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看看過去的10年,網商,他們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四個新的大改變——全新商業模式、全新購物習慣、全新創業模式和全新公益方式。
2008年,他們十歲了。
十年時間,他們的數量從零擴張到了幾千萬;他們之間素未謀面,卻熱衷交流經驗、互相幫助。十年時間,他們足不出戶就發展了超過上億顧客;但他們大多數人卻把生意做得不像生意,而是和顧客做成了朋友。十年時間,他們還只是一顆種子;然而這個種子已經孕育了改變一個國家、甚至改變一個世界的強大生命力。
這群人叫做網商,他們不像徽商那樣精于在政府和商業之間騰挪,他們也不像晉商那樣專注于勤儉刻苦,他們也不像浙商那樣精明實干、不棄蠅頭小利。他們超越了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偉大的商幫,因為他們不以地域區隔,他們通過網絡血脈相通;因為他們如享受生活一般享受生意,他們如對待朋友一樣對待顧客。
或許十年之后,這個國家的網商會成為最大的“商幫”,那個時候,他們龐大、復雜到我們只能看到它的一只腿或一只手。
是時候給他們一個總結了——趁著現在我們還能夠描述他們。
2008年5月31日,亞洲最大網絡零售商圈淘寶網評選出20大網商,這是在全國幾百萬的零售網商中遴選出來的,包括了個人網商和企業網商兩大類。經過初選產生30強,決賽產生企業和個人網商各10強。
這20大網商是這一群體的縮影。而淘寶,這個五年時間就成為這個群體最主要的聚集地,就如同孕育了徽商的安徽、培養了晉商的山西和養育了浙商的浙江一樣。所以,我們把代表中國網商成就的20強網商拉到誕生地——淘寶,共同慶生。
站在這個時間點回顧網商十年,他們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四個全新的改變——全新商業模式、全新購物習慣、全新創業模式和全新公益方式。
全新商業模式:網購以7倍速度趕超線下零售
還記得那個透明玻璃屋里的生存秀嗎?1999年,12個人走進了分別位于北京、上海和廣州的3個玻璃屋里,除了一張光板床,他們只有一臺可以上網的電腦,和現金、電子貨幣各1500元。他們的任務是憑借這些東西在封閉的玻璃屋里生存72小時。
考慮到當時網絡交易的確過于前衛,主辦方還很人道的給他們各自發了一卷衛生紙,不至于讓他們真的一夜之間回到原始社會。
這12個人絕大部分生活得很狼狽。當時,他們通過網絡唯一能買到的就是永和豆漿,而且還是作弊的——永和豆漿的送貨員就呆在離賽場10分鐘的地方,店里接到參賽選手的單子就通知送貨員。就那樣,大部分選手還不知道怎么買,熬不過72小時。
十年之后,如果還有人嘗試做這個實驗,玻璃屋里的人會把整個世界搬到你的面前,只要你給的錢足夠多。
十年前,我們還在懷疑能不能在網上買東西;現在我們在討論,怎么在網上賣東西,開公司。這一切,是幾千萬網商依靠自己優質的商品和周到的服務,一點一點地積累起來的。
如果說開始的時候,網絡零售還是一些個人的小打小鬧的話,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開始瞄準了網絡這個平臺,他們叫企業對個人的網上交易(B2C)。第三方機構曾經測算過,一個普通的品牌想成功,渠道最關鍵。鋪設線下渠道,開一家專賣店的費用+第一年的運營費用、營銷費用,在100萬人民幣以上。要想在中國這個巨大市場稍微有點規模,至少需要開設100家,單單這塊成本就超過1個億。能一下拿出這么一筆錢的中小品牌,鳳毛麟角,更何況成敗尚不可知。
而網絡卻可以讓中小企業一根網線連遍天下,繞過所有的中間渠道,獨辟蹊徑地解決了千年以來讓商人最撓頭的渠道問題。像超女李宇春一樣一夜成名的機會,同樣出現在中小企業面前。一種傳統企業和網絡結合的模式在這里展開。
2007年,整個中國網絡購物市場全年銷售額為594億人民幣,第一次沖破零售業的“500億天花板”。讓人期待的是,中國網購依然在以每年100%的高速增長。
