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速凍食品龍頭企業 三全食品 發布了2016年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營收為14.86億元,去年同期14.13億元。2016年一季度的凈利潤為1900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了28%,凈利潤銳減近三成。
利潤為何下滑如此嚴重?三全方面表示,速凍新品炫彩湯圓、兒童系列和鮮食機持續市場投入是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早在2013年的年報中,三全的凈利潤就較上一年減少了15%,到最近發布的2015年年報,已經是連續3年凈利潤下降。
營銷專家高健鋒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三全也受到消費低迷的影響,三全自身在產品結構上沒有太大的優勢,盈利能力明顯不足,在渠道費用等成本不斷上升的前提下,利潤大幅下滑在情理之中。
產品創新乏力
去年,三全為拉動業績贊助了《十二道粉味》等多檔綜藝節目,但仍無法挽回三全利潤下滑。據三全2015年財報顯示, 三全食品 營收增長3.49%,超過40億元,凈利潤為3490萬元,同比下滑56..8%,這也是三全連續兩年業績下滑。
目前三全的市占率接近35%。2013年收購龍鳳食品之后,兩年的磨合期內龍鳳食品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14年龍鳳食品實現收入1.5億元左右,凈利潤虧損8000萬元左右。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表示, 三全食品 收購龍鳳食品之后一直在進行整合,但由于雙方在銷售和管理團隊上有很多重合,目前的整合效果并不樂觀。“吃掉龍鳳后也拖累了三全的發展,整體來說三全的市場份額增加了,但是產品線卻沒有延長,仍是主打之前的老產品,產品創新乏力。”
在發布財報時,三全對外表示,隨著渠道整合的逐步完成,龍鳳業務有望在今年實現減虧,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觸底反彈。
“三全的市場問題不僅僅是收購造成的,這幾年三全的壓力一直比較大。首先,三全在產品上缺乏突破,新推出的產品如私廚水餃等并沒有符合消費者需求,銷售規模始終上不去,缺乏盈利增長點。”朱丹蓬表示。
記者了解到,去年三全推出了牛排、披薩餅等西式加熱型速凍餐點,只是目前仍處于投入期,加上“三全鮮食”等轉型項目的大量費用投入,盈利能力持續下滑并無意外。“三全還是比較保守和傳統,產品創新沒有新意,更多的還是老產品運作,相比之下,灣仔碼頭、思念等在產品創新上比三全做得更好,在細分市場上的產品創新更多。”知情人士表示。
渠道費用居高 制約發展
據國家統計局行業數據顯示,2015年1~10月國內速凍食品企業利潤增速同比大幅下滑至8.95%,且大幅低于同期收入增速14.60%,國內速凍食品行業仍然處于“以價換量”的狀態。
“三全的產品主要是中低檔,中高檔產品比較缺乏,目前仍是與中低端企業比拼價格,在成本上升的情況下導致盈利能力下滑,尤其是速凍產品所面臨的渠道費用本就特別高。”朱丹蓬說。
近幾年地方上的一些企業在口味、風味上的創新搶占了三全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多的速凍食品企業出現在消費者視野中,思念、灣仔碼頭等多家企業持續發力,不斷開發新產品搶占速凍食品的市場。灣仔碼頭在高端市場上領先于三全,為此,三全也特意推出了定位高端的私廚水餃,可是并沒有推起來。
“消費者對三全的印象還是偏中低端,很難用私廚水餃等提升形象,產品結構上高毛利產品沒有跟上。”高劍鋒表示,此外,隨著人們越來越提倡健康飲食,追求食物的營養價值,速凍食品的生意也越來越難做。
朱丹蓬說,由于三全的銷售渠道主要是超市,商超渠道是賴以生存的主渠道,三全對此也是緊抓不放,在營銷費用上對商超渠道頗為重視,但如今隨著超市、大賣場遭遇電商的沖擊,超市本身的日子也不好過,為了進一步提升利潤,也對供應商轉嫁了成本,作為供應商的三全負擔更重,進而影響了企業的利潤。
記者翻閱三全財報發現,2016年一季度整體的銷售毛利率為33.83%,同比小幅提升0.41個百分點。期間費用率為31.56%,同比提高1.44%,其中銷售費用率為29.34%,同比提高了1.39%。
“對于三全,對新的渠道沒有開發,過于保守。”高健鋒表示。去年7月,三全鮮食牽手“餓了么”,進一步推廣鮮食業務,但是因為合作不夠深入,販售機的布點也不夠多,截至目前并沒有贏得消費者的足夠關注。
“ 三全食品 進軍外賣市場的想法雖然很具有前瞻性,但這種需要長期投入的板塊,并不適合當下的 三全食品 。”朱丹蓬表示,整合龍鳳食品之后, 三全食品 的業績尚未提振,加之冷凍食品行業的競爭逐步激烈,目前仍是 三全食品 搶占市場份額的關鍵時期。在主業并不是很強的情況下,三全押寶新業務很容易拖累業績。針對業績以及成本上升等問題,記者給三全方面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前未回應。
