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析 7-Eleven 的物流戰略,發現它的很多地方可以供我們借鑒,特別是選址方式,配送中心戰略,物流服務與信息建設四個方面.
7-11的經營目的是,在顧客需要的時候向他們提供所需要的產品。公司的主要目標之一是,通過區位、季節和每天的時間安排,尋求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微觀平衡。7-11公司利用區位、庫存、運輸和信息的設計與管理來支持這一目標。
一、7-11的區位布局戰略
在目標城市和區域不斷開設新的分店是所有連鎖經營企業的一般方法。7-11連鎖店在美國的分布,1994年以前并不集中,力量相對分散,從物流決策的角度說,點多線長,物流成本高,缺省規模優勢,1994-1997年間,公司關閉了幾家分布孤立的分店,收縮戰線的長度,減少物流配送成本,形成了較高的分布密度,每個分布有該連鎖店的郡都開設了好幾家分店?,F在,公司主要在連鎖店已經擁有較高分布密度的地區建立新店。7-11的區位戰略是,在目標區域開設新的分店,形成和提高分布密度,將倉儲和運輸等物流要求進行整合,企業從中受益匪淺。
7-11公司的物流區位戰略對我國正在發展中的便利連鎖店有很大的啟示作用。與便利連鎖店形成競爭之勢的超級市場為追求“廉價銷售”而使其規模越來越擴大,它就越來越難以在擁擠的住宅區內立足,同時,擁擠的城市住宅區地皮房租費用昂貴,也不利于超級市場降低成本,使超級市場越來越遠離住宅區,這就給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消費者不會為買幾件生活必需品而驅車跑到超市去。而便利連鎖店分布于住宅區附近,消費者七八分鐘或十來分鐘之內即可由住宅步行到店,便利店的顧客主要為周圍半徑500米左右范圍的居民。在一個目標區域以一定的服務半徑為范圍形成覆蓋,整合倉儲和物流配送體系形成規模效益。
我國各地便利連鎖店發展很快,在選址定點問題上完全可以借鑒7-11公司的經驗和做法,以目標區域密集布點,防止點多線長,片面追求全面覆蓋,過高的經營和物流成本,很容易導致經營上難以為繼。比如安徽華電在全省各市均有布點,有些中小城市布點密集,競爭中占有優勢,經營業績良好;但在象合肥這樣較大的城市,因為覆蓋率不高,經營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汲取7-11公司的經驗,果斷收縮戰線,以經營業績為中心,在重點目標區域形成密集布點,一定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
便利連鎖店的密集布點為物流路徑集約化提供了可能。事實上,對零售業而言,中國目前物流服務水準或多或少在短期內是由處于上游的商品生產商和經銷商來決定的,要改變他們的經營意識和方法無疑要比企業自身的變革困難、復雜并漫長。這種情景與當初日本7-11在構筑物流體系所處的環境類似。為此,7-11改變了以往由多家特約批發商分別向店鋪配送的物流經營方式,轉為由各地區的窗口批發商來統一收集該地區各生產廠家生產的同類產品,并向所轄區內的店鋪實行集中配送。
二、配送中心成為制勝法寶
7-11公司還將物流路徑集約化轉變為物流共同配送系統,即按照不同的地區和商品群劃分,組成共同配送中心,由該中心統一集貨,再向各店鋪配送。地域劃分一般是在中心城市商圈附近35公里,其他地方市場為方圓60公里,各地區設立一個共同配送中心,以實現高頻度、多品種、小單位配送。實施共同物流后,其店鋪每日接待的運輸車輛數量從70多輛下降為12輛。另外,這種做法令共同配送中心充分反映了商品銷售、在途和庫存的信息,7-11逐漸掌握了整個產業鏈的主導權。在連鎖業價格競爭日漸犀利的情況下,7-11通過降低成本費用,為整體利潤的提升爭取了相當大的空間。
