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萌,最直接的含義就是裝可愛。賣萌營銷,既是一種品牌親民化溝通的方式,也是在互聯網時代,品牌與消費者互動的一種方式。不同品牌也有不同的賣萌方式:有的通過小孩,有的通過動物,有的追逐流行文化,有的將產品賦予生命,有的則本身就擁有萌基因。
在涼茶大戰中,加多寶就利用小孩做了次賣萌營銷。當加多寶被判立即停止使用“王老吉改名為加多寶”等宣傳用語后,加多寶便在官方微博發布對不起系列。“對不起!是我們太笨了,用了17年時間才把中國的涼茶做成唯一可以比肩可口可樂的品牌……”在加多寶這次叫屈中,微博的配圖堪稱經典。幾個含淚的外國小孩充滿了委屈,讓人瞬間產生憐憫之心。加多寶這組小孩哭泣圖,利用了成年消費者對小孩天然的同情心,成功減少了品牌損失。
其實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中國企業利用小孩來賣萌營銷。只不過這個企業將小孩的形象卡通化,只不過當時人們還不知道什么叫賣萌。上世紀90年代海爾公司投資拍攝了大型動畫片《海爾兄弟》,故事的主角是兩個穿著短褲的勇敢少年,歷經種種艱難險阻暢游世界。這兩兄弟或許也是中國最早最著名的植入廣告,兩人萌萌的形象也深入人心,為海爾早期品牌的樹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高端礦泉水品牌依云也非常善于利用小孩來營銷。2009年,依云公司推出了旱冰寶寶廣告,到2013年4月已有超過6500萬次的點擊量,成為吉尼斯世界記錄中點擊量最多的在線廣告。廣告中一群小孩做著各種高難度溜旱冰動作,“成人”與“小孩”巨大的反差引起了強烈的口碑傳播。2013年,依云公司又推出“babyandme”廣告,廣告中幾個大人發現鏡子中的自己成了小孩,并跟隨自己舞動。依云的廣告看似以小孩為主角,但實則希望通過baby形象來喚起成年人心中的那份純凈與活力,而這種感受正是他們希望傳播的品牌精神。
除了小孩之外,另一大營銷萌物就是動物。越是年輕的企業,年輕的品牌,越希望通過賣萌來抓住年輕消費者的心。互聯網是離年輕人最近的行業,所以很多互聯網企業直接就以動物命名。在互聯網企業中,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更是將賣萌發揮到了極致。淘寶體傳播開來后,“親”這個詞已經成了全民賣萌首選詞匯。而淘寶商城在改名天貓時也引起了熱議,這個馬云坐在馬桶上想出的名字,如何讓人聯想到賣東西的網站?但無論如何,在改名天貓之后,這個電子商務帝國更可以肆無忌憚的賣萌了。
Twitter,這個大家陌生的美國網站也是“一出生”就是個萌物。Twitter是一種鳥叫聲,創始人杰克·多西認為鳥叫是短、頻、快的,符合網站的內涵,因此選擇了Twitter為網站名稱。Twitter的標志也是一只藍色的鳥。在Twitter上,全球的信息就鳥叫一樣,嘰嘰喳喳匯聚在一起。很多互聯網企業都喜歡以動物為品牌形象,美國社交游戲公司Zynga的形象是一條狗,中國電子商務公司京東的新logo也是一條狗。
除了動物之外,將產品擬人化也是賣萌的一大手段。將沒有生命的產品注入感情,并能跟消費者對話,將大大拉近產品與消費者的距離,著名兩性健康品牌杜蕾斯就是這樣做的。這個自稱杜杜的兩性品牌,在社交網絡崛起后,成為了“網絡紅人”。在一個羞于談性的國度,一支安全套天天發著段子,并與粉絲們互動,還取得了成功。
除了杜杜外,碧浪姐也在社交平臺上玩的風生水起。碧浪姐以姐自稱,上至娛樂八卦,下至熱點事件,以獨特口吻辣點評,堪稱“大姐大”。同樣是通過擬人化的手法,碧浪這個原本在消費者心中只是洗衣服的品牌,有了生命,也多了一個喜愛它的理由。
