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168消息】中國的 購物中心 是不是太多太大了?提出這個疑問的不是我,而是紐約時報記者David Barboza。
時間倒回到2005年,在廣東東莞,建筑工人們為凱旋門復制品抹完灰泥,并將好萊塢、巴黎以及阿姆斯特丹的街道復制品拋光后,這里出現了一個龐大的全新購物主題公園——華南 購物中心 ,總體量達到了60萬平方米。
60萬平方米是什么概念?這么說吧,杭州城西銀泰城的建筑面積為40萬平方米,杭州萬達廣場的體量在36萬平方米左右,而迪拜 購物中心 的總面積為83.6萬平方米。
當時,這個自稱是世界上最大 購物中心 的華南 購物中心 剛開業,立即吸引了眾多記者前去觀瞻,其中就包括紐約時報記者的David Barboza。當時David Barboza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兩三千字的特稿,特稿里這么描述他所看到的一切:“一個迪士尼和拉斯維加斯的混合體,對購物者而言,它融天堂與地獄于一身。面積有近3個巨大的美國 購物中心 (Mall of America)那么大。華南 購物中心 是中國經濟在高速發展了1/4個世紀后,出現的另一個令人驚異的新結果,而它還只是中國很多巨型 購物中心 之一。”
我在想,如果David Barboza現在來中國,會不會再次被“巨型 購物中心 ”迅速崛起的速度震驚到?目前,中國擁有近3500家 購物中心 ,這個數字是美國現有 購物中心 的近3倍(截至2014年年中為1200家)。而據中國 購物中心 產業咨詢中心預測,從現在到2025年,還會有7000家 購物中心 建成開業,屆時中國內地的 購物中心 將超過1萬家。
去年一整年的每個周末,我都帶著兒子在離家幾公里范圍內的 購物中心 奔波。從杭州三墩的西田城,到閑林的萬象城,再到后來開業的城西銀泰城。萬達廣場開業的時候,我們全家都去捧了場,上上周還特地去了一趟中大銀泰城。不過兩年后,我就不用這樣每周辛苦奔波,因為家對面由華潤投資興建的藍翔 購物中心 在上個月破土動工了,預計兩年半正式對外營業。
就這么兩三年時間,之前一副鄉下模樣的三墩,因為 購物中心 的密集出現,瞬間躋身為高大上的“杭州的徐家匯”。而我之所以樂意把寶貴的周末親子時間放在 購物中心 ,因為這里不僅吃飯購物方便,而且幾乎每個 購物中心 都有親子樂園,頗受小朋友喜歡。
如果David Barboza看到我家附近這番場景,會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中國的 購物中心 太多了。
去年,美國藝術家瑟夫·勞勒斯就給熱衷圈地的商業巨頭們當頭一棒。在瑟夫·勞勒斯推出的一本名為《黑色星期五:美國 購物中心 的倒塌》的攝影集里,展示了美國各大瀕于荒廢的 購物中心 現在的樣貌——宛若一座座“鬼城”。
自上個世紀以來, 購物中心 的繁榮使得“Shopping Mall”成為美國經典文化的一部分。但根據美國一家地產分析公司CoStar Group的調查報告,在今后5年內,美國境內15%的 購物中心 將停業關閉,“50年來 購物中心 對于人們消費的統治將最終結束”。
分析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包括經濟蕭條、網絡購物興起、 購物中心 環境變化,以及新型城市商場的產生等。
這種狀況也已經在中國顯現。在銀泰集團董事長沈國軍看來,各地紛紛興建 購物中心 、產業園區,是比住宅更嚴重的一場泡沫。供大于求的現狀很嚴重,不是一般的嚴重,嚴重到就是在一個很小的區域里面,如在浙江某個縣級市,單體超過10萬平方米的 購物中心 有20個。
因為綜合體嚴重過剩,去年6月杭州市發改委緊急叫停杭州城北城東的商業開發。
不知道這種剛剛在我們生活中培養起來的消費習慣什么時候也會結束統治。
購物中心 這種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商業模式,正在中國迅速崛起。最近,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聯合德勤中國等機構發布的《2014中國 購物中心 與連鎖品牌合作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在建的 購物中心 面積最大的前20個城市中,中國占了13個。
