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連鎖超市是國際50、60年代發展起來的重要的商業形態,在當前國際零售業中處于主要地位。目前最大的幾家都以不同形式進入中國,(我想大家都已經很熟悉排名了)比如沃爾瑪(1)、家樂福(2)、麥德龍(3)樂購、萬客隆,易初蓮花等等。到今年年底,我國將對外資零售完全放開限制,意味著進入中國的外資超市將更多。通常一家連鎖超市,從開第一家到第二家間隔的時間是起碼一年以上,實際上象OBI進入中國一年多,就在上海地區開了4家,這種外資的擴展速度將大大增速。沃爾瑪、麥德龍都宣布了今后兩年在中國的宏偉的擴展計劃。
外資超市的涌入帶給我們什么?
1、雄厚的國際資本。比如沃爾瑪全球營業額2000億美圓,麥德龍500億歐圓。他們的資金可以實現跨國范圍的調撥。而且國外的利率是低于國內的利率的。所以在初期,他們幾乎可以帶來很大的外資投入。這個是在初期,到了擁有8家,10家店面以后,這種外資投入就大大減少,而依靠國內營業的積累和供應商的投入。
2、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營銷模式。先進在何處?對于概念理解研究的更深入(發展的方向、潛力、布局、技術等等),視野更開闊,管理更細致,制度更健全,嘗試更大膽。
3、培養了本土的零售業人才。十年前從事零售業人才的素質是普遍較低下的,通常中專生、高中生比較多。我們把零售業叫第三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大學畢業生是不屑于做零售業的,哪怕去事業單位,去工業企業做技術。中國的學校沒有培養超市人員的,干超市的都是從其他行業轉型來的。那么第一批進入中國的外資超市成為大學校。不僅向我們展示了連鎖超市的魄力和魅力,也培訓了大量人才。這些人才是今天國內超市業的中堅力量。
外資超市涌入帶走我們什么?
1、通過掌握大量的現金流,從而開始控制我國的經濟和金融;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中央千方百計限制外資零售業的原因。
2、強大的資本和強有力的商業運做模式,加快了國內傳統商業的滅亡。在上海就有家樂福開一家,周圍5公里的國企要死5家的說法。
3、在連鎖零售業快速擴張的今天,外資不僅培養了中國的零售業人才,同時也抬高了零售業人才的價格,增加了國內企業的人才流失和經營成本。比如西安某外資超市開業,其中三分之一的普通和中層員工來源于另一家國內超市,因為外資的待遇和福利更高,培訓的機會也更多,提高更迅速。
4、土地。當地政府為吸引外資往往開出比給國內企業更大的優惠條件,包括土地批租、轉讓,使國家在幾十年內喪失該地塊的增殖,而且也造成對于國內企業的不公平競爭。
但是中國企業并沒有都在競爭中滅亡,比如上海的華聯、聯華、農工商,天津的家世界、深圳的萬佳,都在與狼共舞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這說明什么?說明我們中國人是非常聰明的,我們很早就懂得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的道理,現在我們依然如此聰明,今后會變得更聰明。
大型連鎖超市跨國界、跨地區的發展,就要求有強大的物流體系來保證。下面著重講一講大型連鎖超市中的物流。
一、訂貨、庫存和銷售
1、銷售和利潤是物流產生的動力
商業企業要求最好的銷售和利潤的最大化,就要求有高效的供應鏈的保證,連鎖商業因為其地域廣大、利潤微薄、所以對于供應鏈能力的要求大大超過了傳統零售業。為了保證足夠的貨品銷售,為了保證安全的庫存量,為了保證資金和商品之間快速的轉換,連鎖企業紛紛建立有效的物流系統。
比如沃爾瑪,
沃爾瑪一般是直接從工廠以最低的進貨價采購商品。一旦交易達成,總部便會通知廠商把貨品直接發送到沃爾瑪配送中心。沃爾瑪在美國擁有16個配送中心,都設在離網點不到一天路程的地方。它所擁有的6000多輛貨車,平均每天要發貨19萬箱。1987年,公司建立起全美最大的私人衛星通信系統,以便節省總部與分支機構的溝通費用,加快決策傳達以及信息反饋的速度,提高整個公司的運作效率。總部的高速電腦與16個配送中心以及1000多家的商店連接。通過商店付款臺激光掃描器售出的每一件貨物,都會自動記人電腦。當某一貨品庫存減少到一定數量時,電腦就會發出信號,提醒商店及時向總部要求進貨。總部安排貨源后送往離商店最近的一個發貨中心,再由發貨中心的電腦安排發送時間和路線。在商店發出訂單后36小時內所需貨品就會出現在倉庫的貨架上。這種高效率的物流管理,使公司能迅速掌握銷售情況和市場需求趨勢,及時補充庫存不足。這樣可以減少存貨風險、降低資金積壓的額度,加速資金運轉速度。
