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開始的中國,克強總理“全民創業”的口號讓千萬年輕人坐不住了。創業,即創世立業,誰不愿意有一份自己的事業要做?但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嗎?古人講:“三十而立”,意思是三十歲是個成家立業的年齡,三十歲以前是為立業做準備,包括工作丶待人以及情感上的經驗。年齡是創業因素中的一個維度,過去人們了解信息的速度太慢,互聯網則讓獲取信息的速度提高到千倍以上,這使得在創業的準備工作上可以提前十年,所以現在的年輕人20來歲就開始創業,且成功者不在少數。
政府提倡大眾創業,讓全社會已掀起創業高潮,大眾創業本身沒有問題,只是媒體與投資機構有些把輿論帶偏了,線上與線下清一色的都是資本論與風口論的說法。事實上,風口確實有,但是怎么把握風口?是不是準備好了迎接風口?甚至于,很多時候,過多的風口論與資本論,嚴重誤導了年輕人,一想到創業就想去找好風投,或者總感覺現在不去創業,會錯過風口損失很多的樣子。整個創業圈子,已然出現了一種“心慌恐懼“的創業病態。最基本的問題在于,這些創業者都準備好創業了嗎?
現狀:資本論與風口論誤導了很多創業者
現代創業,除了年齡這個維度可以忽略不計,對創業者的要求更高。做一個項目,需要創業者對行業有足夠的認知,對商業模式有一定的理解,對市場有相當的認識,對用戶有基本的研究,對管理有最低的熟悉度,對資本引入有足夠的把控,還要有良好的心態。不管是辭職創業還是內部創業,都需要創業者對創業有足夠的認知,至少這個人是了解或者熟悉其創業項目所在的領域。而事實不是這樣的,更多人可能看到了別人做某個行業可以,為什么自己不行?便一頭扎進這個領域,在萬事都不具備的情況下,成為炮灰。
現在大家看到的創業者尤其是年輕的創業者,他們是浮躁的,本來打工要聽從于人,為了想干嗎就干嗎自己去做老板,即所謂“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是大部分90后創業者的想法。“全民創業”讓很多人患了“創業恍惚癥“,他們認為如果錯過了這個風口就再也沒有機會,倉而慌之的開始創業,他們忘了”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一方面沒有準備好就在創業熱潮中闖進創業大軍,另一方面他們甚至對行業以及創業一無所知,這樣的創業能成功嗎?
分析:資本的進入是為了賺錢退出風口論與資本論只是表象
當然,成功要看如何定義。如果沒有想過上市,拿到天使投資或者A輪丶B輪就算成功。做了一個項目,最后高價賣給別人也算成功。但是,投行的錢好拿嗎?投資者也是在做生意,資本的進入就是為了退出掙錢。近幾年來,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天使投資人,這些投資人更多的是沒有投過多少項目,但是他們整體上制造了一個氛圍,就是讓創業者感到資本是這么的靠近自己,資本到處都是,所以要趕緊創業。一時間,“資本論“成了創業者的主流認知。中關村創業一條街的幾個創業咖啡館基本每天都有項目路演,但是天使們仍舊感嘆好的項目太少,為何?就是因為大部分創業項目都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
至于風口,現在幾乎所有人都在談,創業者則是都想做風口上的豬。什么是風口?就是大勢與環境。現在究竟有多少風口?“全民創業“是風口,”互聯網+“是風口,具體到行業,企業轉型丶物聯網丶大數據丶智慧城市丶智能家居丶綠色農業都是風口。不過偉哥認為,真正的風口不是“時不我待“的時過境遷,而是人丶產品丶經歷與背景。像西少爺的創始人出自百度系,房多多創始人是騰訊系的,口袋通創始人是阿里系的,這些人都有做產品的專長丶連續創業的經歷以及BAT的背景,這樣的創業者在任何時候都是香餑餑,還用談什么風口嗎?
