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活動一個主要環節就是貨品的流動。貨品的流動不僅是單向的,也是多向的。既有上游企業對下游客戶的流動(進貨和補貨),也有下游客戶對上游企業的流動(退貨和換貨),乃至客戶之間的橫向流動(調貨等)。如何有效的協調相關物流工作,已經成為許多生產企業考慮的重點所在。而有效的貨品流程應該具備以下三個要點:
1.效率高,不影響銷售。尤其是在緊急補貨時,必須及時安排發貨,確定準點到位,避免錯失生意機會。
2.成本低。在商業領域,幾乎任何問題都有解決方案,前提是不考慮成本因素。一旦問題的解決成本超過了問題解決后所帶來的收益時,這個解決方案也就沒有實際意義了。如果貨品物流控制不當,就很容易出現物流成本高漲、倉儲運輸的損耗、貨品積壓導致過季等問題,將會直接導致物流綜合成本居高不下。
3.貨品流動中所涉及的各崗位、人員、職責,要清晰明確。不然的話,就會出現矛盾。同時,在物流過程中,各相關人員及部門之間的信息若是溝通不到位,就會導致的大量重復往返運輸工作,帶來不必要的浪費。
以上這三點,是個理想狀況下的物流體系和應該達到的效果。各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物流體系,各個方面的相關工作也有規章制度,但是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卻沒有這么一帆風順。各種執行不到位的狀況總是一再出現,各類事故和問題層出不窮并重復出現,導致物流方面的工作效率難以提升。影響客戶的情緒及與企業合作的信心,消耗了大量的企業資源在這些沒有業績產出的事情上,問題究竟出在什么地方,企業不是有 物流制度 和流程了嗎?怎么還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任何一套體系和流程,不會自動進入運行狀態的,而是依靠人在操作和指揮。系統和流程是死的,可人卻是活的。忽視人的因素,再完善的系統也是廢紙一張。之所以許多企業現有的物流體系頻繁出問題,就是過于看重規章制度,而忽視了人的正面推動因素。這個問題主要出在企業的老板們身上。有些企業老板過于看重系統和流程的作用,以為設計這么一套東西出來,大家就可以自動化的照章辦事,有條不紊的執行各項工作(包括這個物流工作)。當前的許多企業物流體系出現問題,從表面上看起來是執行和操作人員沒有嚴格遵守和執行相關的規章制度,其核心原因卻是規章制度本身的設計是否合理性以及與執行人員的貼合度問題。歸根結底,企業老板要承擔主要責任,畢竟老板的指導思想決定了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的設計思想。老板忽視人為的因素,相關規章制度的設計人員也同樣會如此。導致出現為規章制度而設計規章制度,不是以“人”作為設計準則。
設計一套物流程序容易,如何保證有效實施和運行效率,同時又兼顧到成本,則是關鍵點所在。要想達到這樣一個效率與成本都雙贏的局面,那么在物流體系的設計過程中,就得考慮如下幾個因素:
1.專業的事情由專業的人來做
俗話說:術業有專攻。專業人做專業事,物流體系的設計也是專業技術,不是所有人都玩得轉。所以,在企業設計流通體系時,應聘請相關的專業人員進行設計工作。但現在有些企業老板認為物流體系的設計沒啥技術含量,讓后勤部門或是銷售部門自行設計一套就差不多了。這樣做雖然節約了外聘設計專家的費用,但是便宜沒好貨,企業內部的“二把刀”們設計出來的物流體系,自然質量沒保證。再者,企業內部的這些后勤及銷售部門的員工,自身也沒多少實際的一線市場工作經驗,而是長期待在總部辦公室的,對市場一線的復雜性和多變性認識不足,看待物流工作往往也有些一廂情愿,加上自身并沒有多少實際的物流操作經驗,往往就是按照一些較為理想化、理論化的設計思路設計物流體系。導致設計出來的物流體系過于簡單和僵化,對實際執行人員要求的項目多, “硬度”雖足夠,但適應市場的“軟度”卻不夠。
2.物流體系設計中的參與配合人員
物流體系設計完成之后,不是設計人員自己用的,而是由企業的物流經辦人員和客戶具體使用的。實際執行人員的意見和看法相當重要,就像槍械設計工作一樣,設計師自己不會拿著自己設計的槍支上戰場的,而是由士兵在實際用槍。所以在槍械的設計體系中,設計師要同士兵之間保持緊密的互動,不斷的與他們溝通設計思想,傾聽他們的實際使用意見和建議,最后其實是設計師與士兵雙方合作完成槍械的設計工作。這樣設計出來的槍械,在正式裝備部隊后,才能被士兵們普遍接受。若是設計師自己閉門造車,設計出來的槍械,能夠讓士兵接受嗎?在物流體系的設計工作中,同樣也是這個道理。作為物流體系的設計人員(或專家),應與物流環節中的各相關人員例如倉庫、配送、運輸、銷售、中轉、客戶等部門及個人,保持足夠的溝通和互動。及時了解他們對相關流程和操作細節的看法及意見。在具體的操作中,可由專業的物流設計人員先提交基礎的設計方案草稿,再由各相關人員在此基礎稿上提出自己的意見,最后匯總統籌。
3.體現形式