網絡零售業已經向傳統零售業發起了挑戰。2.1億網民中有5500萬網絡購物人群,每人平均消費超過1000元,占2007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還多,標志網購正式成為社會主流消費方式;淘寶2007年完成的433億成交額,是零售巨頭沃爾瑪在華銷售額的近3倍,增長率遠遠超過家樂福、國美等任何傳統零售巨頭的增長。數據顯示,網絡零售正以7倍以上的速度追趕和超越傳統零售。
羅馬非一日而成!奇跡歸于幾千萬網商的點滴積累。
全新就業模式:創造100萬就業機會
每個女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想——開一家特色小店、咖啡屋、服裝店,什么都好,甜蜜的生意也是甜蜜的生活;很多男人心中也都有一個夢想——開一家書店,以茶會友、煮酒論詩。
這個夢想不再只是想想了,只要你肯動手,隨時都可以在淘寶上開一家小店。你也不用擔心賠本了怎么辦,因為開始時幾乎是零成本,淘寶網是一個讓人施展創業想象力的地方。
目前已經有超過30萬人已經在淘寶上成功實現了這個夢想,他們僅僅依靠在淘寶網上開店經營獲得的收入,就足夠過上體面的生活了。還有更多的人在考慮,要不要辭掉現在枯燥無味的工作,全心投入淘寶。
而淘寶網更在2005年給自己下了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硬指標——“創造100萬就業機會”。
在這些夢想的背后是這樣一組數據的支撐。根據淘寶網2008年第一季度網購報告,2008年一季度,淘寶網交易額突破188億人民幣,與去年同期69.6 億的交易額相比,增長了170%.用戶數量也持續上升,2008年一季度,淘寶網的用戶數為6200萬,比2007年第一季度的3500萬增長了77%.
不僅個人能在淘寶上實現夢想,企業也可以。
從2006年開始,就開始有很多廠商試水,其中有寶潔、摩托羅拉、阿迪達斯這樣的國際大牌,也包括聯想、愛國者、李寧等國內知名品牌,還有從不觸網的中華老字號也蜂擁上網;但最多的是那些支撐起中國經濟的中小企業,快速反應的他們占據了上網淘金企業群體的80%.比如此次成為十大淘寶網商的服飾品牌“韓至 ”、化妝品品牌“貞水”。
在這些中小品牌觸網成功的后面是給社會創造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
比如“韓至”,為了抓住日益洶涌的網絡零售需求,他們專門成立了獨立的公司,新設了獨立的生產線,而且擁有了獨立的設計師團隊。
而更多遭遇外貿困境的中小企業,則重新開動休息了很久的廠房,讓那些賦閑在家的工人重新再就業。而網絡零售的低成本和國內零售相對的厚利潤,讓這些習慣了如紙一樣薄利潤的外貿代工型企業重新尋找到活力。
這種情況在2008年會越來越普遍。因為,2008年,淘寶的成交額預期將達到1000億元。這無疑給中國的中小企業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為了激勵那些摸索中的中小企業,本次網商評選,淘寶網特意把企業賣家和個人賣家分開,讓不同類型的賣家站在不同的PK臺進行評選。
在這次網商盛會上,你能看到各種不同類型的來賓,他們有的通過特許經營走專業化道路,有的通過聘請客服擴大規模,有的通過開拓渠道發揮特色。
豐富的多樣化是一個群體、乃至一個國家走向成熟的標志,十年時間,網商步入美妙和煩惱同時存在的青春期。
全新購物習慣:主流人群的主流消費方式
什么地方每天有900萬人在“逛街”,不是北京的王府井、西單,不是上海的徐家匯,也不是世界上最大的超市沃爾瑪,而是淘寶。
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的調查結果,給了我們一個更形象的畫面。像沃爾瑪、家樂福這種大型賣場,一個門店一天的平均客流量低于1.5萬人。這意味著,淘寶網一天的客流量相當于近600個大賣場的客流量。而600個大賣場的數字相當于沃爾瑪、家樂福等所有外資零售商門店的總和。
很多都市中的白領,中午、傍晚下班后已經不再去周邊的商廈逛街購物,而是習慣上網“逛街”。同時,人們相信并樂意在網上購買日常生活用品,這些商品已經占到網購總量的30%.
