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零售商超行業的微利時代,部分外資老牌零售巨頭已然感覺身處嚴冬。
因在華經營遭遇瓶頸,10月初,樂購和卜蜂蓮花先后宣布而與本土零售巨頭華潤、物美整合; 沃爾瑪 也開始內部調整。本周二(15日) 沃爾瑪 在年度投資者會議上宣布,由于策略調整,將關閉巴西和中國的50家業績不佳的門店。
做出如此決定,是 沃爾瑪 預計其國際市場的增長速度可能持續放緩。在網上購物和便利店爆發式增長的壓力下,零售業過去近20年來粗放式擴張方式已走到末路,關店、調整、收縮戰線者眾多。特別是國際零售巨頭們在中國的日子不再愜意,走馬換將、調整模式等措施頻出。
沃爾瑪 創立于上世紀60年代,這位50歲的山姆大叔正在經歷中年危機。沒人懷疑他一流的物流系統和超市運營理念,但也對他崇尚的中央集權式管理心存疑慮。人到中年 沃爾瑪 的身邊,還有一群虎視眈眈的年輕競爭者:17歲的“臺灣姑娘”大潤發,她對損耗的精打細算程度讓同業望塵莫及;19歲的“北京小伙”物美,牢牢把守著京津杭市場,又剛剛迎娶了卜蜂蓮花。
將委任新負責人到華
本周二, 沃爾瑪 首席執行官Mike Duke表示,公司正計劃在巴西和中國關閉約50間門店,同時在美國開設更多小型店鋪,拓展互聯網業務以吸引購物者。 沃爾瑪 擬關閉的中國門店,營收比重僅為2%-3%,不過 沃爾瑪 也會開設新的門店。2012年底, 沃爾瑪 宣布未來3年計劃在中國開100間店,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山姆會員店。
對于這次關閉門店, 沃爾瑪 中國區解釋稱,是為了適應市場變化,打造高質量商場;主動關閉的是表現欠佳或布局不合理的門店,同時繼續投資改造現有門店。
在全球整體的門店擴張方面, 沃爾瑪 也主動降低預期。目前, 沃爾瑪 計劃今年新開設3400萬平方英尺的店鋪,這低于原先預計的3600至4000萬平方英尺,而且其中有一半以上在美國,其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市場增速將持續放緩。除了門店調整計劃, 沃爾瑪 在中國的采購系統調整也引起風波。此前,在華管理層也經歷了頻頻更迭。
沃爾瑪 在27個國家擁有超過1萬家店面,尤其擅長供應鏈管理和信息化應用。為了在全球范圍內降低供應鏈成本, 沃爾瑪 甚至租用通訊衛星。但現在,來勢洶涌的網上購物和鋪天蓋地的便利店,讓消費者行為大大變化,給 沃爾瑪 帶來的是不可避免的外部壓力。
沃爾瑪 近幾年在華擴張速度已放緩,開店速度從每年40多家,放緩到約30家。不過基于既定的擴張計劃, 沃爾瑪 仍然會在中國增設比關閉的數量更多的門店。今年會在中國新開大約30家門店,3年百門店的投資計劃將持續到2015年。為了提振低迷的亞洲業務, 沃爾瑪 在10月19日宣布增派兩位新管理層到中國,兩人此前分別負責商業發展和門店規劃。
而在全球范圍內, 沃爾瑪 將調整策略,例如在美國開設更多小型商店等,擬透過大賣場來向小型商店供貨。去年, 沃爾瑪 美國的銷售額為2750億美元,在公司總銷售額中所占比例為3/5。過去12個月時間里, 沃爾瑪 股價在道指成分股中表現較差,被認為就是因為其美國業績表現不佳。
在華門店增長低迷
沃爾瑪 進入中國多年,業態一直較單一,以超市大賣場和山姆會員店為主。 沃爾瑪 目前在中國擁有398家門店,分布在118個城市。 沃爾瑪 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是第二,位列高鑫零售(大潤發和歐尚)之后。本土競爭對手門店數量沒有 沃爾瑪 多,但其迅速擴張下仍贏得不小的市場份額。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2012年 沃爾瑪 在華銷售額為580億元,門店數395家;家樂福453億元,門店218家;大潤發725億元,門店219家。以此計算, 沃爾瑪 的單店業績是1.5億元,家樂福2.1億元,大潤發3.3億元。大潤發的單店業績業績是 沃爾瑪 的兩倍多。 沃爾瑪 中國區的同店增長數據也不太樂觀:自2012年起5個季度的可比店鋪銷售增長率分別為1.2%、5%、0.4%、0.4%和1%,同店增長乏力。
