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百貨行業競爭能力持續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最先發布上半年業績報告和預告的5家百貨上市公司無疑例外全部利潤全部下滑。目前,百貨業態是競爭力最差的一個業態,集客能力、品牌和商品的載客能力不如購物中心等業態。在零售業變革浪潮中,百貨業態能否借勢變革,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還需拭目以待。
受經濟放緩、電商沖擊及競爭加劇的影響,百貨行業利潤率連年下滑。進入7月下旬,各家百貨業上市公司的中報也開始陸續出爐。蘭州民百、杭州解百最先發布了今年的上半年報,利潤仍呈下滑趨勢。新世界、中百集團及昆百大A也陸續發布了半年快報或者預告,無一例外,三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均呈現下降走勢,凈利潤大幅下滑。
百貨業績下降趨勢不改
杭州解百1992年經浙江省股份制試點工作協調小組批準成立,于1994年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作為老牌的百貨公司,杭州解百固然有一定的客流基礎,但仍然與其他百貨同行一樣正在遭受著一輪又一輪的寒流侵襲。
7月30日杭州解百發布了2015年半年度公告,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7.57億元,同比下降7.4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9億元,同比減少5.85%。
對于上半年營業收入下滑的原因,杭州解百在半年報中解釋為電商分流、同業競爭加劇、商場改造等因素所致。
杭州解百表示,由于重組后存在著較大的企業文化差異,加快融合、理順組織架構,已成為當前首要任務。另外,面對大型綜合體及電商的沖擊,公司在經營模式、管理架構、激勵機制、信息技術、營銷手段等方面均已落后,企業必須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改革創新,尋找一條符合市場競爭、順應需求變化、適應自身實際的發展之路,才能為企業贏得更大的發展和成長空間。
事實上,早在2012年,伴隨著經濟增速逐漸回落,消費市場增長放緩,杭州解百的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就開始發生變化。
從2012年到2014年,杭州解百的營業收入連續三年下滑,分別降低了2.89%,2.19%,8.90%,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發生了更為明顯的變化,從2012年小幅度上升0.78%,到2013年大幅下降18.63%,2014年再次降低了13.75%。
無獨有偶,蘭州民百于7月23日發布的2015年中期報告同樣顯示:在報告期內,蘭州民百實現營業收入5.93億元,比上年同期6.31億元減少 0.38億元,同比降低5.9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49億元,比上年同期5.90億元減少0.4億元,同比降低6.83%。
縱觀蘭州民百近幾年的年報可發現,2012年和2013年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還呈現較大程度的增幅,2012年和2013年的營業收入分別比上一年同期上漲了11.10%和3.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6.96%和25.09%,到了2014年兩項指標均出現負增長,營業收入下降了14.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降低了5.91%。
“從現有的年報看,杭州解百,蘭州民百的下滑幅度也在正常的預期范圍內。”一位熟悉零售百貨行業的證券分析師對中國商報記者解釋百貨業營收下降的整體原因時說,當前整個實體零售都比較疲軟,一方面是受大的經濟環境影響,另一方面電商的確分流了很多消費者。
另外,新世界,中百集團和昆百大A也于近日陸續發布了有關今年中期報告的預報或快報,無一例外,這三家百貨公司的凈利潤均出現大幅下降,下滑幅度均超過70%。
對此,研究零售百貨行業的證券分析師表示,從目前披露的內容來看,這三家百貨公司應該并非經營性的大幅下滑,而是由于新開商場處于培養期,無股權轉讓收益,無政府補貼等非經營性因素。但可以確定的是,百貨行業的經營能力整體是下降的,像人工、租金成本也一直在上漲,所以凈利潤下滑是過去幾年的一個共性,未來也很難改觀。
注重體驗是轉型方向
當前百貨行業競爭能力持續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上述研究零售百貨的證券分析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今年下滑的情況相對來說要比去年好一點點,因為去年的基數都已經比較低了,去年整個行業大概是10%左右的凈利潤的下滑,今年來說下滑能夠在10%以內吧。”