讓我們看看他們在2007年都買了什么?
僅在淘寶上,他們就買了——9000萬件化妝品,7300萬張充值卡,6000件衣服,2600萬件首飾,1400萬件玩具,800萬臺家電,800萬束鮮花,450萬部手機,360萬袋奶粉,150萬部相機……
越來越多網民通過網絡購買服裝、居家日用品、食品保健品、母嬰用品和家用電器這些日常生活用品。
讓我們看看他們在2007年買了多少?
第三方統計,2007年,中國已經有5500萬人上網買東西,一共買了594億人民幣;每人平均消費超過1000元,占2007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強——排除掉住房、汽車等大宗消費,網購已經占了這幫人日常消費的相當部分。
十年里,這個市場用每年100%以上的復合增長,讓網絡購物從精英的競賽行為到老百姓的生活習慣。
現在大幕剛啟。2007年主要國家網絡零售在整個零售市場的占比情況(圖一)顯示,美國達到了3.72%,英國達到了4.5%,而韓國更是達到了驚人的8.65%.中國呢?只有0.68%.
且讓我們翹首以待——可愛的網商,還將給我們帶來多少奇跡!
全新公益模式:誠信讓愛心快速聚集
說到這里,如果你依然把網商僅僅看作一群善于賺錢的商人,那證明你還沒有了解到這個群體真正的價值。他們是用商業實現人生價值的一群人,而所有偉大的商業理論告訴我們,商業是讓更多的人變成好人的工具。這群網商,做生意,他們一馬當先;做公益,他們也永立潮頭。
比如剛剛過去的汶川大地震,第一個為地震捐款的普通人是誰?
答案很可能是一位淘寶上的無名網民。
5月12日下午兩點爆發,12個小時后,淘寶就在全國第一個開通網絡捐款通道——即使在凌晨,一分鐘內也有1900位網友捐款,10000元善款即時到賬。最高峰時,一分鐘就募得捐款過10萬。才過去10天就募得捐款2000萬。
這是李連杰的壹基金聯手包括淘寶在內的阿里巴巴旗下所有網站、天涯、搜狐等愛心網站開展的大型網絡救助活動,他們的口號是“早一點到達,多一份希望”。
對于正在受災的同胞來說,“快”就是生命,就是生存。“早一點到達,多一份希望。”平日里不起眼的每一分錢,會化成一瓶水,一片藥,一碗面,實實在在地拯救起一條鮮活的生命。
何止捐款。在最短的時間內,可敬的網商們還主動發起義賣,直接把50%或100%的收入捐給災區。短短2天內,就有3000賣家,30000多件商品參加義賣。
何止這一次賑災。淘寶上的網商用自己的雙手幫助過無數的人。無論是像“魔豆寶寶”一樣的自強母親,還是燙傷的云南小女孩孔燕,或者是身殘志堅的張云成兄弟。
為什么淘寶網一個購物網站上能如此高效地把網商們藏在心里的公益意識轉化成真正的公益行動?最關鍵是淘寶已經成為一個規范的社區,擁有一套高質量的誠信體系。這套體系由千千萬萬的網商建立,又反過來規范千千萬萬的網商。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淘寶網上的商業誠信遠遠高于線下社會的商業誠信。
而這種誠信體系在公益事業中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你在淘寶上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你的誠信,都會影響你的生意。因此當你出來號召、募捐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持相信、認同的態度,慷慨解囊;如果你騙了別人一次,以后就基本上沒人會和你做生意,因為你的污點永遠記錄在案,而且任何人都可以看到。
而且網絡平臺平等互動性也充分鼓動了每個人的愛心—— “在線下,捐少了,你會不好意思;捐多了,次數一多你也承受不起。”淘寶還有第三方支付平臺,捐款很便捷,你在獲取信息的同時立即就可以捐贈,舉手之勞,非常方便。
網絡誠信讓愛心快速反應,快速聚焦:捐100元是一片誠摯的愛心,捐1元也是一片誠摯的愛心。聚沙成塔,壘土成山。
可敬的網商們,不僅創造商業奇跡,也在創造愛心奇跡!
