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還在考慮是否要申請直銷經營,但現在確定退出直銷領域,專注于 特許經營 。”仙妮蕾德國際機構董事長陳得福對CBN記者明確表示,并稱“不僅中國市場如此,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也將放棄已有的直銷模式,采取同樣的模式拓展市場”。在此之前,該公司有26年的直銷經驗。
雖然曾經是直銷牌照的“等候者”,仙妮蕾德一直對于是否要獲得直銷資格舉棋不定。該公司曾在1998年直銷行業改制之后轉做加盟店,按照該公司的說法,當時僅是“試探性質”,到2005年時,該公司與其他直銷公司一起遞交直銷牌照申請和保證金。
最早在2006年底,該公司曾計劃在大陸成立過萬家仙妮蕾德 特許經營 店,使仙妮蕾德在大陸市場的主體放到 特許經營 上,直銷則作為輔助手段。但之后該公司直接撤銷了申請,開始全面推行 特許經營 模式。
“主要是考慮到直銷行業中尚有諸多企業不負責任,而且有一些不持照的直銷公司暗箱操作。目前看來,店鋪經營具有可持續性。”陳得福對CBN記者稱。而在臺灣地區,7-11連鎖超市一年的銷售額大約可以達到1600億元新臺幣,相比之下當地近300家直銷企業銷售總值僅為560億元新臺幣。
他堅稱在韓國、日本、中國臺灣地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他們今后都可能以 特許經營 為主打業務模式,其中日本在試行,韓國和臺灣地區都已經開始實行,而歐美市場則將視發展情況再定奪。現在建于昆山的工廠將于11月投產,該廠有可能成為該公司全球生產基地。
“轉型之初受到的沖擊很大,從2006年開始三年的業績總額都有相應下跌,其中去年大陸市場的經營業績下跌了三分之一,但這是更換經銷體制帶來的巨大代價,與金融危機無關。”陳得福稱。他坦言旗下店鋪已經從最高峰時的9000余家縮減到目前的2000家大店,這是為了削減一些規模太小的店鋪,提高單店贏利。
“目前大陸的銷售額已經占到全球銷售的三分之一,單月營業額大約在1700萬美元(約合13.87億元人民幣/年)。這其中,單店的零售利潤高于40%到45%,高于直銷公司中直銷員30%的提成率。”該公司總裁陳徐愛蓮對CBN記者稱。
雖然曾經是直銷牌照的“等候者”,仙妮蕾德一直對于是否要獲得直銷資格舉棋不定。該公司曾在1998年直銷行業改制之后轉做加盟店,按照該公司的說法,當時僅是“試探性質”,到2005年時,該公司與其他直銷公司一起遞交直銷牌照申請和保證金。
最早在2006年底,該公司曾計劃在大陸成立過萬家仙妮蕾德 特許經營 店,使仙妮蕾德在大陸市場的主體放到 特許經營 上,直銷則作為輔助手段。但之后該公司直接撤銷了申請,開始全面推行 特許經營 模式。
“主要是考慮到直銷行業中尚有諸多企業不負責任,而且有一些不持照的直銷公司暗箱操作。目前看來,店鋪經營具有可持續性。”陳得福對CBN記者稱。而在臺灣地區,7-11連鎖超市一年的銷售額大約可以達到1600億元新臺幣,相比之下當地近300家直銷企業銷售總值僅為560億元新臺幣。
他堅稱在韓國、日本、中國臺灣地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他們今后都可能以 特許經營 為主打業務模式,其中日本在試行,韓國和臺灣地區都已經開始實行,而歐美市場則將視發展情況再定奪。現在建于昆山的工廠將于11月投產,該廠有可能成為該公司全球生產基地。
“轉型之初受到的沖擊很大,從2006年開始三年的業績總額都有相應下跌,其中去年大陸市場的經營業績下跌了三分之一,但這是更換經銷體制帶來的巨大代價,與金融危機無關。”陳得福稱。他坦言旗下店鋪已經從最高峰時的9000余家縮減到目前的2000家大店,這是為了削減一些規模太小的店鋪,提高單店贏利。
“目前大陸的銷售額已經占到全球銷售的三分之一,單月營業額大約在1700萬美元(約合13.87億元人民幣/年)。這其中,單店的零售利潤高于40%到45%,高于直銷公司中直銷員30%的提成率。”該公司總裁陳徐愛蓮對CBN記者稱。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放棄26年直銷經驗 仙妮蕾德轉戰特許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