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乳品行業的 促銷 ,大家都很困惑,因為 促銷 已經成為企業之間相互拼殺的唯一方式,除了送贈品和降價之外,這個行業就找不出第三種 促銷 方法,所以令那些專門研究市場營銷策略的專家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在無奈中找出技巧,從困惑中發掘靈感,在大家不斷地“以身試法”的過程中我們總結出了一些經驗,才發現這種枯燥的拼殺中也有一些樂趣所在。
高定價、高 促銷
面對市場上買二送一、買三送一的活動不斷,消費者幾乎被迷糊了頭腦,很難算清到底哪種產品便宜。于是有許多廠家就混水摸魚,以高定價、高 促銷 的方式加入到買贈隊伍中來。均瑤乳業在上海市場就推出了這么一種產品,250ml百利包牛奶每袋1.7元,買二送一,平均每袋合1.13元,上市時吸引了許多消費者搶購。我們來分析一下,市面上的百利包牛奶幾乎都降到了每袋1元以下,而它的產品卻定價在1.7元,給人的感覺是它的價格高,品質肯定不錯,而同時搞買二送一,既讓消費者買到了高品質的奶又得到了實惠的贈品,感覺很占便宜。其實大家都沒有算一下,它的每袋產品要比其它品牌高出一毛多呢。這就是模糊 促銷 。
經常翻新 促銷 品
在贈品問題上,大家都十分清楚選擇新穎別致的 促銷 品是關鍵,然而往往是廠家給配什么就用什么,懶得自己去采購,或者考慮成本的問題,舍不得投入。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許多品牌都在送奶杯或雨傘這類常用 促銷 品,起不到誘銷的作用。筆者感覺 促銷 品的選用上有一個技巧是經常翻新花樣。比如蒙牛在2003年就采用了靈活多變的 促銷 品,像奶鍋、電動牙刷、IP卡、雞蛋、獎券等等,幾乎每次 促銷 活動的進行都不超出一個月,然后就換別的 促銷 品。各地的經銷商可根據廠家撥給的 促銷 費用自己選購 促銷 品,只要是想到的,就去買。還有位山東地區經銷太子奶的經銷商,她經常自己跑到批發市場去采購 促銷 品,過年過節她定做一些賀卡、掛歷給消費者,甚至批發一批小手卷,送給跟隨大人到超市買東西的小孩子,在當地市場很受歡迎。這些東西都是很普通的,但并不是常用的,如此類似的東西經常換一些花樣就會引起消費者的注意,繼而試飲或購買。
在 促銷 品的費用問題上,那位山東經銷商有個見解:經銷商不要與廠家斤斤計較,廠家給就送,不給就不送。掙錢是你自己的,假如你每月掙4000元錢,你只要從中拿出1000元買些 促銷 品,回報肯定要超過1000元。
變直接降價為終端攔截
浙江地區的張經理說,今年蒙牛在他們那兒 促銷 很瘋狂,起初都是直接降價,從37元/箱(500ml利樂枕,12袋)逐漸降到了26元/箱,然而小的零售點很難控制,他們在降價的空間中自己調整,造成許多點的價格不統一,市場竄貨嚴重。所以現在蒙牛已經不降價了,它對零售點的政策變成了“擺堆頭送贈品”,只要一個店在它的門口擺上一個月的蒙牛空箱,就可以得到一箱牛奶,這樣一來,自己調價售賣的零售店很少,整個市場秩序井然,另一方面也在終端上對競爭對手形成了攔截,因為“商店擺我的產品就不要擺別的產品,否則將得不到贈品”,這種終端攔截的方式已被許多企業采用并“發揚光大”。
到對手的老家去,牽制它的進攻
一次,跟三鹿奶粉的業務員聊天,他說三鹿在東北地區的銷量很有限,但是公司多年來都把它當作目標市場重點發展,原因并不是因為三鹿是全國品牌,就必須做全國市場,也不是這里競爭不激烈,而是因為這里是全國品牌之一完達山的老家,完達山跑到中原去擠占三鹿的市場,三鹿為了牽涉完達山的精力,所以也跑到它的老家去“搗亂”,其實布點東北市場對于三鹿來說有著比銷量更重要的戰略意義。
用不同產品分散對手精力
再舉一個蒙牛和三鹿在河北、河南市場競爭的實例:蒙牛在2003年初進入石家莊市場之后,就一度掀起了買三送一的活動,平均每箱27元,給三鹿造成很大威脅,三鹿一氣之下干脆把零售價降到了26元左右,比蒙牛的價格還要低,據悉這是產品的底價。后來雙方經過幾輪的較量,逐漸通過各種方式抬升價格,但三鹿一直保持低于蒙牛幾毛錢。至此雙方競爭的產品一直是500ml利樂枕,這是蒙牛的強勢產品,而三鹿的強勢產品是百利包純奶和酸奶。在9月初蒙牛上了百利包產品,并以買贈來叫板三鹿的市民奶,緊接著又上了杯酸,價格一直跟隨三鹿, 促銷 不斷。推出這兩種新品,蒙牛的目的并不只是擴大產品種類,還有著制約三鹿主產品的目的。因為蒙牛用利樂枕跟三鹿比拼,在價格上卻永遠占不到便宜,只會損害它的盈利產品。而用其它兩種產品牽制三鹿的主產品,三鹿就會削弱對利樂枕的注意力,不會在這一種產品上孤注一擲。