在確定物流體系設計方案之后,就要進行內部發布階段了。一般企業對此發布工作看的不重,往往就是發個通知,把相關的成型制度直接發送給相關人員就完事了。其實,發布工作是不能忽視的,有些企業的物流體系出問題,就是發布程序過于簡單,有些涉及的部門及人員并沒有全面透徹的了解該物流體系的全部內容,只是一知半解。在實際的操作中,對程序不熟悉,對要點不重視,導致了物流效率難以提升。總而言之,作為企業老板,不能指望這套規章制度一發下去,大家就會自動的學習程序,認認真真的對所有內容都去熟悉了解。
為確保物流體系的有效實施,在物流體系方案確定后,需要花費一定的精力進行發布階段,一般來說,主要有三塊工作:
A:把每種形態分開體現,例如進貨、補貨、退貨、同行之間的調貨等,逐一分開說明,不要混淆在一起。
B:以圖形作為體現形式,而不是采用簡單的文字性公告,把相關的物流程序,以圖形的形式體現出來。包括每一步的具體動作,上下程序的銜接關系等等,都用圖形表現出來。并張貼在墻上,讓相關人員抬眼可見,一目了然。
C:除了墻上的整體流程圖,還要制作物流體系操作手冊。相關人員人手一本,進一步用文字形式詳細說明物流體系的每步流通,及以一些常見問題的應對措施。
D:組織相關的專題學習,進行人對人的講解工作,必要時還得進行考試和預演。確保相關內部員工和外部協作公司及客戶,都熟悉了解此物流體系。
4.協調與完善
針對物流體系運作的實際狀況,有條件的企業最好能再設立一名物流工作協調專員,進行一些企業內外部,或是部門人員之間的協調工作。畢竟,再完善的制度和流程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協調。在實際運行工作中,一旦該物流體系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必須進行及時修改補充。
5.物流工作中的成本控制
成本是無限可節約的,那么物流成本控制的要點在那里呢?這不是通過制度來實現的,而是通過基礎人員的切身利益來引導實現。成本的浪費幾乎都是人為因素,并且大多是企業的基層員工所導致的。要想控制好成本,就得考慮企業的成本控制與中基層員工的個人利益之間如何建立銜接關系,這個是關鍵所在。不能簡單的認為,作為公司員工就理應為公司進行成本控制的想法,這就人為的拔高了所有員工的道德意識水準。老板往往希望所有員工都要負責任,結果往往是誰都不負責任。這里可針對物流工作的成本控制問題,在企業內部鼓勵員工不斷的提出合理化建議,并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經濟建設獎勵。不然的話,員工憑什么在成本控制這個問題上費神費力呢?
1.效率高,不影響銷售。尤其是在緊急補貨時,必須及時安排發貨,確定準點到位,避免錯失生意機會。
2.成本低。在商業領域,幾乎任何問題都有解決方案,前提是不考慮成本因素。一旦問題的解決成本超過了問題解決后所帶來的收益時,這個解決方案也就沒有實際意義了。如果貨品物流控制不當,就很容易出現物流成本高漲、倉儲運輸的損耗、貨品積壓導致過季等問題,將會直接導致物流綜合成本居高不下。
3.貨品流動中所涉及的各崗位、人員、職責,要清晰明確。不然的話,就會出現矛盾。同時,在物流過程中,各相關人員及部門之間的信息若是溝通不到位,就會導致的大量重復往返運輸工作,帶來不必要的浪費。
以上這三點,是個理想狀況下的物流體系和應該達到的效果。各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物流體系,各個方面的相關工作也有規章制度,但是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卻沒有這么一帆風順。各種執行不到位的狀況總是一再出現,各類事故和問題層出不窮并重復出現,導致物流方面的工作效率難以提升。影響客戶的情緒及與企業合作的信心,消耗了大量的企業資源在這些沒有業績產出的事情上,問題究竟出在什么地方,企業不是有 物流制度 和流程了嗎?怎么還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任何一套體系和流程,不會自動進入運行狀態的,而是依靠人在操作和指揮。系統和流程是死的,可人卻是活的。忽視人的因素,再完善的系統也是廢紙一張。之所以許多企業現有的物流體系頻繁出問題,就是過于看重規章制度,而忽視了人的正面推動因素。這個問題主要出在企業的老板們身上。有些企業老板過于看重系統和流程的作用,以為設計這么一套東西出來,大家就可以自動化的照章辦事,有條不紊的執行各項工作(包括這個物流工作)。當前的許多企業物流體系出現問題,從表面上看起來是執行和操作人員沒有嚴格遵守和執行相關的規章制度,其核心原因卻是規章制度本身的設計是否合理性以及與執行人員的貼合度問題。歸根結底,企業老板要承擔主要責任,畢竟老板的指導思想決定了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的設計思想。老板忽視人為的因素,相關規章制度的設計人員也同樣會如此。導致出現為規章制度而設計規章制度,不是以“人”作為設計準則。
