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大商場在 營銷 上普遍存在這樣、那樣的誤區,而這種誤區的形成原因是復雜的,筆者從自己多年從事 營銷 工作的實踐中總結大商場在 營銷 上的幾種誤區,僅供讀者借鑒。
一、遇事急功近利,欲求戰術上的速戰速決,不求戰略上的長久發展
大商場從最初的輝煌、風光一時到90年代中期的“大商場倒閉年”,再到如今的成熟發展期,其間所走過的道路步滿荊棘坎坷。筆者曾工作8年的一家大型國有商企正是經歷了這樣一個輝煌——彷徨——轉制——再創輝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 營銷 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撫順百貨大樓(以下簡稱撫百)是1998年加盟大商集團的,為了迅速走出困境,大商注入了7000萬元資金用于裝修改造、布局調整,引入了餐飲、娛樂、休閑等多項服務設施,在管理與 營銷 上也與大商全面對接。為了改變以住各賣場促銷活動“單打獨斗”的混亂局面,撫百成立了 營銷 部,對促銷活動和資源進行整合,其中最成功的一次就是2001年推出的“買100送50”大型買贈促銷活動,當時引起了全城的轟動,創造了不斐的業績。而隨后老總在對待 營銷 的問題上犯了戰略性的錯誤,盲目認為 營銷 部就是做做促銷而已,沒什么長期、實實在在的工作,將 營銷 部解散了,而后又重新成立了策劃部,再解散,又成立,到筆者從新瑪特調任大商撫順集團時,策劃部又解散了,成立了 營銷 本部。
筆者在新瑪特任企劃經理時,曾頗受“營采分離”的困惑影響,好的促銷方案配送不采納,企劃處于營運和配送之間,既不歸 營銷 管,也不與配送掛*,一把手又不常駐店內,造成“爹不親娘不愛”的尷尬處境,只能自求脫身,找到地區集團的一把手,將一紙《關于成立超市集團的 營銷 部的建議書》遞到老總手里。老總找到我,和我談了很多,當時很多想法都與我的抱負、設想不謀而合。 營銷 本部很快成立了,但不到一個月又再度夭折,原因是領導感覺 營銷 部這么多人卻做不好一次情人節活動,但她沒有考慮到的是這些年輕人都需要時間, 營銷 做為一項新的專業,其真正進入大商場的時間很短, 營銷 專業人員的素質也參差不齊,一些 營銷 理念和體系也不盡完善,要想在短時間內互相“磨合”是很難的。于是我這個 營銷 部長又落得與前任相同的命運,將我和一名設計、一個策劃并入商品本部,到后來老總又采取“抽絲剝繭”的方法,將我身邊的人全部剝離,到最后只剩下我一個“光桿司令”——集文案、策劃、設計、媒體于一身。此時老總這種急功近利的思想已顯露無遺。
大商的 營銷 相對來講做得是比較成形的, 營銷 本部在集團中的位置僅次于商品本部,大連各店都有專門的 營銷 部,尤其是有日資控股的邁凱樂大連商場,其日式的 營銷 體制更是被大連各店所效仿。大商在一年一度的專業 營銷 會議上曾專門開會研討邁凱樂的 營銷 經驗,這也引進了撫百的重視,所以回來后老總又重新組建了 營銷 本部,任我為 營銷 本部長??墒沁@次甜蜜的合作并沒有持續很久,矛盾逐漸顯現出來。先是我按著老總的意思制訂企業的整體VI系統,可是她卻認為我“不務正業”;在設計上她不愿花高價雇專業的設計人員,而是幾易設計員,使得設計這塊工作一直是 營銷 部的軟肋,因為設計水平不能令領導滿意,在會上我挨了幾次批,但也絲毫改變不了這種現狀,因為設計員是通過關系進來的,盡管其水平不行,但還是占據著這樣一個位置。在任集團 營銷 本部長的這段時間內,壓力是相當大的,倒不是工作壓力大,而是心理壓力大,因為你不知道老總哪天“抽冷子”想起什么點子而讓你在短時間內拿出方案,或者其主要競爭對手稍有“風吹草動”,我們就要及時應變。它“買100送50”,我就送55,它送80,我就送90,絲毫沒有一點自己的東西。
二、 營銷 無量化考核,拍腦門估計活動效果
