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市場日趨飽和的時日,印度作為人口第二大國的市場開始慢慢被各大品牌注意到并開發。但由于該國的經濟及社會發展情況,相比于款式的時髦度和款式更新速度,當地人更看重的是產品價格,這也是為什么快時尚以及中低檔品牌為進入印度市場走在了最前面。
快時尚巨頭Zara在2010年便搶占先機打入了印度市場,彼時印度的快時尚市場還不成熟,同時人們對于Benetton,Marks & Spencer這些已經在印度市場經營了近二十年的品牌失去了興趣,所以當時Zara的出現可謂是時尚的綠洲,且呈現出驚人的銷量。
然而Zara近六年的的王者地位被H&M打破了,據Economic Times報道,H&M在進入印度市場六個月后便實現了盈利,而Zara用了七年才做到。根據H&M最新的年度報告指出,截止到2016年11月,H&M在印度市場營業額達44億5千萬盧比(約人民幣4億元),自2015年年底至2016年11月,H&M已在印度開設了十二家店鋪,并且表示會在2020年之前再開五十家店鋪。
H&M在2015年才正式進入印度市場,雖然已經遠遠落后于其他快時尚品牌競爭者,但其成功瞄準了在印度高速成長的新中產階級人群。
不僅僅只有H&M希望抓住這批新興中產階級人群,Economic Times指出在2017年下半年會有超過50家全球零售商都要進入印度市場。
與十年前不同的是,如今涌入印度市場的多是中小品牌,Franchise India主席Gaurav Marya在接受采訪時說道:“十年前在印度發生了第一次零售商風潮,但當時都是大型品牌想要進入印度市場。如今的第二波風潮幾乎都是中小品牌,他們看準了印度剛實施的對于外國直接投資(FDI)的開放零售政策和市場上品牌等級的空隙,希望借此盈利。
Marya提到的兩點都是 印度零售 市場呈現空前潛力的因素,除此之外,龐大的人口基礎,高速發展的城市化以及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都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實際上,根據六月初發布的科爾尼全球零售業發展指數來看,印度已占據發展中國家零售業投資的榜首,中國由于放緩的經濟增速已滑落到第二名,當然,這不代表中國市場存在問題,這只是一個成熟市場的正常發展軌跡,印度就好像下一個處于快速成長期的中國市場。
不限于線下零售,線上電商也在一步步地擴大在印度的版圖。四年前,亞馬遜正式進入印度市場,短短幾年便在手機移動端電商領域積累了龐大的用戶群體,導致印度本土電商平臺Flipkart的市場被漸漸擠壓。
據Retail Dive報道,在過去一年,亞馬遜手機APP的印度用戶接觸率增長了46%,而Flipkart降低了11.5%,亞馬遜不滿足于此,承諾要在接下來的幾年將投資印度市場超50億美元。
可以看出,移動端購物的市場在印度同樣具有巨大潛力,進入印度市場的零售商也大多帶著相應的手機APP而來,科爾尼合作伙伴Mike Moriarty向Retail Dive表示:“移動端購物正在改變零售商對于全球擴張的想法,成為開發新市場不可缺少的手段。”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印度零售市場潛力爆發 超50家全球零售商想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