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 外貿企業常用的11種國際貿易術語/成交方式解釋
- 幾種付款和運輸方式的外貿術語解釋
- 國際貿易術語COA是什么意思
- 11種常用的外貿國際貿易術語,趕緊收藏!
外貿企業常用的11種國際貿易術語/成交方式解釋
1. EXW(工廠交貨)
賣方在工廠或指定地點交付貨物,無需裝載或出口貨物。買方需承擔所有費用和風險。
2. DDP(完稅后交貨)
賣方負責將貨物運輸至指定目的地,辦理進口清關,將貨物交予買方。賣方承擔全部風險和費用,包括關稅等。
3. FCA(貨交承運人)
賣方在指定地點將貨物交給承運人,完成交貨。無需出口清關。
4. FAS(船邊交貨)
賣方在指定港口將貨物交至船邊,完成交貨。買方承擔后續風險。
5. FOB(離岸價)
賣方在指定港口將貨物裝上指定船只,完成交貨。風險轉移至買方。
6. CFR(成本加運費)
賣方在指定港口將貨物裝上指定船只,承擔運費。風險轉移至買方。
7. CIF(成本、保險費加運費)
賣方在指定港口將貨物裝上船只,承擔運費和保險費。風險轉移至買方。
8. CPT(運費付至)
賣方在指定地點將貨物交給承運人,承擔運費。風險轉移至買方。
9. CIP(運費和保險費付至)
賣方在指定地點將貨物交給承運人,承擔運費和保險費。風險轉移至買方。
10. DAT(目的地集散站交貨)
賣方在指定集散站卸貨后,將貨物交付給買方,完成交貨。賣方承擔風險和費用,除進口費用外。
11. DAP(目的地交貨)
賣方在指定集散站卸貨后,將貨物交付給買方,完成交貨。適用于任何運輸方式。賣方承擔風險和費用,除進口費用外。
幾種付款和運輸方式的外貿術語解釋
成本、保險費加運費是指在裝運港當貨物越過船舷時賣方即完成交貨。賣方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運費和費用,但交貨后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及由于各種事件造成的任何額外費用即由賣方轉移到買方。在CIF條件下,賣方還必須辦理買方貨物在運輸途中滅失或損壞風險的海運保險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縮寫 CIP,運費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在采用這一貿易術語時,至于風險的轉移則與CPT術語一樣,都是從賣方把貨物交給承運人照管時起,即由賣方移轉達于買方。CIP術語與CIF術語基本相同,其主要區別在于:CIF適用于海上和內河運輸,交貨地點在裝運港,風險劃分以裝運港船舷為界,賣方負責租船訂艙,支付從裝運港到目的港的運費,并且辦理水上運輸保險,支付保險費;CIP術語適用于各種運輸方式,交貨地點要根據運輸方式的不同由雙方約定,風險是在承運人控制貨物時轉移.賣方負責辦理從交貨地點到指定目的地的全程運輸,而不僅僅是水上運輸.賣方辦理的保險,也不僅僅是水上運輸險,還包括各種運輸險.C&F/CFR=COST AND FRIEGHT和CIF比起來只是不含保險.DDU=delivered duty unpaid未完稅交貨(指定目的地)是指賣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將貨物交給買方處置,不辦理進口手續,也不從交貨的運輸工具上將貨物卸下,即完成交貨。賣方承擔將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風險和費用,不包括在需要辦理海關手續時在目的地國進口應交納的任何稅費(包括辦理海關手續的責任和風險,以及交納手續費、關稅、稅款和其他費用)。買方必須承擔此項稅費和因其未能及時輸貨物進口清關手續而引起的費用和風險。FOB=free on board離岸價。船上交貨(指定裝運港)是當貨物在指定的裝運港越過船舷,賣方即完成交貨。這意味著買方必須從該點起承當貨物滅失或損壞的一切風險。FOB術語要求賣方辦理貨物出口清關手續。DDU價格= FOB價+海運費+出口清關費用+(進口地陸運費)+(裝)卸貨費外貿出口主要的付款分為三種,信用證L/C(Letter of Credit),電匯T/T(Telegraphic Transfer),付款交單D/P(document against Payment).其中L/C用的最多,T/T其次,D/P較少。