現在的大商場做 營銷 往往是老總想起一“出兒”是一“出兒”,今天覺得應該做這個促銷,就急急忙忙開會研究,而且要趕到競爭對手前面將方案出臺,這樣的方案拿出來也是露洞百出。評估活動效果,往往是看人流、看銷售額,而缺少科學的量化考核體系來評估 營銷 效果。分析原因一方面有現在市場競爭激烈、老總競爭壓力較大,而不敢放手讓 營銷 部去做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現在的商場 營銷 隊伍普遍經驗不足,素質偏低有關。
筆者認為,一個成熟的 營銷 方案出臺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1、競爭對手的動向及社會發展趨勢;2、策劃草案的擬定;3、相關部門人員及決策層的頭腦激蕩;4、反復推敲、幾易其稿;5、最終方案出臺。而最終活動效果的評估要全面、客觀、量化地去考核,才能使 營銷 的效果真實地反映出來。它包括通過當期、前期、同期的三個銷售額而計算出的實際增長率;媒體、店面裝飾、其它的宣傳費用支出; 營銷 費用率;活動的經驗、教訓等等。
三、 營銷 與企劃混為一談,不結合銷售的 營銷 不能稱之為 營銷
大商場在對待 營銷 的概念上常將 營銷 與企劃混為一談,認為 營銷 就是企劃,企劃就是 營銷 ,而是職能的設定上也不是十分清晰。筆者認為,只有與銷售緊密掛鉤的企劃才能稱之為 營銷 ,而企劃只能包括文案、策劃、店面裝飾、平面設計、媒體宣傳。真正意義上的 營銷 部如大連邁凱樂, 營銷 部處于核心部門,其包括合同管理、統計分析,而各商場每個專柜的銷售情況 營銷 部全部清楚,各部門全部圍著 營銷 部轉,大型促銷活動的出臺全部以商品為切入點,通過商品 營銷 來做活動,往往需要提前一個月的準備時間,其作用和地位是其它部門無法比肩的。而企劃部在“營采分離”的大賣場中其職能主要是美工和策劃,在單體店還需要進行平面設計。
有的大商場還將企劃部叫成策劃部,其實策劃與企劃的概念也是不一樣的,策劃只能稱為企劃的初級階段,企劃才是將創意合理化的稱謂。筆者現就職的服飾商城企劃部只做策劃,而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 營銷 ,做 營銷 的不了解銷售就好比“瞎子摸象”,在黑暗中探索。創意是會枯竭的,尤其是大商場 營銷 的,這些人很少有時間出去走走、看看,在封閉的環境中很難有絕佳的創意,而且現在的企劃、 營銷 部工作很雜,領導認為你們的工作沒有什么,工作量也不大,所以一會兒安排你吊掛POP,一會兒讓你去幫助發券、摸獎,全然不理解 營銷 企劃的創意重要性。而 營銷 、企劃人員則將大部分時間耽誤在處理事務性工作上面。
四、 營銷 人員的選用上存在誤區——用不懂銷售的人去做 營銷
要想做好 營銷 ,必須通曉銷售,而現在的一些大商場的 營銷 人大多是半路出家,還有的是新招入的大學生,其本身不懂 營銷 如何運作。一些商場的企劃人員在節日期間推出“攝影大賽”、“兒童書畫比賽”,而不是利用節日期間熱銷的狀況,針對商品做文章。他們認為企劃就是做活動,而忽視了最關鍵的商品 營銷 。不結合商品做促銷,就等于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不會取得成功的。在日式 營銷 氛圍較濃的大連邁凱樂商場, 營銷 部每月要做十二種表格,各個部門都要圍繞著 營銷 轉,可以說 營銷 部就是銷售的核心部門,是企業的靈魂所在。 營銷 部要制作年度的銷售計劃、合同管理、統計分析、市場調研、促銷活動策劃,每個成員都是某一方面的專才。而很多大商場的 營銷 部門或并在業務部中,或只行使企劃的作用而不能了解銷售,或放一懂設計的人在哪做為擺設,全然不是核心部門,而只是可有可無的部門。
當然這與老總對 營銷 的認識息息相關,也與 營銷 專業人員奇缺不無關系。一方面,好的 營銷 專業人員即所謂的職業經理人不愿屈就于一般企業,因為那里沒有適合職業經理人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老總對 營銷 的認識還局限于做做方案、搞搞設計、寫寫POP上,而沒有認識到 營銷 對商場銷售的重要性, 營銷 人員的待遇還沒有提到應有的高度。這尤其對于欠發達地區的商業企業是一個問題。
當然,大商場 營銷 這樣、那樣的誤區,會隨著時代的前進,經營者頭腦的改變而有所進步,真心地希望大商場 營銷 人能迎來屬于自己的一片藍天。