7-11公司配送中心有一個電腦網絡配送系統,分別與供應商及7-11店鋪相連。為了保證不斷貨,配送中心一般會根據以往的經驗保留4天左右的庫存,同時,中心的電腦系統每天都會定期收到各個店鋪發來的庫存報告和要貨報告,配送中心把這些報告集中分析,最后形成一張張向不同供應商發出的定單,由電腦網絡傳給供應商,而供應商則會在預定時間之內向中心派送貨物。7-11配送中心在收到所有貨物后,對各個店鋪所需要的貨物分別打包,等待發送。第二天一早,派送車就會從配送中心魚貫而出,擇路向自己區域內的店鋪送貨。整個配送過程就這樣每天循環往復,為7-11連鎖店的順利運行提供保證。
配送中心的優點還在于能隨時掌握在途商品、庫存貨物等數據,對財務信息和供應商的其他信息也能握于股掌之中,對于一個零售企業來說,這些數據都是至關重要的。
有了自己的配送中心,7-11就能和供應商談價格了。7-11和供應商之間定期會有一次定價談判,以確定未來一定時間內大部分商品的價格,其中包括供應商的運費和其他費用。一旦確定價格,7-11就省下了每次和供應商討價還價這一環節,少了口舌之爭,多了平穩運行,7-11為自己節省了時間也節省了費用。
配送的細化隨著店鋪的擴大和商品的增多,7-11的物流配送越來越復雜,配送時間和配送種類的細分勢在必行。以臺灣地區的7-11為例,全省的物流配送就細分為出版物、常溫食品、低溫食品和鮮食食品四個類別的配送,各區域的配送中心需要根據不同商品的特征和需求量每天作出不同頻率的配送,以確保食品的新鮮度,以此來吸引更多的顧客。新鮮、即時、便利和不缺貨是7-11的配送管理最大特點,也是各家7-11店鋪的最大賣點。
和臺灣地區的配送方式一樣,日本7-11也是根據食品的保存溫度來建立配送體系的。日本7-11對食品的分類是:冷凍型(零下20攝氏度),如冰淇凌等;微冷型(5攝氏度),如牛奶、生菜等;恒溫型,如罐頭、飲料等;暖溫型(20攝氏度),如面包、飯食等。不同類型的食品會用不同的方法和設備配送,如各種保溫車和冷藏車。由于冷藏車在上下貨時經常開關門,容易引起車廂溫度的變化和冷藏食品的變質,7-11還專門用一種兩倉式貨運車來解決這個問題,一個倉中溫度的變化不會影響到另一個倉,需冷藏的食品就始終能在需要的低溫下配送了。
除了配送設備,不同食品對配送時間和頻率也會有不同要求。對于有特殊要求的食品如冰淇凌,7-11會繞過配送中心,由配送車早中晚三次直接從生產商門口拉到各個店鋪。對于一般的商品,7-11實行的是一日三次的配送制度,早上3點到7點配送前一天晚上生產的一般食品,早上8點到11點配送前一天晚上生產的特殊食品如牛奶,新鮮蔬菜也屬于其中,下午3點到6點配送當天上午生產的食品,這樣一日三次的配送頻率在保證了商店不缺貨的同時,也保證了食品的新鮮度。為了確保各店鋪供貨的萬無一失,配送中心還有一個特別配送制度來和一日三次的配送相搭配。每個店鋪都會隨時碰到一些特殊情況造成缺貨,這時只能向配送中心打電話告急,配送中心則會用安全庫存對店鋪緊急配送,如果安全庫存也已告罄,中心就轉而向供應商緊急要貨,并且在第一時間送到缺貨的店鋪手中。
建設區域性的物流配送中心是社區便利連鎖經營模式的基本選擇。配送中心統一供貨,從根本上解決了便利店因為面積狹小,經營數量有限而導致的經營品種少、商品質量難以保證、商品價格相對較高的問題。國內大城市的社區配套相對比較齊全,各級政府把建設社區的便利連鎖作為為老百姓做實事的內容之一,從政策上加以扶持,社區便利連鎖的配送中心比較完善,功能綜合性強。例如北京市統一規定,社區便利連鎖店經營早點業務不得現場制作加工,必須集中制作,統一配送,政府則給予每個店一次性8000元的政策性補貼。在大量的中小城市,由于連鎖經營的便利店發展較慢,功能單一,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相對較小,便利店多以過去的雜貨店發展而來,企業無力建設功能完善的配送中心,為社區服務的能力弱。估計隨著國外大型超級市場的巨鱷陸續登陸中國,國內的大型超級市場競爭會趨于激烈,會有更多國內大型企業深入開拓社區便利店這塊巨大的市場,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社區和便利為條件,與超級市場競爭。在這一點上,7-11的成功經驗可以為區域性和城市性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提供良好的借鑒。