沃爾瑪耗費巨資建立了自有的以衛星、計算機、卡車傳輸基礎的全球高效物流系統,成為全球物流的典范。
2、訂貨是物流數量的基礎
訂貨的數量決定了物流的數量。所以必須建立起一套嚴格的訂貨制度和控制體系。
所以我們要求:第一、訂貨的人員必須是銷售人員而不是采購或者物流人員。第二、訂貨的人員必須是銷售部門的負責人而不是普通員工或者促銷人員。第三、訂貨必須是在站在貨架前進行的而不是在辦公室進行的。第四、訂貨必須依靠嚴格的科學和數據標準而不是依靠記憶或者主觀推測。
在我們的許多超市里,卻不是這樣的。有一個超市的生鮮經理給我說他有16個助理,我說太不可思議,人家一個經理最多一個助理,你那么多助理在干什么?“訂貨啊!我們訂貨都是助理來訂的”當我看到我面前這個24歲,大學畢業才兩年的年輕經理時,我簡直不知到他的助理是什么樣子的年輕!!
當然這些把訂貨這樣大的事情交給對商業一知半解的年輕人和促銷員的超市還在生存,為什么?他們通過無條件的換貨等霸王條款將自己工作水平低下的風險轉移到供應商身上。但是供應商就會相應的抬高價格、降低質量或者分量,使超市喪失價格和質量、數量上的優勢。當同一市場出現更高明的超市時,這些供應商就會拋棄你的。
3、對于訂貨的準確性是由多種綜合因素決定的。(可以提問讓大家先回答)
訂貨依據現有的庫存,在途的庫存,要參考上期銷售、往年同期銷售,還要考慮價格變化的因素、市場需求變化的因素、節假日的因素、突發大客戶訂貨的因素。甚至天氣的因素。一個銷售部門通常有上千種商品,所以訂貨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只有訂貨才會帶來物流,只有科學的訂貨,才會帶來科學的物流。
二、收貨的控制
1、收貨部制度的建立
收貨部是商場的第一道大門,不僅擔負收貨、驗貨的職責,還是商場庫存管理的基礎數據的來源,同時也提供了向供應商付款的依據。
所以在收貨部必須有嚴格的、完善的制度。包括:
A收貨及檢驗的技術標準;(比如外觀、新鮮度、保質期、數量等等)
B收貨及檢驗的操作流程;(遞單、接單、核對送貨單和訂單、驗貨、收貨、精檢、入庫等等)
C收貨及檢驗的單據以及傳遞流程和管理制度;(單據在商場之間、在商場和總部之間、在商場和供應商之間的傳遞)
D收貨區域門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收貨門開啟的時間和原則,門禁制度,場地衛生、消防、商品安全等等。
2、收貨部門崗位的劃分
對于收貨部門內部的崗位進行劃分。因為收貨部的工作有比較強的技術性和專業性,所以對于收貨部內部的崗位應當有清晰的劃分,以便于明確責任,提高效率。總體分為單證管理、商品檢驗、商品入庫、全面控制四個崗位。
單證管理 負責接單、核對送貨單和訂單、單據錄入、返單。
商品檢驗 負責商品數量、品質的檢驗,填寫收貨記錄單。
商品入庫 負責商品入庫、分部門碼放。
全面控制 單據的復核、人員和紀律的控制。單據的保存。
3、人員的選擇和管理
收貨部的人員選擇的基本條件:
責任心強、態度認真、吃苦、裙帶關系少、學歷要求不必太高。尤其要有原則性。這些員工不應該與商場內部其他員工有過于親密的關系,尤其和銷售部門。如果發現,就要調整其崗位。不能從商場銷售部門調員工進收貨部門。
4、與銷售部門的配合和監督
收貨部門和銷售部門之間的關系是服務的關系、也是監督的關系。要搞好這些關系,一定要加強雙方的溝通。物流經理要經常聽取銷售部門對于收貨部門的意見,也要支持收貨部門對于銷售部門的監督。在商品的質量方面,尤其是生鮮和高技術商品的收貨過程中,應當有銷售部門的員工參與。
三、倉位的管理
在有限的空間里,尤其是在節日期間,如何保持倉位的充分利用,節約費用,提高空間利用率:
1、保持合理的庫存。前面已經講過如何通過合理的訂貨來保持庫存,物流經理必須有相當的銷售知識,掌握非食品、食品等不同商品的流轉速度和銷售特點,以便于控制庫存總量。比如一般消費品和快速消費品之間、普通食品和生鮮食品之間,流轉速度和消費的季節差別都很不同,這些物流經理必須掌握和學習。