2008年,他們十歲了。
十年時間,他們的數量從零擴張到了幾千萬;他們之間素未謀面,卻熱衷交流經驗、互相幫助。十年時間,他們足不出戶就發展了超過上億顧客;但他們大多數人卻把生意做得不像生意,而是和顧客做成了朋友。十年時間,他們還只是一顆種子;然而這個種子已經孕育了改變一個國家、甚至改變一個世界的強大生命力。
這群人叫做網商,他們不像徽商那樣精于在政府和商業之間騰挪,他們也不像晉商那樣專注于勤儉刻苦,他們也不像浙商那樣精明實干、不棄蠅頭小利。他們超越了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偉大的商幫,因為他們不以地域區隔,他們通過網絡血脈相通;因為他們如享受生活一般享受生意,他們如對待朋友一樣對待顧客。
或許十年之后,這個國家的網商會成為最大的“商幫”,那個時候,他們龐大、復雜到我們只能看到它的一只腿或一只手。
是時候給他們一個總結了——趁著現在我們還能夠描述他們。
2008年5月31日,亞洲最大網絡零售商圈淘寶網評選出20大網商,這是在全國幾百萬的零售網商中遴選出來的,包括了個人網商和企業網商兩大類。經過初選產生30強,決賽產生企業和個人網商各10強。
這20大網商是這一群體的縮影。而淘寶,這個五年時間就成為這個群體最主要的聚集地,就如同孕育了徽商的安徽、培養了晉商的山西和養育了浙商的浙江一樣。所以,我們把代表中國網商成就的20強網商拉到誕生地——淘寶,共同慶生。
站在這個時間點回顧網商十年,他們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四個全新的改變——全新商業模式、全新購物習慣、全新創業模式和全新公益方式。
全新商業模式:網購以7倍速度趕超線下零售
還記得那個透明玻璃屋里的生存秀嗎?1999年,12個人走進了分別位于北京、上海和廣州的3個玻璃屋里,除了一張光板床,他們只有一臺可以上網的電腦,和現金、電子貨幣各1500元。他們的任務是憑借這些東西在封閉的玻璃屋里生存72小時。
考慮到當時網絡交易的確過于前衛,主辦方還很人道的給他們各自發了一卷衛生紙,不至于讓他們真的一夜之間回到原始社會。
這12個人絕大部分生活得很狼狽。當時,他們通過網絡唯一能買到的就是永和豆漿,而且還是作弊的——永和豆漿的送貨員就呆在離賽場10分鐘的地方,店里接到參賽選手的單子就通知送貨員。就那樣,大部分選手還不知道怎么買,熬不過72小時。
十年之后,如果還有人嘗試做這個實驗,玻璃屋里的人會把整個世界搬到你的面前,只要你給的錢足夠多。
十年前,我們還在懷疑能不能在網上買東西;現在我們在討論,怎么在網上賣東西,開公司。這一切,是幾千萬網商依靠自己優質的商品和周到的服務,一點一點地積累起來的。
如果說開始的時候,網絡零售還是一些個人的小打小鬧的話,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開始瞄準了網絡這個平臺,他們叫企業對個人的網上交易(B2C)。第三方機構曾經測算過,一個普通的品牌想成功,渠道最關鍵。鋪設線下渠道,開一家專賣店的費用+第一年的運營費用、營銷費用,在100萬人民幣以上。要想在中國這個巨大市場稍微有點規模,至少需要開設100家,單單這塊成本就超過1個億。能一下拿出這么一筆錢的中小品牌,鳳毛麟角,更何況成敗尚不可知。
而網絡卻可以讓中小企業一根網線連遍天下,繞過所有的中間渠道,獨辟蹊徑地解決了千年以來讓商人最撓頭的渠道問題。像超女李宇春一樣一夜成名的機會,同樣出現在中小企業面前。一種傳統企業和網絡結合的模式在這里展開。
2007年,整個中國網絡購物市場全年銷售額為594億人民幣,第一次沖破零售業的“500億天花板”。讓人期待的是,中國網購依然在以每年100%的高速增長。
網絡零售業已經向傳統零售業發起了挑戰。2.1億網民中有5500萬網絡購物人群,每人平均消費超過1000元,占2007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還多,標志網購正式成為社會主流消費方式;淘寶2007年完成的433億成交額,是零售巨頭沃爾瑪在華銷售額的近3倍,增長率遠遠超過家樂福、國美等任何傳統零售巨頭的增長。數據顯示,網絡零售正以7倍以上的速度追趕和超越傳統零售。