這份報告稱,2014年至2016年間,全球在建 購物中心 面積最大的20個城市中,除了中國的13個,其余外國城市包括伊斯坦布爾、莫斯科、吉隆坡等。上海、成都和深圳在建 購物中心 面積為330萬平方米、320萬平方米和260萬平方米,分列全球前三位。
萬達集團2014年新開業24個萬達廣場,包括廣州增城、滿洲里、銀川西夏、常州武進等地;銀泰布局唐山、攀枝花等區域二三線城市;華潤也強化多品牌擴張計劃,旗下華潤五彩城的復制在提速,已布局19個城市。
“中國 購物中心 的年供應量將從2013-2014年的360多個,增加到2016年的600多個。”仲量聯行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馮建強表示,供應量幾乎翻番,這將對 購物中心 運營者帶來巨大挑戰。
中國的 購物中心 是不是太多太大了?提出這個疑問的不是我,而是紐約時報記者David Barboza。
時間倒回到2005年,在廣東東莞,建筑工人們為凱旋門復制品抹完灰泥,并將好萊塢、巴黎以及阿姆斯特丹的街道復制品拋光后,這里出現了一個龐大的全新購物主題公園——華南 購物中心 ,總體量達到了60萬平方米。
60萬平方米是什么概念?這么說吧,杭州城西銀泰城的建筑面積為40萬平方米,杭州萬達廣場的體量在36萬平方米左右,而迪拜 購物中心 的總面積為83.6萬平方米。
當時,這個自稱是世界上最大 購物中心 的華南 購物中心 剛開業,立即吸引了眾多記者前去觀瞻,其中就包括紐約時報記者的David Barboza。當時David Barboza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兩三千字的特稿,特稿里這么描述他所看到的一切:“一個迪士尼和拉斯維加斯的混合體,對購物者而言,它融天堂與地獄于一身。面積有近3個巨大的美國 購物中心 (Mall of America)那么大。華南 購物中心 是中國經濟在高速發展了1/4個世紀后,出現的另一個令人驚異的新結果,而它還只是中國很多巨型 購物中心 之一。”
我在想,如果David Barboza現在來中國,會不會再次被“巨型 購物中心 ”迅速崛起的速度震驚到?目前,中國擁有近3500家 購物中心 ,這個數字是美國現有 購物中心 的近3倍(截至2014年年中為1200家)。而據中國 購物中心 產業咨詢中心預測,從現在到2025年,還會有7000家 購物中心 建成開業,屆時中國內地的 購物中心 將超過1萬家。
去年一整年的每個周末,我都帶著兒子在離家幾公里范圍內的 購物中心 奔波。從杭州三墩的西田城,到閑林的萬象城,再到后來開業的城西銀泰城。萬達廣場開業的時候,我們全家都去捧了場,上上周還特地去了一趟中大銀泰城。不過兩年后,我就不用這樣每周辛苦奔波,因為家對面由華潤投資興建的藍翔 購物中心 在上個月破土動工了,預計兩年半正式對外營業。
就這么兩三年時間,之前一副鄉下模樣的三墩,因為 購物中心 的密集出現,瞬間躋身為高大上的“杭州的徐家匯”。而我之所以樂意把寶貴的周末親子時間放在 購物中心 ,因為這里不僅吃飯購物方便,而且幾乎每個 購物中心 都有親子樂園,頗受小朋友喜歡。
如果David Barboza看到我家附近這番場景,會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中國的 購物中心 太多了。
去年,美國藝術家瑟夫·勞勒斯就給熱衷圈地的商業巨頭們當頭一棒。在瑟夫·勞勒斯推出的一本名為《黑色星期五:美國 購物中心 的倒塌》的攝影集里,展示了美國各大瀕于荒廢的 購物中心 現在的樣貌——宛若一座座“鬼城”。
自上個世紀以來, 購物中心 的繁榮使得“Shopping Mall”成為美國經典文化的一部分。但根據美國一家地產分析公司CoStar Group的調查報告,在今后5年內,美國境內15%的 購物中心 將停業關閉,“50年來 購物中心 對于人們消費的統治將最終結束”。