利潤為何下滑如此嚴重?三全方面表示,速凍新品炫彩湯圓、兒童系列和鮮食機持續市場投入是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早在2013年的年報中,三全的凈利潤就較上一年減少了15%,到最近發布的2015年年報,已經是連續3年凈利潤下降。
營銷專家高健鋒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三全也受到消費低迷的影響,三全自身在產品結構上沒有太大的優勢,盈利能力明顯不足,在渠道費用等成本不斷上升的前提下,利潤大幅下滑在情理之中。
產品創新乏力
去年,三全為拉動業績贊助了《十二道粉味》等多檔綜藝節目,但仍無法挽回三全利潤下滑。據三全2015年財報顯示, 三全食品 營收增長3.49%,超過40億元,凈利潤為3490萬元,同比下滑56..8%,這也是三全連續兩年業績下滑。
目前三全的市占率接近35%。2013年收購龍鳳食品之后,兩年的磨合期內龍鳳食品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14年龍鳳食品實現收入1.5億元左右,凈利潤虧損8000萬元左右。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表示, 三全食品 收購龍鳳食品之后一直在進行整合,但由于雙方在銷售和管理團隊上有很多重合,目前的整合效果并不樂觀。“吃掉龍鳳后也拖累了三全的發展,整體來說三全的市場份額增加了,但是產品線卻沒有延長,仍是主打之前的老產品,產品創新乏力。”
在發布財報時,三全對外表示,隨著渠道整合的逐步完成,龍鳳業務有望在今年實現減虧,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觸底反彈。
“三全的市場問題不僅僅是收購造成的,這幾年三全的壓力一直比較大。首先,三全在產品上缺乏突破,新推出的產品如私廚水餃等并沒有符合消費者需求,銷售規模始終上不去,缺乏盈利增長點。”朱丹蓬表示。
記者了解到,去年三全推出了牛排、披薩餅等西式加熱型速凍餐點,只是目前仍處于投入期,加上“三全鮮食”等轉型項目的大量費用投入,盈利能力持續下滑并無意外。“三全還是比較保守和傳統,產品創新沒有新意,更多的還是老產品運作,相比之下,灣仔碼頭、思念等在產品創新上比三全做得更好,在細分市場上的產品創新更多。”知情人士表示。
渠道費用居高 制約發展
據國家統計局行業數據顯示,2015年1~10月國內速凍食品企業利潤增速同比大幅下滑至8.95%,且大幅低于同期收入增速14.60%,國內速凍食品行業仍然處于“以價換量”的狀態。
“三全的產品主要是中低檔,中高檔產品比較缺乏,目前仍是與中低端企業比拼價格,在成本上升的情況下導致盈利能力下滑,尤其是速凍產品所面臨的渠道費用本就特別高。”朱丹蓬說。
近幾年地方上的一些企業在口味、風味上的創新搶占了三全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多的速凍食品企業出現在消費者視野中,思念、灣仔碼頭等多家企業持續發力,不斷開發新產品搶占速凍食品的市場。灣仔碼頭在高端市場上領先于三全,為此,三全也特意推出了定位高端的私廚水餃,可是并沒有推起來。
“消費者對三全的印象還是偏中低端,很難用私廚水餃等提升形象,產品結構上高毛利產品沒有跟上。”高劍鋒表示,此外,隨著人們越來越提倡健康飲食,追求食物的營養價值,速凍食品的生意也越來越難做。
朱丹蓬說,由于三全的銷售渠道主要是超市,商超渠道是賴以生存的主渠道,三全對此也是緊抓不放,在營銷費用上對商超渠道頗為重視,但如今隨著超市、大賣場遭遇電商的沖擊,超市本身的日子也不好過,為了進一步提升利潤,也對供應商轉嫁了成本,作為供應商的三全負擔更重,進而影響了企業的利潤。
記者翻閱三全財報發現,2016年一季度整體的銷售毛利率為33.83%,同比小幅提升0.41個百分點。期間費用率為31.56%,同比提高1.44%,其中銷售費用率為29.34%,同比提高了1.39%。
“對于三全,對新的渠道沒有開發,過于保守。”高健鋒表示。去年7月,三全鮮食牽手“餓了么”,進一步推廣鮮食業務,但是因為合作不夠深入,販售機的布點也不夠多,截至目前并沒有贏得消費者的足夠關注。
“ 三全食品 進軍外賣市場的想法雖然很具有前瞻性,但這種需要長期投入的板塊,并不適合當下的 三全食品 。”朱丹蓬表示,整合龍鳳食品之后, 三全食品 的業績尚未提振,加之冷凍食品行業的競爭逐步激烈,目前仍是 三全食品 搶占市場份額的關鍵時期。在主業并不是很強的情況下,三全押寶新業務很容易拖累業績。針對業績以及成本上升等問題,記者給三全方面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前未回應。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三全食品凈利下降近三成 產品創新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