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體報道,對于 亞馬遜 ,分析師和投資者近期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是:該公司是否會繼續保持可觀的利潤,是否會進行一系列新投資。而CEO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和其他高管給出的答案是:追求利潤對于 亞馬遜 而言仍至關重要。
據一位知情人士稱,在今年年初舉行的一場投資者會議上(未經媒體公開報道),貝索斯和其他高管曾表示, 亞馬遜 將繼續尋求“明智的投資”,保持“財務健康”狀態。
而另一位與會人員稱, 亞馬遜 高管的這一次的表態與之前相一致:并不承諾要獲得多高的利潤率,但從長期角度講要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其他一些與會人員表示,會后他們相信, 亞馬遜 將維持當前雖然不高、但卻令人滿意的利潤率。
小結:
一些投資者在會后感覺很踏實, 亞馬遜 將繼續維持其利潤承諾,盡管公司將繼續在一些新領域展開投資。
投資者認為, 亞馬遜 不會大力投資一些未經證實的業務領域,如傳聞中的自動駕駛汽車和實體零售店。相反,在可預見的未來, 亞馬遜 會在拓展國際市場和強化物流方面投入更多資金。
來自 亞馬遜 高管的表態還解釋了公司上個月關閉Quidsi部門的決定。Quidsi是 亞馬遜 在2010年以5.45億美元收購的一家電子商務公司,之所以關閉該部門, 亞馬遜 給出的解釋是未能盈利。
對此,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分析師馬克·馬哈尼(Mark Mahaney)稱:“我認為, 亞馬遜 試圖通過關閉Quidsi向投資者釋放一個信號,即利潤的重要性。 ”
亞馬遜 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稱,在財務方面, 亞馬遜 將繼續追求自由現金流的長期、可持續增長。
拓展國際市場
多年來, 亞馬遜 的運營業績始終保持收支平衡狀態。但自2015年以來,公司利潤穩步增長,雖然利潤率保持在3%這一相對較低的水平。但自從 亞馬遜 公布了最近一個季度的財報后,投資者開始擔心 亞馬遜 再次“回到解放前”。 亞馬遜 今年2月在發布2016財年第四季度業績時表示,預計今年第一季度運營利潤不會超過9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為11億美元,為2014年第三季度以來的首個同比下滑。
最近幾個季度, 亞馬遜 進行了一系列投資,包括建立新貨站,制作更多原創視頻,以及地域擴張等。上個月, 亞馬遜 又以約6.5億美元收購了中東電子商務網站Souq.com,這也是 亞馬遜 歷史上的第三大并購交易。
此次并購令業績頗感意外。基于歷史記錄, 亞馬遜 并不擅長通過并購拓展海外市場。相反, 亞馬遜 的成功大多源自“白手起家”。此外,這筆交易與 亞馬遜 的并購趨勢也相違背。在過去的三年, 亞馬遜 的并購費用逐年下降。例如,2014年并購相關費用為8.62億美元,而2016年僅為1.03億美元。
據出席今年年初投資者大會的人士稱, 亞馬遜 高管當時表示,拓展國際市場仍是 亞馬遜 的工作重心之一。當前, 亞馬遜 國際市場業務嚴重虧損。2016年, 亞馬遜 國際市場業務運營虧損13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近一倍。
以印度市場為例, 亞馬遜 在該市場投入了不菲資金,但并未獲得應有的回報。一位投資者稱:“幾乎每個人都在談論 亞馬遜 印度分公司,但它仍是一個‘黑盒子’(前景不明朗)。”
亞馬遜 上個月在收購Souq.com時表示,中東電子商務市場仍處在初級階段,擁有極大發展空間,而Souq.com正是該地區領先的電子商務網站。
雖然面臨諸多挑戰,但 亞馬遜 原意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拓展國際市場,也凸顯了CEO索斯周三在致股東的年度公開信中所闡述的理念:要讓公司保持在“Day 1”狀態,而不是去當“Day 2”。“Day 1”是指處于潛力之初的企業,而“Day 2”公司則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接下來會變得無關緊要,直至最終死亡。
核心業務規模足夠大
亞馬遜 在大力投資的同時,又能繼續維持公司的利潤,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一個事實:公司當前的核心業務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目前, 亞馬遜 零售業務年營收為1200億美元。云服務年營收雖然已經達到了120億美元,但仍是公司增速最快、最有利可圖的業務。
此外, 亞馬遜 還有其他一些利潤率較高的新業務,推動著公司利潤增長。例如,貸款業務和廣告業務等。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布賴恩·諾瓦克(Brian Nowak)上周曾在一份報告中稱,去年 亞馬遜 的三項核心高利潤率業務(訂閱、廣告和信用卡)營收達到了95億美元。未來幾年,該業務將保持30%的增長率。諾瓦克預計,這三項高利潤率業務為 亞馬遜 創造了65億美元的運營利潤。
