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般的感覺”,聽到這句口號,相信80、90后不僅充滿熟悉感,很多人也都能在第一時間想起來這是 特步 的Slogan。
特步 成立于2001年,2008年6月3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是中國領先的體育用品企業之一。
在電商、消費升級沖擊下,這家成立長達30年的企業,發展仍然迅速和穩健。數據顯示,2015年, 特步 收入增長10.8%至人民幣52.951億元,總體毛利率上漲1.4個百分點至42.2%;2016年, 特步 有了更長足的發展,全國8個工廠業績全線飄紅,人均效能大幅提升,利潤明顯增長。
亮眼成績的背后,是 特步 以消費者體驗為核心的“3+”(互聯網+、體育+和產品+)戰略的功勞,而繼續深挖,則會發現這是擁抱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實現業務引領和創新,支撐企業戰略變革的典型案例。
這家傳統企業為何要擁抱云計算、大數據,在擁抱過程中都遇到了哪些挑戰?又是如何解決的?接下來他們還會怎么做? 特步 CIO唐坤軍在接受云棲社區采訪時,一一作出解答。
傳統架構下:業務變得越快,IT就越被動
在探討 特步 為什么上云之前,先來看看 特步 的信息化發展情況。
特步 的信息化分為三個階段:IT萌芽、IT初級建設和IT大規模建設。
第一個階段是2001年-2005年,這是 特步 的萌芽階段,這個階段對信息化的訴求不是很高,主要是品牌在創建階段。產品研發,市場拓展是最關鍵階段,企業要的是快!快意味著組織、流程都不是穩定狀態,隨時在變化,這是大部分品牌在初創階段的特點, 特步 也不例外。
第二個階段是2005年到2007年,每年都100%-200%的速度增長, 特步 對信息化已有要求,需要對渠道和終端進行有效管控,靠人海戰術、靠制度、規定都沒法支持企業快速發展需求。所以 特步 優先建設DRP/POS系統,并且在2004年集團也用上了一套簡易ERP系統,雖然簡易,但是把研發、采購、生產與財務做了一個非常好的協同和集成。這對 特步 以后的信息化發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第二個階段中,由于發展太快,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特步 開始做IT戰略規劃。這也是 特步 自成立以來的第一個大咨詢項目!
2008年到2012年是 特步 IT建設的第三個階段,也是IT建設高速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不僅把整個規劃全部完成,也對運營模式和IT架構進行了重構。對過去企業“跑馬圈地”搶占市場到“穩定調整、有序發展”起到了很好支撐作用。
雖然這三個階段支撐了 特步 的快速發展,但從2013年之后,傳統制造業開始面臨一個窘境。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打破了傳統商業模式,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徹底改變了中國的零售生態。之前的分銷(批發)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當下的發展——不能迅速地把最好的產品推出來,送到消費者手上。另外,信息不對稱被打破,消費者主權時代已經到來。傳統的模式讓品牌商對消費者無感知,不知道線下用戶的消費習慣,使得用戶走單,供應鏈出現大量庫存積壓,而廠商卻依舊在不斷生產滯銷產品。
特步 傳統業務運營的帶來的協同難度
“我們的IT無論怎樣努力,都趕不上業務的變化速度。”唐坤軍說,緊耦合下組織流程調整根本跟不上市場變化的節奏。傳統渠道擴張、野蠻生長已經成為過去式, 特步 必須要通過IT技術解決運營效率低、高庫存、高缺貨的問題。“唐總基于自己對行業的理解,有一套非常好,且能滿足全渠道、新零售的業務模式,但一直在尋覓一個平臺能夠支持自己的想法。”阿里云Aliware架構師古謙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問題的關鍵。
為此, 特步 曾找過國內外不少大型軟件商,但他們的架構都是基于傳統的,都不能很好地響應未來的需求。唐坤軍指出:“業務變得越快,業務做得越徹底的話,IT越被動、越累,傳統IT架構大都是緊耦合模式,IT應用大都是基于批發模式來規劃設計的。” 新零售下高度的協同和敏捷,老舊系統無法支持。