羅馬非一日而成!奇跡歸于幾千萬網商的點滴積累。
全新就業模式:創造100萬就業機會
每個女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想——開一家特色小店、咖啡屋、服裝店,什么都好,甜蜜的生意也是甜蜜的生活;很多男人心中也都有一個夢想——開一家書店,以茶會友、煮酒論詩。
這個夢想不再只是想想了,只要你肯動手,隨時都可以在淘寶上開一家小店。你也不用擔心賠本了怎么辦,因為開始時幾乎是零成本,淘寶網是一個讓人施展創業想象力的地方。
目前已經有超過30萬人已經在淘寶上成功實現了這個夢想,他們僅僅依靠在淘寶網上開店經營獲得的收入,就足夠過上體面的生活了。還有更多的人在考慮,要不要辭掉現在枯燥無味的工作,全心投入淘寶。
而淘寶網更在2005年給自己下了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硬指標——“創造100萬就業機會”。
在這些夢想的背后是這樣一組數據的支撐。根據淘寶網2008年第一季度網購報告,2008年一季度,淘寶網交易額突破188億人民幣,與去年同期69.6 億的交易額相比,增長了170%.用戶數量也持續上升,2008年一季度,淘寶網的用戶數為6200萬,比2007年第一季度的3500萬增長了77%.
不僅個人能在淘寶上實現夢想,企業也可以。
從2006年開始,就開始有很多廠商試水,其中有寶潔、摩托羅拉、阿迪達斯這樣的國際大牌,也包括聯想、愛國者、李寧等國內知名品牌,還有從不觸網的中華老字號也蜂擁上網;但最多的是那些支撐起中國經濟的中小企業,快速反應的他們占據了上網淘金企業群體的80%.比如此次成為十大淘寶網商的服飾品牌“韓至 ”、化妝品品牌“貞水”。
在這些中小品牌觸網成功的后面是給社會創造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
比如“韓至”,為了抓住日益洶涌的網絡零售需求,他們專門成立了獨立的公司,新設了獨立的生產線,而且擁有了獨立的設計師團隊。
而更多遭遇外貿困境的中小企業,則重新開動休息了很久的廠房,讓那些賦閑在家的工人重新再就業。而網絡零售的低成本和國內零售相對的厚利潤,讓這些習慣了如紙一樣薄利潤的外貿代工型企業重新尋找到活力。
這種情況在2008年會越來越普遍。因為,2008年,淘寶的成交額預期將達到1000億元。這無疑給中國的中小企業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為了激勵那些摸索中的中小企業,本次網商評選,淘寶網特意把企業賣家和個人賣家分開,讓不同類型的賣家站在不同的PK臺進行評選。
在這次網商盛會上,你能看到各種不同類型的來賓,他們有的通過特許經營走專業化道路,有的通過聘請客服擴大規模,有的通過開拓渠道發揮特色。
豐富的多樣化是一個群體、乃至一個國家走向成熟的標志,十年時間,網商步入美妙和煩惱同時存在的青春期。
全新購物習慣:主流人群的主流消費方式
什么地方每天有900萬人在“逛街”,不是北京的王府井、西單,不是上海的徐家匯,也不是世界上最大的超市沃爾瑪,而是淘寶。
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的調查結果,給了我們一個更形象的畫面。像沃爾瑪、家樂福這種大型賣場,一個門店一天的平均客流量低于1.5萬人。這意味著,淘寶網一天的客流量相當于近600個大賣場的客流量。而600個大賣場的數字相當于沃爾瑪、家樂福等所有外資零售商門店的總和。
很多都市中的白領,中午、傍晚下班后已經不再去周邊的商廈逛街購物,而是習慣上網“逛街”。同時,人們相信并樂意在網上購買日常生活用品,這些商品已經占到網購總量的30%.