2、合理利用現有的空間和倉儲能力。
根據不同商品的特質和存放要求不同,合理使用現有的倉儲空間。比如玻璃制品的堆高和紡織品的堆高要求不同,電冰箱的堆高和辦公用品的不同,干貨類食品的堆高和飲料也不同。
還有就是存放的地點、溫度的條件不同。比如凍品必須存放在冷庫里,冷庫的要求(可以提問是多少?)零下18度左右,但是冷藏品就不能存放于凍庫中。還有象冬、夏季酒水不能存放于室外,容易凍破或者變質。
3、要求物流經理必須經常檢查倉庫和賣場的倉位,及時要求拼倉板和整理倉位。對于過期、或者包裝破損的商品要及時要求有關部門處理。這里我們要求的是必須用自己的眼睛而不是坐在辦公室里聽取下級的匯報。我們要求物流經理必須親自檢查所有的死角以保證對于下級的壓力和工作的效率。
4、物流經理必須經常檢查貨架、倉板、叉車、制冷設備的使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要求有關部門進行修理或者更換,以維護設備的正常運行。對于經常損壞的設備必須找出具體原因,制訂嚴格的管理改進方案,并且檢查督促執行。
一個好的物流經理,僅通過倉位的管理,就可以為企業節約大量的費用。
四、配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
1、配送中心的運行模式
配送中心在現代商業物流中的崛起是由連鎖區域的不斷擴大而造成的。隨著連鎖區域的不斷擴大,供應商在送貨時要對應的點越來越多,配送成本越來越高,配送效率越來越低。連鎖商業為了保證自己的供應鏈的良好運行,就不得不建設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的建立,使供應商一點對多點的送貨,變為一點對一點,利于供應商的專心生產,利于社會分工細化,提高了配送效率;
配送中心的建立,使連鎖企業的供應鏈更有保證,原先可能供應商因為送貨成本和數量而導致拒絕送貨或者延遲送貨(攢貨)的問題會大大減少。
配送中心的建立,實現了貨品和運輸工具的整合,節約了時間和運輸成本。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配送中心運行的模式:(可以提問,讓他們自己畫)
商場訂單 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整合訂單 下訂單給供應商
供應商接受訂單 供應商發貨到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收貨、檢驗
分商場碼放 通知車輛準備 分商場裝車、鉛封、發車 商場收貨 商品上柜
配送中心通常有收貨部、質量控制部、分撿車間、包裝車間、干貨庫房、凍庫、叉車、運輸車輛。
很多企業并不是擁有上面所有的設施和部門,通常運輸車輛是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的。這樣可以大大降低連鎖企業的運營成本。
對于第三方物流提供的車輛,配送中心要經常檢查,比如車況是否良好、保險是否齊備、車輛的衛生狀況、冷藏車輛上必須安裝溫度記錄儀以保證全程溫度控制。
也有的企業將配送中心的建設完全交給了第三方物流公司,自己只在其中設置數量和質量控制部門。
我建議配送中心由連鎖企業自己建設,但是其中分撿、再包裝等工作可以由廠方提供人員或者委托專業公司進行、運輸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
這樣不僅減少了人員投入,而且可以分別從供應商、包裝公司、物流公司得到返利。同時因為有幾方的人在里面工作,也增強了互相之間的控制和監督。
物流中心實際上都是有利潤產生的。這個利潤不僅表現為返利,還表現為商場收貨部門的前移,表現為對于物流公司更強的控制和檢查。某全國連鎖超市僅通過更換物流公司一項,一年就節約運費達5000多萬元。
2、配送中心存在的問題(利弊)
1)物流中心作為一個利潤中心,可能會削減商場的利潤。因為有的配送中心在商品出來時會加上自己的毛利,產生新的價格,如果這個價格不準確或者過高,會削減商場的毛利,還會降低價格競爭優勢。
2)會在商場退換貨方面帶來一定的困難。比如配送中心為整合訂單、降低成本,會將送貨的頻率降低,從而導致商場不能及時退換貨品。