全渠道整體框架,新的全渠道IT架構規劃,要求架構更加敏捷化、輕量化
在這個背景下, 特步 開始選擇上云,用上阿里云Aliware。唐坤軍說,這種純SOA的架構,正好滿足 特步 混合業務架構的模式。阿里云能真正的靈活快速響應業務,讓 特步 從煙囪式解脫出來,同時也能把阿里共享服務的建設理念融入全渠道系統平臺的項目中。
上云,最困難的地方是組織流程的調整
特步 在云上分為三步走,首先是渠道上云,其次是設計和研發(工廠內部的制造數據)上云,最后是供應鏈上云。
在這個過程中, 特步 遇到很多挑戰,一個是上云到底靠譜不靠譜,其次是組織、流程的調整。尤其是組織、流程的調整,組織和業務模式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對組織調整,就是對所有業務的利益進行再分配,這塊的阻力最大。
為了應對上云中的困難,唐坤軍使用以下幾個方法:
1.集成整合:上云靠譜不靠譜,暫且先不談,企業沒有能力輸出你的服務標準時,那么高度協同、生產型就是一個假話。唐坤軍的做法是,從內心接受它,接受之后盡可能地產品化。“不論是私有云,還是公有云,做云的目的是場景化。要說給業務部門聽。”唐坤軍說,這樣做是有效的。比如說,供應鏈系統有100多家合作伙伴, 特步 需要快速做進度的進程和品質整合,但小企業沒有能力做大規模IT應用,大企業又有獨立的系統,怎么整合?在云上,只要將業務場景化,合作伙伴直接使用服務即可。“和業務說清楚,我們想干嗎,業務部門還是很支持的。”唐坤軍說。
2.承上啟下:傳統中,也有好的業務流程和方法,可以把它承接過來。“比如說公司系統,并沒有特別改造,只做了整合。”由于并不是把所有東西都給顛覆掉,業務上的阻力,某種程度上也減少了很多。
3.“潛移默化”:唐坤軍會去拜訪創新、變革比較成功的企業,尤其在互聯網行業做的比較好的,比如寧波太平鳥、杭州快魚服飾、東莞都市麗人、武漢良品鋪子等。然后把別人的經驗、方法傳遞給業務部門參考,有時候也會把對方人員找過來與 特步 相關人員進行交流。讓互聯網思想滲透到業務中,讓大家對業務模式轉型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因為現在的商業模式變革,就是由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導致傳統模式發生裂變,我們要讓大家明白裂變的因果關系是什么,只有這樣大家才能真正擁抱互聯網+。同時,通過成功企業的創新、變革,讓 特步 IT知道,外部趨勢在變,內外環境在變,我們IT不變就是等死,而變或許就能踏出一條血路來。“就算做不好,至少還是個烈士”唐坤軍打趣到。
除此之外, 特步 也遇到技術層面的問題——人員培養。云架構,相比傳統的架構變化還是很大的, 特步 的技術人員需要提升,而這也是 特步 在上云過程中,為什么選擇分步走的原因。
混合云之后,未來 特步 將全面上云
混合云融合了公有云和專有云,是云計算領域近年來一個發展方向。那 特步 為什么使用混合云架構?未來他們將怎么做?
唐坤軍說,使用混合云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制造、采購等業務改造規模較大,所以只能暫時選擇使用混合云架構;第二個是擔心前臺掌握不透,導致開發、應用的時候,出現溝通效率問題,所以部分業務布置在機房里,機制成熟后,就會全面上云。
特步 云總體架構模型
“不論是前端跟后端,產品設計、研發,還是渠道跟門店,未來 特步 將全面使用互聯網架構。”這樣成本會最低,代價會更小,也不用擔心私有云和公有云切換之間的問題。
這也會讓 特步 建成一個“五統一”的共享中心。什么是“五統一”? 特步 的五統一是訂單統一、庫存統一、結算統一、物流統一和會員統一。另外,共享中心未來還會共享多品牌、多用戶、輸出標準,滿足業務一體化的需求。
“以前我們跟合作伙伴整合時,發現標準不一致,很痛苦。” 唐坤軍說。當阿里云互聯網架構全面應用時,能夠讓傳統的線下業務和線上(電商、移動端)全面整合——這也是 特步 實踐的新零售,線上和線下相互配合和支持,給用戶提供最好的體驗。
接下來還會用好兩個技術:大數據和移動應用
這位在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CIO在2016年杭州云棲大會上說, 特步 將會大力推動數據體系的建設與數據開發利用,讓企業變革要以數據為支撐,用數據指導業務優化調整。