讓我們看看他們在2007年都買了什么?
僅在淘寶上,他們就買了——9000萬件化妝品,7300萬張充值卡,6000件衣服,2600萬件首飾,1400萬件玩具,800萬臺家電,800萬束鮮花,450萬部手機,360萬袋奶粉,150萬部相機……
越來越多網民通過網絡購買服裝、居家日用品、食品保健品、母嬰用品和家用電器這些日常生活用品。
讓我們看看他們在2007年買了多少?
第三方統計,2007年,中國已經有5500萬人上網買東西,一共買了594億人民幣;每人平均消費超過1000元,占2007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強——排除掉住房、汽車等大宗消費,網購已經占了這幫人日常消費的相當部分。
十年里,這個市場用每年100%以上的復合增長,讓網絡購物從精英的競賽行為到老百姓的生活習慣。
現在大幕剛啟。2007年主要國家網絡零售在整個零售市場的占比情況(圖一)顯示,美國達到了3.72%,英國達到了4.5%,而韓國更是達到了驚人的8.65%.中國呢?只有0.68%.
且讓我們翹首以待——可愛的網商,還將給我們帶來多少奇跡!
全新公益模式:誠信讓愛心快速聚集
說到這里,如果你依然把網商僅僅看作一群善于賺錢的商人,那證明你還沒有了解到這個群體真正的價值。他們是用商業實現人生價值的一群人,而所有偉大的商業理論告訴我們,商業是讓更多的人變成好人的工具。這群網商,做生意,他們一馬當先;做公益,他們也永立潮頭。
比如剛剛過去的汶川大地震,第一個為地震捐款的普通人是誰?
答案很可能是一位淘寶上的無名網民。
5月12日下午兩點爆發,12個小時后,淘寶就在全國第一個開通網絡捐款通道——即使在凌晨,一分鐘內也有1900位網友捐款,10000元善款即時到賬。最高峰時,一分鐘就募得捐款過10萬。才過去10天就募得捐款2000萬。
這是李連杰的壹基金聯手包括淘寶在內的阿里巴巴旗下所有網站、天涯、搜狐等愛心網站開展的大型網絡救助活動,他們的口號是“早一點到達,多一份希望”。
對于正在受災的同胞來說,“快”就是生命,就是生存。“早一點到達,多一份希望。”平日里不起眼的每一分錢,會化成一瓶水,一片藥,一碗面,實實在在地拯救起一條鮮活的生命。
何止捐款。在最短的時間內,可敬的網商們還主動發起義賣,直接把50%或100%的收入捐給災區。短短2天內,就有3000賣家,30000多件商品參加義賣。
何止這一次賑災。淘寶上的網商用自己的雙手幫助過無數的人。無論是像“魔豆寶寶”一樣的自強母親,還是燙傷的云南小女孩孔燕,或者是身殘志堅的張云成兄弟。
為什么淘寶網一個購物網站上能如此高效地把網商們藏在心里的公益意識轉化成真正的公益行動?最關鍵是淘寶已經成為一個規范的社區,擁有一套高質量的誠信體系。這套體系由千千萬萬的網商建立,又反過來規范千千萬萬的網商。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淘寶網上的商業誠信遠遠高于線下社會的商業誠信。
而這種誠信體系在公益事業中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你在淘寶上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你的誠信,都會影響你的生意。因此當你出來號召、募捐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持相信、認同的態度,慷慨解囊;如果你騙了別人一次,以后就基本上沒人會和你做生意,因為你的污點永遠記錄在案,而且任何人都可以看到。
而且網絡平臺平等互動性也充分鼓動了每個人的愛心—— “在線下,捐少了,你會不好意思;捐多了,次數一多你也承受不起。”淘寶還有第三方支付平臺,捐款很便捷,你在獲取信息的同時立即就可以捐贈,舉手之勞,非常方便。
網絡誠信讓愛心快速反應,快速聚焦:捐100元是一片誠摯的愛心,捐1元也是一片誠摯的愛心。聚沙成塔,壘土成山。
可敬的網商們,不僅創造商業奇跡,也在創造愛心奇跡!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十年網絡購物,十年網商-鑄就了電子商務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