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 ,這是一塊眾多電商企業既愛又怕的領域。因為產品的特殊屬性,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一直以來被看做是 生鮮電商 最難啃的骨頭之一。其實,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原有的供應鏈、保鮮、冷鏈、損耗等難題已經被一一破解, 生鮮電商 受到物流配送的制約正不斷弱化。
不過,在終端配送環節,如何實現最優選擇,還是值得探討。
自建物流,模式重卻難專業化
表面上看,自建物流,對于配送團隊和配送時效的管控應該是最理想的。京東能夠給用戶帶來良好的消費體驗,就得益于其強大的物流力量,能夠保證用戶下單后貨品當日送達。但是,這強大的配送能力背后,是物流體系建設的巨額投入和龐大隊伍。
對于 生鮮電商 而言,自建物流,團隊達到一定體量能夠滿足配送需求,但很難承受因此帶來的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而小團隊雖然不需要太大投入,比如每個門店配備一兩名專業物流人員,但實現不了大范圍覆蓋,專業水準不高,無法滿足配送需求。
因此,自建物流配送面臨能力有限、成本高、配送隊伍難以管理,單量增加就會出現配送不及時,很難標準化、專業化。它只能是實力雄厚的少數 生鮮電商 能夠玩轉的戲碼,一般本地化 生鮮電商 很難支撐。
第三方物流,配送滯后損耗大
借力第三方物流配送,是 生鮮電商 普遍的做法。比如與順豐合作,借助其成熟的物流體系和強大的冷鏈。不過,一個致命的缺陷是,第三方物流配送很難直達,必須經過一夜多個配送站點周轉,才能實現次日達、隔日達。但經過這一番折騰,嬌貴的生鮮很容易休閑破損、保鮮問題,用戶的體驗無從談起,導致重復購買率非常低。
與此同時,第三方物流配送生鮮產品在包裝上要求很高,配送及包裝物料成本占訂單額的30%,將這部分成本轉嫁到用戶身上,造成產品價格升高,逼著用戶埋單,很難讓用戶接受。
眾包物流, 生鮮電商 物流的新選擇
眾包模式,大眾在可自由支配的碎片化時間內,發揮自己的體力或者才智進行“盈余性”的社會創造,實現高效、資源最大化利用、個體奉獻的同時,參與者還能獲得一定的回報。
在懶人經濟方興未艾,到家服務越來越被消費者鐘情的互聯網+時代,隨著訂單量不斷增長,商家自建物流團隊已經很難勝任。
眾包物流是在共享經濟興起的背景下新興的物流模式,所謂眾包物流,是指把原由企業員工承擔的配送工作,轉交給企業外的大眾群體來完成,通過招攬有空閑時間的人員“順路捎帶,隨手賺錢”,成為兼職快遞員,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優勢一:不用自己養團隊。這對 生鮮電商 來說是一個減負的選擇,既不用花錢養團隊,又滿足了配送需求。
優勢二:配送能力足夠強。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吸收社會剩余力量,人員足夠多;二是人員分散在各個社區,覆蓋面足夠大;三是配送人員因為對路況熟悉,可以保證配送時效。
除了京東到家,目前已經嘗試眾包物流的 生鮮電商 還有愛鮮蜂、田鮮等。田鮮董事長呂基富認為,眾包物流是到目前為止,可以幫助 生鮮電商 跳出配送陷阱的最佳途徑,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保證配送時效,提升用戶體驗。
所以,不論從時效、成本,還是從團隊管理、專業化程度而言,眾包物流都有其獨到的優勢。對于 生鮮電商 而言,在物流環節進行節流,也是減負的重要一環。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生鮮電商因物流配送不斷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