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決定是否要入駐Amazon渠道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1、身份和定位是什么?
這是最基本的問題,卻也是最本質問題。首先定位是工廠?還是貿易公司?如果是工廠,那么這意味著產品是確定的,注冊并培植自有品牌幾乎是長遠發展確定無疑的路。對于工廠來說,也許定位的概念還未凸顯重要性。但如果是貿易公司,定位則會影響之后的一系列行為。你需要考慮,是單純為工廠做品牌代運營, 還是與工廠合作,培養自有品牌?還是單純賣賣貨物即可?
在賬戶申請上,對于工廠來說,無論全球開店還是各站點開店,問題都不大。Amazon更歡迎工廠背景的第三方賣家。如全球開店,還可以得到賬戶經理的支持和培訓。對于貿易公司來說,也許直接到各個站點上開店,是更為簡單快速的方法。
2、品類和貨源是什么?
Amazon目前對于銷售品類是有限制的,以下類別需要申請在這些分類下的銷售權限。目前受限的銷售品類:
1.汽車配件/摩托車&ATV;
2.服裝、飾品和行李;
3.收藏書籍;
4.娛樂收藏品;
5.工業和科學;
6.珠寶;
7.鞋類;
8.體育收藏品;
9.玩具和游戲(僅假期內審核);
10.手表類。
如果是以上除外的其他品類,則按照常規申請即可。除了銷售權限外,同時,你的品類選擇也會影響之后的供應鏈管理。在品類下,還需要另外考慮SKU數量和分布。雖然Amazon是一個產品導向型的平臺,并沒有很明確的店鋪概念,也不需要大量鋪SKU來獲得流量與曝光。但是,SKU數量將會影響Selling Plan的選擇——是個人賣家還是專業賣家。同時,還會涉及產品的組合分布以及具體的產品策略。
3、供應鏈如何管理?
供應鏈管理方面,最基本會涉及的就是中國倉or海外倉。首先你要根據你的品類以及產品的尺寸、重量做個成本的預估,評估是選擇中國倉還是海外倉。當然如果你的品類是消費電子、服裝這些輕巧型的,前期中國倉是相對保守的,并且有很多快遞方式可選擇。這里不做累述,我們重點講海外倉。
如果你的品類是家居用品或者其他比較重的產品,那么可以重點考慮海外倉,特別是FBA。你需要根據產品的尺寸和重量來對產品進行判定,之后再根據產品的所在級別來核算FBA費用。就筆者經驗,無論是Small Over Size Item 還是Standard Size Item,甚至大到壁爐的Over Size Item,FBA的成本都低于一般的快遞配送成本。那么,FBA的成本有多低?
以Home&Garden類目為例,一個 1KG左右的家居產品Kitchenware,E郵寶到美國的費用大約是$14.5,FBA的成本大約是$2.02的訂單處理和揀貨費,加上$1.59的 美國當地配送費,以及頭程快遞均攤下來約$4的頭程費用,預估$0.12的每月倉儲費,合計$7.73,供應鏈成本節省了$6.77。
成本之外另一個重要的點就是時間,以及由此帶來的買家體驗的改善也是巨大的。
當然,投放海外倉,對選品的前期市場分析和品類分析都是大挑戰。因此,我們建議,在市場分析的基礎上,小批量多批次的投放海外倉,既測試市場反應,別忘了市場反應跟價格息息相關,另一方面也節省倉儲控制成本和風險。
近期中國制造網的海外倉不定期推出各種優惠活動,包括免倉租等。考慮海外倉的您也可以多多關注我們的優惠信息。
4、Amazon的平臺規則是什么?
亞馬遜運營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不懂規則,不管規則,不看規則是很大的因素。對于一個規范且成熟的平臺來說,懂規則,意味著事半功倍。Amazon的排名和曝光規則是怎樣的?對賣家的要求和考核是怎樣的?只有基于理解并且懂這些規則的基礎上,才能有真正的運營。
真正的運營,不是上線鋪貨,不是有單就接,也不是回復買家,而是,運用平臺規則,結合市場,有的放矢,有規劃有核算,有評估的進行推廣和運營。
在Amazon上的運營更多是產品和品牌運營,打造的是真正的爆款產品和行業品牌。把一款產品,從默默無名,到銷量突破,最后帶動產品線其它產品的銷量,再到品牌開始凸顯,最后由Amazon收錄為行業品牌,這過程,考驗的是產品的定位、組合、定價、推廣、買家體驗,歸結到一點,就是綜合運營能力。而這些綜合運營的能力和經驗累積,歸結到最初,又是對平臺規則的熟悉和運用。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亞馬遜入駐要先了解哪些?準備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