3)由于配送時間相對固定,頻率較供應商送貨低,所以對于商場銷售主管訂貨的預測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跟不上形式、水平較低的主管可能會使部門產生缺貨現象。
4)減弱了商場銷售部門對于供應商的控制能力和溝通機會。
總之,配送中心的建立,不僅要取得供應商的支持,不僅是硬件的投入,實際上對于整個連鎖企業的管理、經營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運輸費用的控制問題。對于運輸費用的控制主要掌握以下幾個方面:
1)合理的配送頻率;通過了解商品的生產、銷售特點和庫存量、以及路途的距離來確定配送的頻率。
2)合理的運輸工具;通過了解商品的特性來確定合適的運輸工具。
3)合理的運輸價格。通過價比三家來確定合理的運輸價格。
六、和供應商關系的問題。
這是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事實證明,超市中斷貨的主要一個原因是供應商因為價格和結算問題而拒絕送貨。所以我認為它也是重要的物流問題。
物流鏈的暢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和供應商的關系。良好的廠商關系是供應鏈的重要保證。供應鏈的重要保證之一就是雙贏戰略。
有的人說這個國內搞超市的,第一學會收堆頭費用、第二學會收入場費、第三要反利、第四要回扣。
我們的許多超市,往往放棄了通過正常銷售取得利潤的渠道,通過打價格戰、負毛利運做,靠通路利潤過日子。
無限制的退換貨,把自己經營管理上的問題轉嫁給供應商負擔。
隨意扣押、挪用、拖欠供應商貨款等等。
需要貨品的時候爭奪供應商,尤其是開業之初,等到后來壓榨供應商。這種供應商能有多大忠誠度?
為什么我們的超市和供應商的關系都是短期的多?長期的少?不公平的多?公平的少?這也是一個主要原因。為什么沃爾瑪會和供應商保持長達幾十年的供應關系,為什么甚至為了供應商能夠接受電腦訂單,給供應商配電腦。麥德龍會給供應商辦培訓班教電腦。麥當勞沒有來到中國的時候,就幫助河北農民種土豆,并且收購那些暫時不符合要求的產品。麥當勞到了中國,一大批供應商也就跟隨來到中國,甚至連制作“M”標牌的供應商也跟著來了,。有的外資超市為了保證勞工利益,甚至會去供應商那里看有沒有雇傭童工、有沒有違反勞動法律。
我們必須改善同供應商的關系,建立長期穩定、雙贏的合作關系,才是供應鏈的保證。
七、商場對于顧客的銷售配送問題。
處于服務競爭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商場開展了對于顧客的配送運輸。
按照顧客是否付費分:
1、免費送貨;
2、顧客付費送貨;
在國內企業中,免費送貨比較普遍,在跨國企業中,比如沃爾瑪山姆店、麥德龍等付費送貨比較普遍。免費送貨增加了銷售機會,增加了企業的費用。顧客付費送貨,減少了企業銷售的機會,但是也減少了企業的費用支出,便于更低的價格競爭優勢。
這個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按照時間:
1、指定時間送貨;
2、非指定時間送貨。
指定時間送貨,提供了優秀的顧客服務,但是造成了運輸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如果是免費送貨的話,企業是要好好算算帳的。本市一家連鎖企業,提出即時送貨,大大增加了運輸車輛和單次運送的成本。這些成本最終會體現到商品價格之中,從而削弱價格優勢。
非指定時間送貨,通常只承諾48小時或者72小時,這樣會增加整合運輸的機會,減少車輛和運輸費用。
因為本地的物流公司的專業性和技術性還不夠高,規模也比較小,在上海已經有比較大規模的物流公司。比如上海大眾物流,擁有1000臺貨車,而且每臺車都配備了衛星全球定位系統,通過統一的調度,可以使最近的車輛到達需要的地點。這樣大大節約了成本。比如原先需要5輛車停在商場門口送貨,現在一輛就夠了,調度中心根據其他車輛的位置,可以通知最近的車輛在20分鐘內趕到。
服務和成本是矛盾和統一的東西。好的服務必然帶來高的成本,追求成本的結果可能就是犧牲服務。怎么樣去找這個平衡點?是大家都要不斷研究探討的。
外資超市的涌入帶給我們什么?
