
“那幾年, 馬云 就是最失敗的人”
1982年,陜西作家路遙的小說《人生》在《收獲》上發表。有個瘦小的年輕人在杭州火車站的一個角落,一口氣把這篇小說讀完。
18歲的 馬云 ,那時剛剛從蹬三輪車的臨時工升格為收發信件的助理——仍舊是臨時工。
被文學作品鼓舞著,他認真參加了第二次高考,數學只得了19分。一直到1983年, 馬云 還在復習。
按照世俗的眼光,那幾年, 馬云 就是最失敗的人:高復班怕影響升學率,不要他;從小夢想當兵,去應征,身高體重不夠;考警校,被拒絕;和小伙伴們一起去面試肯德基,20多個人全錄取了,只有他被拒絕。
只有英語還在給 馬云 信心。學校的英語課是語文老師教的,上午現學兩小時,下午就來教。 馬云 覺得不行,自己帶上一群同學,早上5點在杭州香格里拉飯店門口集合,給老外當免費導游學英語。
一群老外“前仆后繼”,8年時間教出了一個不一樣的 馬云 ——盡管沒有出過國,他卻成了半個海歸。
1984年, 馬云 考進杭州師范學院。英語課上他一開口就震驚了全班,老師不得不打斷他,好給其他同學留點發言時間。
那種“舍我其誰”的“范兒”讓 馬云 當上了學生會主席。
馬云 現在喜歡提“破壞性建設”。但那時學生會的建設,根本無從破壞,一切要從頭開始。他一天一個點子,搞排球比賽,組織辯論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馬云 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附近高校學生會的同學都認識 馬云 ,他一來就是借東西。最多的一次,去6個學校借了設備。好在 馬云 當過三輪車夫,騎車是他的強項。
體育系老師現在還記得,當時不肯借球服, 馬云 就在午睡的時候守在門口,老師起來睡眼惺忪地就把衣服借成了。
一份油印的杭師院校報里這樣描寫他:“咬一咬牙,他騎的車飛得更快了,啊,年青人,熱血沸騰!”
剛開始大家都把他當騙子
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 馬云 越來越有做一點事情,與時代合拍的沖動。
從倒小商品到創辦中國黃頁,他就是個騎著自行車,精力旺盛的小微企業主,半個杭州的企業都被他敲過門拉廣告。
不過絕大部分人都把他當騙子。華立集團董事長汪力成,經 馬云 在他辦公室說了一上午,也沒有“上當”。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阿里巴巴創辦時這句口號,其實在長達數年時間里一直是 馬云 心底的吶喊——多少年后這個夢想實現了:有一陣子 馬云 去外面吃飯喝茶,常有人默默替他結賬,留下一張紙條:馬總,謝謝你,我在你這里做生意賺了不少錢。
中國黃頁有段時間被商務部看中,一個人月薪幾千元,給政府辦電子商務網站。那時大家都想,這下總算熬出頭了。
馬云 卻不這么認為。對于那個被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改變的大時代,他已經有了非常強烈的預見和規劃。
于是,草創阿里巴巴。那時最苦悶的是缺錢。大家到便宜貨市場買一批辦公桌椅,為了5元錢的運費,站在市場里討價還價半小時。出門也舍不得打車,都坐公交。
因為缺錢,阿里巴巴拿到風險投資之前,根本沒有注冊公司。18個合伙人投進去的錢,因為沒有一個企業實體,連一張借條、一紙憑證都沒有。
創業時 馬云 定下兩條融資原則
如果說金庸是用武俠寫成人童話的話, 馬云 ,就是在一家企業里構想著屬于自己的成人童話。
走進淘寶城園區,不知道的人會以為誤入了大學校園。中午有各個部門的社團活動在設攤,還有人彈唱;小賣部無人看管,付錢靠自覺;公司的內網發言自由,說什么都可以。而這個公司的創始人,還跟當年在大學做老師時一樣,一激動起來就坐到桌子上,兩條腿晃來蕩去。
馬云 當年讓大家湊錢時定了兩條融資原則,一不準借錢,二互相不打聽數額。時至今日,阿里巴巴始創的18個人,既不知道別人出了多少錢,也不知道總數,所以也算不出自己該分到多少股份才算公平。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馬云 覺得這不重要,大家本來就不是為了錢走到一起的。
馬云 前一陣一直追在幾個高管后面,吃飯時不停地說快遞員有多不容易,能不能建一個系統讓快遞員輕松起來,結果菜鳥物流就這樣誕生。銀泰集團的董事局主席沈國軍本來干得好好的,一激動辭去了銀泰集團的總裁,轉而接手菜鳥物流的CEO。
顛覆了零售業,顛覆物流業,下一個是銀行業。公司有高管受不了,問,還有完沒完? 馬云 回答:一個公司是不是偉大,不是看它賺了多少錢,要看它有沒有為社會解決問題。 馬云 在用自己的企業做試驗品,他的理想是打敗人性的陰暗面,他自己想了個名字叫“新商業文明”。
阿里巴巴拿到第一筆500萬美元風投以后,有一次一個分析師讓 馬云 到北京見一個人,但這個神秘人物要求不透露身份。
馬云 推開UT斯達康北京總部一個會議室大門的時候,嚇了一跳。吳鷹、張朝陽、王志東都在,而且西裝筆挺。
馬云 開口講了三四分鐘就被打斷了。
神秘人物問:“你要多少錢?”