在接下來, 特步 還會用好兩個技術:大數據和移動應用。 特步 的大數據平臺剛起步,但企業內部對數據應用這塊非常重視。對線下數據做全面的整合,真正能在產品規劃、制造、服務上造就面向消費者的服務,讓單子、設計規劃越來越精細化。同時,也希望大數據的洞察分析,也能推到店面導購員身上,做精準營銷等。移動技術上, 特步 走的比較快,內部應用有六七年:從最早的訂貨會系統移動化,到目前的OA辦公、零售輔助系統超級導購、生產MES系統移動化。在戰略合作層面, 特步 會將移動平臺全部切換成釘釘,把職能管理業務、企業決策(業務報表體系)體系全部搬到釘釘上來,提升高效協同。
以此來徹底推動 特步 從“以訂單為中心”往“以消費者為中心”轉型,從“門店營銷”向“全渠道營銷”轉型,從“流程型系統”轉變為“數據型平臺”。
經驗分享:CIO對業務要有很強的洞察力
唐坤軍在企業信息化領域是非常有聲望的人,1995年,他就在臺灣寶成的東莞裕元工作,這是阿迪全球最大的代工廠。2000年,他來到 特步 ,開始啟動 特步 的信息化規劃和建設工作,成為 特步 信息化的創始人。2008年,吳聯銀博士加盟 特步 ,在他們共同推動下, 特步 也成為SAP在中國第紡織服飾行業實施最經典案例。也是首批在中國建設HANA大數據平臺的企業。
在采訪中,他也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CIO崗位上感受蠻深的一點——CIO必須要對業務有很強的洞察力,對業務轉型的理解要有一定的高度。
他說,現在的CIO不能只考慮技術、研究技術,如果對業務變化趨勢不敏感的話,這個CIO會很快死掉。“當業務理解不深,規劃出來的IT戰略也會很快落伍。”唐坤軍指出,業務部門快速變化的時候,IT會拖慢業務的變化。
最后的分享,或許也道出了 特步 為什么會有亮眼成績的根本原因。
寫在最后:
在3月29日的云棲大會深圳峰會上,云棲聯盟和第一財經聯合發布2016云棲獎名單,評選出九大“新技術時代影響中國的決策者”。九位獲獎者如何將云計算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推動產業的深層變革?為此,我們分別采訪了他們,希望展示出深耕DT時代的豐富圖景。
特步 成立于2001年,2008年6月3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是中國領先的體育用品企業之一。
在電商、消費升級沖擊下,這家成立長達30年的企業,發展仍然迅速和穩健。數據顯示,2015年, 特步 收入增長10.8%至人民幣52.951億元,總體毛利率上漲1.4個百分點至42.2%;2016年, 特步 有了更長足的發展,全國8個工廠業績全線飄紅,人均效能大幅提升,利潤明顯增長。
亮眼成績的背后,是 特步 以消費者體驗為核心的“3+”(互聯網+、體育+和產品+)戰略的功勞,而繼續深挖,則會發現這是擁抱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實現業務引領和創新,支撐企業戰略變革的典型案例。
這家傳統企業為何要擁抱云計算、大數據,在擁抱過程中都遇到了哪些挑戰?又是如何解決的?接下來他們還會怎么做? 特步 CIO唐坤軍在接受云棲社區采訪時,一一作出解答。
傳統架構下:業務變得越快,IT就越被動
在探討 特步 為什么上云之前,先來看看 特步 的信息化發展情況。
特步 的信息化分為三個階段:IT萌芽、IT初級建設和IT大規模建設。
第一個階段是2001年-2005年,這是 特步 的萌芽階段,這個階段對信息化的訴求不是很高,主要是品牌在創建階段。產品研發,市場拓展是最關鍵階段,企業要的是快!快意味著組織、流程都不是穩定狀態,隨時在變化,這是大部分品牌在初創階段的特點, 特步 也不例外。
第二個階段是2005年到2007年,每年都100%-200%的速度增長, 特步 對信息化已有要求,需要對渠道和終端進行有效管控,靠人海戰術、靠制度、規定都沒法支持企業快速發展需求。所以 特步 優先建設DRP/POS系統,并且在2004年集團也用上了一套簡易ERP系統,雖然簡易,但是把研發、采購、生產與財務做了一個非常好的協同和集成。這對 特步 以后的信息化發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第二個階段中,由于發展太快,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特步 開始做IT戰略規劃。這也是 特步 自成立以來的第一個大咨詢項目!