1、雄厚的國際資本。比如沃爾瑪全球營業額2000億美圓,麥德龍500億歐圓。他們的資金可以實現跨國范圍的調撥。而且國外的利率是低于國內的利率的。所以在初期,他們幾乎可以帶來很大的外資投入。這個是在初期,到了擁有8家,10家店面以后,這種外資投入就大大減少,而依靠國內營業的積累和供應商的投入。
2、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營銷模式。先進在何處?對于概念理解研究的更深入(發展的方向、潛力、布局、技術等等),視野更開闊,管理更細致,制度更健全,嘗試更大膽。
3、培養了本土的零售業人才。十年前從事零售業人才的素質是普遍較低下的,通常中專生、高中生比較多。我們把零售業叫第三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大學畢業生是不屑于做零售業的,哪怕去事業單位,去工業企業做技術。中國的學校沒有培養超市人員的,干超市的都是從其他行業轉型來的。那么第一批進入中國的外資超市成為大學校。不僅向我們展示了連鎖超市的魄力和魅力,也培訓了大量人才。這些人才是今天國內超市業的中堅力量。
外資超市涌入帶走我們什么?
1、通過掌握大量的現金流,從而開始控制我國的經濟和金融;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中央千方百計限制外資零售業的原因。
2、強大的資本和強有力的商業運做模式,加快了國內傳統商業的滅亡。在上海就有家樂福開一家,周圍5公里的國企要死5家的說法。
3、在連鎖零售業快速擴張的今天,外資不僅培養了中國的零售業人才,同時也抬高了零售業人才的價格,增加了國內企業的人才流失和經營成本。比如西安某外資超市開業,其中三分之一的普通和中層員工來源于另一家國內超市,因為外資的待遇和福利更高,培訓的機會也更多,提高更迅速。
4、土地。當地政府為吸引外資往往開出比給國內企業更大的優惠條件,包括土地批租、轉讓,使國家在幾十年內喪失該地塊的增殖,而且也造成對于國內企業的不公平競爭。
但是中國企業并沒有都在競爭中滅亡,比如上海的華聯、聯華、農工商,天津的家世界、深圳的萬佳,都在與狼共舞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這說明什么?說明我們中國人是非常聰明的,我們很早就懂得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的道理,現在我們依然如此聰明,今后會變得更聰明。
大型連鎖超市跨國界、跨地區的發展,就要求有強大的物流體系來保證。下面著重講一講大型連鎖超市中的物流。
一、訂貨、庫存和銷售
1、銷售和利潤是物流產生的動力
商業企業要求最好的銷售和利潤的最大化,就要求有高效的供應鏈的保證,連鎖商業因為其地域廣大、利潤微薄、所以對于供應鏈能力的要求大大超過了傳統零售業。為了保證足夠的貨品銷售,為了保證安全的庫存量,為了保證資金和商品之間快速的轉換,連鎖企業紛紛建立有效的物流系統。
比如沃爾瑪,
沃爾瑪一般是直接從工廠以最低的進貨價采購商品。一旦交易達成,總部便會通知廠商把貨品直接發送到沃爾瑪配送中心。沃爾瑪在美國擁有16個配送中心,都設在離網點不到一天路程的地方。它所擁有的6000多輛貨車,平均每天要發貨19萬箱。1987年,公司建立起全美最大的私人衛星通信系統,以便節省總部與分支機構的溝通費用,加快決策傳達以及信息反饋的速度,提高整個公司的運作效率。總部的高速電腦與16個配送中心以及1000多家的商店連接。通過商店付款臺激光掃描器售出的每一件貨物,都會自動記人電腦。當某一貨品庫存減少到一定數量時,電腦就會發出信號,提醒商店及時向總部要求進貨。總部安排貨源后送往離商店最近的一個發貨中心,再由發貨中心的電腦安排發送時間和路線。在商店發出訂單后36小時內所需貨品就會出現在倉庫的貨架上。這種高效率的物流管理,使公司能迅速掌握銷售情況和市場需求趨勢,及時補充庫存不足。這樣可以減少存貨風險、降低資金積壓的額度,加速資金運轉速度。
沃爾瑪耗費巨資建立了自有的以衛星、計算機、卡車傳輸基礎的全球高效物流系統,成為全球物流的典范。
2、訂貨是物流數量的基礎
訂貨的數量決定了物流的數量。所以必須建立起一套嚴格的訂貨制度和控制體系。
所以我們要求:第一、訂貨的人員必須是銷售人員而不是采購或者物流人員。第二、訂貨的人員必須是銷售部門的負責人而不是普通員工或者促銷人員。第三、訂貨必須是在站在貨架前進行的而不是在辦公室進行的。第四、訂貨必須依靠嚴格的科學和數據標準而不是依靠記憶或者主觀推測。
在我們的許多超市里,卻不是這樣的。有一個超市的生鮮經理給我說他有16個助理,我說太不可思議,人家一個經理最多一個助理,你那么多助理在干什么?“訂貨啊!我們訂貨都是助理來訂的”當我看到我面前這個24歲,大學畢業才兩年的年輕經理時,我簡直不知到他的助理是什么樣子的年輕!!