三、利用便利連鎖店的優勢,積極發展物流服務
網絡購物毫無疑問將成為未來人們購物的主要方式,電子商務也將是零售企業的主要銷售方式,但在目前,電子商務的開展還受著諸多因素的制約,如支付問題、物流問題、消費者疑慮問題等等,尤其是物流問題,如何將網上購物的商品迅速準確地送達消費者手中,成了電子商務成功與否的關鍵。確實,在信息時代,由于IT技術對信息流、資金流的數字化改造,令它們可以自由地游走于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如今,最令人頭痛的、僅用信息技術無法解決的便是商品的實體流動,這成為新經濟時代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瓶頸。然而,本處于物流下游的便利店卻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由于它們廣泛分布于居民區附近,因而成了網上購物的人們最佳提貨點。
日本7-11便利店充分認識到了便利店新的利潤增長點DD物流服務,隨著電子商務計劃的啟動,市場拓展戰略很快從純零售業轉向物流業,利用自己強大的零售網絡和配送功能為網上商店提供物流服務。如7-11便利店與他人合作開設的網絡書店,8000多家店鋪和53家圖書配送處,有力地保證了圖書的及時訂貨和送貨,也大大減少了組建這些必不可少的設施費用。另外,到就近的7-11店鋪訂書、取書和付款不僅方便,更讓許多對網絡付款仍然疑慮重重的顧客可以安心上網購書了。據調查,93%的顧客希望到7-11店鋪付款、結帳、取書,也就是說電子商務開展并沒有改變消費者對地區性店鋪的信任感,相反還給地區性店鋪帶來了更多的商機。
現在,日本7-11便利店承擔了解決日本電子商務的物流問題,顧客通過網絡訂購商品,等待商家把貨物送至最近的便利店后,再親臨便利店付款并取走貨物。這種方式看起來好象很奇怪,但很符合日本的實際情況。便利店在日本非常普及,無論你居住在日本的什么地方,都可在附近找到一家便利店,收取你從網上訂購的貨物。7-11日本公司是日本最大的便利連鎖店,在市區,大多數人從家步行5分鐘就可找到一家7-11便利店,顧客可以選擇附近的任何一家7-11便利店付款取貨。因此,7-11便利店理所當然地充當起了物流角色,這一新市場的開拓將使它成為信息時代網絡購物的最大贏家。
7-11的經驗就是利用其豐富的網絡資源開展增值服務,為便利店創造新的利潤來源。相比之下,國內的社區連鎖店的功能就比較單一,單一的商業業態使社區便利店市場適應能力弱化,與社區的服務對象的關系簡單化。目前有一些大型的社區便利連鎖開始學習7-11的成功經驗,在原有的商業業態的基礎上積極為社區提供增值服務,如上海的便利店成為集銷售足球票、上網卡到代收電話費、煤氣費等于一身,號稱無所不能的便利店,成為社區居民生活提供服務的貼身管家。
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零售業
7-11公司1973年才成立,但到80年代中期,它已經替換了老式的、用來監控銷售狀況的銷售點實時信息管理系統(POS:point-of-sale);到1992年,它已經四次更新其信息技術系統;而規模最大的一次更新是在1995年。