設計一套物流程序容易,如何保證有效實施和運行效率,同時又兼顧到成本,則是關鍵點所在。要想達到這樣一個效率與成本都雙贏的局面,那么在物流體系的設計過程中,就得考慮如下幾個因素:
1.專業的事情由專業的人來做
俗話說:術業有專攻。專業人做專業事,物流體系的設計也是專業技術,不是所有人都玩得轉。所以,在企業設計流通體系時,應聘請相關的專業人員進行設計工作。但現在有些企業老板認為物流體系的設計沒啥技術含量,讓后勤部門或是銷售部門自行設計一套就差不多了。這樣做雖然節約了外聘設計專家的費用,但是便宜沒好貨,企業內部的“二把刀”們設計出來的物流體系,自然質量沒保證。再者,企業內部的這些后勤及銷售部門的員工,自身也沒多少實際的一線市場工作經驗,而是長期待在總部辦公室的,對市場一線的復雜性和多變性認識不足,看待物流工作往往也有些一廂情愿,加上自身并沒有多少實際的物流操作經驗,往往就是按照一些較為理想化、理論化的設計思路設計物流體系。導致設計出來的物流體系過于簡單和僵化,對實際執行人員要求的項目多, “硬度”雖足夠,但適應市場的“軟度”卻不夠。
2.物流體系設計中的參與配合人員
物流體系設計完成之后,不是設計人員自己用的,而是由企業的物流經辦人員和客戶具體使用的。實際執行人員的意見和看法相當重要,就像槍械設計工作一樣,設計師自己不會拿著自己設計的槍支上戰場的,而是由士兵在實際用槍。所以在槍械的設計體系中,設計師要同士兵之間保持緊密的互動,不斷的與他們溝通設計思想,傾聽他們的實際使用意見和建議,最后其實是設計師與士兵雙方合作完成槍械的設計工作。這樣設計出來的槍械,在正式裝備部隊后,才能被士兵們普遍接受。若是設計師自己閉門造車,設計出來的槍械,能夠讓士兵接受嗎?在物流體系的設計工作中,同樣也是這個道理。作為物流體系的設計人員(或專家),應與物流環節中的各相關人員例如倉庫、配送、運輸、銷售、中轉、客戶等部門及個人,保持足夠的溝通和互動。及時了解他們對相關流程和操作細節的看法及意見。在具體的操作中,可由專業的物流設計人員先提交基礎的設計方案草稿,再由各相關人員在此基礎稿上提出自己的意見,最后匯總統籌。
3.體現形式
在確定物流體系設計方案之后,就要進行內部發布階段了。一般企業對此發布工作看的不重,往往就是發個通知,把相關的成型制度直接發送給相關人員就完事了。其實,發布工作是不能忽視的,有些企業的物流體系出問題,就是發布程序過于簡單,有些涉及的部門及人員并沒有全面透徹的了解該物流體系的全部內容,只是一知半解。在實際的操作中,對程序不熟悉,對要點不重視,導致了物流效率難以提升。總而言之,作為企業老板,不能指望這套規章制度一發下去,大家就會自動的學習程序,認認真真的對所有內容都去熟悉了解。
為確保物流體系的有效實施,在物流體系方案確定后,需要花費一定的精力進行發布階段,一般來說,主要有三塊工作:
A:把每種形態分開體現,例如進貨、補貨、退貨、同行之間的調貨等,逐一分開說明,不要混淆在一起。
B:以圖形作為體現形式,而不是采用簡單的文字性公告,把相關的物流程序,以圖形的形式體現出來。包括每一步的具體動作,上下程序的銜接關系等等,都用圖形表現出來。并張貼在墻上,讓相關人員抬眼可見,一目了然。
C:除了墻上的整體流程圖,還要制作物流體系操作手冊。相關人員人手一本,進一步用文字形式詳細說明物流體系的每步流通,及以一些常見問題的應對措施。
D:組織相關的專題學習,進行人對人的講解工作,必要時還得進行考試和預演。確保相關內部員工和外部協作公司及客戶,都熟悉了解此物流體系。
4.協調與完善
針對物流體系運作的實際狀況,有條件的企業最好能再設立一名物流工作協調專員,進行一些企業內外部,或是部門人員之間的協調工作。畢竟,再完善的制度和流程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協調。在實際運行工作中,一旦該物流體系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必須進行及時修改補充。
5.物流工作中的成本控制
成本是無限可節約的,那么物流成本控制的要點在那里呢?這不是通過制度來實現的,而是通過基礎人員的切身利益來引導實現。成本的浪費幾乎都是人為因素,并且大多是企業的基層員工所導致的。要想控制好成本,就得考慮企業的成本控制與中基層員工的個人利益之間如何建立銜接關系,這個是關鍵所在。不能簡單的認為,作為公司員工就理應為公司進行成本控制的想法,這就人為的拔高了所有員工的道德意識水準。老板往往希望所有員工都要負責任,結果往往是誰都不負責任。這里可針對物流工作的成本控制問題,在企業內部鼓勵員工不斷的提出合理化建議,并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經濟建設獎勵。不然的話,員工憑什么在成本控制這個問題上費神費力呢?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怎樣建立規范的物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