當然這些把訂貨這樣大的事情交給對商業一知半解的年輕人和促銷員的超市還在生存,為什么?他們通過無條件的換貨等霸王條款將自己工作水平低下的風險轉移到供應商身上。但是供應商就會相應的抬高價格、降低質量或者分量,使超市喪失價格和質量、數量上的優勢。當同一市場出現更高明的超市時,這些供應商就會拋棄你的。
3、對于訂貨的準確性是由多種綜合因素決定的。(可以提問讓大家先回答)
訂貨依據現有的庫存,在途的庫存,要參考上期銷售、往年同期銷售,還要考慮價格變化的因素、市場需求變化的因素、節假日的因素、突發大客戶訂貨的因素。甚至天氣的因素。一個銷售部門通常有上千種商品,所以訂貨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只有訂貨才會帶來物流,只有科學的訂貨,才會帶來科學的物流。
二、收貨的控制
1、收貨部制度的建立
收貨部是商場的第一道大門,不僅擔負收貨、驗貨的職責,還是商場庫存管理的基礎數據的來源,同時也提供了向供應商付款的依據。
所以在收貨部必須有嚴格的、完善的制度。包括:
A收貨及檢驗的技術標準;(比如外觀、新鮮度、保質期、數量等等)
B收貨及檢驗的操作流程;(遞單、接單、核對送貨單和訂單、驗貨、收貨、精檢、入庫等等)
C收貨及檢驗的單據以及傳遞流程和管理制度;(單據在商場之間、在商場和總部之間、在商場和供應商之間的傳遞)
D收貨區域門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收貨門開啟的時間和原則,門禁制度,場地衛生、消防、商品安全等等。
2、收貨部門崗位的劃分
對于收貨部門內部的崗位進行劃分。因為收貨部的工作有比較強的技術性和專業性,所以對于收貨部內部的崗位應當有清晰的劃分,以便于明確責任,提高效率。總體分為單證管理、商品檢驗、商品入庫、全面控制四個崗位。
單證管理 負責接單、核對送貨單和訂單、單據錄入、返單。
商品檢驗 負責商品數量、品質的檢驗,填寫收貨記錄單。
商品入庫 負責商品入庫、分部門碼放。
全面控制 單據的復核、人員和紀律的控制。單據的保存。
3、人員的選擇和管理
收貨部的人員選擇的基本條件:
責任心強、態度認真、吃苦、裙帶關系少、學歷要求不必太高。尤其要有原則性。這些員工不應該與商場內部其他員工有過于親密的關系,尤其和銷售部門。如果發現,就要調整其崗位。不能從商場銷售部門調員工進收貨部門。
4、與銷售部門的配合和監督
收貨部門和銷售部門之間的關系是服務的關系、也是監督的關系。要搞好這些關系,一定要加強雙方的溝通。物流經理要經常聽取銷售部門對于收貨部門的意見,也要支持收貨部門對于銷售部門的監督。在商品的質量方面,尤其是生鮮和高技術商品的收貨過程中,應當有銷售部門的員工參與。
三、倉位的管理
在有限的空間里,尤其是在節日期間,如何保持倉位的充分利用,節約費用,提高空間利用率:
1、保持合理的庫存。前面已經講過如何通過合理的訂貨來保持庫存,物流經理必須有相當的銷售知識,掌握非食品、食品等不同商品的流轉速度和銷售特點,以便于控制庫存總量。比如一般消費品和快速消費品之間、普通食品和生鮮食品之間,流轉速度和消費的季節差別都很不同,這些物流經理必須掌握和學習。
2、合理利用現有的空間和倉儲能力。
根據不同商品的特質和存放要求不同,合理使用現有的倉儲空間。比如玻璃制品的堆高和紡織品的堆高要求不同,電冰箱的堆高和辦公用品的不同,干貨類食品的堆高和飲料也不同。
還有就是存放的地點、溫度的條件不同。比如凍品必須存放在冷庫里,冷庫的要求(可以提問是多少?)零下18度左右,但是冷藏品就不能存放于凍庫中。還有象冬、夏季酒水不能存放于室外,容易凍破或者變質。
3、要求物流經理必須經常檢查倉庫和賣場的倉位,及時要求拼倉板和整理倉位。對于過期、或者包裝破損的商品要及時要求有關部門處理。這里我們要求的是必須用自己的眼睛而不是坐在辦公室里聽取下級的匯報。我們要求物流經理必須親自檢查所有的死角以保證對于下級的壓力和工作的效率。