2008年到2012年是 特步 IT建設的第三個階段,也是IT建設高速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不僅把整個規劃全部完成,也對運營模式和IT架構進行了重構。對過去企業“跑馬圈地”搶占市場到“穩定調整、有序發展”起到了很好支撐作用。
雖然這三個階段支撐了 特步 的快速發展,但從2013年之后,傳統制造業開始面臨一個窘境。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打破了傳統商業模式,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徹底改變了中國的零售生態。之前的分銷(批發)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當下的發展——不能迅速地把最好的產品推出來,送到消費者手上。另外,信息不對稱被打破,消費者主權時代已經到來。傳統的模式讓品牌商對消費者無感知,不知道線下用戶的消費習慣,使得用戶走單,供應鏈出現大量庫存積壓,而廠商卻依舊在不斷生產滯銷產品。
特步 傳統業務運營的帶來的協同難度
“我們的IT無論怎樣努力,都趕不上業務的變化速度。”唐坤軍說,緊耦合下組織流程調整根本跟不上市場變化的節奏。傳統渠道擴張、野蠻生長已經成為過去式, 特步 必須要通過IT技術解決運營效率低、高庫存、高缺貨的問題。“唐總基于自己對行業的理解,有一套非常好,且能滿足全渠道、新零售的業務模式,但一直在尋覓一個平臺能夠支持自己的想法。”阿里云Aliware架構師古謙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問題的關鍵。
為此, 特步 曾找過國內外不少大型軟件商,但他們的架構都是基于傳統的,都不能很好地響應未來的需求。唐坤軍指出:“業務變得越快,業務做得越徹底的話,IT越被動、越累,傳統IT架構大都是緊耦合模式,IT應用大都是基于批發模式來規劃設計的。” 新零售下高度的協同和敏捷,老舊系統無法支持。
全渠道整體框架,新的全渠道IT架構規劃,要求架構更加敏捷化、輕量化
在這個背景下, 特步 開始選擇上云,用上阿里云Aliware。唐坤軍說,這種純SOA的架構,正好滿足 特步 混合業務架構的模式。阿里云能真正的靈活快速響應業務,讓 特步 從煙囪式解脫出來,同時也能把阿里共享服務的建設理念融入全渠道系統平臺的項目中。
上云,最困難的地方是組織流程的調整
特步 在云上分為三步走,首先是渠道上云,其次是設計和研發(工廠內部的制造數據)上云,最后是供應鏈上云。
在這個過程中, 特步 遇到很多挑戰,一個是上云到底靠譜不靠譜,其次是組織、流程的調整。尤其是組織、流程的調整,組織和業務模式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對組織調整,就是對所有業務的利益進行再分配,這塊的阻力最大。
為了應對上云中的困難,唐坤軍使用以下幾個方法:
1.集成整合:上云靠譜不靠譜,暫且先不談,企業沒有能力輸出你的服務標準時,那么高度協同、生產型就是一個假話。唐坤軍的做法是,從內心接受它,接受之后盡可能地產品化。“不論是私有云,還是公有云,做云的目的是場景化。要說給業務部門聽。”唐坤軍說,這樣做是有效的。比如說,供應鏈系統有100多家合作伙伴, 特步 需要快速做進度的進程和品質整合,但小企業沒有能力做大規模IT應用,大企業又有獨立的系統,怎么整合?在云上,只要將業務場景化,合作伙伴直接使用服務即可。“和業務說清楚,我們想干嗎,業務部門還是很支持的。”唐坤軍說。
2.承上啟下:傳統中,也有好的業務流程和方法,可以把它承接過來。“比如說公司系統,并沒有特別改造,只做了整合。”由于并不是把所有東西都給顛覆掉,業務上的阻力,某種程度上也減少了很多。
3.“潛移默化”:唐坤軍會去拜訪創新、變革比較成功的企業,尤其在互聯網行業做的比較好的,比如寧波太平鳥、杭州快魚服飾、東莞都市麗人、武漢良品鋪子等。然后把別人的經驗、方法傳遞給業務部門參考,有時候也會把對方人員找過來與 特步 相關人員進行交流。讓互聯網思想滲透到業務中,讓大家對業務模式轉型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因為現在的商業模式變革,就是由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導致傳統模式發生裂變,我們要讓大家明白裂變的因果關系是什么,只有這樣大家才能真正擁抱互聯網+。同時,通過成功企業的創新、變革,讓 特步 IT知道,外部趨勢在變,內外環境在變,我們IT不變就是等死,而變或許就能踏出一條血路來。“就算做不好,至少還是個烈士”唐坤軍打趣到。
除此之外, 特步 也遇到技術層面的問題——人員培養。云架構,相比傳統的架構變化還是很大的, 特步 的技術人員需要提升,而這也是 特步 在上云過程中,為什么選擇分步走的原因。
混合云之后,未來 特步 將全面上云
混合云融合了公有云和專有云,是云計算領域近年來一個發展方向。那 特步 為什么使用混合云架構?未來他們將怎么做?
