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在微信售賣大米、廚具,杜子健微博推銷“腐酒”,羅胖子在社群叫賣跳蛋。對,你沒看錯!是跳蛋,不是雞蛋,而且它還賣脫銷了。這些已經數見不鮮了,業內他們被稱之媒體電商(內容電商)。然而,包括像阿里這樣的巨頭,也在積極布局。去年9月淘寶高調宣布重金20萬,推出內容開發平臺——淘寶頭條,招募自媒體達人。
頭條位于淘寶網首頁頂部導航欄,與天貓、聚劃算、超市等渠道共享日均以億計量的流量資源,圍繞諸如時尚、穿搭、明星、美容、家具等親和性(接地氣) 、代入感強話題,邀請自媒體入駐發帖,編輯推薦的類平臺模式進行。如今,淘寶頭條入駐媒體(含個人)大致百家左右,其中也包括像同道大叔這樣的自媒體大V。頭條號手機端,似乎更能觸達到用戶,那些熱門的帖子,為品牌和產品輸送了超過百萬的PV,流量彌足珍貴,碎片化的背景下,顯得更為難得。
去年11月底的淘寶年度盛典峰會上,手機淘寶負責人明確表示,“建立內容生態、社區化”將是手機淘寶接下來的重點工作,手淘要為內容創作大開方便之門,讓不同購物場景能夠沉淀下來,與用戶產生更緊密的聯系,這是對淘寶頭條定位最好的詮釋。而淘寶頭條其實是內容和用戶之間的傳遞者,而依托淘寶大數據技術實現個性化的展示則讓對的信息找到對的人。淘寶這樣做的收益也是顯而易見的,利用媒體的窗口屬性吸引用戶關注、互動,增強粘性,沉淀用戶,輸出流量,實現頭條平臺“蓄水池”價值功能。文字帖,產品圖片導購,微視頻,傳播媒介的升級,淘寶頭條不會僅僅是下一個“一淘”。
如今,內容電商爆棚,而且受到敏銳的資本市場垂青,究其深度的原因,繁華的背后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
先說淘寶。
公開的數據顯示,目前淘寶上有著數以百萬計量的商家,過億的陳列商品,滿足了海量的消費需求,開始出現個性化選擇性恐慌。平臺成長階段,扶持那些產品和店鋪具有一定優勢的商家,以便于豐富品類和提供優質的產品。淘寶關鍵詞的搜索規律,實現了客戶端的需求展現,那些“爆款”就是規則判定的優質產品。搜索規則主要是依靠銷量、價格、物流、評價等一系列的指標體系打分,篩選大量信息,實現優質產品的發現和推送功能,從這個角度來說,搜索本質上是解決了信息在海量商家和客戶之間傳導的不對稱問題。當產品和入駐商家覆蓋全類目,平臺開始進入了成熟期,消費者需求不僅局限于性價比等共性準則。淘寶圖片搜索功能推出,極大滿足了個性化、小眾、非標品類的精準搜索展現訴求;導購推薦,則“一對一”解決了用戶需求多樣性的問題。這也是淘寶積極推進其內容平臺的原因。
再說說自媒體。
自媒體大V擁有大量的活躍粉絲,講財經,說書的,情感專欄作者等,都可以去銷售產品,通過電商變現。媒體屬性向商業屬性的轉變,這背后實質上是粉絲對媒體人推薦的信任。網紅也是一種自媒體,她的穿搭、美容、旅行、甚至是對生活的觀點和態度,都深度影響著粉絲。粉絲對網紅推薦的認同,傳遞一個潛在的信息:穿上(選擇)它,我可以向她一樣美,那也是我想要表達的生活!可以說,媒體電商是一種輕模式的“明星”導購推薦。
研究復雜、善變的市場前言趨勢,對中小賣家來說顯得有些遙遠,最為有效和快捷的方法就是緊跟大淘寶的步伐。那么,內容電商大爆炸的背景下,給品牌商家什么啟發呢?
不管是傳播媒介的升級,還是淘寶規則的變化,隱藏在它們背后的,都是用戶行為習慣的改變,消費需求升級,娛樂、生活的方式翻天覆地的變化,用戶對個性化、品質化的追求。
品牌商要有產品媒體化的思維。基于年齡、性別、職業、收入、愛好等指標的人群定位,描述如今市場的消費主力人群80,90后,顯得捉襟見肘——他們關注二次元、LOL,追星,追求個性化,跟風消費。然而,你還可以拿出很多關鍵詞來描述。品牌商從工廠直接到消費者,打掉中間環節,讓利消費者的傳統營銷思路,顯得麻木和過時了。認同是引導消費者繼續關注的前提,品牌應該圍繞如何獲取消費者對品質的信任作為出發點,繼而才會可能關注品牌的買點。第二,多維度,豐富用戶畫像標簽。嘗試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多場景描述用戶生活狀態。品牌營銷場景化切入核心用戶,傳遞品牌和消費者有著共同的喜好,生活理念。“我所表達的,就是你想要的”即品牌商要有把客戶轉變成粉絲的思維。基于興趣愛好,娛樂生活等場景的粉絲群體的粘性,是商品EDM群不可能比擬的。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