4、物流經理必須經常檢查貨架、倉板、叉車、制冷設備的使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要求有關部門進行修理或者更換,以維護設備的正常運行。對于經常損壞的設備必須找出具體原因,制訂嚴格的管理改進方案,并且檢查督促執行。
一個好的物流經理,僅通過倉位的管理,就可以為企業節約大量的費用。
四、配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
1、配送中心的運行模式
配送中心在現代商業物流中的崛起是由連鎖區域的不斷擴大而造成的。隨著連鎖區域的不斷擴大,供應商在送貨時要對應的點越來越多,配送成本越來越高,配送效率越來越低。連鎖商業為了保證自己的供應鏈的良好運行,就不得不建設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的建立,使供應商一點對多點的送貨,變為一點對一點,利于供應商的專心生產,利于社會分工細化,提高了配送效率;
配送中心的建立,使連鎖企業的供應鏈更有保證,原先可能供應商因為送貨成本和數量而導致拒絕送貨或者延遲送貨(攢貨)的問題會大大減少。
配送中心的建立,實現了貨品和運輸工具的整合,節約了時間和運輸成本。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配送中心運行的模式:(可以提問,讓他們自己畫)
商場訂單 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整合訂單 下訂單給供應商
供應商接受訂單 供應商發貨到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收貨、檢驗
分商場碼放 通知車輛準備 分商場裝車、鉛封、發車 商場收貨 商品上柜
配送中心通常有收貨部、質量控制部、分撿車間、包裝車間、干貨庫房、凍庫、叉車、運輸車輛。
很多企業并不是擁有上面所有的設施和部門,通常運輸車輛是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的。這樣可以大大降低連鎖企業的運營成本。
對于第三方物流提供的車輛,配送中心要經常檢查,比如車況是否良好、保險是否齊備、車輛的衛生狀況、冷藏車輛上必須安裝溫度記錄儀以保證全程溫度控制。
也有的企業將配送中心的建設完全交給了第三方物流公司,自己只在其中設置數量和質量控制部門。
我建議配送中心由連鎖企業自己建設,但是其中分撿、再包裝等工作可以由廠方提供人員或者委托專業公司進行、運輸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
這樣不僅減少了人員投入,而且可以分別從供應商、包裝公司、物流公司得到返利。同時因為有幾方的人在里面工作,也增強了互相之間的控制和監督。
物流中心實際上都是有利潤產生的。這個利潤不僅表現為返利,還表現為商場收貨部門的前移,表現為對于物流公司更強的控制和檢查。某全國連鎖超市僅通過更換物流公司一項,一年就節約運費達5000多萬元。
2、配送中心存在的問題(利弊)
1)物流中心作為一個利潤中心,可能會削減商場的利潤。因為有的配送中心在商品出來時會加上自己的毛利,產生新的價格,如果這個價格不準確或者過高,會削減商場的毛利,還會降低價格競爭優勢。
2)會在商場退換貨方面帶來一定的困難。比如配送中心為整合訂單、降低成本,會將送貨的頻率降低,從而導致商場不能及時退換貨品。
3)由于配送時間相對固定,頻率較供應商送貨低,所以對于商場銷售主管訂貨的預測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跟不上形式、水平較低的主管可能會使部門產生缺貨現象。
4)減弱了商場銷售部門對于供應商的控制能力和溝通機會。
總之,配送中心的建立,不僅要取得供應商的支持,不僅是硬件的投入,實際上對于整個連鎖企業的管理、經營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運輸費用的控制問題。對于運輸費用的控制主要掌握以下幾個方面:
1)合理的配送頻率;通過了解商品的生產、銷售特點和庫存量、以及路途的距離來確定配送的頻率。
2)合理的運輸工具;通過了解商品的特性來確定合適的運輸工具。
3)合理的運輸價格。通過價比三家來確定合理的運輸價格。
六、和供應商關系的問題。
這是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事實證明,超市中斷貨的主要一個原因是供應商因為價格和結算問題而拒絕送貨。所以我認為它也是重要的物流問題。
物流鏈的暢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和供應商的關系。良好的廠商關系是供應鏈的重要保證。供應鏈的重要保證之一就是雙贏戰略。
有的人說這個國內搞超市的,第一學會收堆頭費用、第二學會收入場費、第三要反利、第四要回扣。
我們的許多超市,往往放棄了通過正常銷售取得利潤的渠道,通過打價格戰、負毛利運做,靠通路利潤過日子。
無限制的退換貨,把自己經營管理上的問題轉嫁給供應商負擔。
隨意扣押、挪用、拖欠供應商貨款等等。
需要貨品的時候爭奪供應商,尤其是開業之初,等到后來壓榨供應商。這種供應商能有多大忠誠度?
為什么我們的超市和供應商的關系都是短期的多?長期的少?不公平的多?公平的少?這也是一個主要原因。為什么沃爾瑪會和供應商保持長達幾十年的供應關系,為什么甚至為了供應商能夠接受電腦訂單,給供應商配電腦。麥德龍會給供應商辦培訓班教電腦。麥當勞沒有來到中國的時候,就幫助河北農民種土豆,并且收購那些暫時不符合要求的產品。麥當勞到了中國,一大批供應商也就跟隨來到中國,甚至連制作“M”標牌的供應商也跟著來了,。有的外資超市為了保證勞工利益,甚至會去供應商那里看有沒有雇傭童工、有沒有違反勞動法律。
我們必須改善同供應商的關系,建立長期穩定、雙贏的合作關系,才是供應鏈的保證。
七、商場對于顧客的銷售配送問題。
處于服務競爭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商場開展了對于顧客的配送運輸。
按照顧客是否付費分:
1、免費送貨;
2、顧客付費送貨;
在國內企業中,免費送貨比較普遍,在跨國企業中,比如沃爾瑪山姆店、麥德龍等付費送貨比較普遍。免費送貨增加了銷售機會,增加了企業的費用。顧客付費送貨,減少了企業銷售的機會,但是也減少了企業的費用支出,便于更低的價格競爭優勢。
這個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按照時間:
1、指定時間送貨;
2、非指定時間送貨。
指定時間送貨,提供了優秀的顧客服務,但是造成了運輸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如果是免費送貨的話,企業是要好好算算帳的。本市一家連鎖企業,提出即時送貨,大大增加了運輸車輛和單次運送的成本。這些成本最終會體現到商品價格之中,從而削弱價格優勢。
非指定時間送貨,通常只承諾48小時或者72小時,這樣會增加整合運輸的機會,減少車輛和運輸費用。
因為本地的物流公司的專業性和技術性還不夠高,規模也比較小,在上海已經有比較大規模的物流公司。比如上海大眾物流,擁有1000臺貨車,而且每臺車都配備了衛星全球定位系統,通過統一的調度,可以使最近的車輛到達需要的地點。這樣大大節約了成本。比如原先需要5輛車停在商場門口送貨,現在一輛就夠了,調度中心根據其他車輛的位置,可以通知最近的車輛在20分鐘內趕到。
服務和成本是矛盾和統一的東西。好的服務必然帶來高的成本,追求成本的結果可能就是犧牲服務。怎么樣去找這個平衡點?是大家都要不斷研究探討的。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大型連鎖超市中物流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