從1996年進入中國以來, 沃爾瑪 更喜歡的擴張方式是占領一二線城市繁華地段,但城市人工、租金成本不斷上漲,業績自然難以避免的開始下滑。電商崛起前,由于品種齊全, 沃爾瑪 商品中毛利較高的是非食品類產品。但這些商品在電商渠道的價格優勢,讓 沃爾瑪 潰不成軍。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就明確指出,近段時間傳統零售業增長遭遇挑戰是不爭的事實:電商爆炸式發展造成消費分流,傳統零售客流與盈利出現下滑;房租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企業擴張后勁不足。裴亮認為,傳統零售業轉型與中國經濟的轉型一脈相承,缺乏的不是思路而是勇氣。快速發展一度掩飾了經營管理的粗放,轉型最重要的就是轉變經營管理方式,為消費者帶來最好的體驗。
在零售增速放緩、大賣場競爭力下降的情況下, 沃爾瑪 需要改變的有很多。
沃爾瑪 中國區前任CEO陳耀昌在華推行本土化策略,為了讓各地門店的商品結構更適合當地市場,將權力下放。但此后發生的一系列危機,包括食品質量問題,讓 沃爾瑪 決定在本地化上退回一步。2012年初,高福瀾接替陳耀昌成為 沃爾瑪 中國區總裁,隨后開始了一系列人事調整。整體發展路線由陳耀昌的本地化,轉變為了高福瀾的國際化,變化之一就是采購體系調整。
目前, 沃爾瑪 正針對的賣場采購體系進行的變革:突破區域限制,加大中央集中采購范圍,實現以品類、供應商和商品為單位統一管理業務;合理規劃決策團隊的人數;進一步加強商場補貨、貨架陳列、價格分析團隊的人員配置等一系列措施。這些都是 沃爾瑪 中國市場采購體系進一步收權的表現。
頻繁并購攪動競爭格局
中國零售市場今年以來頻頻發生的并購,也給 沃爾瑪 帶來極大危機感。
10月初,英國最大零售巨頭樂購與華潤創業宣布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將整合旗下逾3000家門店。由樂購支付43.25億港幣,將其目前在內地經營的零售及房地產物業業務注入合資公司。新公司由華潤創業控股80%,樂購占股20%。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華潤萬家以去年941億元銷售額名列第四,樂購以200億元人民幣排第24位。
一周后,物美又宣布收購卜蜂蓮花的多數門店,雙方未來通過交叉持股的方式聯手發展。卜蜂蓮花的副董事長陳耀昌,正是 沃爾瑪 前任中國區CEO。
沃爾瑪 的主要對手還包括大潤發,后者自進入內地以來,一直保持著快速的發展勢頭。目前大潤發和法國歐尚合作,互相參股,在香港上市,兩個品牌同時運作。
競爭對手的快速擴張很難讓 沃爾瑪 無動于衷。樂購案后, 沃爾瑪 亞洲部門首席執行官Price曾透露, 沃爾瑪 也正考慮在中國進行收購,因當地競爭對手的實力正變得越來越強。2007年 沃爾瑪 在收購了好又多后,一度成為中國市場第一,直到被大潤發與歐尚組建合資公司高鑫零售取代。
今年以來, 沃爾瑪 還上線了山姆會員商店的網店。 沃爾瑪 總部預計2015財年電子商務帶來的營收,將達130億美元,今年數字約為100億美元。這不是 沃爾瑪 第一次“觸電”,2012年它已與1號店聯姻。