分析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包括經濟蕭條、網絡購物興起、 購物中心 環境變化,以及新型城市商場的產生等。
這種狀況也已經在中國顯現。在銀泰集團董事長沈國軍看來,各地紛紛興建 購物中心 、產業園區,是比住宅更嚴重的一場泡沫。供大于求的現狀很嚴重,不是一般的嚴重,嚴重到就是在一個很小的區域里面,如在浙江某個縣級市,單體超過10萬平方米的 購物中心 有20個。
因為綜合體嚴重過剩,去年6月杭州市發改委緊急叫停杭州城北城東的商業開發。
不知道這種剛剛在我們生活中培養起來的消費習慣什么時候也會結束統治。
購物中心 這種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商業模式,正在中國迅速崛起。最近,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聯合德勤中國等機構發布的《2014中國 購物中心 與連鎖品牌合作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在建的 購物中心 面積最大的前20個城市中,中國占了13個。
這份報告稱,2014年至2016年間,全球在建 購物中心 面積最大的20個城市中,除了中國的13個,其余外國城市包括伊斯坦布爾、莫斯科、吉隆坡等。上海、成都和深圳在建 購物中心 面積為330萬平方米、320萬平方米和260萬平方米,分列全球前三位。
萬達集團2014年新開業24個萬達廣場,包括廣州增城、滿洲里、銀川西夏、常州武進等地;銀泰布局唐山、攀枝花等區域二三線城市;華潤也強化多品牌擴張計劃,旗下華潤五彩城的復制在提速,已布局19個城市。
“中國 購物中心 的年供應量將從2013-2014年的360多個,增加到2016年的600多個。”仲量聯行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馮建強表示,供應量幾乎翻番,這將對 購物中心 運營者帶來巨大挑戰。
時間倒回到2005年,在廣東東莞,建筑工人們為凱旋門復制品抹完灰泥,并將好萊塢、巴黎以及阿姆斯特丹的街道復制品拋光后,這里出現了一個龐大的全新購物主題公園——華南 購物中心 ,總體量達到了60萬平方米。
60萬平方米是什么概念?這么說吧,杭州城西銀泰城的建筑面積為40萬平方米,杭州萬達廣場的體量在36萬平方米左右,而迪拜 購物中心 的總面積為83.6萬平方米。
當時,這個自稱是世界上最大 購物中心 的華南 購物中心 剛開業,立即吸引了眾多記者前去觀瞻,其中就包括紐約時報記者的David Barboza。當時David Barboza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兩三千字的特稿,特稿里這么描述他所看到的一切:“一個迪士尼和拉斯維加斯的混合體,對購物者而言,它融天堂與地獄于一身。面積有近3個巨大的美國 購物中心 (Mall of America)那么大。華南 購物中心 是中國經濟在高速發展了1/4個世紀后,出現的另一個令人驚異的新結果,而它還只是中國很多巨型 購物中心 之一。”
我在想,如果David Barboza現在來中國,會不會再次被“巨型 購物中心 ”迅速崛起的速度震驚到?目前,中國擁有近3500家 購物中心 ,這個數字是美國現有 購物中心 的近3倍(截至2014年年中為1200家)。而據中國 購物中心 產業咨詢中心預測,從現在到2025年,還會有7000家 購物中心 建成開業,屆時中國內地的 購物中心 將超過1萬家。
去年一整年的每個周末,我都帶著兒子在離家幾公里范圍內的 購物中心 奔波。從杭州三墩的西田城,到閑林的萬象城,再到后來開業的城西銀泰城。萬達廣場開業的時候,我們全家都去捧了場,上上周還特地去了一趟中大銀泰城。不過兩年后,我就不用這樣每周辛苦奔波,因為家對面由華潤投資興建的藍翔 購物中心 在上個月破土動工了,預計兩年半正式對外營業。
就這么兩三年時間,之前一副鄉下模樣的三墩,因為 購物中心 的密集出現,瞬間躋身為高大上的“杭州的徐家匯”。而我之所以樂意把寶貴的周末親子時間放在 購物中心 ,因為這里不僅吃飯購物方便,而且幾乎每個 購物中心 都有親子樂園,頗受小朋友喜歡。