業內人士表示,百貨業態目前的集客能力、品牌和商品的載客能力不如購物中心等業態。
越來越多的百貨公司為了應對當前的現狀開始大規模地進行戰略調整。杭州解百在半年報中提到目前公司的戰略時指出,新集團公司按照“項目+門店”的模式進行運作,一手抓利潤,通過提升、轉型主力門店,為集團公司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一手抓發展,通過抓項目、抓發展帶動整個集團公司前行。
不僅如此,杭州解百還通過創新營銷和創新服務,努力擴大有效銷售。即舉辦大型主題營銷活動上,開展聯動營銷,同時,采用新技術營銷,與微信、Uber 等合作,吸引并擴大人氣。并且強化客戶管理、大數據分析,通過 WIFI 了解客戶消費習慣,為精準營銷創造條件。
事實上,隨著“杭州大廈”品牌和資源的注入,杭州解百資產和業務規模顯著擴大,市場地位、品牌影響力、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均得到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
除此之外,各大百貨店還在試圖加強體驗式的改造。“實體店比起電商而言,其優勢在于體驗式的感受。”新世界的董秘王文華告訴中國商報記者,所以新世界逐漸引進了娛樂,餐飲,酒店,這些項目都具有一定的集客能力。他說,公司還引入了上海惟一的一家蠟像館,從人流上看效果還是很明顯的,至于具體的數字都需要等半年報出來再說了。
蘭州民百在近日發布的半年報中同樣提到新增的經營業態,亞歐商廈內七樓新增品牌餐飲,九樓、十樓賓館客房改造等項目施工進展順利。通過對內部結構進行合理優化布局,新增的經營業態和擴容改造后的賓館客房將有效提升商廈整體的購物環境和賓館客房入住率。
通過各種形式的升級改造,增強顧客的體驗滿足感是大部分百貨公司正在努力的方向。
能否借勢國企改革
對于百貨企業應如何發展來度過當前的危機,一位研究零售行業的證券分析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當前對于百貨公司雖然整體態勢并不樂觀,但換個角度來說也是一個好的時機,尤其對于做得比較好的、大的百貨公司來說,在市場整體不好的時候,正是兼并收購一些中小公司,擴大市場規模的好機會。
另外,該證券分析師還表示,百貨公司當前應減慢擴張的速度,少開新店,轉而尋求健康良性的發展。實際上,現在更多的百貨公司更多的出現了大范圍的關店潮。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共關閉了25家百貨店,關店數量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很多百貨公司希望通過減少店鋪的數量,關閉一些在短期內無法扭轉虧損的百貨店面,試圖保證凈利潤。
中百集團在近期發布的半年快報就顯示,公司在經營管理上加大轉型調整力度,關閉短期內扭虧無望的門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當期的資產損失和賠償。
據悉,繼湛江、株洲、撫順店后,王府井百貨業加速對虧損門店剝離。從王府井百貨近年關閉的門店可以看出,大多為處于培養期的新店。王府井方面表示,不再開發單一百貨業態門店,并對原有百貨門店將做適當調整。今年5月,王府井百貨決定終止原承諾的2.08億元對重慶王府井解放碑店、武漢王府井等4個項目裝修改造投入。
王府井百貨方面認為,4萬平方米以下的獨立百貨門店經營以及大規模裝修改造投入均難以取得很好的投資回報。同時,王府井方面發展戰略轉向購物中心以及奧特萊斯業態,不再開發百貨門店。
當前恰逢國企改革的春風,傳統百貨業將要面臨新一輪機遇與挑戰。
平安證券7月29日發布的研報統計顯示,平安零售70支成分股中,國企或者央企背景的占到53%,分析認為當前零售行業國資占比高,明顯制約了業績釋放和戰略轉型力度。
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杭州解百的大股東為杭州市商貿旅游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達到56.59%,實際上的控制人為杭州國資委。去年8月杭州解百向控股股東杭州商旅集團購買其所持有的杭州商旅投資100%的股權,通過資產注入和股權劃轉的方式實現改革。
同樣,中百集團的實際控制人為武漢市國資委,其通過引入戰投的形式進行改革永輝超市通過連續五次舉牌,順利進入中百集團的公司決策層。
如今越來越多的百貨公司加入國企改革的行列,平安證券研報分析認為改革將推動新一輪紅利的釋放。首先通過完善企業治理機制,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和股權激勵,將核心人員利益與股東,公司利益保持一致,激發員工動力,提高盈利能力。杭州解百在今年半年報中提及,為控制成本,上半年裁員87人,加大人員的利用效率。
其次,引入戰略投資者,吸收私營資本,帶來優良產業鏈資源或并購項目。例如永輝入股中百集團后,逐步達成共建供應鏈的合作協議,未來或許會為中百集團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零售業變革浪潮中,百貨業態能否借勢變革,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抑或是在激潮的沖擊下,被后浪重重地拍打在沙灘上,還需拭目以待。
