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做鞋類出口,生意還算做的可以。一直有想法做內銷打造一個小類目的品牌。
2011年決定做的天貓,當你由于商標的原因沒有申請下來。就先開一家淘寶店。當年就在溫州下了訂單做雪地靴 ,大概貨值有50萬。結果貨回來就11月了。然后直通車開起來,基本是零星的銷量。每天晚上兩個人基本都加班,盯著后臺和學習。但是收效不多,庫存剩下很多。
2012年4月份,專營店申請下來了。我們開始上 我們的主打產品人字拖銷售。因為自己是工廠,產品線不夠豐富,也沒有豐富其他渠道的產品。設計,運營還是一堆問題。我們找了一家代運營的公司運作,那真是郁悶啊。這家公司基本是坑人的,應該代運營公司坑人居多。不過我們也沒有報很大希望,畢竟是代運營公司。我們合作之前,就是抱著一個目的,學習和認識一些本地同行圈子。學習的目的還是坑人,現在想想不怕沒有沒功夫,只要你敢吹。倒是認識一些同行,這個也是一個收獲。人字拖季節很短,到了秋天基本就開始淡季了。
2013年這個時候我們排名開發新款,產品肯定網內沒有同款,質量和款式基本按照國外潮牌的標準。甚至超過很多品牌。心想產品差不多夠了,開抓設計和運營。但是招人又是很頭疼的事情,一直沒有好的運營。其實這個時候已經把運營當成救命稻草了。覺得好的運營來一個,店鋪馬上就有救了。
2014年,設計和運營都到位了。還是那句不怕沒有本事,只要你會吹。還有很可怕的就是,團隊之間的氣氛和協作開始出現問題。運營銷售做不起來,開始埋怨其他人員的配合。其實這個團隊我們很明確是運營總負責人,有取用員工和開除的權限。后面發現運營直通車開不清楚,刷單找不到資源。果斷8月份就把運營開除了。自己抓,反而銷量上來了。
2015年,天貓規則變化很大。我們感受的是 自己好像一艘小船在大海,非常沒有安全感。
我放棄的理由:
1 整體網購的購買力在下降,或者說天貓淘寶的購買量在下降。大家問問身邊的朋友,便宜貨去淘寶。價格高點的 去哪里買?甚至一些白領根本不淘寶。
2 客單價低,這是客戶的層次決定的。天貓現在限制門檻,招商定向。應該是最后一搏,網絡經濟不能當飯吃。這句話大家想想。電商和線下渠道的平衡,可能個別品牌可以做得好,有所傾向。淘寶最需要的就是扶持淘品牌,做強淘品牌。線下大牌永遠和淘寶只是短暫的婚姻。
3 運營成本非常高。舉了例子,實體店應該現在和天貓差不多成本。但是天貓還要推廣費用,買流量,這是無底洞。另外,天貓一天不推廣給你多少流量,大家可以算算。這個運營成本非常高。
4 心很累,做天貓淘寶操心的東西 比做其他生意累很多。天貓是金字塔,誰上去誰掙錢。上去很難,下面很多。
將來的定位:
1 分銷
2 京東 維護品牌
3 線下渠道為主
4國外零售分銷
最后個人感觸:
中國不注重知識產權制造業必死 淘寶讓制造業雪上加霜
危機就是轉機 機會。重新定位 找到模式。
網絡經濟不能當飯吃。不否定勝則為王。自由評判標準。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分享關閉天貓店之前的一些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