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生動而精彩的“經濟理論”教育課吸引了眾多女性, 熊玉蘭 正在講述她從無工作到擁有自己的酒店,十幾年來一步一個腳印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酸甜苦辣經歷。這是新疆克拉瑪依市婦聯舉辦女性創業報告會上的一幕。
熊玉蘭 出生在農十師184團,兄弟姐妹5人的家庭,為了心中的夢想,一直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著“創業贊歌”,她是克拉瑪依星星大酒店總經理 熊玉蘭 。
創業從打工妹開始
熊玉蘭 7歲那年,全家10口人,全靠父親每月109.56元的工資生活。10歲以后,由于經濟條件更差了,家里的重擔漸漸地都落在了她一個身上,像哥哥姐姐那樣上大學的愿望成為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熊玉蘭 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混出個人樣來。
1986年,17歲的她來到烏爾禾一家小飯館打工,后來 熊玉蘭 自己在烏爾禾蓋了間取名為大華的飯館。由于房屋拆建,只干了一年多,大華就關閉了。再后來她又來到克拉瑪依,又找了份飯館打工的活。一邊打工,一邊學理發。1989年5月1日,她的“美絲特”發廊開業了。由于技術不過硬,她的理發店僅維持了半年就關門了。她苦惱極了,一遍遍地鼓勵自己:“相信自己,我是能干的!”
1990年春天, 熊玉蘭 聽說到福海販魚能賺錢,便興致勃勃地加入到販魚的隊伍中,每天天不亮,她就要想辦法搭便車趕到福海去收購鮮魚,然后在搭車回到霍什托洛蓋和184團場賣魚。一天下來,渾身上下一股魚腥味。但販魚這活兒最不好把握,進少了不夠賣,進多了又賣不完,第二天魚就臭了。辛苦了了大半年,幾乎賺不到什么錢。她的心漸漸地涼了:“難道我真的一事無成?”
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夏子街油田要大會戰了。她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可話一出口,就遭到父母的反對:“夏子街在戈壁灘上,風吹沙土跑,你一個姑娘家,能跑那地方去?再說,職工肯定有自己的食堂,誰會到你的飯館去吃飯?”為了給父母證明她能成功,她將自己家門前的楊樹、柳樹鋸掉,又東借西湊了2000元錢,算是給飯館的投入。戈壁灘上沒有水,會戰職工的生活用水都是靠車拉。 熊玉蘭 每天都要騎自行車到184團,再搭輛水罐車到夏子街,為的就是要點水。
就這樣, 熊玉蘭 的“浩海一家”開張了,意思是:在茫茫戈壁上,來自五湖四海的人親如一家。為了減少開支,和面、發面、掌勺炒菜,她一個人全包了。“顧客們吃了我燒的菜,連連夸獎,更堅定了我的信心。”漸漸的,“浩海一家”的名氣大了。有時一天的營業額最高可達2000元。
挑戰自我
3年后,夏子街會戰即將結束,她面臨著新的選擇,目光重新瞄準了油田經濟文化中心——克拉瑪依。1993年5月18日,“星星酒家”在克拉瑪依第四中學校園開張了。從小飯館到“酒家”名字變大了,經營難度也變大了。“我知道創業道路只有前進沒有退路。無論如何都不能垮的。”她毅然決定親自上陣。每天抽時間跑到其他酒店點幾道新菜品嘗,把酸甜辣的程度都熟記在心。付完錢,快速跑回自己酒家的后堂,掄起鍋鏟照葫蘆畫瓢,沒多久,清蒸鰻魚、紅燒排骨、酸辣蹄筋等菜都在她的掌勺下做得色香味俱全。
3個月后,她的生意開始火爆起來,可是,好景不長,隨著其他酒家和餐廳的相繼開業,她的酒家又開始出現虧損。 熊玉蘭 繼續走下去就得想新招,她尋找差距,揚長避短,毅然決定要做大,要建一個自己的大酒店,她開始四處奔走,籌集資金,最終以20%的利息借款40萬元,彌補了資金缺口,隨后投資200萬元,在克拉瑪依園林路修建了占地面積500平方米的“星星大酒店”。
1996年11月18日,“星星大酒店”開張了, 熊玉蘭 的夢想再次張開了翅膀。在一次次的調整和改進后,“星星大酒店”有了自己的顧客群。
回想20余年的創業歷程, 熊玉蘭 感嘆,“因為我經歷過太多的失敗,現在反而很平靜。”
熊玉蘭 出生在農十師184團,兄弟姐妹5人的家庭,為了心中的夢想,一直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著“創業贊歌”,她是克拉瑪依星星大酒店總經理 熊玉蘭 。
創業從打工妹開始
熊玉蘭 7歲那年,全家10口人,全靠父親每月109.56元的工資生活。10歲以后,由于經濟條件更差了,家里的重擔漸漸地都落在了她一個身上,像哥哥姐姐那樣上大學的愿望成為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熊玉蘭 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混出個人樣來。
1986年,17歲的她來到烏爾禾一家小飯館打工,后來 熊玉蘭 自己在烏爾禾蓋了間取名為大華的飯館。由于房屋拆建,只干了一年多,大華就關閉了。再后來她又來到克拉瑪依,又找了份飯館打工的活。一邊打工,一邊學理發。1989年5月1日,她的“美絲特”發廊開業了。由于技術不過硬,她的理發店僅維持了半年就關門了。她苦惱極了,一遍遍地鼓勵自己:“相信自己,我是能干的!”