唐坤軍說,使用混合云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制造、采購等業務改造規模較大,所以只能暫時選擇使用混合云架構;第二個是擔心前臺掌握不透,導致開發、應用的時候,出現溝通效率問題,所以部分業務布置在機房里,機制成熟后,就會全面上云。
特步 云總體架構模型
“不論是前端跟后端,產品設計、研發,還是渠道跟門店,未來 特步 將全面使用互聯網架構。”這樣成本會最低,代價會更小,也不用擔心私有云和公有云切換之間的問題。
這也會讓 特步 建成一個“五統一”的共享中心。什么是“五統一”? 特步 的五統一是訂單統一、庫存統一、結算統一、物流統一和會員統一。另外,共享中心未來還會共享多品牌、多用戶、輸出標準,滿足業務一體化的需求。
“以前我們跟合作伙伴整合時,發現標準不一致,很痛苦。” 唐坤軍說。當阿里云互聯網架構全面應用時,能夠讓傳統的線下業務和線上(電商、移動端)全面整合——這也是 特步 實踐的新零售,線上和線下相互配合和支持,給用戶提供最好的體驗。
接下來還會用好兩個技術:大數據和移動應用
這位在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CIO在2016年杭州云棲大會上說, 特步 將會大力推動數據體系的建設與數據開發利用,讓企業變革要以數據為支撐,用數據指導業務優化調整。
在接下來, 特步 還會用好兩個技術:大數據和移動應用。 特步 的大數據平臺剛起步,但企業內部對數據應用這塊非常重視。對線下數據做全面的整合,真正能在產品規劃、制造、服務上造就面向消費者的服務,讓單子、設計規劃越來越精細化。同時,也希望大數據的洞察分析,也能推到店面導購員身上,做精準營銷等。移動技術上, 特步 走的比較快,內部應用有六七年:從最早的訂貨會系統移動化,到目前的OA辦公、零售輔助系統超級導購、生產MES系統移動化。在戰略合作層面, 特步 會將移動平臺全部切換成釘釘,把職能管理業務、企業決策(業務報表體系)體系全部搬到釘釘上來,提升高效協同。
以此來徹底推動 特步 從“以訂單為中心”往“以消費者為中心”轉型,從“門店營銷”向“全渠道營銷”轉型,從“流程型系統”轉變為“數據型平臺”。
經驗分享:CIO對業務要有很強的洞察力
唐坤軍在企業信息化領域是非常有聲望的人,1995年,他就在臺灣寶成的東莞裕元工作,這是阿迪全球最大的代工廠。2000年,他來到 特步 ,開始啟動 特步 的信息化規劃和建設工作,成為 特步 信息化的創始人。2008年,吳聯銀博士加盟 特步 ,在他們共同推動下, 特步 也成為SAP在中國第紡織服飾行業實施最經典案例。也是首批在中國建設HANA大數據平臺的企業。
在采訪中,他也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CIO崗位上感受蠻深的一點——CIO必須要對業務有很強的洞察力,對業務轉型的理解要有一定的高度。
他說,現在的CIO不能只考慮技術、研究技術,如果對業務變化趨勢不敏感的話,這個CIO會很快死掉。“當業務理解不深,規劃出來的IT戰略也會很快落伍。”唐坤軍指出,業務部門快速變化的時候,IT會拖慢業務的變化。
最后的分享,或許也道出了 特步 為什么會有亮眼成績的根本原因。
寫在最后:
在3月29日的云棲大會深圳峰會上,云棲聯盟和第一財經聯合發布2016云棲獎名單,評選出九大“新技術時代影響中國的決策者”。九位獲獎者如何將云計算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推動產業的深層變革?為此,我們分別采訪了他們,希望展示出深耕DT時代的豐富圖景。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特步唐坤軍:必須要通過IT解決庫存和缺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