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達能收購的13年也是 樂百氏 逐漸走向消亡的13年。近日,北京商報記者獨家獲悉,原來的“ 樂百氏 (廣東)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已經更名為“ 樂百氏 (廣東)飲用水有限公司”,這意味著 樂百氏 AD鈣奶等暢銷產品正式告別市場。而通過 樂百氏 近年來的發展軌跡,業內專家預測,其未來品牌消失殆盡已屬不可避免。
僅存飲用水業務
日前,北京商報記者從 樂百氏 內部獲悉,從6月初開始, 樂百氏 業務已大范圍調整,此前的食品飲料業務將悉數“上交”給達能,自身只剩包括瓶裝水和桶裝水在內的飲用水業務。而且北京商報記者在 樂百氏 的官網上也看到,目前 樂百氏 的新名字已改為“ 樂百氏 (廣東)飲用水有限公司”。
沒有公開的發布會,也沒有公開的聲明或是公告, 樂百氏 如此大的業務變動就這樣悄無聲息地發生了。據上述內部人士透露,此次變動只是內部通知了員工和經銷商,并沒有對外宣揚。
“我們有時還在做夢,希望有一天,能將 樂百氏 從達能手中收購回來,把 樂百氏 重新變成民族企業、民族品牌。”此前,一位 樂百氏 內部老員工稱。但如今看來,這個美好心愿已經遙不可及。其實,在老 樂百氏 時代,其自身宣傳投入并不是很大,但效果一直不錯,而被達能接手之后,為什么 樂百氏 的知名度就開始下滑了?業內分析,關鍵還是達能根本不想把 樂百氏 品牌做大。
據了解, 樂百氏 的牛奶、酸奶業務早被公司上層有意無意地淡化,在達能大家庭中,酸奶的重點布局在“光明”和“蒙牛”這樣的企業身上。 樂百氏 自身的市場營銷費用也逐年削減,今年又降了幾百萬元。目前來看, 樂百氏 乳品等非飲用水業務被劃歸到達能旗下后,產品生產線依然保留,但將不再使用“ 樂百氏 ”這個品牌。
剪不斷的恩怨情仇
曾經的產品商標“ 樂百氏 ”是中國食品飲料行業為數不多的經國家商標局認定的馳名商標。 樂百氏 以保健品、乳制品、飲料為發展方向,先后推出了 樂百氏 奶、AD鈣奶、健康快車AD鈣+雙歧因子奶飲料、甜牛奶、朱古力奶、 樂百氏 純凈水、礦泉水、 樂百氏 檸檬茶、烏龍茶、果凍布丁等多個系列產品,并暢銷全國。直到2000年3月,達能一舉收購 樂百氏 92%的股權,成為其最大的股東后發生了重大轉折。原本以為抓住了達能這棵大樹好乘涼,但事實證明,這次 樂百氏 過于天真了。
數據顯示,2005財年, 樂百氏 虧損達1.57億元,此后至今頹勢依舊, 樂百氏 品牌旗下的各子品牌市場均不斷萎縮。另悉,達能收購 樂百氏 不久,原 樂百氏 總裁何伯權等五位創業者唱著《朋友》集體辭職。何伯權之后, 樂百氏 總裁人選頻頻變動,且出現大規模裁員,僅華北市場部原本10人的隊伍就有7人被遣散。大區的財權也被總部收回……據有關統計顯示,當時在這場被達能稱之為“架構調整”的風波中, 樂百氏 近30%的銷售人員被裁掉。直至今天, 樂百氏 高管的流動性依然很大。
品牌未來或將消失
業內多數認為何伯權等人的離開是因為雙方企業之間的文化沖突。“剛開始收購 樂百氏 時,達能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雪藏意圖,還是想先利用這個品牌賺些錢,但這兩年 樂百氏 的經營業績每況愈下,以及品牌租期臨近結束,讓達能的心態逐漸起了變化,開始弱化這一品牌。” 一位業內分析師指出。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 樂百氏 的主營業務已經縮減至只有飲用水這一業務,但是依舊使用 樂百氏 這一品牌,從這一角度來講 樂百氏 品牌的獨立性還是存在的,所以達能并沒有違背之前的承諾。但另一方面, 樂百氏 未來發展空間已非常有限。“ 樂百氏 的命運也給其他被并購的品牌敲響了警鐘,品牌逐漸消失已經成為外資并購本土品牌的普遍現象。”簡愛華說。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樂百氏AD鈣奶告別市場 品牌走向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