一、遇事急功近利,欲求戰術上的速戰速決,不求戰略上的長久發展
大商場從最初的輝煌、風光一時到90年代中期的“大商場倒閉年”,再到如今的成熟發展期,其間所走過的道路步滿荊棘坎坷。筆者曾工作8年的一家大型國有商企正是經歷了這樣一個輝煌——彷徨——轉制——再創輝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 營銷 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撫順百貨大樓(以下簡稱撫百)是1998年加盟大商集團的,為了迅速走出困境,大商注入了7000萬元資金用于裝修改造、布局調整,引入了餐飲、娛樂、休閑等多項服務設施,在管理與 營銷 上也與大商全面對接。為了改變以住各賣場促銷活動“單打獨斗”的混亂局面,撫百成立了 營銷 部,對促銷活動和資源進行整合,其中最成功的一次就是2001年推出的“買100送50”大型買贈促銷活動,當時引起了全城的轟動,創造了不斐的業績。而隨后老總在對待 營銷 的問題上犯了戰略性的錯誤,盲目認為 營銷 部就是做做促銷而已,沒什么長期、實實在在的工作,將 營銷 部解散了,而后又重新成立了策劃部,再解散,又成立,到筆者從新瑪特調任大商撫順集團時,策劃部又解散了,成立了 營銷 本部。
筆者在新瑪特任企劃經理時,曾頗受“營采分離”的困惑影響,好的促銷方案配送不采納,企劃處于營運和配送之間,既不歸 營銷 管,也不與配送掛*,一把手又不常駐店內,造成“爹不親娘不愛”的尷尬處境,只能自求脫身,找到地區集團的一把手,將一紙《關于成立超市集團的 營銷 部的建議書》遞到老總手里。老總找到我,和我談了很多,當時很多想法都與我的抱負、設想不謀而合。 營銷 本部很快成立了,但不到一個月又再度夭折,原因是領導感覺 營銷 部這么多人卻做不好一次情人節活動,但她沒有考慮到的是這些年輕人都需要時間, 營銷 做為一項新的專業,其真正進入大商場的時間很短, 營銷 專業人員的素質也參差不齊,一些 營銷 理念和體系也不盡完善,要想在短時間內互相“磨合”是很難的。于是我這個 營銷 部長又落得與前任相同的命運,將我和一名設計、一個策劃并入商品本部,到后來老總又采取“抽絲剝繭”的方法,將我身邊的人全部剝離,到最后只剩下我一個“光桿司令”——集文案、策劃、設計、媒體于一身。此時老總這種急功近利的思想已顯露無遺。
大商的 營銷 相對來講做得是比較成形的, 營銷 本部在集團中的位置僅次于商品本部,大連各店都有專門的 營銷 部,尤其是有日資控股的邁凱樂大連商場,其日式的 營銷 體制更是被大連各店所效仿。大商在一年一度的專業 營銷 會議上曾專門開會研討邁凱樂的 營銷 經驗,這也引進了撫百的重視,所以回來后老總又重新組建了 營銷 本部,任我為 營銷 本部長??墒沁@次甜蜜的合作并沒有持續很久,矛盾逐漸顯現出來。先是我按著老總的意思制訂企業的整體VI系統,可是她卻認為我“不務正業”;在設計上她不愿花高價雇專業的設計人員,而是幾易設計員,使得設計這塊工作一直是 營銷 部的軟肋,因為設計水平不能令領導滿意,在會上我挨了幾次批,但也絲毫改變不了這種現狀,因為設計員是通過關系進來的,盡管其水平不行,但還是占據著這樣一個位置。在任集團 營銷 本部長的這段時間內,壓力是相當大的,倒不是工作壓力大,而是心理壓力大,因為你不知道老總哪天“抽冷子”想起什么點子而讓你在短時間內拿出方案,或者其主要競爭對手稍有“風吹草動”,我們就要及時應變。它“買100送50”,我就送55,它送80,我就送90,絲毫沒有一點自己的東西。
二、 營銷 無量化考核,拍腦門估計活動效果
現在的大商場做 營銷 往往是老總想起一“出兒”是一“出兒”,今天覺得應該做這個促銷,就急急忙忙開會研究,而且要趕到競爭對手前面將方案出臺,這樣的方案拿出來也是露洞百出。評估活動效果,往往是看人流、看銷售額,而缺少科學的量化考核體系來評估 營銷 效果。分析原因一方面有現在市場競爭激烈、老總競爭壓力較大,而不敢放手讓 營銷 部去做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現在的商場 營銷 隊伍普遍經驗不足,素質偏低有關。