受經濟放緩、電商沖擊及競爭加劇的影響,百貨行業利潤率連年下滑。進入7月下旬,各家百貨業上市公司的中報也開始陸續出爐。蘭州民百、杭州解百最先發布了今年的上半年報,利潤仍呈下滑趨勢。新世界、中百集團及昆百大A也陸續發布了半年快報或者預告,無一例外,三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均呈現下降走勢,凈利潤大幅下滑。
百貨業績下降趨勢不改
杭州解百1992年經浙江省股份制試點工作協調小組批準成立,于1994年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作為老牌的百貨公司,杭州解百固然有一定的客流基礎,但仍然與其他百貨同行一樣正在遭受著一輪又一輪的寒流侵襲。
7月30日杭州解百發布了2015年半年度公告,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7.57億元,同比下降7.4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9億元,同比減少5.85%。
對于上半年營業收入下滑的原因,杭州解百在半年報中解釋為電商分流、同業競爭加劇、商場改造等因素所致。
杭州解百表示,由于重組后存在著較大的企業文化差異,加快融合、理順組織架構,已成為當前首要任務。另外,面對大型綜合體及電商的沖擊,公司在經營模式、管理架構、激勵機制、信息技術、營銷手段等方面均已落后,企業必須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改革創新,尋找一條符合市場競爭、順應需求變化、適應自身實際的發展之路,才能為企業贏得更大的發展和成長空間。
事實上,早在2012年,伴隨著經濟增速逐漸回落,消費市場增長放緩,杭州解百的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就開始發生變化。
從2012年到2014年,杭州解百的營業收入連續三年下滑,分別降低了2.89%,2.19%,8.90%,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發生了更為明顯的變化,從2012年小幅度上升0.78%,到2013年大幅下降18.63%,2014年再次降低了13.75%。
無獨有偶,蘭州民百于7月23日發布的2015年中期報告同樣顯示:在報告期內,蘭州民百實現營業收入5.93億元,比上年同期6.31億元減少 0.38億元,同比降低5.9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49億元,比上年同期5.90億元減少0.4億元,同比降低6.83%。
縱觀蘭州民百近幾年的年報可發現,2012年和2013年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還呈現較大程度的增幅,2012年和2013年的營業收入分別比上一年同期上漲了11.10%和3.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6.96%和25.09%,到了2014年兩項指標均出現負增長,營業收入下降了14.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降低了5.91%。
“從現有的年報看,杭州解百,蘭州民百的下滑幅度也在正常的預期范圍內。”一位熟悉零售百貨行業的證券分析師對中國商報記者解釋百貨業營收下降的整體原因時說,當前整個實體零售都比較疲軟,一方面是受大的經濟環境影響,另一方面電商的確分流了很多消費者。
另外,新世界,中百集團和昆百大A也于近日陸續發布了有關今年中期報告的預報或快報,無一例外,這三家百貨公司的凈利潤均出現大幅下降,下滑幅度均超過70%。
對此,研究零售百貨行業的證券分析師表示,從目前披露的內容來看,這三家百貨公司應該并非經營性的大幅下滑,而是由于新開商場處于培養期,無股權轉讓收益,無政府補貼等非經營性因素。但可以確定的是,百貨行業的經營能力整體是下降的,像人工、租金成本也一直在上漲,所以凈利潤下滑是過去幾年的一個共性,未來也很難改觀。
注重體驗是轉型方向
當前百貨行業競爭能力持續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上述研究零售百貨的證券分析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今年下滑的情況相對來說要比去年好一點點,因為去年的基數都已經比較低了,去年整個行業大概是10%左右的凈利潤的下滑,今年來說下滑能夠在10%以內吧。”
業內人士表示,百貨業態目前的集客能力、品牌和商品的載客能力不如購物中心等業態。
越來越多的百貨公司為了應對當前的現狀開始大規模地進行戰略調整。杭州解百在半年報中提到目前公司的戰略時指出,新集團公司按照“項目+門店”的模式進行運作,一手抓利潤,通過提升、轉型主力門店,為集團公司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一手抓發展,通過抓項目、抓發展帶動整個集團公司前行。