因在華經營遭遇瓶頸,10月初,樂購和卜蜂蓮花先后宣布而與本土零售巨頭華潤、物美整合; 沃爾瑪 也開始內部調整。本周二(15日) 沃爾瑪 在年度投資者會議上宣布,由于策略調整,將關閉巴西和中國的50家業績不佳的門店。
做出如此決定,是 沃爾瑪 預計其國際市場的增長速度可能持續放緩。在網上購物和便利店爆發式增長的壓力下,零售業過去近20年來粗放式擴張方式已走到末路,關店、調整、收縮戰線者眾多。特別是國際零售巨頭們在中國的日子不再愜意,走馬換將、調整模式等措施頻出。
沃爾瑪 創立于上世紀60年代,這位50歲的山姆大叔正在經歷中年危機。沒人懷疑他一流的物流系統和超市運營理念,但也對他崇尚的中央集權式管理心存疑慮。人到中年 沃爾瑪 的身邊,還有一群虎視眈眈的年輕競爭者:17歲的“臺灣姑娘”大潤發,她對損耗的精打細算程度讓同業望塵莫及;19歲的“北京小伙”物美,牢牢把守著京津杭市場,又剛剛迎娶了卜蜂蓮花。
將委任新負責人到華
本周二, 沃爾瑪 首席執行官Mike Duke表示,公司正計劃在巴西和中國關閉約50間門店,同時在美國開設更多小型店鋪,拓展互聯網業務以吸引購物者。 沃爾瑪 擬關閉的中國門店,營收比重僅為2%-3%,不過 沃爾瑪 也會開設新的門店。2012年底, 沃爾瑪 宣布未來3年計劃在中國開100間店,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山姆會員店。
對于這次關閉門店, 沃爾瑪 中國區解釋稱,是為了適應市場變化,打造高質量商場;主動關閉的是表現欠佳或布局不合理的門店,同時繼續投資改造現有門店。
在全球整體的門店擴張方面, 沃爾瑪 也主動降低預期。目前, 沃爾瑪 計劃今年新開設3400萬平方英尺的店鋪,這低于原先預計的3600至4000萬平方英尺,而且其中有一半以上在美國,其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市場增速將持續放緩。除了門店調整計劃, 沃爾瑪 在中國的采購系統調整也引起風波。此前,在華管理層也經歷了頻頻更迭。
沃爾瑪 在27個國家擁有超過1萬家店面,尤其擅長供應鏈管理和信息化應用。為了在全球范圍內降低供應鏈成本, 沃爾瑪 甚至租用通訊衛星。但現在,來勢洶涌的網上購物和鋪天蓋地的便利店,讓消費者行為大大變化,給 沃爾瑪 帶來的是不可避免的外部壓力。
沃爾瑪 近幾年在華擴張速度已放緩,開店速度從每年40多家,放緩到約30家。不過基于既定的擴張計劃, 沃爾瑪 仍然會在中國增設比關閉的數量更多的門店。今年會在中國新開大約30家門店,3年百門店的投資計劃將持續到2015年。為了提振低迷的亞洲業務, 沃爾瑪 在10月19日宣布增派兩位新管理層到中國,兩人此前分別負責商業發展和門店規劃。
而在全球范圍內, 沃爾瑪 將調整策略,例如在美國開設更多小型商店等,擬透過大賣場來向小型商店供貨。去年, 沃爾瑪 美國的銷售額為2750億美元,在公司總銷售額中所占比例為3/5。過去12個月時間里, 沃爾瑪 股價在道指成分股中表現較差,被認為就是因為其美國業績表現不佳。
在華門店增長低迷
沃爾瑪 進入中國多年,業態一直較單一,以超市大賣場和山姆會員店為主。 沃爾瑪 目前在中國擁有398家門店,分布在118個城市。 沃爾瑪 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是第二,位列高鑫零售(大潤發和歐尚)之后。本土競爭對手門店數量沒有 沃爾瑪 多,但其迅速擴張下仍贏得不小的市場份額。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2012年 沃爾瑪 在華銷售額為580億元,門店數395家;家樂福453億元,門店218家;大潤發725億元,門店219家。以此計算, 沃爾瑪 的單店業績是1.5億元,家樂福2.1億元,大潤發3.3億元。大潤發的單店業績業績是 沃爾瑪 的兩倍多。 沃爾瑪 中國區的同店增長數據也不太樂觀:自2012年起5個季度的可比店鋪銷售增長率分別為1.2%、5%、0.4%、0.4%和1%,同店增長乏力。