高定價、高 促銷
面對市場上買二送一、買三送一的活動不斷,消費者幾乎被迷糊了頭腦,很難算清到底哪種產品便宜。于是有許多廠家就混水摸魚,以高定價、高 促銷 的方式加入到買贈隊伍中來。均瑤乳業在上海市場就推出了這么一種產品,250ml百利包牛奶每袋1.7元,買二送一,平均每袋合1.13元,上市時吸引了許多消費者搶購。我們來分析一下,市面上的百利包牛奶幾乎都降到了每袋1元以下,而它的產品卻定價在1.7元,給人的感覺是它的價格高,品質肯定不錯,而同時搞買二送一,既讓消費者買到了高品質的奶又得到了實惠的贈品,感覺很占便宜。其實大家都沒有算一下,它的每袋產品要比其它品牌高出一毛多呢。這就是模糊 促銷 。
經常翻新 促銷 品
在贈品問題上,大家都十分清楚選擇新穎別致的 促銷 品是關鍵,然而往往是廠家給配什么就用什么,懶得自己去采購,或者考慮成本的問題,舍不得投入。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許多品牌都在送奶杯或雨傘這類常用 促銷 品,起不到誘銷的作用。筆者感覺 促銷 品的選用上有一個技巧是經常翻新花樣。比如蒙牛在2003年就采用了靈活多變的 促銷 品,像奶鍋、電動牙刷、IP卡、雞蛋、獎券等等,幾乎每次 促銷 活動的進行都不超出一個月,然后就換別的 促銷 品。各地的經銷商可根據廠家撥給的 促銷 費用自己選購 促銷 品,只要是想到的,就去買。還有位山東地區經銷太子奶的經銷商,她經常自己跑到批發市場去采購 促銷 品,過年過節她定做一些賀卡、掛歷給消費者,甚至批發一批小手卷,送給跟隨大人到超市買東西的小孩子,在當地市場很受歡迎。這些東西都是很普通的,但并不是常用的,如此類似的東西經常換一些花樣就會引起消費者的注意,繼而試飲或購買。
在 促銷 品的費用問題上,那位山東經銷商有個見解:經銷商不要與廠家斤斤計較,廠家給就送,不給就不送。掙錢是你自己的,假如你每月掙4000元錢,你只要從中拿出1000元買些 促銷 品,回報肯定要超過1000元。
變直接降價為終端攔截
浙江地區的張經理說,今年蒙牛在他們那兒 促銷 很瘋狂,起初都是直接降價,從37元/箱(500ml利樂枕,12袋)逐漸降到了26元/箱,然而小的零售點很難控制,他們在降價的空間中自己調整,造成許多點的價格不統一,市場竄貨嚴重。所以現在蒙牛已經不降價了,它對零售點的政策變成了“擺堆頭送贈品”,只要一個店在它的門口擺上一個月的蒙牛空箱,就可以得到一箱牛奶,這樣一來,自己調價售賣的零售店很少,整個市場秩序井然,另一方面也在終端上對競爭對手形成了攔截,因為“商店擺我的產品就不要擺別的產品,否則將得不到贈品”,這種終端攔截的方式已被許多企業采用并“發揚光大”。
到對手的老家去,牽制它的進攻
一次,跟三鹿奶粉的業務員聊天,他說三鹿在東北地區的銷量很有限,但是公司多年來都把它當作目標市場重點發展,原因并不是因為三鹿是全國品牌,就必須做全國市場,也不是這里競爭不激烈,而是因為這里是全國品牌之一完達山的老家,完達山跑到中原去擠占三鹿的市場,三鹿為了牽涉完達山的精力,所以也跑到它的老家去“搗亂”,其實布點東北市場對于三鹿來說有著比銷量更重要的戰略意義。
用不同產品分散對手精力
再舉一個蒙牛和三鹿在河北、河南市場競爭的實例:蒙牛在2003年初進入石家莊市場之后,就一度掀起了買三送一的活動,平均每箱27元,給三鹿造成很大威脅,三鹿一氣之下干脆把零售價降到了26元左右,比蒙牛的價格還要低,據悉這是產品的底價。后來雙方經過幾輪的較量,逐漸通過各種方式抬升價格,但三鹿一直保持低于蒙牛幾毛錢。至此雙方競爭的產品一直是500ml利樂枕,這是蒙牛的強勢產品,而三鹿的強勢產品是百利包純奶和酸奶。在9月初蒙牛上了百利包產品,并以買贈來叫板三鹿的市民奶,緊接著又上了杯酸,價格一直跟隨三鹿, 促銷 不斷。推出這兩種新品,蒙牛的目的并不只是擴大產品種類,還有著制約三鹿主產品的目的。因為蒙牛用利樂枕跟三鹿比拼,在價格上卻永遠占不到便宜,只會損害它的盈利產品。而用其它兩種產品牽制三鹿的主產品,三鹿就會削弱對利樂枕的注意力,不會在這一種產品上孤注一擲。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乳品促銷實用技巧大拼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