7-11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統給它帶來了四個優勢:一,它能監測消費者的需求變化,這對于企業的發展十分關鍵。因為在信息時代,競爭的性質已經發生了變化,以前商家是把商品推給消費者,而現在是公司被消費者的需求拉著走。在這樣的外部環境下,競爭的主戰場轉移到了各個便利店DD商業經營和顧客的交界面。二,公司可以利用所得到的銷售數據以及相關軟件來進行質量控制、合理定價和改進產品。由于有如此先進的系統,7-11公司得以一天三次獲得其所有分店的銷售信息,而且在20分鐘左右就能獲得分析結果。這樣,公司就能很快知道哪一種商品或包裝更受顧客的歡迎。三,新系統、新技術能幫助公司預測每天的市場動態?,F今消費者的興趣愛好變幻無常,所以產品的生命周期也大大縮短。一些產品只存在幾周、甚至更短的時間。比如,像包裝午餐、三明治以及米飯團等,這些便利店的主要商品更是要常換常新。四,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還可以改進公司供應鏈的效率,使訂單周轉得更快。以前上午十點鐘下訂單,下午四點以后才能收到貨物,而現在只要七分鐘就可以完成。
7-11公司正在密切關注國際上的一些競爭對手在如何利用互聯網,也試圖利用互聯網來降低每年的日常管理費用。7-11公司還計劃安裝美國銷售采購軟件公司Ariba的電子商務軟件以及購買大量的電子辦公設備。因為他們認識到網絡化是連鎖經營的正確方向和必然趨勢。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是國家的一項基本產業政策,但在點多面廣的零售商業業態中推廣現代信息技術存在著諸多障礙,突破障礙和瓶頸必須引入實力較強的大型商業企業來從事社區零售業態的開發,因為現代信息技術其基本特點是信息化、網絡化、自動化,同時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大型商業企業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區域性便利連鎖店的布點,迅速形成零售網絡,雄厚的資金實力保證了信息技術的投入,使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成為可能。
7-11的經營目的是,在顧客需要的時候向他們提供所需要的產品。公司的主要目標之一是,通過區位、季節和每天的時間安排,尋求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微觀平衡。7-11公司利用區位、庫存、運輸和信息的設計與管理來支持這一目標。
一、7-11的區位布局戰略
在目標城市和區域不斷開設新的分店是所有連鎖經營企業的一般方法。7-11連鎖店在美國的分布,1994年以前并不集中,力量相對分散,從物流決策的角度說,點多線長,物流成本高,缺省規模優勢,1994-1997年間,公司關閉了幾家分布孤立的分店,收縮戰線的長度,減少物流配送成本,形成了較高的分布密度,每個分布有該連鎖店的郡都開設了好幾家分店?,F在,公司主要在連鎖店已經擁有較高分布密度的地區建立新店。7-11的區位戰略是,在目標區域開設新的分店,形成和提高分布密度,將倉儲和運輸等物流要求進行整合,企業從中受益匪淺。
7-11公司的物流區位戰略對我國正在發展中的便利連鎖店有很大的啟示作用。與便利連鎖店形成競爭之勢的超級市場為追求“廉價銷售”而使其規模越來越擴大,它就越來越難以在擁擠的住宅區內立足,同時,擁擠的城市住宅區地皮房租費用昂貴,也不利于超級市場降低成本,使超級市場越來越遠離住宅區,這就給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消費者不會為買幾件生活必需品而驅車跑到超市去。而便利連鎖店分布于住宅區附近,消費者七八分鐘或十來分鐘之內即可由住宅步行到店,便利店的顧客主要為周圍半徑500米左右范圍的居民。在一個目標區域以一定的服務半徑為范圍形成覆蓋,整合倉儲和物流配送體系形成規模效益。
