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而又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是中國經濟成長的秘密武器。如今,這些讓中國成長為“世界工廠”的產業集群正紛紛搬上阿里巴巴。
即將以千億美金估值上市的阿里巴巴所提供的在線平臺,為這些制造能力強大的產業集群打開了一個新的窗口。通過這個窗口,他們在網上打造出了全新的在線產業帶,在金融風暴的沖擊下找到了新的生存之道,并成功實現升級。
連擁有全球最大的線下小商品批發市場,被聯合國稱為“世界超市”的義烏,也成了搬上阿里巴巴的眾多產業集群中的一個。
受人民幣升值、金融風暴后外貿出口訂單減少等因素影響,義烏遭遇了轉型陣痛。面對陣痛,義烏市政府做出決定,入駐阿里巴巴旗下的1688在線產業帶,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面向廣闊的內貿市場。
項目簽約后,更多義烏商家上線,目前阿里巴巴平臺上義烏產業帶擁有的商品數超過500萬條,是線下的義烏小商品城商品總數的3倍。今年3月21日1688舉行的春季采購批發節上,轉型線上的義烏在線產業帶銷量驚人:一款韓風花朵純銀耳釘日銷318萬件;而受二胎政策開放因素刺激,兒童帽一天賣出148萬頂,女士產后收腹褲144萬條。當天,1688義烏產業帶單日交易額達6.92億,是義烏線下商家日均成交近3倍。
最早把產業集群搬上阿里巴巴的是浙江省湖州市織里鎮的童裝產業。入駐1688的在線產業帶后短短兩個月,織里童裝的在線交易額就實現了302%的增長。隨后,虎門女裝、南通家紡、溫州鞋帽、保定箱包、無錫茶具、深圳數碼等一批來自各地的產業集群都跟隨而來。
統計顯示,全國共有142個在線產業帶和專業市場,截止到2014年3月,全國已有101個在線產業帶和專業市場與1688正式簽約,覆蓋全國19個省份。2013年,全國已納入統計的142個在線產業帶和專業市場在線交易規模同比增長318%。
阿里研究院相關專家認為,自全球金融危機之后,受海外訂單減少的影響,國內的產業集群一直在尋求轉型,電子商務成為最佳的選擇。從產業集群內的企業自發“觸電”,變身為網商,到整個產業集群在政府、服務商的支持下抱團上網,轉身成為“在線產業帶”,中國正在掀起一股“在線產業帶”熱潮。
產業集群的這種集中轉移對國內的制造業影響深遠。阿里研究院的高級專家陳亮說:“它不僅有利于傳統制造業企業提升企業競爭力,對接網絡大市場,也對電子商務產業鏈的重構產生了重要影
響,打通了網絡零售、傳統制造業和B2B之間的通道,并催生了B2B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阿里巴巴助力義烏世界超市在線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