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10月31日),跨國食品巨頭 達能 集團、國內乳業巨頭蒙牛以及其控股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雅士利的聯合公告再次在行業內掀起波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10月31日獲悉,三方已經簽署協議, 達能 將參與雅士利國際的定向增發,總投資4.3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3.45億元),如交易完成, 達能 將成為雅士利第二大股東;雅士利也將研究以少數股權投資 達能 旗下的多美滋。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去年遭遇恒天然肉毒桿菌風波的 達能 希望在恢復多美滋銷售的同時尋找新的機會,以滿足其在中國市場的野心。而近期業績萎靡不振的雅士利也希望能夠注入新的活力,一方面加速國際化發展;另一方面與 達能 抱團增強競爭力,更好地參與日益激烈的奶粉行業競爭。
達能 看中國內渠道優勢
根據公告, 達能 將參與雅士利的定向增發。此交易完成后,蒙牛將持有51%股權, 達能 將持有25%股權。
此外,在 達能 入股雅士利25%股權后,三方正在考慮由雅士利入股 達能 旗下奶粉品牌多美滋少數股權,以深化在嬰幼兒奶粉方面的合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去年 達能 和蒙牛以及中糧集團確立合作關系,主要涉及酸奶和低溫奶領域,由此看來,如今幾方的合作進一步延伸到了嬰幼兒配方奶粉領域。
在聲明中, 達能 首席執行官范易謀先生表示,在酸奶和低溫業務成功合作的基礎之上,通過入股雅士利,雙方結合了蒙牛在中國的廣泛網絡與 達能 在世界嬰幼兒奶粉領域的專長。
達能 高層直接指出看中了雅士利方面“廣泛的網絡”,意在渠道。但更為重要的是,去年因為恒天然肉毒桿菌烏龍事件在中國市場大跌跟頭的 達能 ,正在尋求各種方法走出泥潭。
達能 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在華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凈銷售額近24億歐元,同比下降6.4%,其中多美滋嬰幼兒配方奶粉銷量下降對其業績影響較大。
記者了解到,為了補救多美滋品牌損傷, 達能 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更改奶源、啟動多美滋品牌再包裝、產品降價等。另一方面, 達能 則是采用多品牌戰略,通過電商運作旗下其他奶粉品牌,以減少中國市場對多美滋的依賴。
“目前多美滋品牌市場份額已經在溫和回升中,但離巔峰狀態仍有很大差距。”中北藍海FMCG品牌營銷策劃機構首席運營官王子恒認為,“ 達能 在中國市場野心也很大,選擇雅士利的理由很簡單,有中糧系蒙牛的合作基礎,且雅士利品牌市場份額仍在中國前10位,同是也是前10中為數不多的國產品牌之一。”
乳業專家宋亮認為, 達能 參股雅士利,可借助雅士利渠道優勢打通全國市場,加快產品品牌渠道下沉,恢復多美滋主體業務,同時推動可瑞康、諾優能等品牌進一步落地。從渠道方面來看,雅士利在二、三線城市更有優勢。
雅士利加速國際化
不過,同樣受到恒天然肉毒桿菌烏龍事件影響的雅士利目前發展也遇到一些問題。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雅士利營業額約為15.46億元,同比跌幅超28%;其中雅士利和施恩兩個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銷售收入分別約為10.3億元和2.74億元,分別同比下跌32.3%和25.8%。
因此,業內也有評論稱,正處于業績下滑的雅士利可能會是 達能 的“新包袱”。對此,王子恒認為, 達能 此舉絕非簡單地投機一把,雅士利也不是“包袱”,其在中國嬰兒粉市場的地位仍不可小覷。
“但是近期有一些問題 (找不到自己的產品核心賣點訴求),也有運氣的問題,去年剛剛趁蒙牛控股發力,卻被恒天然風波當頭一棒,被迫撤換廣告。”王子恒表示,“但是價碼合算,蒙牛對其業績表現也很不滿意,迫切需要注入新生力量激活這盤大旗,這或是兩者牽手主要因素。”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認為,除了恒天然風波以及三聚氰胺事件的負面影響漸退,伊利、貝因美、三元、飛鶴等國內奶粉品牌不斷發力,市場競爭加劇。
記者注意到,在三方聲明中還商定, 達能 將向雅士利董事會推薦高級管理人員,向雅士利輸入更多國際管理的理念和經驗。而蒙牛乳業總裁、雅士利國際公司董事長孫伊萍女士則提到了雅士利在品牌、渠道、產品等方面的發展,以及幫助雅士利加速國際化。
宋亮認為,對蒙牛而言, 達能 入股雅士利,一方面為蒙牛在奶粉業務上又引入一個專業程度較高的大型奶粉企業,提升其在生產技術、品牌等方面的實力;另一方面減少了蒙牛對雅士利的控股比例,降低其經營風險。不過, 達能 入股雅士利有待雅士利股東大會及相關政府部門的批準,預計將在未來數月內完成交易。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達能投33億成雅士利“二當家” 看中渠道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