我國各地便利連鎖店發展很快,在選址定點問題上完全可以借鑒7-11公司的經驗和做法,以目標區域密集布點,防止點多線長,片面追求全面覆蓋,過高的經營和物流成本,很容易導致經營上難以為繼。比如安徽華電在全省各市均有布點,有些中小城市布點密集,競爭中占有優勢,經營業績良好;但在象合肥這樣較大的城市,因為覆蓋率不高,經營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汲取7-11公司的經驗,果斷收縮戰線,以經營業績為中心,在重點目標區域形成密集布點,一定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
便利連鎖店的密集布點為物流路徑集約化提供了可能。事實上,對零售業而言,中國目前物流服務水準或多或少在短期內是由處于上游的商品生產商和經銷商來決定的,要改變他們的經營意識和方法無疑要比企業自身的變革困難、復雜并漫長。這種情景與當初日本7-11在構筑物流體系所處的環境類似。為此,7-11改變了以往由多家特約批發商分別向店鋪配送的物流經營方式,轉為由各地區的窗口批發商來統一收集該地區各生產廠家生產的同類產品,并向所轄區內的店鋪實行集中配送。
二、配送中心成為制勝法寶
7-11公司還將物流路徑集約化轉變為物流共同配送系統,即按照不同的地區和商品群劃分,組成共同配送中心,由該中心統一集貨,再向各店鋪配送。地域劃分一般是在中心城市商圈附近35公里,其他地方市場為方圓60公里,各地區設立一個共同配送中心,以實現高頻度、多品種、小單位配送。實施共同物流后,其店鋪每日接待的運輸車輛數量從70多輛下降為12輛。另外,這種做法令共同配送中心充分反映了商品銷售、在途和庫存的信息,7-11逐漸掌握了整個產業鏈的主導權。在連鎖業價格競爭日漸犀利的情況下,7-11通過降低成本費用,為整體利潤的提升爭取了相當大的空間。
7-11公司配送中心有一個電腦網絡配送系統,分別與供應商及7-11店鋪相連。為了保證不斷貨,配送中心一般會根據以往的經驗保留4天左右的庫存,同時,中心的電腦系統每天都會定期收到各個店鋪發來的庫存報告和要貨報告,配送中心把這些報告集中分析,最后形成一張張向不同供應商發出的定單,由電腦網絡傳給供應商,而供應商則會在預定時間之內向中心派送貨物。7-11配送中心在收到所有貨物后,對各個店鋪所需要的貨物分別打包,等待發送。第二天一早,派送車就會從配送中心魚貫而出,擇路向自己區域內的店鋪送貨。整個配送過程就這樣每天循環往復,為7-11連鎖店的順利運行提供保證。
配送中心的優點還在于能隨時掌握在途商品、庫存貨物等數據,對財務信息和供應商的其他信息也能握于股掌之中,對于一個零售企業來說,這些數據都是至關重要的。
有了自己的配送中心,7-11就能和供應商談價格了。7-11和供應商之間定期會有一次定價談判,以確定未來一定時間內大部分商品的價格,其中包括供應商的運費和其他費用。一旦確定價格,7-11就省下了每次和供應商討價還價這一環節,少了口舌之爭,多了平穩運行,7-11為自己節省了時間也節省了費用。
配送的細化隨著店鋪的擴大和商品的增多,7-11的物流配送越來越復雜,配送時間和配送種類的細分勢在必行。以臺灣地區的7-11為例,全省的物流配送就細分為出版物、常溫食品、低溫食品和鮮食食品四個類別的配送,各區域的配送中心需要根據不同商品的特征和需求量每天作出不同頻率的配送,以確保食品的新鮮度,以此來吸引更多的顧客。新鮮、即時、便利和不缺貨是7-11的配送管理最大特點,也是各家7-11店鋪的最大賣點。
和臺灣地區的配送方式一樣,日本7-11也是根據食品的保存溫度來建立配送體系的。日本7-11對食品的分類是:冷凍型(零下20攝氏度),如冰淇凌等;微冷型(5攝氏度),如牛奶、生菜等;恒溫型,如罐頭、飲料等;暖溫型(20攝氏度),如面包、飯食等。不同類型的食品會用不同的方法和設備配送,如各種保溫車和冷藏車。由于冷藏車在上下貨時經常開關門,容易引起車廂溫度的變化和冷藏食品的變質,7-11還專門用一種兩倉式貨運車來解決這個問題,一個倉中溫度的變化不會影響到另一個倉,需冷藏的食品就始終能在需要的低溫下配送了。