米其林輪胎也以“人”的形象印在了消費者腦中。在廣告中,米其林這個身上一圈圈的白色小人,保護著人們的乘車安全,幫助人們跨過一道道路障。米其林“人”的形象給了消費者更多的安全感,仿佛隨時隨地都可以幫你一把。
“快到碗里來!”“你才到碗里去!”這是一個巧克力豆與主人的對話。在廣告中,這個巧克力豆有手有腳,并且能說話有感情,最重要的還會撒嬌賣萌。M&M’s巧克力豆的廣告語也在年輕網友中流行開來,此時的巧克力豆已經不僅僅是吃的東西,更像是主人的寵物。通過擬人化的賣萌,M&M’s巧克力豆也贏得了很多年輕人的心。
除了M&M’s巧克力豆賣萌外,南非的YUMYUM花生醬也很會賣萌。YUMYUM花生醬的這支廣告的主旨是“我們對爽滑的口感非常在意”。廣告展示了如何采用各種暴力手段來碾碎一顆花生,展現過程相當喜感,相當萌。
還有些品牌,則是通過追蹤流行來賣萌,比如可口可樂。可口可樂作為全球最著名、最值錢的品牌,也在嘗試著與年輕消費者互動。近期在大陸市場推出的可樂包裝上,就用了各種網絡流行語來賣萌,比如喵星人、高富帥、天然呆、有為青年等等。這些舉動拉近了這個老品牌與年輕人的距離,但遺憾的是很多人誤以為這是山寨可口可樂,據報道這套新包裝投入市場后,銷量還有所下滑。
與很多互聯網企業直接賣萌不同,谷歌使用的是“悶騷式賣萌”。谷歌的首頁以簡單著稱,但仍然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間來賣萌。每當特殊的日子來臨時,谷歌總會在首頁制作各種萌萌的動畫。比如為紀念中國動畫創始人萬籟鳴、萬古蟾誕辰112周年,谷歌就在首頁將google幾個字母改成了孫悟空、蟠桃、風火輪、金箍棒等形象。谷歌總是通過讓用戶碰到彩頭的方式來賣萌。
“IloveNY”(其中love由一顆紅心代替),這可能是世界被復制最多的平面作品之一,后面的NY總是被換成各種詞匯,比如beijing,shanghai。該作品出自美國傳奇平面設計師米爾頓格拉塞之手,其亮點就在那一顆紅心。
在汽車界,更是有著賣萌致勝的案例。相對于最常見的車型來說,甲殼蟲、mini、smart這些車本身就是萌物。或許不如suv高端大氣,不如B級車實用性價比高,但這些車的最大特點就是夠萌,因此也贏得了很多女性消費者的喜愛。
越來越多的品牌通過賣萌來拉攏消費者,而有些品牌則是天生萌,大眼睛、長頭發的芭比娃娃就是一例。這個世界玩具市場上暢銷最久的萌娃娃在世界上150多個國家銷售,總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芭比娃娃的外形歷經約500次以上的修正與改良,不過不變的就是她的萌仍吸引著數以億計的消費者。
很多品牌通過塑造卡通形象來賣萌,而有些卡通形象則被塑造成了品牌,哆啦A夢就是一例。從1969年出現以來,哆啦A夢打造出了屬于它的商業帝國。通過漫畫、電影、授權產品等方式,哆啦A夢每年創造的商業價值超過250億日元。
卡通界的另一大萌物當屬HelloKitty。從卡通形象開始,HelloKitty也通過賣萌打造了自己的商業帝國。HelloKitty的觸角伸到了各個領域,包括飾品、配件、香水、主題公園等等。
就連麥當勞大叔也無法抵抗HelloKitty的魅力,經常借這只可愛貓咪賣下萌。麥當勞經常會推出消費滿多少元來換取HelloKitty的活動。或許對于一些“老店”來說,通過與卡通形象的結合來重塑品牌的活力,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有些企業需要通過合作來賣萌,而有些企業則有眾多萌物。擁有米老鼠、唐老鴨、白雪公主等卡通形象的迪士尼就是“萌”界的幸運者。迪士尼利用旗下的卡通人物將自己打造成娛樂王國,迪士尼樂園也成了無數人心中的夢想圣地。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賣萌營銷學把萌營銷做到天荒地老