L/C是信用證,這個是在國際貿易中普遍運用的一種交易方式,它的風險較低,由銀行來作為中介,是一種銀行信用,但是交易雙方向銀行繳納的費用很高,現在在交易中也出現了信用證欺詐的問題,所以使用時也應該謹慎選擇。信用證可以說是一份由銀行擔保付款的S/C。只要你照著這份合同的事項一一遵照著去做,提供相應的單據給銀行就必須把錢付給你。所以應該說信用證從理論上來說是非常保險的付款方式。信用證一旦開具,他就是真金白銀。也正因為如此,一份可靠的信用證甚至可以作為擔保物,拿到銀行去貸款,為賣方資金周轉提供便利,也就是信用證打包貸款。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信用證有的時候也不是那么保險。原因是信用證中可能會存在很難然你做到的軟條款,造成人為的不符點。T/T是電匯,在交易中它較之信用證風險要高一些,但是向銀行繳納的費用要比信用證是繳納的費用低很多。這種方式操作非常簡單,可以分為前T/T,和后T/T,前T/T就是,合同簽訂后,先付一部分訂金,一般都是30%,生產完畢,通知付款,付清余款,然后發貨,交付全套單證。不過前T/T比較少見一點,在歐美國家出現的比較多。因為歐美國家的客戶處在信譽很好的環境,他自己也就非常信任別人。最為多見的是后T/T,收到訂金,安排生產,出貨,客戶收到單證拷貝件后,付余款;賣家收到余款后,寄送全套單證。 T/T訂金的比率,是談判和簽訂合同的重要內容。訂金的比率最低應該是夠你把貨發出去,和拖回來。萬一客戶拒付,也就沒有什么多大損失。
國際貿易術語COA是什么意思
COA全稱Certificate of Analysis成分分析證書,一般是對成分各方面性能進行的分析,通常是針對原材料或制成品的每種成分原料。
COA是產品出售前的質量檢查,對公司產品合格數的統計,是鑒定產品質量達標的書面證明。它是經過對產品、設備的質量檢驗得出,是保證產品質量體系的規范。
化妝品類一般都需要做原料的COA報告,證明原料的安全性,COA也是原料質量是否合格的檢測標準參考文件。
目前歐盟的EC(EU) 1223/2009法規就要求化妝品企業提供每個原料的COA報告,以確保原料的安全性以及作為成品化妝品安全評估的基礎。
11種常用的外貿國際貿易術語,趕緊收藏!
在國際貿易的語境中,熟悉各種貿易術語至關重要。以下是11種常見的貿易術語,經過改寫和潤色,以提高內容的質量并確保語義的準確傳達。
1. EXW(Ex Works)-賣方只需在工廠或倉庫內將貨物交給買方,買方承擔所有后續費用和風險。
2. DDP(Delivered Duty Paid)-賣方負責將貨物運輸至目的地,并完成所有進口清關手續,買方承擔貨物在目的地接收后的所有責任。
3. FCA(Free Carrier)-賣方在指定地點將貨物交給買方指定的運輸商,貨物的風險在賣方交付給運輸商時轉移。
4. FAS(Free Alongside Ship)-賣方在裝運港將貨物放置在買方指定的船舶旁邊,風險在貨物超過船舷時轉移給買方。
5. FOB(Free On Board)-賣方在裝運港完成貨物裝船手續,風險和所有權在貨物超過船舷時轉移給買方。
6. CFR(Cost and Freight)-賣方負責將貨物運輸至目的港并交付至船上,買方承擔運輸費用,風險在裝運港轉移。
7.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賣方負責貨物運輸和保險至目的地,風險和所有權在裝運港轉移。
8. CPT(Carriage Paid To)-賣方負責將貨物運輸至目的地,運輸過程中的風險由買方承擔。
9. 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賣方負責運輸和為貨物在運輸途中購買保險,風險在目的地卸貨時轉移。
10. DAT(Delivered At Terminal)-賣方將貨物運至指定終端地點并卸下,風險在貨物卸載后轉移。
11. DEQ(Delivered Ex Quay)-賣方將貨物運至港口并卸至買方指定的地點,風險在貨物卸載時轉移。
掌握這些術語,有助于確保貿易過程中的順暢溝通和減少誤解。請妥善收藏這些信息,以便在國際貿易中更加得心應手。
快消品貨源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外貿賣家需要知道的一些國際貿易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