除了配送設備,不同食品對配送時間和頻率也會有不同要求。對于有特殊要求的食品如冰淇凌,7-11會繞過配送中心,由配送車早中晚三次直接從生產商門口拉到各個店鋪。對于一般的商品,7-11實行的是一日三次的配送制度,早上3點到7點配送前一天晚上生產的一般食品,早上8點到11點配送前一天晚上生產的特殊食品如牛奶,新鮮蔬菜也屬于其中,下午3點到6點配送當天上午生產的食品,這樣一日三次的配送頻率在保證了商店不缺貨的同時,也保證了食品的新鮮度。為了確保各店鋪供貨的萬無一失,配送中心還有一個特別配送制度來和一日三次的配送相搭配。每個店鋪都會隨時碰到一些特殊情況造成缺貨,這時只能向配送中心打電話告急,配送中心則會用安全庫存對店鋪緊急配送,如果安全庫存也已告罄,中心就轉而向供應商緊急要貨,并且在第一時間送到缺貨的店鋪手中。
建設區域性的物流配送中心是社區便利連鎖經營模式的基本選擇。配送中心統一供貨,從根本上解決了便利店因為面積狹小,經營數量有限而導致的經營品種少、商品質量難以保證、商品價格相對較高的問題。國內大城市的社區配套相對比較齊全,各級政府把建設社區的便利連鎖作為為老百姓做實事的內容之一,從政策上加以扶持,社區便利連鎖的配送中心比較完善,功能綜合性強。例如北京市統一規定,社區便利連鎖店經營早點業務不得現場制作加工,必須集中制作,統一配送,政府則給予每個店一次性8000元的政策性補貼。在大量的中小城市,由于連鎖經營的便利店發展較慢,功能單一,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相對較小,便利店多以過去的雜貨店發展而來,企業無力建設功能完善的配送中心,為社區服務的能力弱。估計隨著國外大型超級市場的巨鱷陸續登陸中國,國內的大型超級市場競爭會趨于激烈,會有更多國內大型企業深入開拓社區便利店這塊巨大的市場,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社區和便利為條件,與超級市場競爭。在這一點上,7-11的成功經驗可以為區域性和城市性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提供良好的借鑒。
三、利用便利連鎖店的優勢,積極發展物流服務
網絡購物毫無疑問將成為未來人們購物的主要方式,電子商務也將是零售企業的主要銷售方式,但在目前,電子商務的開展還受著諸多因素的制約,如支付問題、物流問題、消費者疑慮問題等等,尤其是物流問題,如何將網上購物的商品迅速準確地送達消費者手中,成了電子商務成功與否的關鍵。確實,在信息時代,由于IT技術對信息流、資金流的數字化改造,令它們可以自由地游走于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如今,最令人頭痛的、僅用信息技術無法解決的便是商品的實體流動,這成為新經濟時代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瓶頸。然而,本處于物流下游的便利店卻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由于它們廣泛分布于居民區附近,因而成了網上購物的人們最佳提貨點。
日本7-11便利店充分認識到了便利店新的利潤增長點DD物流服務,隨著電子商務計劃的啟動,市場拓展戰略很快從純零售業轉向物流業,利用自己強大的零售網絡和配送功能為網上商店提供物流服務。如7-11便利店與他人合作開設的網絡書店,8000多家店鋪和53家圖書配送處,有力地保證了圖書的及時訂貨和送貨,也大大減少了組建這些必不可少的設施費用。另外,到就近的7-11店鋪訂書、取書和付款不僅方便,更讓許多對網絡付款仍然疑慮重重的顧客可以安心上網購書了。據調查,93%的顧客希望到7-11店鋪付款、結帳、取書,也就是說電子商務開展并沒有改變消費者對地區性店鋪的信任感,相反還給地區性店鋪帶來了更多的商機。