馬云 說:“我不要錢,我現在有錢。”
“你一定要花我們的錢!”
這就是傳說中 馬云 面對軟銀董事局主席孫正義那6分鐘。
孫正義賭的是 馬云 這個人和對于互聯網未來的預言。
孫正義還贈送 馬云 另一個預言:你會成為楊致遠那樣的人。
互聯網其實就是一個幫助我們更快到達美好未來的工具。
馬云 成為首個登上福布斯雜志的大陸企業家時,阿里巴巴正如日中天。他這時要搞淘寶,大家都反對,誰會從網上買東西? 馬云 說,我們不會,但是我們只要等80后,90后成了消費主力就可以了。
2013年,49歲的 馬云 突然宣布退休。因為想到了阿里巴巴以后怎么辦。他要確保沒有 馬云 ,阿里巴巴仍然是一家代表年輕和未來的企業,永遠擁抱變化。
如同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里所言:惟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常敢破格。
也許員工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阿里巴巴注定屬于未來。而 馬云 ,來自未來的某個大時代。
馬云 :改革,光抱怨沒用
記者:您考上的杭州師范學院好像不算名校,您怎么看成功與文憑的關系?
馬云 :我一直說如果我能成功,那么世界上80%的人都能成功。創業時,那些風投投錢也是數文憑的,如果團隊里面有幾個哈佛,幾個斯坦福,基本上就是高科技了,其次就是清華北大,我們這樣的土八路,是融不到錢的。所以那時我們內部有個口號,我們要為三四流院校爭口氣。關于文憑,我有兩句話:如果你畢業自名牌學校,你就用欣賞的眼光看看別人;如果你畢業于像我們這樣的院校,就用欣賞的眼光看看自己。
記者:你有一個特點,大家都抱怨的時候,你從抱怨里面找機會,還從中獲益。比如大家都說中國沒有誠信體系網購是起不來的,你就搞了套評價系統。
馬云 :抱怨有什么用?抱怨就像喝海里的水,越喝越渴。比如,改革是天上掉下來的嗎?改革要靠點點滴滴的完善,你是社會的一分子,就應該為改革盡一分子的力,我覺得作為任何一個時代的公民,你活在這個時代,你就應該為這個時代做點事情。
記者:350億元相當于美國最大網購節一周的交易額,你怎么看這個天文數字?
馬云 :千萬不要去追求一個數字,千萬不要把數字當目標。阿里巴巴是這樣,一個政府,一個國家也是一樣,GDP不說明問題。重要的是研究這350億元怎么來的?有多少是代表先進生產力,有多少代表經濟轉型的成分?
記者:你堅持的合伙人制度,是對傳統意義上的股份制和契約精神的顛覆嗎?
馬云 :不是顛覆,是完善。工業革命時代,資本可以買來機器,買來廠房,按資本分配是合理的。進入新經濟時代,資本就不能再當老大了,知識才是老大。合伙人制度就是想讓一群有頭腦的人,來控制企業,讓企業保持創造力。我們和雅虎合作8年,換了9任CEO,什么事也談不成,這件事太刺激我了,雅虎吃的就是這個虧。
記者:別人做企業就是認真賺錢,你好像很不安分,要去解決社會問題?
馬云 :過去,一個企業抓住一次機會就發達了,再抓住一次機會就偉大了,現在不是,不能為社會解決問題的企業稱不上偉大。從這個意義上說,蘋果都不能算一家偉大的企業。
記者:你說要建設新商業文明,結果支付寶贖回事件,人們都罵你說一套做一套,如果企業還想賺錢,高調提這個新商業文明是不是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馬云 :支付寶最近股權分配結果出來了,明顯我沒有把支付寶放到自己口袋里,當時罵我們的專家,現在一句話也不說了。說我偷啊搶的我當時真的快氣死了;淘寶小賣家鬧事那次,很多網站跟著傳假照片,我當時真的想把淘寶關掉不干了。
不過我還是堅持,中國需要新商業文明,我們要改變無商不奸這句話,要讓誠信的那部分人先富起來,要讓講規則的人占便宜,這就是我的夢想,不管別人怎么說,我就是要把這件事做成。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馬云:曾經面試肯德基都被拒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