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一提到微信電商,大家首先就會想到朋友圈賣東西,其次就是微信上直接開店賣東西;朋友圈賣東西輕松數錢的的時代基本過去,而微信直接開店,又是在張小龍的微信龐大布局中小心謹慎的緩慢推進,至今沒有實質性的進展與突破,微信到是在游戲商業化的路上走的很快很穩,畢竟是騰訊的掙錢的老本行嘛,做起來順風順水。
大家對于微信上面做電商的渴望是非常強烈的,畢竟這可能是新的價值洼地,淘寶天貓的推廣費用早已讓很多商家不堪重負,用戶往無線端遷移的快速趨勢更是給大家更多的信心;但是,微信電商如何做?怎么做?是直接賣貨?還是做電商品牌?還是做粉絲經濟?等等一切都是問號,大家都在慢慢探索中,大家玩微信的時間固然長丶頻率固然高,但是畢竟大家玩微信的第一目的不是購物,這也不是張小龍的初衷。
電商已經進入品牌時代
首先,電商應該賣貨還是做品牌?這個問題,莫邪問了很多商家。答案基本分為兩種:
1丶天貓瞬息萬變,我們要賺快錢丶做爆款,然后未來的路說不準。
2丶我們有品牌意識,但是品牌究竟該如何做?不知道...
關于第1種,莫邪在之前分享過關于天貓新政策“品牌時尚化”的解讀,在這里不多說了,賺快錢的商家前兩年實際已經賺到了,今年想轉型做品牌,不放棄自己的老客戶,已經很難了,已經到了當時所認為的“未來的路”了,除了為這些商家惋惜,莫邪也不知道該做什么了。
關于第2種,莫邪在前面分享過品牌定位中的目標客戶定位、產品結構定位、品牌故事撰寫等方面也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這其實就是建立在“品牌調性”的基礎上。品牌調性其實是一個很特別的詞,“你永遠不能描述出他是什么,但卻可以真實感受到它的存在。”
接著,第2種的賣家會反問莫邪:天貓推廣一個品牌成本越來越高,我們可不可以去利用免費的推廣渠道,比如建個公眾微信號慢慢推?莫邪回復:當然可以,現在是人人自媒體的時代,這種方法肯定是可能成功的,但是,如果你的微信號非常平庸,沒有特點,只會淹沒在幾十上百萬的公眾號里......所以,微信上做品牌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做出自己的獨特之處,做出品牌調性,有自己的鐵桿粉絲!
微信做品牌之定位:
微信上幾億人,你的品牌能輻射多少?建議結合自身的優勢進行品牌定位。
以莫邪自己的品牌蓮舍為例和大家分享。
蓮舍其實是傳播一種生活方式。這要結合莫邪的醫學專業背景。現在有太多的“磚家”、“教授”、“營養學博士”打著一系列的旗號再賣保健品,老百姓該如何判斷真偽?莫邪大學的專業是預防醫學,本科讀5年,我從大學二年級就開始做電商,到莫邪大學畢業的時候,已經有四年的跨界運營電商的經驗了。5年的大學生活培養的是一個人的思維模式,蓮舍最早就是一個公眾微信,因為莫邪了解健康產品,知道客戶想看到那些內容,所以從醫學與健康領域切入。我們有“天然養生”、“疾病營養”和“有聲電臺”幾個模塊,其中“天然養生”涉及到的產品都是未來顧客所需要的,“有聲電臺”則是將一些哲學跟宗教方面的內容通過音頻的形式喚起客戶的共鳴。蓮舍品牌只影響認同蓮舍的生活方式的人,不貪多求全。
就像一個人找工作,如果說什么都能干,也基本說明什么都干不了。你的品牌如果在微信上能覆蓋很多類人,品牌定位就可能會很模糊,大家對你的認知就很模糊,品牌記憶就會很淡。
微信做品牌之價值與調性:
每個品牌微信號,如果都是千篇一律,互相抄襲,滿滿的雞湯文......如果你是用戶,你是否吃得消?
首先,自媒體或者新媒體發找到今天,優質內容和原創內容已經是必然的趨勢了。很多自媒體賬號去轉載別人的爆文丶網絡熱門傳播的一些內容,那么客戶又為什么會去關注一個企業的自媒體賬號呢?這種號的價值與調性何在?