咋辦?好的產品與匠心精神是主導也是投資機構投資的根本
不過,話說回來,大勢上的風口確實能讓創業走的更快,譬如“互聯網+“。嚴格來說,作為國策的”互聯網+“已經超越了風口的概念,是促進各種風口出現主要”推手“。面對這樣的大形勢,創業者應該如何找項目?如何順勢而為?其實很簡單,首先是要選擇與民生息息相關以及受投資機構重視的行業。譬如衣食住行的,譬如當前的在線教育丶O2O等,其次,是要有好的產品,互聯網+好的產品,想不火都很難。
如何做好的產品?這里拿“衣食住行“的”食“為例,餐飲行也近幾年誕生的很多優秀的項目,譬如雕爺牛腩丶黃太吉以及西少爺。這三者中,前兩者被互聯網思維包裝的有些過了,西少爺則正值旺季。西少爺也有互聯網思維,運營的算是恰到好處,同樣是使用一些營銷手段把客戶吸引過去。但西少爺的肉夾饃確實能夠經得起考驗,產品沒有低于用戶的期望值。他們集中精力做一個個單品,根據大眾口味的不同做了長時間的研究,由此誕生的西少爺肉夾饃是適合更多人口味的。西少爺為了做豆花,廚師用快瘋的節奏嘗試了45次,為了做一碗適合大眾口味的胡辣湯,跑了胡辣湯發源地河南省逍遙鎮及河南丶陜西的很多地方。在這方面,西少爺是具備匠心精神的。西少爺團隊是騰訊百度出來的,把產品丶研發做到極致,像騰訊百度的產品經理那樣苛刻,讓顧客吃了還想吃,而且還想給朋友推薦,這樣就有了口碑,便會出現病毒營銷的效應。偉哥聽說今日資本的徐新,就是吃了他們的產品贊不絕口,西少爺才有了后面的機會。
所以,“互聯網+“往大里說+的是行業與企業,往小里說,+的是產品與內涵。有內涵的西少爺不只是一款好的產品,更是一款會說話的產品。2014年4月,西少爺在五道口的第一家10平米的小店創下了100天賣20萬個肉夾饃的記錄,2015年4月8日,西少爺又搭了一個210㎡的旗艦店,就在10平米小店傍邊。銷量與店面的升級,鑒證西少爺的發展。
補刀:不在風口的時候創業公司如何贏得資本青睞
上面說的關于西少爺的產品,與當前主流評論是相反的。偉哥之所以這樣說,理由在于,這個產品或者說品牌,在創始人團隊內部矛盾重重甚至是股權分配發生糾紛的時候,還能融資到數千萬,若非是投資機構看中產品丶團隊以及未來的發展,定不會傻乎乎的投資,因為投資人遠比創始人更精明,而團隊管理及股權分配問題還是投資人重點關注的。
前文,偉哥提到了對風口的理解,對于有實力有背景的創業的者來說,風口只是加速其發展進程,但是對于沒有背景的創業者如何在沒有風口的情況下贏得資本青睞?從一些創業的案例以及通過與投資者和創業者的交流,想要在任何時候都能拿到投資,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丶產品。包括對產品的定位及面向的用戶人群,需要一定的匹配,匹配度越高越容易被投資。同時產品要有足夠的用戶體驗并能解決用戶在某方面的痛點。
2丶市場。包括存量市場與增量市場,產品有足夠大的市場才值得投資,獲得的回報也能達到最大化。
3丶團隊。包括組織架構丶團隊管理及股權分配,穩定的架構及到位的團隊管理是好的運營的基礎。尤其是股權,一定要從一開始就做好股權登記和股權退出制度,親兄弟也要明算賬,避免未來發生利益糾紛。西少爺挺過了合伙人分裂,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值得后人警醒。
4丶人。創始人本身才是創業項目最重要的點,天使投資人早期投的都是人,創業者的學識丶業務能力丶管理能力丶為人處世的能力都是投資人要看到。所謂什么樣的人做什么樣的事,如果一個人是符合做他所做的項目的,投資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5丶背景。創始人的身份背景會增加投資人的投資概率,但他們并不是只投從BAT走出來的創業者。更多的是看創始人對產品丶市場丶用戶及商業模式的理解深度,以及項目的進展情況。
以上幾點,是筆者通過與投資者及創業者的交流總結出的。要準備創業的朋友能意識到這些點,同時挖掘自己的長處并且放大,然后通過后天學習以及找適當的合伙人來彌補創業中的不足,按照既定的目標與合理的規劃來發展。即便是不在風口,也能得到投資者的青睞,有了資金的支持,進一步發展到B輪或者C輪,甚至上市也是指日可待之事。
末了,需要說明的是,創業者不要盲目遵從風口論及資本論,但這兩種說法也是有很多內容可以借鑒的。在以前的風口確實有很多的創業項目飛起來了,現在及未來的風口在資本的加持下也會有很多的企業飛起來。還是那句話,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各位創業者是否準備好了迎接現在的風口了?
如果準備好了,或許你也會是在幾年后飛起來的那頭幸福的豬。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資本風口論“誤導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