筆者認為,一個成熟的 營銷 方案出臺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1、競爭對手的動向及社會發展趨勢;2、策劃草案的擬定;3、相關部門人員及決策層的頭腦激蕩;4、反復推敲、幾易其稿;5、最終方案出臺。而最終活動效果的評估要全面、客觀、量化地去考核,才能使 營銷 的效果真實地反映出來。它包括通過當期、前期、同期的三個銷售額而計算出的實際增長率;媒體、店面裝飾、其它的宣傳費用支出; 營銷 費用率;活動的經驗、教訓等等。
三、 營銷 與企劃混為一談,不結合銷售的 營銷 不能稱之為 營銷
大商場在對待 營銷 的概念上常將 營銷 與企劃混為一談,認為 營銷 就是企劃,企劃就是 營銷 ,而是職能的設定上也不是十分清晰。筆者認為,只有與銷售緊密掛鉤的企劃才能稱之為 營銷 ,而企劃只能包括文案、策劃、店面裝飾、平面設計、媒體宣傳。真正意義上的 營銷 部如大連邁凱樂, 營銷 部處于核心部門,其包括合同管理、統計分析,而各商場每個專柜的銷售情況 營銷 部全部清楚,各部門全部圍著 營銷 部轉,大型促銷活動的出臺全部以商品為切入點,通過商品 營銷 來做活動,往往需要提前一個月的準備時間,其作用和地位是其它部門無法比肩的。而企劃部在“營采分離”的大賣場中其職能主要是美工和策劃,在單體店還需要進行平面設計。
有的大商場還將企劃部叫成策劃部,其實策劃與企劃的概念也是不一樣的,策劃只能稱為企劃的初級階段,企劃才是將創意合理化的稱謂。筆者現就職的服飾商城企劃部只做策劃,而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 營銷 ,做 營銷 的不了解銷售就好比“瞎子摸象”,在黑暗中探索。創意是會枯竭的,尤其是大商場 營銷 的,這些人很少有時間出去走走、看看,在封閉的環境中很難有絕佳的創意,而且現在的企劃、 營銷 部工作很雜,領導認為你們的工作沒有什么,工作量也不大,所以一會兒安排你吊掛POP,一會兒讓你去幫助發券、摸獎,全然不理解 營銷 企劃的創意重要性。而 營銷 、企劃人員則將大部分時間耽誤在處理事務性工作上面。
四、 營銷 人員的選用上存在誤區——用不懂銷售的人去做 營銷
要想做好 營銷 ,必須通曉銷售,而現在的一些大商場的 營銷 人大多是半路出家,還有的是新招入的大學生,其本身不懂 營銷 如何運作。一些商場的企劃人員在節日期間推出“攝影大賽”、“兒童書畫比賽”,而不是利用節日期間熱銷的狀況,針對商品做文章。他們認為企劃就是做活動,而忽視了最關鍵的商品 營銷 。不結合商品做促銷,就等于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不會取得成功的。在日式 營銷 氛圍較濃的大連邁凱樂商場, 營銷 部每月要做十二種表格,各個部門都要圍繞著 營銷 轉,可以說 營銷 部就是銷售的核心部門,是企業的靈魂所在。 營銷 部要制作年度的銷售計劃、合同管理、統計分析、市場調研、促銷活動策劃,每個成員都是某一方面的專才。而很多大商場的 營銷 部門或并在業務部中,或只行使企劃的作用而不能了解銷售,或放一懂設計的人在哪做為擺設,全然不是核心部門,而只是可有可無的部門。
當然這與老總對 營銷 的認識息息相關,也與 營銷 專業人員奇缺不無關系。一方面,好的 營銷 專業人員即所謂的職業經理人不愿屈就于一般企業,因為那里沒有適合職業經理人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老總對 營銷 的認識還局限于做做方案、搞搞設計、寫寫POP上,而沒有認識到 營銷 對商場銷售的重要性, 營銷 人員的待遇還沒有提到應有的高度。這尤其對于欠發達地區的商業企業是一個問題。
當然,大商場 營銷 這樣、那樣的誤區,會隨著時代的前進,經營者頭腦的改變而有所進步,真心地希望大商場 營銷 人能迎來屬于自己的一片藍天。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大商場營銷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