1990年春天, 熊玉蘭 聽說到福海販魚能賺錢,便興致勃勃地加入到販魚的隊伍中,每天天不亮,她就要想辦法搭便車趕到福海去收購鮮魚,然后在搭車回到霍什托洛蓋和184團場賣魚。一天下來,渾身上下一股魚腥味。但販魚這活兒最不好把握,進少了不夠賣,進多了又賣不完,第二天魚就臭了。辛苦了了大半年,幾乎賺不到什么錢。她的心漸漸地涼了:“難道我真的一事無成?”
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夏子街油田要大會戰了。她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可話一出口,就遭到父母的反對:“夏子街在戈壁灘上,風吹沙土跑,你一個姑娘家,能跑那地方去?再說,職工肯定有自己的食堂,誰會到你的飯館去吃飯?”為了給父母證明她能成功,她將自己家門前的楊樹、柳樹鋸掉,又東借西湊了2000元錢,算是給飯館的投入。戈壁灘上沒有水,會戰職工的生活用水都是靠車拉。 熊玉蘭 每天都要騎自行車到184團,再搭輛水罐車到夏子街,為的就是要點水。
就這樣, 熊玉蘭 的“浩海一家”開張了,意思是:在茫茫戈壁上,來自五湖四海的人親如一家。為了減少開支,和面、發面、掌勺炒菜,她一個人全包了。“顧客們吃了我燒的菜,連連夸獎,更堅定了我的信心。”漸漸的,“浩海一家”的名氣大了。有時一天的營業額最高可達2000元。
挑戰自我
3年后,夏子街會戰即將結束,她面臨著新的選擇,目光重新瞄準了油田經濟文化中心——克拉瑪依。1993年5月18日,“星星酒家”在克拉瑪依第四中學校園開張了。從小飯館到“酒家”名字變大了,經營難度也變大了。“我知道創業道路只有前進沒有退路。無論如何都不能垮的。”她毅然決定親自上陣。每天抽時間跑到其他酒店點幾道新菜品嘗,把酸甜辣的程度都熟記在心。付完錢,快速跑回自己酒家的后堂,掄起鍋鏟照葫蘆畫瓢,沒多久,清蒸鰻魚、紅燒排骨、酸辣蹄筋等菜都在她的掌勺下做得色香味俱全。
3個月后,她的生意開始火爆起來,可是,好景不長,隨著其他酒家和餐廳的相繼開業,她的酒家又開始出現虧損。 熊玉蘭 繼續走下去就得想新招,她尋找差距,揚長避短,毅然決定要做大,要建一個自己的大酒店,她開始四處奔走,籌集資金,最終以20%的利息借款40萬元,彌補了資金缺口,隨后投資200萬元,在克拉瑪依園林路修建了占地面積500平方米的“星星大酒店”。
1996年11月18日,“星星大酒店”開張了, 熊玉蘭 的夢想再次張開了翅膀。在一次次的調整和改進后,“星星大酒店”有了自己的顧客群。
回想20余年的創業歷程, 熊玉蘭 感嘆,“因為我經歷過太多的失敗,現在反而很平靜。”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從打工妹到總經理的辛酸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