不僅如此,杭州解百還通過創新營銷和創新服務,努力擴大有效銷售。即舉辦大型主題營銷活動上,開展聯動營銷,同時,采用新技術營銷,與微信、Uber 等合作,吸引并擴大人氣。并且強化客戶管理、大數據分析,通過 WIFI 了解客戶消費習慣,為精準營銷創造條件。
事實上,隨著“杭州大廈”品牌和資源的注入,杭州解百資產和業務規模顯著擴大,市場地位、品牌影響力、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均得到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
除此之外,各大百貨店還在試圖加強體驗式的改造。“實體店比起電商而言,其優勢在于體驗式的感受。”新世界的董秘王文華告訴中國商報記者,所以新世界逐漸引進了娛樂,餐飲,酒店,這些項目都具有一定的集客能力。他說,公司還引入了上海惟一的一家蠟像館,從人流上看效果還是很明顯的,至于具體的數字都需要等半年報出來再說了。
蘭州民百在近日發布的半年報中同樣提到新增的經營業態,亞歐商廈內七樓新增品牌餐飲,九樓、十樓賓館客房改造等項目施工進展順利。通過對內部結構進行合理優化布局,新增的經營業態和擴容改造后的賓館客房將有效提升商廈整體的購物環境和賓館客房入住率。
通過各種形式的升級改造,增強顧客的體驗滿足感是大部分百貨公司正在努力的方向。
能否借勢國企改革
對于百貨企業應如何發展來度過當前的危機,一位研究零售行業的證券分析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當前對于百貨公司雖然整體態勢并不樂觀,但換個角度來說也是一個好的時機,尤其對于做得比較好的、大的百貨公司來說,在市場整體不好的時候,正是兼并收購一些中小公司,擴大市場規模的好機會。
另外,該證券分析師還表示,百貨公司當前應減慢擴張的速度,少開新店,轉而尋求健康良性的發展。實際上,現在更多的百貨公司更多的出現了大范圍的關店潮。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共關閉了25家百貨店,關店數量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很多百貨公司希望通過減少店鋪的數量,關閉一些在短期內無法扭轉虧損的百貨店面,試圖保證凈利潤。
中百集團在近期發布的半年快報就顯示,公司在經營管理上加大轉型調整力度,關閉短期內扭虧無望的門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當期的資產損失和賠償。
據悉,繼湛江、株洲、撫順店后,王府井百貨業加速對虧損門店剝離。從王府井百貨近年關閉的門店可以看出,大多為處于培養期的新店。王府井方面表示,不再開發單一百貨業態門店,并對原有百貨門店將做適當調整。今年5月,王府井百貨決定終止原承諾的2.08億元對重慶王府井解放碑店、武漢王府井等4個項目裝修改造投入。
王府井百貨方面認為,4萬平方米以下的獨立百貨門店經營以及大規模裝修改造投入均難以取得很好的投資回報。同時,王府井方面發展戰略轉向購物中心以及奧特萊斯業態,不再開發百貨門店。
當前恰逢國企改革的春風,傳統百貨業將要面臨新一輪機遇與挑戰。
平安證券7月29日發布的研報統計顯示,平安零售70支成分股中,國企或者央企背景的占到53%,分析認為當前零售行業國資占比高,明顯制約了業績釋放和戰略轉型力度。
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杭州解百的大股東為杭州市商貿旅游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達到56.59%,實際上的控制人為杭州國資委。去年8月杭州解百向控股股東杭州商旅集團購買其所持有的杭州商旅投資100%的股權,通過資產注入和股權劃轉的方式實現改革。
同樣,中百集團的實際控制人為武漢市國資委,其通過引入戰投的形式進行改革永輝超市通過連續五次舉牌,順利進入中百集團的公司決策層。
如今越來越多的百貨公司加入國企改革的行列,平安證券研報分析認為改革將推動新一輪紅利的釋放。首先通過完善企業治理機制,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和股權激勵,將核心人員利益與股東,公司利益保持一致,激發員工動力,提高盈利能力。杭州解百在今年半年報中提及,為控制成本,上半年裁員87人,加大人員的利用效率。
其次,引入戰略投資者,吸收私營資本,帶來優良產業鏈資源或并購項目。例如永輝入股中百集團后,逐步達成共建供應鏈的合作協議,未來或許會為中百集團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零售業變革浪潮中,百貨業態能否借勢變革,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抑或是在激潮的沖擊下,被后浪重重地拍打在沙灘上,還需拭目以待。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百貨業不景氣 5家百貨上市公司利潤均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