從1996年進入中國以來, 沃爾瑪 更喜歡的擴張方式是占領一二線城市繁華地段,但城市人工、租金成本不斷上漲,業績自然難以避免的開始下滑。電商崛起前,由于品種齊全, 沃爾瑪 商品中毛利較高的是非食品類產品。但這些商品在電商渠道的價格優勢,讓 沃爾瑪 潰不成軍。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就明確指出,近段時間傳統零售業增長遭遇挑戰是不爭的事實:電商爆炸式發展造成消費分流,傳統零售客流與盈利出現下滑;房租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企業擴張后勁不足。裴亮認為,傳統零售業轉型與中國經濟的轉型一脈相承,缺乏的不是思路而是勇氣。快速發展一度掩飾了經營管理的粗放,轉型最重要的就是轉變經營管理方式,為消費者帶來最好的體驗。
在零售增速放緩、大賣場競爭力下降的情況下, 沃爾瑪 需要改變的有很多。
沃爾瑪 中國區前任CEO陳耀昌在華推行本土化策略,為了讓各地門店的商品結構更適合當地市場,將權力下放。但此后發生的一系列危機,包括食品質量問題,讓 沃爾瑪 決定在本地化上退回一步。2012年初,高福瀾接替陳耀昌成為 沃爾瑪 中國區總裁,隨后開始了一系列人事調整。整體發展路線由陳耀昌的本地化,轉變為了高福瀾的國際化,變化之一就是采購體系調整。
目前, 沃爾瑪 正針對的賣場采購體系進行的變革:突破區域限制,加大中央集中采購范圍,實現以品類、供應商和商品為單位統一管理業務;合理規劃決策團隊的人數;進一步加強商場補貨、貨架陳列、價格分析團隊的人員配置等一系列措施。這些都是 沃爾瑪 中國市場采購體系進一步收權的表現。
頻繁并購攪動競爭格局
中國零售市場今年以來頻頻發生的并購,也給 沃爾瑪 帶來極大危機感。
10月初,英國最大零售巨頭樂購與華潤創業宣布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將整合旗下逾3000家門店。由樂購支付43.25億港幣,將其目前在內地經營的零售及房地產物業業務注入合資公司。新公司由華潤創業控股80%,樂購占股20%。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華潤萬家以去年941億元銷售額名列第四,樂購以200億元人民幣排第24位。
一周后,物美又宣布收購卜蜂蓮花的多數門店,雙方未來通過交叉持股的方式聯手發展。卜蜂蓮花的副董事長陳耀昌,正是 沃爾瑪 前任中國區CEO。
沃爾瑪 的主要對手還包括大潤發,后者自進入內地以來,一直保持著快速的發展勢頭。目前大潤發和法國歐尚合作,互相參股,在香港上市,兩個品牌同時運作。
競爭對手的快速擴張很難讓 沃爾瑪 無動于衷。樂購案后, 沃爾瑪 亞洲部門首席執行官Price曾透露, 沃爾瑪 也正考慮在中國進行收購,因當地競爭對手的實力正變得越來越強。2007年 沃爾瑪 在收購了好又多后,一度成為中國市場第一,直到被大潤發與歐尚組建合資公司高鑫零售取代。
今年以來, 沃爾瑪 還上線了山姆會員商店的網店。 沃爾瑪 總部預計2015財年電子商務帶來的營收,將達130億美元,今年數字約為100億美元。這不是 沃爾瑪 第一次“觸電”,2012年它已與1號店聯姻。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沃爾瑪“中年危機” 頻并購攪動商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