據一位知情人士稱,在今年年初舉行的一場投資者會議上(未經媒體公開報道),貝索斯和其他高管曾表示, 亞馬遜 將繼續尋求“明智的投資”,保持“財務健康”狀態。
而另一位與會人員稱, 亞馬遜 高管的這一次的表態與之前相一致:并不承諾要獲得多高的利潤率,但從長期角度講要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其他一些與會人員表示,會后他們相信, 亞馬遜 將維持當前雖然不高、但卻令人滿意的利潤率。
小結:
一些投資者在會后感覺很踏實, 亞馬遜 將繼續維持其利潤承諾,盡管公司將繼續在一些新領域展開投資。
投資者認為, 亞馬遜 不會大力投資一些未經證實的業務領域,如傳聞中的自動駕駛汽車和實體零售店。相反,在可預見的未來, 亞馬遜 會在拓展國際市場和強化物流方面投入更多資金。
來自 亞馬遜 高管的表態還解釋了公司上個月關閉Quidsi部門的決定。Quidsi是 亞馬遜 在2010年以5.45億美元收購的一家電子商務公司,之所以關閉該部門, 亞馬遜 給出的解釋是未能盈利。
對此,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分析師馬克·馬哈尼(Mark Mahaney)稱:“我認為, 亞馬遜 試圖通過關閉Quidsi向投資者釋放一個信號,即利潤的重要性。 ”
亞馬遜 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稱,在財務方面, 亞馬遜 將繼續追求自由現金流的長期、可持續增長。
拓展國際市場
多年來, 亞馬遜 的運營業績始終保持收支平衡狀態。但自2015年以來,公司利潤穩步增長,雖然利潤率保持在3%這一相對較低的水平。但自從 亞馬遜 公布了最近一個季度的財報后,投資者開始擔心 亞馬遜 再次“回到解放前”。 亞馬遜 今年2月在發布2016財年第四季度業績時表示,預計今年第一季度運營利潤不會超過9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為11億美元,為2014年第三季度以來的首個同比下滑。
最近幾個季度, 亞馬遜 進行了一系列投資,包括建立新貨站,制作更多原創視頻,以及地域擴張等。上個月, 亞馬遜 又以約6.5億美元收購了中東電子商務網站Souq.com,這也是 亞馬遜 歷史上的第三大并購交易。
此次并購令業績頗感意外。基于歷史記錄, 亞馬遜 并不擅長通過并購拓展海外市場。相反, 亞馬遜 的成功大多源自“白手起家”。此外,這筆交易與 亞馬遜 的并購趨勢也相違背。在過去的三年, 亞馬遜 的并購費用逐年下降。例如,2014年并購相關費用為8.62億美元,而2016年僅為1.03億美元。
據出席今年年初投資者大會的人士稱, 亞馬遜 高管當時表示,拓展國際市場仍是 亞馬遜 的工作重心之一。當前, 亞馬遜 國際市場業務嚴重虧損。2016年, 亞馬遜 國際市場業務運營虧損13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近一倍。
以印度市場為例, 亞馬遜 在該市場投入了不菲資金,但并未獲得應有的回報。一位投資者稱:“幾乎每個人都在談論 亞馬遜 印度分公司,但它仍是一個‘黑盒子’(前景不明朗)。”
亞馬遜 上個月在收購Souq.com時表示,中東電子商務市場仍處在初級階段,擁有極大發展空間,而Souq.com正是該地區領先的電子商務網站。
雖然面臨諸多挑戰,但 亞馬遜 原意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拓展國際市場,也凸顯了CEO索斯周三在致股東的年度公開信中所闡述的理念:要讓公司保持在“Day 1”狀態,而不是去當“Day 2”。“Day 1”是指處于潛力之初的企業,而“Day 2”公司則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接下來會變得無關緊要,直至最終死亡。
核心業務規模足夠大
亞馬遜 在大力投資的同時,又能繼續維持公司的利潤,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一個事實:公司當前的核心業務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目前, 亞馬遜 零售業務年營收為1200億美元。云服務年營收雖然已經達到了120億美元,但仍是公司增速最快、最有利可圖的業務。
此外, 亞馬遜 還有其他一些利潤率較高的新業務,推動著公司利潤增長。例如,貸款業務和廣告業務等。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布賴恩·諾瓦克(Brian Nowak)上周曾在一份報告中稱,去年 亞馬遜 的三項核心高利潤率業務(訂閱、廣告和信用卡)營收達到了95億美元。未來幾年,該業務將保持30%的增長率。諾瓦克預計,這三項高利潤率業務為 亞馬遜 創造了65億美元的運營利潤。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亞馬遜安撫投資者:大舉投資不影響利潤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