現在,日本7-11便利店承擔了解決日本電子商務的物流問題,顧客通過網絡訂購商品,等待商家把貨物送至最近的便利店后,再親臨便利店付款并取走貨物。這種方式看起來好象很奇怪,但很符合日本的實際情況。便利店在日本非常普及,無論你居住在日本的什么地方,都可在附近找到一家便利店,收取你從網上訂購的貨物。7-11日本公司是日本最大的便利連鎖店,在市區,大多數人從家步行5分鐘就可找到一家7-11便利店,顧客可以選擇附近的任何一家7-11便利店付款取貨。因此,7-11便利店理所當然地充當起了物流角色,這一新市場的開拓將使它成為信息時代網絡購物的最大贏家。
7-11的經驗就是利用其豐富的網絡資源開展增值服務,為便利店創造新的利潤來源。相比之下,國內的社區連鎖店的功能就比較單一,單一的商業業態使社區便利店市場適應能力弱化,與社區的服務對象的關系簡單化。目前有一些大型的社區便利連鎖開始學習7-11的成功經驗,在原有的商業業態的基礎上積極為社區提供增值服務,如上海的便利店成為集銷售足球票、上網卡到代收電話費、煤氣費等于一身,號稱無所不能的便利店,成為社區居民生活提供服務的貼身管家。
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零售業
7-11公司1973年才成立,但到80年代中期,它已經替換了老式的、用來監控銷售狀況的銷售點實時信息管理系統(POS:point-of-sale);到1992年,它已經四次更新其信息技術系統;而規模最大的一次更新是在1995年。
7-11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統給它帶來了四個優勢:一,它能監測消費者的需求變化,這對于企業的發展十分關鍵。因為在信息時代,競爭的性質已經發生了變化,以前商家是把商品推給消費者,而現在是公司被消費者的需求拉著走。在這樣的外部環境下,競爭的主戰場轉移到了各個便利店DD商業經營和顧客的交界面。二,公司可以利用所得到的銷售數據以及相關軟件來進行質量控制、合理定價和改進產品。由于有如此先進的系統,7-11公司得以一天三次獲得其所有分店的銷售信息,而且在20分鐘左右就能獲得分析結果。這樣,公司就能很快知道哪一種商品或包裝更受顧客的歡迎。三,新系統、新技術能幫助公司預測每天的市場動態?,F今消費者的興趣愛好變幻無常,所以產品的生命周期也大大縮短。一些產品只存在幾周、甚至更短的時間。比如,像包裝午餐、三明治以及米飯團等,這些便利店的主要商品更是要常換常新。四,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還可以改進公司供應鏈的效率,使訂單周轉得更快。以前上午十點鐘下訂單,下午四點以后才能收到貨物,而現在只要七分鐘就可以完成。
7-11公司正在密切關注國際上的一些競爭對手在如何利用互聯網,也試圖利用互聯網來降低每年的日常管理費用。7-11公司還計劃安裝美國銷售采購軟件公司Ariba的電子商務軟件以及購買大量的電子辦公設備。因為他們認識到網絡化是連鎖經營的正確方向和必然趨勢。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是國家的一項基本產業政策,但在點多面廣的零售商業業態中推廣現代信息技術存在著諸多障礙,突破障礙和瓶頸必須引入實力較強的大型商業企業來從事社區零售業態的開發,因為現代信息技術其基本特點是信息化、網絡化、自動化,同時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大型商業企業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區域性便利連鎖店的布點,迅速形成零售網絡,雄厚的資金實力保證了信息技術的投入,使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成為可能。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7-Eleven公司的物流戰略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