蓮舍就杜絕了絕對的轉載,蓮舍跟行業一些做健康非常著名的老師合作,將老師文章進行更新,這是第一個內容來源渠道。同時蓮舍通過一些收費的數據庫檢索工具下載了一些SCI核心期刊文獻,作為疾病營養,確保了內容的專業性,這是蓮舍獲取內容的第二個渠道。
最后就是蓮舍的有聲電臺了,有聲電臺大部分都是我們原創的一些文章,還有一些是我們看到的一些優質的文章,發表一下自己的想法,所有文章的創作及選擇都突出了“品牌調性”,進一步增加了粉絲的粘度。
同時莫邪的一些課程、一些專訪,還有一些文章都會用蓮舍作為案例,就像大家現在看到的一樣,這同樣是把紙媒變成“新媒體”。
微信做品牌之粉絲經濟:
以前你的淘寶/天貓,我們要不停的買流量,后來出現了“品牌關注”、出現了“后院”、出現了“微淘”,這讓我們意識到了電商也開始走“粉絲”的路線。但是為什么騰訊會出微信,而不是利用原來的IM軟件QQ的用戶優勢直接參與到手機渠道?其實“微信”跟“手機QQ”從基因的那一步就不一樣,莫邪自己幾乎不用手機QQ,但是卻離不開微信,隨著微信好友的增多,莫邪逐漸開始用“微信網頁版”,回到電腦上使用。這就是為什么阿里全部跟“粉絲”有關的產品都發展的不好的原因。
莫邪不否認一些百萬級別的微淘號的傳播力度,因為任何的產品都需要孵化出成功案例,但是自己運營中小品牌的品牌商,我們自己運營“微淘”付出的辛苦與你們活得的粉絲互動成正比么?
所以我們要思考,究竟什么是粉絲經濟。
我用我們自己創立的品牌“蓮舍”舉例。蓮舍是2013年12月底才開始運營的,目前剛剛過去不到半年,目前粉絲幾千人,我們粉絲在公正微信里面絕對不算多,但是幾千人至少有1000多人是對蓮舍非常忠誠的粉絲。
微信做品牌之粉絲哪里來:
碎片化時間、自媒體運營、新媒體傳播、大數據挖掘等等這些詞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這些的共同特點都離不開“人”。這些人從哪里獲取?是否只在微信丶微博上呢?
這里就涉及“全媒體運營策略”。我們想一下“傳統媒體”是不是包含:紙媒、電臺、電視媒體、互聯網。其實在文字出現伊始,紙媒就是那個時代的新媒體,在報紙盛行的時代,電臺就是那個時代的新媒體。今天,互聯網普及了,移動互聯就是這個時代的新媒體。那么利用移動互聯的平臺,我們把紙媒搬到網上做成數字刊就是新媒體,現在出現的網絡電臺、網絡電視、微視頻產品都屬于新媒體。我們的音頻上傳到免費的網絡電臺,如蘋果Podcast客戶端、“喜馬拉雅”、“荔枝fm”、“百度樂播”、“多聽”等渠道傳播。目前僅喜馬拉雅的粉絲就超過4300多,播放量突破1萬。音頻全渠道播放量5萬,同時電臺提供其他音頻節目,間接的增加了新媒體渠道的訂閱量。
除此之外,我們還利用視頻網站進行的傳播。如騰訊視頻,進一步加增加了全網的關注度。
除此之外,我們還利用社會化媒體傳播,如新浪微博、QQ空間等方式。
大家會發現,其實內容都是一直的,就是MP3和MP4兩種格式,但是我們達到的效果就是全網病毒是傳播。
微信做品牌之商業變現方式:
任何一個公司或者企業最終的行為都是“銷售”,要不是賣產品,要不是賣服務。
微信做品牌,所出售的產品都是通過對粉絲生活方式的培養進行延伸,通過軟性的廣告植入,讓顧客獲取到優質的產品。
以蓮舍舉例:蓮舍不做常態的銷售,利用粉絲對產品的“饑餓”來進行不定時的饑餓營銷。
蓮舍是一個平臺類品牌,因為蓮舍不做實物。很多賣家不明白為什么,莫邪強調了很多次“術業有專攻”,我們做品牌孵化做了4年多,擅長的是品牌定位丶品牌策劃及品牌調性設計,不擅長的是供應鏈,他們我們就要利用自身的優勢繼續去為健康品牌實現品牌孵化,給健康品類一個銷售通路。蓮舍目前沒有考慮做“蓮舍酵素”、“蓮舍果飲”、“蓮舍茶葉”,而是將產品分為“蓮之飲”、“蓮之美”、“蓮之韻”系列,而出售的全部是其他品牌的產品。這種模式成功的利用了我們對品牌運營方面的優勢能力,規避了對供應鏈掌握的弱勢,同樣可以更靈活的做產品品類的轉型。結合上一點提到的“饑餓營銷”,早期可以對產品進行測試,如果不受顧客歡迎,可以延長饑餓營銷的頻率,更好的完成產品轉型。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如何利用微信打造電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