如果David Barboza看到我家附近這番場景,會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中國的 購物中心 太多了。
去年,美國藝術家瑟夫·勞勒斯就給熱衷圈地的商業巨頭們當頭一棒。在瑟夫·勞勒斯推出的一本名為《黑色星期五:美國 購物中心 的倒塌》的攝影集里,展示了美國各大瀕于荒廢的 購物中心 現在的樣貌——宛若一座座“鬼城”。
自上個世紀以來, 購物中心 的繁榮使得“Shopping Mall”成為美國經典文化的一部分。但根據美國一家地產分析公司CoStar Group的調查報告,在今后5年內,美國境內15%的 購物中心 將停業關閉,“50年來 購物中心 對于人們消費的統治將最終結束”。
分析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包括經濟蕭條、網絡購物興起、 購物中心 環境變化,以及新型城市商場的產生等。
這種狀況也已經在中國顯現。在銀泰集團董事長沈國軍看來,各地紛紛興建 購物中心 、產業園區,是比住宅更嚴重的一場泡沫。供大于求的現狀很嚴重,不是一般的嚴重,嚴重到就是在一個很小的區域里面,如在浙江某個縣級市,單體超過10萬平方米的 購物中心 有20個。
因為綜合體嚴重過剩,去年6月杭州市發改委緊急叫停杭州城北城東的商業開發。
不知道這種剛剛在我們生活中培養起來的消費習慣什么時候也會結束統治。
購物中心 這種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商業模式,正在中國迅速崛起。最近,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聯合德勤中國等機構發布的《2014中國 購物中心 與連鎖品牌合作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在建的 購物中心 面積最大的前20個城市中,中國占了13個。
這份報告稱,2014年至2016年間,全球在建 購物中心 面積最大的20個城市中,除了中國的13個,其余外國城市包括伊斯坦布爾、莫斯科、吉隆坡等。上海、成都和深圳在建 購物中心 面積為330萬平方米、320萬平方米和260萬平方米,分列全球前三位。
萬達集團2014年新開業24個萬達廣場,包括廣州增城、滿洲里、銀川西夏、常州武進等地;銀泰布局唐山、攀枝花等區域二三線城市;華潤也強化多品牌擴張計劃,旗下華潤五彩城的復制在提速,已布局19個城市。
“中國 購物中心 的年供應量將從2013-2014年的360多個,增加到2016年的600多個。”仲量聯行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馮建強表示,供應量幾乎翻番,這將對 購物中心 運營者帶來巨大挑戰。
中國的 購物中心 是不是太多太大了?提出這個疑問的不是我,而是紐約時報記者David Barboza。
時間倒回到2005年,在廣東東莞,建筑工人們為凱旋門復制品抹完灰泥,并將好萊塢、巴黎以及阿姆斯特丹的街道復制品拋光后,這里出現了一個龐大的全新購物主題公園——華南 購物中心 ,總體量達到了60萬平方米。
60萬平方米是什么概念?這么說吧,杭州城西銀泰城的建筑面積為40萬平方米,杭州萬達廣場的體量在36萬平方米左右,而迪拜 購物中心 的總面積為83.6萬平方米。
當時,這個自稱是世界上最大 購物中心 的華南 購物中心 剛開業,立即吸引了眾多記者前去觀瞻,其中就包括紐約時報記者的David Barboza。當時David Barboza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兩三千字的特稿,特稿里這么描述他所看到的一切:“一個迪士尼和拉斯維加斯的混合體,對購物者而言,它融天堂與地獄于一身。面積有近3個巨大的美國 購物中心 (Mall of America)那么大。華南 購物中心 是中國經濟在高速發展了1/4個世紀后,出現的另一個令人驚異的新結果,而它還只是中國很多巨型 購物中心 之一。”
我在想,如果David Barboza現在來中國,會不會再次被“巨型 購物中心 ”迅速崛起的速度震驚到?目前,中國擁有近3500家 購物中心 ,這個數字是美國現有 購物中心 的近3倍(截至2014年年中為1200家)。而據中國 購物中心 產業咨詢中心預測,從現在到2025年,還會有7000家 購物中心 建成開業,屆時中國內地的 購物中心 將超過1萬家。
去年一整年的每個周末,我都帶著兒子在離家幾公里范圍內的 購物中心 奔波。從杭州三墩的西田城,到閑林的萬象城,再到后來開業的城西銀泰城。萬達廣場開業的時候,我們全家都去捧了場,上上周還特地去了一趟中大銀泰城。不過兩年后,我就不用這樣每周辛苦奔波,因為家對面由華潤投資興建的藍翔 購物中心 在上個月破土動工了,預計兩年半正式對外營業。
就這么兩三年時間,之前一副鄉下模樣的三墩,因為 購物中心 的密集出現,瞬間躋身為高大上的“杭州的徐家匯”。而我之所以樂意把寶貴的周末親子時間放在 購物中心 ,因為這里不僅吃飯購物方便,而且幾乎每個 購物中心 都有親子樂園,頗受小朋友喜歡。
如果David Barboza看到我家附近這番場景,會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中國的 購物中心 太多了。
去年,美國藝術家瑟夫·勞勒斯就給熱衷圈地的商業巨頭們當頭一棒。在瑟夫·勞勒斯推出的一本名為《黑色星期五:美國 購物中心 的倒塌》的攝影集里,展示了美國各大瀕于荒廢的 購物中心 現在的樣貌——宛若一座座“鬼城”。
自上個世紀以來, 購物中心 的繁榮使得“Shopping Mall”成為美國經典文化的一部分。但根據美國一家地產分析公司CoStar Group的調查報告,在今后5年內,美國境內15%的 購物中心 將停業關閉,“50年來 購物中心 對于人們消費的統治將最終結束”。
分析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包括經濟蕭條、網絡購物興起、 購物中心 環境變化,以及新型城市商場的產生等。
這種狀況也已經在中國顯現。在銀泰集團董事長沈國軍看來,各地紛紛興建 購物中心 、產業園區,是比住宅更嚴重的一場泡沫。供大于求的現狀很嚴重,不是一般的嚴重,嚴重到就是在一個很小的區域里面,如在浙江某個縣級市,單體超過10萬平方米的 購物中心 有20個。
因為綜合體嚴重過剩,去年6月杭州市發改委緊急叫停杭州城北城東的商業開發。
不知道這種剛剛在我們生活中培養起來的消費習慣什么時候也會結束統治。
購物中心 這種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商業模式,正在中國迅速崛起。最近,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聯合德勤中國等機構發布的《2014中國 購物中心 與連鎖品牌合作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在建的 購物中心 面積最大的前20個城市中,中國占了13個。
這份報告稱,2014年至2016年間,全球在建 購物中心 面積最大的20個城市中,除了中國的13個,其余外國城市包括伊斯坦布爾、莫斯科、吉隆坡等。上海、成都和深圳在建 購物中心 面積為330萬平方米、320萬平方米和260萬平方米,分列全球前三位。
萬達集團2014年新開業24個萬達廣場,包括廣州增城、滿洲里、銀川西夏、常州武進等地;銀泰布局唐山、攀枝花等區域二三線城市;華潤也強化多品牌擴張計劃,旗下華潤五彩城的復制在提速,已布局19個城市。
“中國 購物中心 的年供應量將從2013-2014年的360多個,增加到2016年的600多個。”仲量聯行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馮建強表示,供應量幾乎翻番,這將對 購物中心 運營者帶來巨大挑戰。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中國擁有近3500家購物中心 是美國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